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2024-04-24 08:25张育萌
山西青年 2024年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考核院校

张育萌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使命。当前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职业教育改革着力于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1]。实现就业不仅是高职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保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提升大学生生涯发展意识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载体,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双创”教育理念下,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取得不错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急需围绕高职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构建贴合高职就业形势、满足用人单位要求、促进学生成长的教学体系。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概述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面对高职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其从学生职业发展要求和国家人才需求出发,通过理论学习、实验体验以及信息分析等方式,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胜任力的课程。该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以求职过程内在逻辑为主线,以提升学生“双创”能力为驱使,形成“就业形势与政策”“招聘信息搜集与分析”“就业决策与准备”“求职礼仪”“求职材料的制作”“面试技巧”“就业协议签订与权益保护”以及“职场适应与职业发展”模块,从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一)态度层面。通过学习让大学生转变择业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国家建设相结合,树立工匠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知识层面。通过系统学习,使得大学生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明确在学习阶段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及社会环境,能够根据个人兴趣特点等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高职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根据自己的人格特性、价值观以及能力等制定贴合个人职业发展的目标,并确定适合个人长远发展的职业。了解当前、预测未来就业形势,根据就业形势及时调整职业发展规划,并学会推销自己的能力,提升个人职业技能,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2]。

(三)技能层面。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职业意识以及职业精神的培养,使得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团结合作技能、信息搜集与管理技能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

二、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

(一)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2022 年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破除了“矮化”“窄化”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提出职业教育要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注重统筹“三教”协同创新。其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要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匹配不高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就业意识、提升就业能力、落实职业教育本质使命的基础课程。课程是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迫切要求高职院校要及时调整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形成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其全面成长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模式,夯实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基础[4]。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更加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必备的就业技能,适应未来岗位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效率是否高效直接影响育人成效。通过调查,部分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基于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要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由过去侧重理论教学转变为突出实践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授课模式,解决课堂授课内容脱离学生实际需求、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知,提升高职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的。

(三)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必然方法

当前,高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认知不足、过度焦虑、职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心态较差等心理问题。例如,高职大学生不愿意从事一线生产岗位,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薪酬待遇高、稳定性强的“铁饭碗”。其主要是由于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脱离专业课程,脱离学生职业诉求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与个性化。为切实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迫切要求高职院校要调整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以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为驱使,围绕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体系,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抗挫折能力。例如,针对部分高职学生就业预期高、现实就业压力大而导致高职学生出现消极就业心态的问题,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融入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将家国情怀、大国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就业指导教学中,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5]。

三、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高职院校要结合社会对高职学生技能的新要求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满足“双创”教育要求。

第一,高职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结合学生的学科专业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针对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脱节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主动调整课程内容,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知识融入学科专业中。在学习“就业形势”章节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全面认知自我,教师要优化授课内容,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就业形势”教学工作。例如,教师在教学时要主动融入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市场形势,将相关行业的就业数据与相关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就业情形,进而针对日益复杂的就业形势,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转变择业观念,合理进行市场定位。

第二,要贴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创设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过于笼统、落后现象。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成熟,书本知识滞后于行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及时将最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更前沿的就业知识。例如,教师要及时将最新颁布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政策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与运用各项优惠就业扶持政策[6]。

(二)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效应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多样,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时要突破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本着创新的理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一是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繁多,尤其是一些技能型知识需要学生掌握。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将核心知识融合于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中,为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可视化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可以快速掌握。例如,在“面试技巧”教学时,如果教师枯燥地讲解相关技巧,学生难以真正理解,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将历年高职毕业生的面试影像资料播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面试时需要掌握的技巧,真正实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7]。二是结合课程特点,积极开展实践体验教学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高职院校要立足于校企合作机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企业,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岗位开展学习,感受就业岗位的真实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就业能力的激情。

(三)优化教学评价模式,突出学生职业素养考核

教学考核是准确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针对传统教学考核侧重理论成绩,忽视实践活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围绕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优化教学考核模式,由过去侧重理论教学、以期末考核为主模式转化为突出就业能力考核、突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考核模式(表1 所示):一是创新教学考核评价主体,形成以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等主体参与的教学评价模式,各不同评价主体立足于自身视角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进行综合评价,从不同视角分析与改进教学缺陷,形成贴合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二是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构建过程性考核综合评价模式,形成“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勤考核突出学生上课出勤率,解决学生逃课等不良现象。课堂表现突出学生自主性,强调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8]。平时作业破除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重视程度不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不足的问题。期末考试更加突出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核,通过制作个人简历等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9]。

表1 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考核模式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修课程。面对日益复杂的就业市场,高职院校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学科特点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将就业指导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助力于“双创”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考核院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内部考核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家庭年终考核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