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

2024-04-24 08:24文素俭
山西青年 2024年7期
关键词:教研室青年教师教研

文素俭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天津 301811

2022 年教育部发布高等教育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40 岁以下的教师有915102 人,约占所有专任教师总数的48.5%。从职称结构的角度来看,在所有初级职称的教师中,40 岁以下的教师占比达到91.8%;而在中级职称群体中,40 岁以下的教师比例为60.7%。数据表明,在中级职称及以下的教师群体中,青年教师的比例相对较高。可见,青年教师不仅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还有着强烈的成长需求。因此,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尤为必要。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依赖于个人的努力,还需要高校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教研活动作为高校基层组织的学术性、实践性活动,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许多高等院校正积极探索优化教研活动的措施,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且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教研活动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教研活动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做法,以期为高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建议。

一、教研活动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教研活动通过教研室成员协商对话、相互合作的方式,为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支持机制。

(一)拓宽学术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对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是教研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该过程既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也能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帮助他们紧跟学科的前沿动态,从而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

青年教师在进入高校工作前,从事的科研工作均为导师带领。在刚刚进入高校工作后,独立开展学术研究为青年教师带来了一定挑战。高校教育系统存在较为严格的职称评定制度,教师在晋升时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教学成绩、科研成果、教学评估等。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满足晋升条件,可能需考虑终止合同或职务调整。为了在科研上表现出色,青年教师可能会承受较大的研究压力和工作负担。借助教研活动平台,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术研讨,有利于青年教师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帮助教研室成员共同申请课题立项,进而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这些都是教研活动的基本内容。[1]

(二)提升教育理论素养与教学技能

教育理论素养主要是指高校教师应具备高等教育学理论、高校政策法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等有关高等教育的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是指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2]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的规律,科学地开展教学工作。

青年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在组织和处理教学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方式以讲授课件内容为主,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教学内容枯燥,难以做到深入浅出。教研活动可以通过开展集体备课、研课活动、建立听评课制度、制定以“老”带新的培养体系等方式,增强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使之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可见,教研活动对于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施能力至关重要。

(三)有效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研活动主要基于共同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兴趣而进行,能够汇聚具有共同研究兴趣和发展目标的教师。青年教师因参加工作时间短,往往存在羞于表达的心理。教研活动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教研氛围,青年教师从中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同事,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分享经验和资源,逐步构建起丰富的教师社交网络。借助教学案例研究、观摩课堂教学、开展课题研究、组建教学团队等方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可见,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

二、案例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

本研究选取天津市某高校的学前教育教研室作为研究对象。该教研室创立于2018 年,目前拥有11 名成员,其中包括7 名40 岁以下教师,占比达63.6%。成员中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名,副高级职称教师有2 名,中级职称教师有1名,初级职称教师则有6 名。其中,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中40 岁以下教师有6 名。可见,该教研室中青年教师占主体,且大多为低职称教师。该教研室以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为主要价值取向,旨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教研活动开展以来,始终由两名资深教授带领,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以“老”带新教研氛围。

(二)教研活动内容

自学前教育教研室成立至今,教研活动主要围绕专业建设、教学常规工作、教师能力、学生发展等内容展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以确保青年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并获益匪浅。

根据个案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共梳理出61份教研活动记录表。从教研活动的主题分析,发现围绕“专业建设”主题的教研活动共计20 个,围绕“教学常规工作”主题的教研活动共计18个,围绕“教师能力”主题的教研活动共计15个,围绕“学生发展”主题的教研活动共计8 个。此外,通过对教研活动会议记录的词频分析,发现提及次数较多的有“学生”“工作”“教学”“教师”“课程”(见表1)。可见,无论是从教研活动的主题,还是从教研活动的会议记录进行分析,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是关注点。尤其在该教研室中,由于青年教师占比较高,更是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置于重要位置。

表1 关于个案教研活动记录的词频分析

第一,注重教学的实践问题。每学期初、中会专门组织教研室成员进行教学经验分享,分享内容涵盖诸如学生管理、教学方法、线上教学模式等方面,分享形式主要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同时,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前往幼儿园进行实践锻炼,旨在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第二,关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前教育教研室一直以来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美国著名教育家利克特提出:“组织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支持性的,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受到重视,都有自己的价值。一旦在组织中形成这种支持关系,每个成员的态度就很积极,各项激励措施就能较好地发挥作用。”这就是支持关系组织理论。[3]基于该理论的指导,该教研室在共同的研究兴趣基础上,积极组建了课程团队。成员之间通过项目申报、思想交流以及精品课程的共同构建,充分发挥协作与共享的精神。

第三,注重融入课程思政。为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教研室将育人要求落实到各任课教师,由各位教师深入思考每节课中的育人要点,并切实融入日常教学中。比如,定期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师德师风的专题研讨会。

可见,在学前教育教研室建设的初始阶段,尽管专业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但同时也强调了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要性。但仍需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对专业领域内前沿知识的学习。

(三)教研活动形式

为了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学前教育教研室目前已积极探索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听课评课、专题研讨、专题培训、校外实践等。从开展的61 次教研活动分析,发现以“专题研讨”形式展开的教研活动共有32 次,以“听课评课”形式展开的教研活动共有14 次,以“校外实践”形式展开的教研活动共有8 次,以“专题培训”形式展开的教研活动共有7 次。其中以“专题培训”形式展开的次数较少,但是各种形式中均涉及了青年教师培养。

第一,通过专题研讨的形式,促进教师间的沟通。学前教育教研室常常围绕教师的教育素养、教学技能、学术素养展开专题讨论,其中关于师德师风、课程思政一直是研讨的重点内容。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线上研讨形式。

第二,通过教师间相互听课评课,推动教师个人发展。听课评课中采用较多的方式为以“老”带新、优势互补、专家评课。以“老”带新是由经验丰富、职称较高的教师帮助新教师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增长教学经验;优势互补是教师间相互磋商,共同提高。教研室组织研究方向相似、研究兴趣相同的教师组建课程团队,成员间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专家评课是邀请校内督导专家、校外实践基地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为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提供建议。

第三,通过校外实践的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学前教育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幼儿园一线工作经历。为此,教研室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前往幼儿园一线开展实践锻炼。

第四,通过定期组织专家举办讲座或学术研讨,让青年教师接受专家学者、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的前沿思想及鲜明观点。基于专业的实际情况,教研室曾举办涉及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实践的专家讲座。

综上,可以发现个案探索了多种形式,以激发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但“专题培训”的开展还相对较为有限。恰恰是这种形式,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他们迫切需要获得前沿思想的启发。

(四)教研活动保障措施

教研活动的有效组织离不开规范合理的保障措施。其中,教研环境、教研室制度以及组织机构都是关键要素。

教研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涵盖精神氛围。物质环境包括空间布置、设备支持、资料库建设等。学前教育教研室有专门的教研场所,供教研室成员随时进行专题讨论、学术交流等。此外,还建设了线下图书资料库和线上教学资源。而教研室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同样重要。该教研室一直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使教研室成员能够真实表达内心想法。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由于自身教学经验尚不丰富,有时候会感到自信心不足。轻松、愉快的教研氛围能够有效帮助其减轻紧张感,充分释放他们的创造力。综上,良好的教研环境既注重物质条件的提供,也强调精神氛围的培养,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教研室制度是一套以教研室成员为主体,以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规范运行体系。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学前教育教研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教研制度。目前,该教研室共建立了7 种不同类型的制度,其中包括4 种关于教研室日常管理的制度,如《XX 教研室管理办法》《XX 教研室专业资料室管理办法》《XX 教研室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和《XX 教研室办公室安全责任制管理办法》;同时,也制定了3 项关于教学工作的制度,如《XX教研室工作例会制度》《XX 教研室专业听评课制度》和《XX 教研室教学检查制度》。这些制度构建了一种规范化的文化环境,为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支持。经调研,该教研室将每周三下午作为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这一规定既确保了教研活动的稳定进行,也提高了教师的参与度。可见,教研室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既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效率,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研室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教研活动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学前教育教研室的职责落实和活动开展是在学校教务部和所属二级学院的整体部署下,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实施和推进。同时,该教研室定期向所属部门汇报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并按时提交相关材料,由所属二级学院汇总、反馈至学校教务部门。学校教务部门结合各教研室的运行状况,定期召开研讨会议,进行阶段性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总体而言,整个教研室的组织机构形成了一种“微循环”运行体系(见图1)。[4]这种“微循环”运行体系通过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协作,实现了教研室的有效管理、教研活动的有序推进。

图1 学前教育教研室组织机构运行图

由图1 可知,该教研室在逐步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然而,仍需深入思考如何在规范管理下,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以调动青年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三、未来展望

基于上述调研,发现个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内容及形式。同时,制定一系列保障举措,确保教研活动顺利开展。为进一步推动教研活动的高效发展,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规范教研活动的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教研活动的有效运行,必须实施规范的管理制度。该做法不仅仅是为了限制教师的行为,更主要的是规范教研工作,激励教师自发参与教研活动。

第一,采用“自下而上”模式完善教研制度。现有制度往往是“自上而下”进行制定,虽然有助于管理者对教研活动进行管理,但由于较大程度上体现了领导者的指导思想,可能会削弱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为增进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制度的建立和修订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建议。

第二,建立教研活动激励制度。制定激励制度时,既应兼顾年终考核的绩效评估,也应注重对教研活动的过程性监督。对于频繁参与、积极反思、公开课评价良好、教研成果丰富的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在物质奖励方面,可以考虑为表现优异的教师提供专项研究经费,或者奖励适用于其专业领域的书籍和资料。在精神奖励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在评选表彰和外出学习方面给予奖励。

(二)重视青年教师的参与情况

为提高青年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是丰富教研活动内容与形式。可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在“引进来”方面,一是邀请校外特聘教授参与教研活动,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青年教师的培养建言献策;二是邀请专家督导参与听课评课,使专家督导听课机制化、常态化,有助于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素养和教育技能;[5]三是与其他教研室合作,共同探讨新的教育理念与研究方向。例如,邀请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的教师参与思政教学。

在“走出去”方面,一是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校外学术讲座,了解最新的研究热点;二是派遣青年教师前往幼儿园一线实践,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打下坚实基础;三是积极赴同类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最佳实践做法。

此外,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研。[6]教研室可以依据自身需求弹性设置教研活动时间,便于不同区域、学校和学科的教师参与进来。在技术方面,可依托腾讯、超星、慕课等平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形式。[7]

(三)创造支持性的发展环境

支持性的发展环境涵盖领导者对青年教师的支持以及教研室成员之间的相互协助。在领导者对青年教师的支持方面,重点在于确保青年教师能感受到领导层对其发展的重视。为此,必须致力于为青年教师开拓更多成长空间。例如,在参加培训、申报课题、评选表彰等方面,条件限制上适当为青年教师放宽。同样,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研室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由于教研室是一个组织体系,教研室成员的成长紧密依赖于彼此的协同合作。为确保教师间有效沟通与协商,应努力营造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包容共存的教研氛围,使青年教师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交流,进而提升业务素养。

猜你喜欢
教研室青年教师教研
海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