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26 02:36云南省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刘金艳
家长 2024年6期
关键词:作业量分组分层

□云南省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刘金艳

英语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既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发展,也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学生未来深入学习的重要基础。然而,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等都各不相同,不能笼统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发展和潜能激发。分层次教学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本文从分层次教学法的角度出发,提出如何进行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分层、作业分层,希望能够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学生分层

(一)诊断测试分组

分层教学的前提是明确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够采用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为后续的分层教学提供依据,同时这是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因材施教的前情。为了将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诊断测试分组是必要且有效的一种方式,其可以和分组教学相互促进、融合,共同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诊断测试上,除了传统的卷面诊断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教学时,为了了解学生此单元的学习效果和英语水平,教师可以布置一份单元测试卷,题目包括词汇量、语法知识、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等各方面的考查。比如,词汇要求学生掌握yellow,blue 等颜色单词;语法要求学生掌握区分服装的单复数;句型要求学生掌握“How much...?”和“How many...?”的用法。除此之外,为了在课堂上考查学生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采取提问和做游戏的方式,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服饰类的单词接龙游戏,以达到了解学生能力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师应该根据测试得出的结果,将学生按照水平能力进行分组,为后续分层教学做好准备。

诊断测试分组是分层次教学的重要前提步骤,能够为后续的分层次教学提供具体的事实依据,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卷面测试和课堂观察的方式实现诊断。

(二)动态调整分组

学生每天都在进步或者退步,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看出来的,因此诊断得出的分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样既不符合学生学业情况发展的需求,容易走进分层次教学的误区,使分层次教学沦为形式,也会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受挫。因此,动态调整分组很有必要,教师应当固定期限考查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使分组一直是发展且有效的,避免滞后情况的出现,从而尽量消除其对分层次教学的影响。在具体动态调整分组的措施上,教师可以从三个角度获取调整信息:

一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于课堂表现出色、积极并正确回应教师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调到高层次;对于虽然不积极回应,但胜在上课认真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保持在中层次;对于不守课堂纪律、对学习不重视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调到基础层。二是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最直观的渠道,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学生进步或者退步的参考指标,从而做出是否调整分组的科学决策。三是学生反馈。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得知最真实的情况,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向学生询问其在当前层次的感受,是否觉得太容易或者太难,以及他们对自己学习进步或者退步的看法。对于觉得当前层次过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下调到中层次分组;对于觉得自己可以接受更富有挑战性教学的学生,经过升级测试后,教师可以将其上调至高层次分组。

诊断测试分组的动态调整是英语教学的管理过程,能够确保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展和能力发展选择最合适的层次,减少信息滞后性,使分层次教学更加高效。

二、教学分层

(一)开展个性化教学

最简单的教学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最复杂的教学也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最好的教学方法是相对而言的,是教师对学生主体的个性化教学实践。个性化是分层次教学的核心所在,既能够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与他们能力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又能在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相匹配时,促使学生更有兴趣,积极参与其中。这种参与感和成就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自信心。并且,个性化的分层教学方式能够确保学生不被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内容所困扰。为了开展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从课前预习、课堂对话练习等多个方面开展分层教学。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第十一单元《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教学时,课前预习的任务布置应当考虑到三个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对于高层次分组的学生,教师应当要求他们预习过去式的基本用法;对于中层次分组的学生,教师应当要求他们理解重点句型A: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B:I went...;对于基础层分组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当要求他们摘抄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重要短语,以便让他们在正式上课时能够跟上教学节奏。

个性化教学是实现有效分层的关键因素,能够让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从而最大化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在学习上呈循序渐进的进步。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阅读不只是语法的学习,也不仅是词汇的积累,还应当是语言的表达。小组间合作、小组内讨论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常用手段,但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分组不够科学,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够突出,而在分层教学法下,小组合作学习也随着分组方式的改变产生了重要改变。这主要体现在高、中、基三个层次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基础层的学生可以从高层次的学生那里获得帮助和指导,中层次的学生可以从高层次的学生那里获得学习方式上的帮助,而高级层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教授下面两个层次的学生来巩固自己的理解,获得不一样的启发。

比如,在进行小组间的合作时,由于是跨组合作,各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定匹配,因此要给每个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通常是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贡献的机会。以情境对话模拟这一小组合作活动举例,对话模拟既需要有人撰写英语对话,又需要有人对对话加以完善,还需要有人上台进行实际演示。因此,为了合理分工,使每个人都学到东西,教师可以让中层次的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撰稿,当中层次的学生写好之后再由高层次的学生进行修改,检查其中存在的语法问题或者逻辑错误,并对稿件进行润色处理,最后让基础层的学生上台进行对话模拟,提高他们的自信和胆量。

随着分组方式的改变,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发声了改变,分层次下的小组合作更重视不同层次学生间的交流,使他们都能够在发挥自己能力的情况下更进一步,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多多布置小组合作的任务。

三、评价分层

(一)开展多元化评价

分层次教学法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教学,随着学生的层次被分得清晰明朗,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不再适用,而应当开展多元化评价。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在的层次和他们的进步(或退步)分别设定评价标准,以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方面,多元化评价考虑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评价后的反馈能够为大部分学生提供有利于学业进步的建议。并且,对于那些在原评价体系中可能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另一方面,分层次教学法中的多元化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比如,高层次的学生被要求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学会用英语概要全文;中层次学生被要求熟练运用阅读中出现的关键语法,学会句式创新;基础层学生被要求能“依葫芦画瓢”,使用文本教材中的典型句式进行写作。教师则通过多元化评价来了解学生对这些目标的达成情况。在具体使用多样化评价方法时,教师要依据原先给学生设置的学习目标来设计评价出发点,也就是当学习目标为高层次分组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相互评价,让这类学生相互学习进步;当学习目标是基础层分组时,教师应当多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反馈,减少批评性言语,保护他们的学习信心。

将多元化评价融入分层次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一步,是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承上启下的环节,使评价方式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变得更加公正、全面和有意义,同时还能够促进分层次教学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二)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分层次教学法的运用中,过程和结果两大要素都应得到重视,除了关心教学结果,减少传统评价里的结果导向外,教师还应当注重过程性评价,让评价不再只是教学过后的试卷检测,也不再只是课后的及时反馈询问,而是评价学生的预习效果、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等,让评价贯穿至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整个流程。同时,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教师还应当注意不同层次分组的学生的能力差异,布置不同教学任务来开展评价。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九单元《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教学时,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如,高层次分组的学生是否能够使用“Can you...?”造句,基础层次分组的学生是否将“go bike riding,last fall,prepare for”等短语进行了摘抄预习;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如,高层次学生是否能够熟练使用“can”和“have to”等情态动词,基础层次的学生是否将含有情态动词的文本段落成功背诵;在作业完成环节,教师可以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错题情况。

过程性评价可以将分层次教学下学生的方方面面都反馈到位,帮助教师更好地个性化指导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更精准和更有效,便于教师基于从评价中得来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四、作业分层

(一)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分层

作业内容通常分为两大类,也就是实践作业和书面作业,其中实践作业的好处在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书面作业的排斥感;书面作业的好处在于涵盖的种类多样,巩固教学成果的方式多样,如阅读理解、写作、听力、选词填空和翻译。分层次的作业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差异设计个性化作业任务,防止出现学生感到过于轻松或过于困难的情况。在实际的作业布置中,为了避免作业量繁重,教师可以在实践作业和书面作业中选择一项。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英语第五单元《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教学时,为了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家庭作业的布置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be made of”和“be made from”两个关键短语的使用,教师可以布置选词填空题并划分难度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相应的难度去完成;第二部分是“produce”和“widely”两个重要单词的运用,教师可以布置造句题并说明完成要求,比如,高层次的学生需要运用定语从句,而基础层次的学生只做基础语法要求,不出错即可;第三部分是写一篇和此单元主题相关联的作文,教师可以要求高层次学生运用所学的被动语态,而基础层次的学生逻辑明确即可。

分层次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英语阅读上实现循序渐进的进步,让学生在扎实的基础上建立英语阅读学习信心,提高知识应用的熟练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作业量的分层

作业量的分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因适当的挑战而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方面,作业量的分层可以避免给基础层次的学生带来过重的学业压力,让他们在巩固基础的同时不至于感到过于困扰;另一方面,作业量的分层可以为高层次的学生提供拓宽知识面的渠道,让他们的英语水平发展得更好。

教师应当参考最开始的诊断测试分组结果,使作业量的划分更有依据,或者直接布置一个大型作业,根据英语单元阅读教学的进度,将作业分解为多个“小作业”并设定截止日期。这样,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减少作业量的同时提高了英语阅读教学的连贯性。比如,教师在进行英语单词教学后布置填词题;在进行语法教学后布置语法练习题;在文本分析后布置段落概要题。这样布置作业的好处在于,尽量结合了三个层次学生的共同需求,减少了因为个体特征带来的繁琐流程。可见,合理分配作业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既不让学习能力强的高层次学生感到无趣,又避免了学习能力较弱的基础层学生因任务过重而产生挫败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次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一个可持续、值得推广和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对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英语阅读教学举例,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点,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探索和总结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猜你喜欢
作业量分组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分组搭配
雨林的分层
怎么分组
有趣的分层
分组
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的方案应用研究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系数优化策略
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配置方案分析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