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表演融入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路径研究

2024-04-27 08:22杨美欣
华章 2024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

[摘 要]情景表演是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教材的知识内容或依托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体系,借助舞台、道具、台词、肢体动作等丰富的表演形式,以自身生活实际为创作背景,呈现对所表达主题的理解与诠释。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稳步推进,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结合党的最新政策以及校区专业特色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例,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若将情景表演理念注入翻转课堂,将是创新翻转课堂的有效途径,是新时代下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诠释。

[关键词]情景表演;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

一、痛点剖析: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困境

(一)呈现形式单一、枯燥

在应用型大学具体开展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转变,成为引导教育对象自学并分享学习内容的引路人与辅助帮手。但由于初期翻转课堂的发展模式侧重于线上学习加小组主题分享,逐渐演变成一种思维定式。应用型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局限性思维的影响以及课时的限制,不同思政课程的翻转形式趋同,缺少新鲜感。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热情减弱,逐渐演变成单纯追求累积平时表现分的学习任务,主题分享过于注重形式,“一些教师因怕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能正面地批判和深刻地剖析,这就会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削减”[1]。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应注重的价值引领功能。

(二)表达内容空洞、浅薄

应用型大学的大学生主体更擅长于思考解决工科等相近专业领域的知识难点,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的了解以及知识体系的掌握,主要集中于智慧树、雨课堂、慕课等线上平台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以及从线下教师的课程讲解中获取知识来源。这就导致应用型大学的学生相较于文科专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理解浅薄,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在小组展示或者答辩环节,主讲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无法精炼表达所分享的主题内容。展示内容空洞枯燥,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浮于表面,不能将思政知识密切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及校区特色进行分析,导致作为倾听者的学生无法短时间内产生情感共鸣,翻转课堂氛围尴尬,面临理论知识与自身实际相脱节的困境。

(三)团队协作意识匮乏

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时代浪潮到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伴随着虚拟数字空间的发展不断革新授课方式,思政课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的默契配合,课堂效果呈现出智能化、多样化的趋势。对于教师所布置的翻转任务,应用型大学00后的大学生群体能够熟练利用互联网的海量知识库获取需要的资源。但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学生滋生懒惰心理,在网上下载课件、文稿等资源,敷衍了事地完成翻转课堂任务。思政课作为应用型大学的公共必修课,采用大班授课,学生团队内部出现合作分工不合理的现象。部分学生企图不劳而获,在准备阶段并未認真履行本人职责,致使积极参与的成员认为自己承担的工作繁重,但顾及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并未明确说明矛盾症结,成员间欠缺沟通交流的互动过程,思政课教师本人因教授学生太多而感到分身乏术,未能完全实现翻转课堂所预设的提升教育对象团队意识的价值目标。

二、亮点分析:情景表演融入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优势

(一)以情感人:创新课程内容表达形式

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课前的教学内容布置、课中的教学环节实施、课后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情感交流。“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2]。若想让应用型大学的大学生群体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程内容的呈现上,必须有学生沉浸式的情感投入与参与,由此才能实现思政课良好的育人效果,真正地打动学生。成都工业学院的教学实践,创新情景表演与思政课的融合方式,学生依托道具、剧本、肢体配合等丰富的表演形式,以校区历史、地方特色、自身生活实际等素材为创作背景,在教室或舞台呈现对所表达主题的生动诠释。例如诗词朗诵比赛,学生在情景演绎中“情”的交流与创作灵感的碰撞,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所蕴含的精神实质。教师此时也化身体验者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主导者,在学生的情景演绎中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为应用型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寻找创新点与突破口。打破了翻转课堂所面临的形式单一、内容乏味的壁垒,以生动形象的现场演绎触动学生的心弦,内容表达形式的创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传递的真挚情怀,彰显出情景表演的独特优势与魅力。

(二)以演聚人:激发教育对象合作意识

情景表演在台词对话、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最终呈现的方式是通过团体表演或个人表演展示对翻转主题内容的理解与表达。通过前期多次的翻转课堂实践发现,绝大多数同学愿意组队成团进行分工合作完成翻转任务。应用型大学的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的专业课实践训练中,在团队协作配合上有相关经历,用演戏的方式表达大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与阐释,是提升大学生沟通技能、组织统筹技能、舞台表现技能的黄金渠道。在情景表演的排练过程中,每一个角色的设置都是一场情景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角色,避免了传统翻转课堂分工不均的尴尬局面。台词的一次次打磨与表演的反复精心调整,包括道具、灯光恰到好处的配合,能够让参演同学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情绪表达方式,团队成员间在一表一演中培养多方的默契合作。用别具一格的翻转课堂帮助学生重新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召力与凝聚力,拓展了应用型大学学生的思政学术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经验。学生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显著提升,激发了教育对象的合作兴趣,增强了大学生群体间的信任感与成就感。

三、重点解析:情景表演创新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

(一)融合地方特色文化拓宽情景剧本设计思路

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发展不能单纯局限于校区内部闭门造车,要具备地域视角与文化视野。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为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内容精华与丰厚价值意蕴。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创情景表演类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充分挖掘本校所处地域的特色文化资源或省内非遗文化产业,丰富剧本的情节内容,厚植大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情怀,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地域文化、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贴合。以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为例,学生通过八分钟情景表演的方式,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等重要指示精神,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线索,巧妙地融合三苏祠、传统汉服以及宜宾特有的竹文化与白酒文化为创作题材,以古典舞、古乐器、演讲为表演形式,带领师生领略中华文化传承千年、跨越时空的绵延意蕴。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积极探索“全国一流、四川引领”的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路径,积极从党建引领、思政课程教学实践创新、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等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区思政教师队伍积极引领学生通过情景表演的创意模式,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并宣扬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通过本院校的成功经验,为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的创新性发展提供灵感来源。学生在情景表演的准备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或者周边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学生沉浸其中,切身感受地方历史的变迁与发展以及名人事迹所传递的中国精神。“宣介地方特色文化,要讲清楚‘自己的特色、讲清楚‘突出优势、讲清楚‘滋养作用、讲清楚‘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3]。以理论阐释为基础,适当融入具有民族风格的歌舞、音乐、说唱等不同类型的表演元素。通过这样的翻转形式,不仅能够让参与的学生真正从内心感悟思想政治理论背后的丰厚内涵与外延,还能够调动观看学生的热情,引导大学生从生动的情景表演中增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感以及对校区地域文化的归属感。

(二)发挥专业优势丰富情景主题内容阐释

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应用型大学思政课的翻转课堂,从外部环境与文化血脉的赓续传承为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入新鲜血液。作为情景表演主体的大学生,在剧本创作集体研讨的过程中,会不经意运用专业思维与视角去判断情景剧本选题的合理性。因此,在翻转课堂中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发挥不同专业优势以及院校特色精神创作各类题材的情景剧本,丰富情景主题的内涵与外延。结合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沉着冷静的性格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翻转课堂环节可以深入挖掘应用型院校教育对象的工匠精神、志愿服务精神与工业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打造精品情景表演节目作为应用型大学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名片。我校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以工匠精神的传承抒写成工学子的初心使命,通过微电影的方式向广大师生展现成工学子对工业文化的敬意与传承,是新时代大学生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殷殷嘱托的生动诠释。

从宏观视角分析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翻转课堂实践,通过情景表演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尊重应用型专业学生的专业思维与设计思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挖掘本专业领域的思政元素,角色的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工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趋势,将党的最新政策与学生专业发展相联系,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

(三)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情景表演质量效果

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翻转课堂融合情景表演的形式,在剧本设计、思政元素深度探索中与院校拥有的特色文化资源与学科专业优势紧密结合。能否将优质的剧本与思政元素完美融合并呈现给广大师生,则是检验情景表演式翻转课堂是否符合大学生学习需求的关键。情景表演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此类教学新模式,需要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激发学生间的创作热情与合作意识,逐步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应用型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校内党建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周围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联合举办红色舞台剧比赛,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教育等,展示新时代应用型院校大学生牢记红色精神,奋进新征程的风采。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不同高校学生通过情景剧将书本里静态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活灵活现地演绎成有温度的中国故事,提升了团队成员间良性竞争的意识。

应用型大学的思政教研室应当创建专门的翻转课堂新媒体网站,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作品进行网络宣传与推广,给予适当的奖学金支持,在校区内部形成示范效应。通过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机制,学生的参与热情能够充分展现,愿意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取得优异成绩,用心用情打磨情景主题的表演细节,保证了翻转课堂的质量效果。作为应用型高校的大学生,在参与此类比赛的过程中不仅展现了专业风采,提升了自身的理想信念与理论认同感,同样涵养了个体的道德情操与家国情怀,逐渐成长为新时代需要的新工科专业人才,在未来就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结束语

针对应用型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翻转课堂中面临的困境,即呈现形式单一枯燥、表达内容空洞淺薄、团队协作意识匮乏,需要思政课教师结合应用型大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性格特点,创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刻板印象,解决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痛点问题。以成都工业学院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为优秀范例,情景表演融入应用型大学思政课翻转课堂,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基础上,真正做到了将“C位还给学生”。依托情感、台词、表演三个层面,围绕课程内容表达形式的创新、教育对象创新精神的培育、教育对象合作意识的激发,着重分析情景表演式翻转课堂的亮点。在展现情景表演式思政课堂的优势过程中,结合成都工业学院的典型案例,依托院校所拥有的地域文化资源,拓宽学生对情景剧本设计思路,发挥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丰富情景表演背后的理论价值。校区要完善激励机制,灵活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最终以高质量的情景表演传递正能量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舞台表演中不仅陶冶了情操,也深深感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愿意涵养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个人政治素养,锤炼时代新人的顽强品格,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陈梦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新长征(党建版),2021(3):4-13.

[3]刘有升,陈丽静.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38(2):148.

作者简介:杨美欣(1996— ),女,汉族,黑龙江大兴安岭人,成都工业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成都工业学院2023年校级科研项目“情景表演融入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微探——以翻转课堂为例”(项目立项编号:2023RW026),项目类别:一般项目,项目学科门类:社科类,项目负责人:杨美欣,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部门):宜宾校区。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