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卫气血理论”运用脐针“水火既济”法治疗老年心律失常验案举隅

2024-05-24 09:19黄素文江珂锓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水火任脉脐部

黄素文 江珂锓 骆 乐

心律失常是多种病因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常引起心脏频率、节律、起搏点、传导速度或激动顺序紊乱的一类疾病[1]。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000 万的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约有53 万人猝死,发病年龄越来越老龄化[2]。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射频消融、电除颤、起搏器等方案,但治疗效果不佳[3]。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范畴。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常存在体质虚弱、元气匮乏的情况,因此,可从营卫气血着眼,从脐部激发元气,调整营卫气血运行进行治疗。

1 中医对于心律失常的认识

“调和营卫”是心系疾病的治疗原则之一。《难经》论述了营卫的概念:“……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难经·集注》言:“心者,营卫之本”,由此可知,心与营卫关系密切,并且构建了“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心系疾病治疗理念。现代研究补充了营卫的构成,论述了营卫气血失和乃心律失常的核心病机。于大猛等[4]提出,营气是由人的水谷精微、津液、血、阴、精等物质共同构成;卫气是由心阳温煦、脾气升清、肝气升发、肺气宣发、肾阳蒸腾等功能表现共同构成。且营卫这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五脏的物质和功能。侯承志等[5]从调营卫即是调脾胃、调气血、调阴阳三个角度,论述了调和营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基本治则。

2 脐针“水火既济”法调和营卫气血以期治心

齐氏脐针是由齐永教授根据脐全息理论结合易学原理和中医理论创造的特种针法。该疗法突破了“神阙禁针”的理论禁锢,通过在脐部施针通过洛书和脐全息内八卦理论,通过不同卦意组合调动先天元气治疗疾病。临床上老年心律失常的患者,常存在后天之气亏损,多种慢病共存,病机复杂等情况,因此适合选用脐针调用存于脐中的先天之气进行治疗。

“水火既济”法是一个泛指阴阳相合的大概念,不仅是指心肾相交,而是包括了阴阳相合、气机升降出入平衡、营卫相交、脏腑气血功能协调等方面[6]。脐针“水火既济”法,先针“坎”,坎卦代表水,后落“离”,离卦代表火,坎离位于任脉上,水火既济法针刺坎离,可使心中真阴与肾中真阳相交,任脉通畅。任脉通畅是一身阴经通畅的源头,任脉总司“一身之阴经”,其循行直接或间接与一身之经脉相连。俞琰注《参同契》中提出:“人身血气,往来循环,昼夜不停,医书有任、督二脉,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7]。”营行脉中,营气在运行过程中,通过任脉之气上升,督脉之气下降,阴升阳降[8]。

任脉通畅有助于气机升降出入,调和营卫。机体营卫二气的运行,均由肾上注于心,周而复始,维持神机彰明[9]。心肾相交是气机升降的基础,二脏中的真阴真阳相互推动,阳气下降,阴液蒸腾,阴阳二气交感合和,心肾上下交通,能进一步起到调节五脏六腑的功效[9]。

《友鱼斋医话》记载:“阴平阳秘,水火既济,自然无病[10]。”《辨证录》提出:“火非水不生,若徒补火而不补水,所谓无阴不能生阳……必须水中补火,水火既济[10]。”可见脐针“水火既济”的针法,可以起到使阴阳相合,营卫相交,保证气机升降出入平衡,恢复脏腑气血功能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对于心脏疾患,脐针学说认为心脏的本位是离位,强心必须补肾,补肾必须强心,心肾不能分离,需要运用“水火既济”的方法,贯通任脉,连接少阴。

脐针“水火既济”法,通过推动人体整体气血的循行,进而帮助改善心脏功能。临床发现,运用脐针“水火既济”法为主治疗心律失常,可帮助患者恢复元气,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附以1 例室性早搏伴房性早搏的心律失常患者的诊疗经过。

3 验案举隅

毛某,男,92 岁,2023 年2 月23 日初诊。主诉:反复胸闷心悸1 个月余,加重2 d。现病史:患者1 个月余前在劳神情况下即出现胸闷、心悸,无胸痛、无气急、无反酸恶心等不适。常规心电图显示:左心房扩大可能;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T 波轻度改变。24 h 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多源房性早搏,部分成对及短阵房性心动过速,部分呈三联律(18924 次/24 h,占14.8%),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二三联律(5674 次/24 h,占4.4%)。诊断为心律失常,予比索洛尔5 mg每天1 次,口服,对症治疗,嘱其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近2 d 来患者胸闷、心悸症状加重,遂来门诊就诊。症见:患者胸闷、心悸,并伴有听力下降、寐差、怕冷,胃脘部不适,纳差,面色暗黄,倦怠乏力,舌暗边有瘀点,苔薄腻,脉弦、双尺沉。西医诊断为心律失常。中医诊断为胸痹,心脉瘀阻证。脐部诊查:嘱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及肚脐皮肤,可见患者脐形浅小,稍有闭合,离位局部色青,艮位有压痛。治疗方法:选用齐氏脐针“水火既济”法。具体操作:脐部常规消毒,取0.25 mm×25 mm 专用脐针,横向平刺,持针捻转进针,坎、离针柄尽量相交,进针深度根据患者胖瘦调整,嘱患者平心静气,留针30 min,起针后予无菌棉球按压针孔。2023 年3 月1 日复诊:患者胸闷心悸情况较前好转,舌暗边有瘀点,苔薄,脉弦、双尺沉。脐针治疗予“水火既济”,交通阴阳、通调气机。患者伴有畏寒症状,辅以关元穴艾灸,加强温通血脉。治疗2 个疗程,每个疗程10 次。2023 年7 月15日复诊:患者诸症均改善,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房扩大。后又复查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多源性房性早搏,部分成对及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偶伴不同比例房室传导(2541 次/24 h,占2.5%);频发双源性室性早搏,部分呈二三联律,偶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02 次/24 h,占0.2%)。

按:本案患者为老年男性,气血亏虚,血脉运行不畅,血不养心则出现胸闷、心悸的症状;双尺沉为肾精亏虚,舌暗边有瘀点为血行瘀滞,又伴眠差,故可归纳为心肾不交。以脐针“水火既济”,可起到交通心肾,疏通气机,调和营卫的功效。又患者存在乏力、畏寒的症状,故辅以艾灸关元,益气温阳,固本培元。笔者认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常存在两尺脉沉、后天气血亏虚的表现,因此需要从脐部调用先天气血。故选用“水火既济”针法,调和营卫为治疗本病的关键。气血调、阴阳和,心脉得以充养,心阴、心阳得以化生,通过通调营卫逐步恢复气血阴阳的平衡,纠正心失所养的病理改变,使心脉得以充养,心神安谧于内。

猜你喜欢
水火任脉脐部
任脉释名浅析*
水火大比拼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喷火鱼VS射水鱼,水火较量谁更强
水火人生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水火相容
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对“任主胞胎”理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