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教学的策略

2024-04-26 02:36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赵志霞李永亮
家长 2024年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素养探究

□山东省安丘市第二中学 赵志霞 李永亮

立足于核心素养,积极组织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已然成为了教育工作开展的必然趋势。在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自身在单元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为基准创新优化单元教学路径,建立更加系统、完善的单元教学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平台,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单元知识框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历史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教学原则

在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教学中,为了保证单元整合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教师应当认真遵守以下教学原则:

首先,遵守单元教学整体性原则,即立足核心素养的教学点,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以教材单元整体知识为基础,将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组织、单元教学设计规划在内,确保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规划。

其次,遵守单元教学主体性原则,即立足学生在单元整合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自主性和自主权,让学生积极深入单元教学情境内,完成单元知识的掌握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最后,遵守单元教学循序渐进原则,即严格控制单元教学难度,按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形式完成知识讲解,防止因教学难度过高或过于简单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一)合理分析教学方向,落实单元目标规划

基于核心素养引领的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教学,要求教师落实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以班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的整合规划。在此规划环节中,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懂得如何使学生理解大单元教学模式,并将大单元下的知识体系进行细化和分解,合理系统提取单元教学内容,从多方向入手完成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为学生指明本单元的学习方向。此后,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任务。学习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情实感地去探索、思考、解决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在后续单元学习中的参与度,进而系统化学生的单元学习。

例如,在统编版《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大纲要求,以“深度学习”教学理念为准绳详细规划各单元的知识内容,包括各专业单元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任务和评价方法,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教学时间,确保单元教学的有条不紊。对于此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其规划为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中国货币的发行历史,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第二,了解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关税等税收制度的产生等,总结出特定时代下采取的货币政策。第三,能够了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到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运转的影响。

教师应当根据内容的复杂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将大单元划分为适宜的分模块,每个模块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几个子主题,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确保对单元知识的完整掌握。

(二)合理整合单元内容,落实预习环节设计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旨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发展平台,让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促使他们形成全面的历史视野和思维方式。这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单元教学内容的规划,落实单元预习环节的设计,借助网络设备建立师生线上沟通平台,将学生预习的微课资源等发布其中。此外,在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教学中,教师还应当以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发展为方向,为学生合理布置出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借助网络设备完成历史学习资源的查询,包括文献、图片、文物、历史文献、视频等,让学生在自主查询、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历史事件的详细经过,促使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和探究。

例如,在统编版《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制定完成单元预习微课的设计,将微课视频的第一个着力点设计为“概念层级衔接”,主要是以单元主题为引领、以单元大概念知识为准则,向学生讲解此单元所涉及的重难点概念知识,并将此单元的大概念归纳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微课视频的第二个着力点设计为“教学目标衔接”。教师需要遵守“上承学科课程标准,下接课时教学目标”原则,完善此微课视频段落,让学生在落实目标分析中感受近代中国各级、各层为应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前赴后继、挽救民族危亡的精神;将微课视频的第三个着力点设计为“问题链衔接”,主要是根据此单元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行难度适中的探究,即“如何理解‘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变’”,为学生后续的深度学习做铺垫。

(三)有效创设教学情境,落实单元有效教学

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良好教学情境对学生深度参与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引入其中,以其视频播放和图片展示功能,将抽象、难以想象的历史知识直观展示出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此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应当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以榜样示范增强学生的单元学习自信心。此单元教学情境的有效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在单元教学模式下的学习体验,还能够开展高效的历史单元教学,保证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稳步发展。

例如,在统编版《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认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和“认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面临的危机”这两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媒体技术完成单元教学情境的创设,先以视频形式为学生讲解清楚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的时间过程,让学生在调动自身视听器官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明朝衰败直至清朝统一的整个脉络,深刻理解清朝的鼎盛时期和危机。然后,教师以课件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展开单元知识讲解,借助时空定位和历史地图,为学生指明明清版图界定的具体方位,激发学生对典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探究欲望,深化学生对此单元知识的掌握。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状态表示鼓励,以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四)有效强化学生主体,落实单元任务布置

核心素养明确指出,历史教师应当注重锻炼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平台。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以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来完成单元探究任务的布置,结合单元教学内容落实单元问题的提出。此外,在单元任务的探究环节中,教师应注重锻炼学生的合作团结意识和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完成均衡小组的合理划分,并为各个小组指派一名小组长,让组长为组员分配各项探究任务,经历观察、实验、交流、推理与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在自主探索与主动参与中实现对历史概念与知识的再认识与再创造。此单元探究任务的合理布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探究思维的启发和形成,还能够为学生形成良好思想素养与学习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统编版《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知识分析和合作探究中,牢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着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和平与发展的生活信念。首先,教师可以系统讲解教材中的单元知识点,让学生先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为后续探究高难度知识奠定思维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难度不同的探究性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是什么?多数国家普遍期待的国际社会和普遍追求的共同利益是什么?”组织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对问题展开深度探究。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分析能力,推动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问题的表述,并依据单元探究问题完成单元重难点知识点的系统讲解,让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完成单元知识的系统巩固。

(五)合理拓展练习任务,落实单元体系构建

在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课后巩固环节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推动作用,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启发自身学习潜能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完成单元知识体系的建立,将教材单元知识进行具体整合,建立不同模块和不同人物的关系图,形成具体的历史知识思维导图。此单元巩固环节的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建立,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指明方向、奠定基础,还能够确保学生对单元知识点的系统掌握,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统编版《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与课后习题,有目的地让学生对这类题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单元知识点,在应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践技巧和知识应用方法。然后,在学生完成单元练习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确定主题、延伸知识、构建知识脉络等方面完成单元思维导图的绘制,使单元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和饱满,在开拓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知识。

(六)严格分析单元内容,落实单元作业布置

作业是学生对一堂课知识的补充,也是教师检测学生单元知识掌握效果的一种手段。在完成单元教学任务后,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将课后作业引入其中,结合单元教学内容以及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落实单元作业内容的布置,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巩固所学知识。此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联合学生家长完成各类体验作业的布置和完成,建议家长带领学生深入历史学习体验馆中,在体验历史发展轨迹的基础上落实自身情感的形成和释放。此作业环节的落实和布置,不仅能够确保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和学习动力的调动,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拓展和延伸,还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高中生后续的深度学习和全面成长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走向整体的世界》单元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时要加强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发展中的奴役、掠夺是否应当存在,如何达到共同发展。教师可以将单元作业设计为以下几点:

第一,阅读教材单元内容,以文字形式总结新航路开辟的概况以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第二,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航线的标注,总结人口迁移、物种交换、商品流动等方面理解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第三,以单元教学目标以及单元内容完成单元知识体系的建立,系统规划单元整体内容。

针对高中历史教材特点,历史教师还可以联合家长为学生布置体验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系统理解历史真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七)严谨分析教学情况,落实评价环节开展

课堂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总结,也是助力学生完善学习方向、教师完善教学方案的途径之一。为了实现高中历史单元教学效果的稳步增强,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在完成单元教学任务后,结合统一单元教学标准,对高中生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评价。此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在此环节中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平台,鼓励学生质疑,将自身在单元整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点等提出来,由教师对学生展开统一解答,并由学生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对单元教学方案的完善提出合理建议。此评价环节的有效落实和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在完善自身后续学习方向的基础上,扎实地掌握单元知识。

首先,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小组演讲情况等完成评价标准的制定,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其次,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完成自主反思和表达,除了将自己的学习问题和后续发展方向表述出来外,还可以对教师单元教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到单元教学方案的系统规划中,并对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评分,推动教师专业教学技能的不断提升。最后,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班级学生展开系统评价,认真提取和讲评学生的学习状态,重点对学生表示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单元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结果,高中历史教师要及时完善自身教学理念,在考查、分析以往教学存在问题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探寻单元整合教学的开展方式,注重使用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单元教学氛围,促进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确保学生在单元学习中获得各项能力和技能的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