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思考

2024-04-26 02:36福建省福州市新店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李文勋
家长 2024年6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教师应生活化

□福建省福州市新店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 李文勋

生活教育理念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主要引导。本文介绍了生活教育理念,从丰富幼儿课程内容、提高集团化办学质量两个方面探究了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意义,并从目标设定、材料收集、活动组织、过程反思等方面,进行了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实践开展路径的思考,希望为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过程中,面向生活的幼儿园课程开始受到大众关注。生活教学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基础途径,学前儿童教育必须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多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关于生活教育理念的研究还停留在概念解读层面,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不利于充分发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因此,研究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开展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教育理念由我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提出时间是1927 年。根据陶行知所著《中国教育改造》《生活教育之物质》可知,生活教育理念包括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生活教育的对象是所有人,生活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中华民族伟大的新生命;生活教育理念的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七条原则是实践性、科学性、前进性、终身性、全民性、全面性和创造性。

二、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意义

(一)丰富幼儿课程内容

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这与新时期幼儿园改革要求是一致的。以生活教育理念为基础推进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可以突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限制,将课程内容延伸到幼儿实际生活中,将幼儿的实际生活作为幼儿园课程教育的内容,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推进提供充足支持。

(二)提高集团化办学质量

集团化办学是以行政指令为主,兼顾幼儿园共同意愿,将知名幼儿园和若干所幼儿园组成共同体。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可以充分发挥生活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以知名幼儿园为龙头,在幼儿园课程教学理念、管理、技术、评价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全面提高集团化办学质量。

三、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践路径

(一)明晰生活教育目标

生活教育目标既是幼儿园课程的出发点,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归宿。生活教育理念主张将幼儿生活中的生命物体视为教育的对象。基于此,在制订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教育目标时,教师应面向全部幼儿,考虑不同幼儿的表现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生活教育目标的合理制定,为每一名幼儿的平等发展提供有效引导。同时,生活教育目标既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指挥棒,也是课程开展效果的检测器,是教师教育观的直接体现。教师应根据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生活的衔接关系,聚焦幼儿当下实际生活,在设定知识性目标的基础上,突出能力、情感等维度目标。

以幼儿园科学课程生活化实践为例,教师可以立足常识教育,合理设定课程总体目标:引导幼儿直接感知科学知识,培养幼儿的科学操作能力,促使幼儿生成科学情感,帮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科学元素,进而体验科学的魅力。在设定课程总体目标后,教师应贯彻针对性、具体性、指导性原则,进行阶段目标的具体化设置,包括:可感受不同声音;乐于探究不同声音混合带来的变化;体验混合不同颜色;体验亲近动物的乐趣等。

除科学课程外,美术欣赏在幼儿园课程中也较为常见。一般幼儿参与美术欣赏课程教育活动的心理要素涵盖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意识、审美想象、审美能力与审美表达。其中,审美感知是感知色彩、造型、线条、构图与作品整体、局部意图的表现;审美体验是对画面形象、艺术要素的体验;审美意识是欣赏生活中的美、画作中的艺术要素的意识;审美想象是对画面内容、情感、艺术要素的想象;审美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迁移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等;审美表达是以语言、非语言(情绪、肢体动作等)表达审美的能力。根据幼儿参与美术欣赏课程教育活动的心理要素,教师应贯彻幼儿欣赏主体性方针,立足幼儿生活经验,进行美术欣赏课程生活化目标的合理设置。比如,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美术作品欣赏的切入点,感知作品整体、局部意图,对作品的形象或艺术要素展开想象,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进行知识的前后迁移等。具体到《向日葵》美术欣赏课程中,目标设定:幼儿可以感受作品中向日葵的勃勃生机;勇敢表达自己对向日葵的理解;用夸张的手法,创作自己心中的向日葵形象等。

(二)选择生活教育内容

生活教育理念下,生活课程主要解决的是“教什么”“学什么”问题,既是选择课程方式方法、反思课程开展过程的主要参照,也是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课程构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教师应落实“生活即教育”理念,将生活作为幼儿课程设置的中心,扎根于幼儿现实生活,根据幼儿所处环境灵活选择课程内容,促使幼儿根据个人生活经验认识课程中的知识,突破书本的限制。同时,幼儿园课程应聚焦于幼儿当时的生活,根据特定时期幼儿的兴趣倾向生成趣味内容,以充分激发幼儿好奇心。

为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以幼儿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节假日活动等为主线,甄选主题,在主题下填充教育内容。在幼儿周边的自然环境主题下,教师可以填充“认识植物”“认识动物”等内容;在幼儿周边的社会环境主题下,教师可以填充“认识社区”“走进我的家”等内容;在节假日活动主题下,教师可以填充“周末的所见所闻”“我们的入园日”等内容,为预设性内容的拓展提供依据。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课程内容不固定,多运行一个纲领、多本教材模式。基于此,在生活教育理念下选择教育内容时,教师不仅需要紧密联系幼儿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还需要关注生活的意义以及其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有意进行内容种类、所属地域、所属时代的多元整合,促使幼儿在学习探究相关内容过程中发现生活的意义。比如,在关于动物的科学课程内容选择时,教师应以人类通过动物本领进行发明创造的内容着手,设置对比内容,促使幼儿了解动物本领与自身的关系。在关注生活意义的同时,教师应洞察幼儿在集中教育活动、日常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从热点话题着手,精选牵动幼儿听觉、视觉等多感官的内容,并从纵向、横向进行适当延伸,促使课程内容在幼儿的个性化生活实践中生成,为幼儿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的整合奠定基础。

(三)收集生活教育材料

主题材料既是幼儿园区域课程开展的主要支撑,也是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课程教育活动中落实的关键。因此,教师应注重主题材料的投放,根据不同主题投放不同材料,为课程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充足支持。比如,教师可以以“好玩的声音”为主题,开展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科学课程生活化实践。在实践期间,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收集饭盒、米粒、纸盒、塑料袋、乐器、杯子、棍子、勺子、易拉罐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促使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实际操作来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包括米粒进入易拉罐的叮咚声、勺子搅动米粒的哗啦声等。

主题材料对幼儿参与活动热情具有直接的影响,其中部分常见材料无法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因此,教师应积极应用新颖多样的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然和生活是新颖材料的源泉,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实践重点,在于从自然和幼儿生活中寻找新颖材料,因此教师应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现实生活,积极寻找新颖的材料。

新颖材料的搜集应覆盖幼儿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其中,健康领域的材料搜集要点是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增进幼儿健康知识、培养幼儿健康行为;语言领域的材料搜集要点是在倾听和理解的基础上表达个人想法,教师应注重收集生动形象的材料,激发幼儿的表达欲;社会领域的材料搜集要点是发展幼儿社会性、激发幼儿社会情感、提升幼儿社会认知、引导幼儿社会行为。教师应从幼儿日常生活、基本社会规则中搜集资料,如“禁止停留”“禁止通行”等交通标识,帮助幼儿掌握社会中的交通规则;科学领域的材料搜集要点是激发幼儿对周边事物的兴趣、促使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教师可以从幼儿的生活中搜集蕴含科学元素的材料;艺术领域的材料搜集要点是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教师应搜集一些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材料,以契合幼儿审美发展。

(四)组织生活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实践核心是组织、开展生活教育活动,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开展生活化情境教学。生活情境包括真实生活情境与教育情境。其中,真实生活情境是由教师洞察幼儿真实生活,从幼儿生活中汲取要素,创设自然状态下的欣赏探索活动,促使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教育情境是紧密联系幼儿园教育环境,为幼儿创设的宽松自然环境,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美术欣赏课程《梦》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温馨的活动室、松软的粉色沙发和轻柔音乐,配合问题“你们平时睡觉时会做梦吗?你们见过别人做梦时的样子吗?表情是什么样的?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创设欣赏教育情境。

在生活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应恰当利用对话欣赏法、比较欣赏法等,促使课程感知与体验活动无限贴近生活。其中,对话欣赏法是教师与幼儿的一问一答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负责引导幼儿全面感知课程内容,幼儿负责全面观察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为充分发挥对话欣赏法的作用,教师应聚焦幼儿主体,从幼儿兴趣点出发层层追问,引领幼儿全面感知、体验课程内容;比较欣赏法是带领幼儿从纵向或横向进行比较的欣赏教学方法。教师负责引导幼儿明确比较对象,幼儿负责参与比较过程。比如,在比较图片色彩时,教师可以利用话语引导幼儿明确比较对象:“你从这几幅画里看到了什么?你喜欢它们的背景色彩吗?你觉得这些色彩有什么区别”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并鼓励幼儿主动发表意见,便于美术欣赏课程的高效推进。

(五)拓展生活教育空间

生活教育理念的精髓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造力,而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是幼儿创造力生成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应主动拓展生活教育空间,将教育空间由幼儿园延伸到幼儿生活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

一方面,在拓展生活教育活动空间过程中,教师应聚焦“社会即学校”,扩展课程开展空间,组织幼儿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促使幼儿在轻松且自由的环境中发展创造思维,敢于质疑、表达个人想法。具体到课程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将幼儿所在的社会环境作为课程教育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人文、社区资源,以及当地的动物园、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等资源。比如,在主题探索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幼儿园周边社区生活,从幼儿的生活经验着手,组织开展“我周边的自然环境”“逛超市”“找春天”等活动,允许幼儿走进自己生活的环境,在生活环境中自由寻找、发现、询问、探索,促使幼儿对社区的花草树木、运动器材等形成基本认识,多渠道发展幼儿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

另一方面,在生活教育活动空间拓展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家庭生活经验,将课程教育活动与幼儿家庭生活相联系,实现双向互动。比如,在开展“动物观察”活动前,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幼儿观察家中的小动物,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为后期课程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与家长开展亲子游戏,将幼儿园课程扩展到家庭生活,真正突破幼儿园课程教育活动的空间局限性,使幼儿从身边的事物中感受知识。有条件的情况下,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进入幼儿园,由家长担任幼儿园课程的开发者、完善者,充分利用幼儿家长的职业、兴趣等优势,营造热烈的幼儿园课程教育氛围。

(六)反思生活教育过程

教育反思既是幼儿园课程构建的主要环节,也是调整和改进课程的关键,教师应聚焦幼儿体验,树立正确的反思理念,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思维逻辑和学习视角。根据幼儿笔触独特、情感丰富、想象丰富的特点,教师应从幼儿的自我感知、自我理解、自我体验、自我评价着手进行生活教育过程的反思,根据幼儿在课程各个环节的表现,多层次展开反馈,洞察每一名幼儿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调整后期组织活动方法。同时,教师应关注反思的艺术性,充分发掘反思在生活教育中的优势,搭建循环优化平台。

生活化的歌唱教学活动适宜在幼儿园开展,可以激发幼儿自主歌唱的兴趣。但是在活动中,幼儿对歌曲学习的兴趣较低,无法自主跟随图谱演唱。这主要是由于音乐的抽象性,而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因此,教师可以以歌曲内容为线索,选择与音乐课程相关的视觉材料,如音高图谱、节奏图片等。借助相关视觉资料,将抽象、无形的音乐转化为具体、有形的符号与色彩,帮助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体验、感知音乐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教育理念是赋予生活教育意义、用生活来教育的理念。以生活教育理念为主导开展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可以调动幼儿参与课程热情,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提高幼儿园集团化办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围绕生活教育理念设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带领幼儿收集生活教育材料,组织幼儿在真实生活场景下开展学习活动。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应注重时刻反思、时刻优化,确保生活教育理念与幼儿园课程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教师应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