城市公园秋季植物疗愈景观的色彩应用

2024-04-22 08:14关丽英吴荣
三角洲 2024年6期
关键词:昆明市瞳孔受试者

关丽英 吴荣

疗愈景观是缓解人群身心压力的重要环境,植物色彩在其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实验法对昆明市公园植物色彩减压效应进行分析可知,昆明市民常见的亚健康症状有焦虑、失眠、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近视等,在用典型景观图片对受试者进行眼动仪测试后,发现绿+橙+红、绿+黄+白两种混合色花境可以使受试者的瞳孔直径增大到中唤醒度,使其情绪处于愉悦状态,且前者瞳孔直径变化幅度>后者,说明绿+橙+红能引起较强的愉悦感。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参考此研究,为城市公园秋季植物色彩配置提供一定的借鉴。

昆明市被誉为春城,四季如春,气候温和,植物种类繁多,目前已建有公园700多个,公园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人均公园面积达12.18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4.89%。2022年,《云南省“十四五”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以昆明为中心、以都市圈为核心、以城市群为形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健康生活布局。可见健康环境是未来环境发展的趋势。昆明市政府近年来不断优化城市绿地,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在此背景下,对公园植物的色彩疗愈效应进行进一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植物色彩疗法是采用不同色彩的植物来影响人体组织,以促进身心健康的治疗方式。色彩对人生理和心理均有影响。色彩心理学相关研究者很多,如马克思·费斯特、马克思·吕舍尔等,其中吕舍尔开创了知名的色彩测试,并在《吕舍尔颜色测试》一书中进行了详细阐释,他认为颜色可以和人的性格特点相对应,他选用橘红、紫色、亮黄、蓝色、深蓝色、绿色、棕色、灰色、黑色这几种颜色,让被试者按自己偏好排列顺序,这种颜色测试方法被西方很多医生采用过,用来诊断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0世纪以来,随着色彩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在植物色彩的人体效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李霞采用不同颜色的植物图片测试大学生的脑电,显示粉色、蓝色、白色花能使人放松,降低人的焦虑、愤怒和疲劳;红色和粉红色花最能引发人的快乐;橙色和黄色植物能带来快乐和平静;黄色秋叶植物能更好地降低人的焦虑值等。龚芷菲研究了植物色彩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来提升针对儿童的植物景观的适宜性。众多学者对植物的色彩效应进行了多项数据检测,但比较集中于一种或者两种混合色的二维层面的研究,对于多种混合色的三维层面的研究很少,因此,针对城市公园秋季常见的混合色花境进行研究,探索其对人体生理、心理的影响,是有一定意义的。

问卷调查

筆者于2023年9—11月在昆明市主城区8个样点公园进行问卷调查,《昆明市公园秋季植物色彩减压评价》问卷采用前期拍照—编辑问卷—分发问卷—收集分析4个阶段完成。根据样本抽样的大小公式         ,N为昆明市主城区人口534,3566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著水平α为0.05,k=1.96,P=0.5,计算得到样本量n=384.132。

一、问卷汇总

此次问卷采用在昆明市商业区、市场、公园等地随机请行人填写,由受试者识别调查问卷海报的二维码,填写个人情况并对图片的减压效果进行评分。问卷共发放402份,去掉无效问卷13份,其中有效问卷389份,达到抽样调查所需的样本数。运用SPSS23.0软件分析,此次问卷信度Cronbach.α系数值0.955,效度KMO值0.866,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填写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二、亚健康类型与色彩喜好

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可知,约有60%人自述身体不舒服,常见亚健康症状有焦虑、失眠、头晕、近视、注意力不集中、抑郁、腰痛、头痛、疲劳等,亚健康人群最喜欢的颜色为:失眠—紫色,焦虑—绿色,头晕—洋红色,近视—绿色、土耳其蓝色,注意力不集中—蓝色、红色、洋红色。有学者研究证实紫色与大脑底部的脑垂腺体有紧密联系,可以帮助荷尔蒙分泌,也是良好的血液净化剂,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对一般的神经失调有良好效果;蓝色能使人放松、冷静,对失眠、偏头疼、心跳过速、发热、高血压、腰痛、咳嗽有较好的效果。而城市公园中常见植物色彩为绿色、黄色、粉色、橙色、红色等,缺乏紫色与土耳其蓝色,可在色彩丰富度上进一步改进。

三、减压混合花境

问卷调查采用昆明市公园秋季植物混合色照片24张,根据李克特量表制定方法,将减压效果设置为5级,分别为很不减压(1分)、不减压(2分)、一般(3分)、减压(4分)、很减压(5分),让受试者对其减压效果进行打分。根据受访者填写数据,删除分辨力系数绝对值小的问题,最终得分最高者为昙华寺公园的芳香万寿菊+蒲苇+锡兰肉桂花境和世博园的火炬花+虞美人+乌桕树花境。

眼动仪测试

研究显示瞳孔直径与情绪密切相关,情绪从平静到唤醒会激活自主神经系统,从而引起瞳孔直径的变化,因此,瞳孔直径是衡量情绪激发和自主神经活动的一项有效指标。国外学者Partala T和Surakka V研究发现,当人们的情绪处于平静状态时,瞳孔直径处于低唤醒度;当人们情绪处于愉悦状态时,瞳孔直径处于中唤醒度;当情绪处于恐惧或者愤怒状态时,瞳孔直径处于高唤醒度;人处于正向情绪或负向情绪时的瞳孔直径明显大于中性情绪时的瞳孔直径。可见瞳孔直径大小变化不是人能主观控制的,是由情绪诱发的,可以真实展现人的情绪反应,当瞳孔直径小幅度变大时,说明人的情绪是愉悦的;当瞳孔直径大幅度变大时,说明情绪是恐惧的或者愤怒的。因此,采用眼动仪可以检测受试者对景观图片的真实情绪反应。

一、实验设备与实验环境

实验设备为七鑫易维信息技术公司生产的Asee pro F250遥测式眼动仪,数目采样率为100Hz,眼动仪采用自动补偿算法和三维眼球追踪算法获得受试者注视点数据、眼部图像(含瞳孔直径)、热点轨迹图等。实验在西南林业大学一间空教室内进行,室内温度20℃,湿度40%,为防止室外光对实验的影响,采用人工照明。受试者与屏幕距离50~60cm,显示器屏幕与桌面夹角120°,实验过程中眼睛与屏幕的距离不变,高度不变,以免出现实验误差。

二、实验对象

受试者是从参与调查问卷者中随机挑选20人,年龄在20~55周岁,男女比例约1:1,受试者裸眼视力正常,无色盲、色弱等视觉异常情况,实验前无饮酒、咖啡等。

三、实验过程

先向受试者介绍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尽量保持头部不动,避免咳嗽等情形。实验前先进行左右眼注视点5点校正,左右眼矫正分数均应不低于90分,达标后开始实验录制,先观测白色图片15s(消除情绪干扰),两张图片随机播放(避免顺序效应影响),每张图片播放15s,实验时长共45s。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

使用眼动仪自带的Studio软件将采集到的瞳孔直径数据导出并输入SPSS23.0进行T检验,分析不同植物色彩组合的花境对瞳孔直径的影响。

T检验(Paired samples T test)结果表明,两幅混合花境图对受试者的瞳孔直径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接受图1图2刺激后,受试者的瞳孔直径由低唤醒度达到中唤醒度,说明两幅图均使受试者产生了愉悦感。受试者观察绿+橙+红花境时瞳孔直径变化幅度要>观察绿+黄+白花境时的瞳孔直径变化幅度,说明绿+橙黄+红花境能使人产生较强的愉悦感。如表3所示。

疗愈景观的功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在植物色彩效应方面,也會受到植物种类、栽植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此次研究针对社会调查中市民认为比较减压的图片进行眼动测试,未考虑花叶形状、色彩面积、植物组合方式等因素的作用,还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增加相关分析。另外,此次测试是面对二维图片进行眼动实验,与真实环境中的瞳孔直径变化可能有差异,需要进一步加以验证。

植物色彩能影响人的情绪,进而影响人的健康。昆明市公园现阶段比较注重美景度评价,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在植物色彩配置中应增加能使人减轻压力,产生较强愉悦感的绿+橙+红、绿+黄+白混合花境,种植市民认为比较减压的紫色、蓝色花卉,如蓝花楹、蓝羊茅、蔓长春、蓝雪花、薰衣草、绣球花、再力花、梭鱼草等,以期提升疗愈景观质量,改善公园健康环境,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作者简介:

关丽英,1979年3月出生,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森林康养;吴荣,1980年4月出生,女,汉族,湖南南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森林康养。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昆明市瞳孔受试者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