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治

  • 党建引领社会共治的理论基础、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径
    时代党建引领社会共治提供理论基础。“国家—社会”理论内蕴着二者的平衡,让党和国家权力实施的恰如其分,又不会过度扩张,在此基础上对公民的自由与权力进行有效保障是这一理论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种矛盾也逐渐激化起来,制度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矛盾、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利益主体结构调整的等问题,亟需在法治基础上实施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发展方略。在党委、政府、市场和社会体系日益完善的条件下,单纯依靠政府或是市场的一元治理结构显然不适应当下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师 2023年3期2023-05-30

  •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路径研究
    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加强风险交流,强化普法和科普宣传,鼓励社会监督,完善投诉举报机制”。2022年国务委员、国务院食安委副主任王勇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指出“健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这表明,改变原先单一的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让人人监管,走社会共治之路势在必行。1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必要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到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再到2015年的新《中华人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期2023-03-07

  • 水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共治” ——以明清水利碑刻为观察对象
    成了国家与社会“共治”的水治理模式。因而所谓“治水国家”[4]43“治水社会”[5-6]“水利社会”[7-8]只是对中国治水历史和模式在某一阶段和某一角度的观察、描述和概括。海外学界从水利视角对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卡尔·魏特夫(Karl.A.Wittfogel)①卡尔·奥古斯特·魏特夫(1896—1988),美国学者,原籍德国。。魏特夫通过对东亚和南亚平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认为东方国家的国家和社会的形成及其关系与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管理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1-23

  • 共治背景下警察执法公信力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新时代“共治”的社会治理背景与警察执法公信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作为警察执法活动与民众社会期待互动作用的结果,警察执法公信力具有鲜明的主体间性,这与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相一致。随着民众主体意识的觉醒与警察执法互动性的增强,仅从警察自身出发采取措施提升执法公信力,效果并不显著,甚至有陷入“塔西佗陷阱”的风险。共治背景下警察执法公信力的提升既要坚持党委领导核心地位,牢记警察机关的主体责任,同时还要协同社会力量,发挥民众参与的力量,强化法治保障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6期2022-07-13

  • 城市老旧小区治理的实践逻辑
    、文化嵌入及合作共治四个方面。城市老旧小区治理应以尊重居民意愿为先,通过资源保障动员居民参与,以文化嵌入培育社区意识和形塑居民行为,同时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就社区公共事务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在建立议事机制、嵌入机制、动员机制和互惠机制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共治。关键词:社区治理;老旧小区;共治;实践逻辑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ZZ010)。作者简介:曹逸航,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200234)。中图分类号:D669.3文献标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8期2022-05-30

  • 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法律与政策“共治”研究
    化的法律与政策“共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监测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宽,市场准入条件不够科学合理。通过实践调研可以看出,在当前的生态环境监测过程中,所涉及的市场容量和范围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拓宽,通常情况下只是在体制范围内的环保部门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在监测范围方面有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在社会以及市场方面的监测机构,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容量,往往会采取压低价格的方式,不计成本低以抢占市场份额,或者通过篡改环境监测相关数据,争取更多用户,由此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监测服务市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2期2022-02-06

  • 赋权理论的权能融合转向:现象、空间与意蕴诠释
    到统合、从分治到共治的权能总体性建构过程。综合起来看,基于权能融合的赋权理论,乃是在社会总体转型的基本情境中,立足于权能增长及其辩证运动,并通过构建权能共治共同体,来解决社会转型中相对弱势方权能不足的问题,以实现更加均衡、更加公平的权能发展,进而推动实现社会有效转型的过程。关键词:赋权理论;权能融合;共治;公平中图分类号:C91-03文献标识码:ADOI:10.13411/j.cnki.sxsx.2021.04.008Convergence of the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2-08

  • 以“共治”达“高质”——基于多元主体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之路
    的人才。三、多元共治: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治理之路治理即“多个主体参与其中共同管理事务并承担责任的过程,是一个多种机制上下互动、多种资源相互整合的过程,其特征具有多元性、民主性和协同性”[10]。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是“治理”概念的固有含义。如前所述,虽然多元主体对研究生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期盼,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一主体期盼的达成均离不开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满足多元主体的期盼,提升其教育获得感,必须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的管理模式,使每一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12-03

  • 进出口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策略研究
    协作,实施“国际共治”[1-2]。本文研究了进出口食品“国际共治”的内涵和相关国际规则,分析了实施进出口食品“国际共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推进“国际共治”策略建议,以期为国际贸易食品“共治”提供理论参考。1 进出口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的内涵“共治”即共同治理。“治理”(governa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和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根据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以及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在食品安全领域,我

    口岸卫生控制 2021年2期2021-11-30

  •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治理研究
    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理念为郑州市航空港区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转型与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安置社区改善了失地农民的居住状况,但社区治理也面临着观念落后、主体单一、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要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指导,扩大参与主体,健全治理机制,构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区治理新局面。以郑州市航空港区郑港办事处为例,分析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失地农民;社区治理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9期2021-11-19

  • 胡瑗经学的核心思想
    民本、重中庸、重共治。这些思想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针对佛老的挑战、李翱的“灭情”说等),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理学家的继承。关键词:经学;性情;中庸;民本;共治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21)07-0114-07胡瑗(993—1059),宋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所创建的“明体达用”之学,为宋朝培养了大批人才,影响深远,故受到了皇帝、大臣的高度赞誉,如文天祥曰“经义治事,深究体用”①。学界对此进行了相

    中州学刊 2021年7期2021-09-16

  • 新时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推进路径研究
    就必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必须厘清共建是前提,共治是手段,共享是目的,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一逻辑关系。本文以平凉市为例,通过分析平凉市目前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推进平凉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建议。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平凉市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4.054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4期2021-08-17

  •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乐山实践与探索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当以“共建”为基础,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建设;以“共治”为核心,形成治理合力;以“共享”为目的,让社会治理成效公平惠及每一个人。乐山市全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要加强党委领导,把好社会治理“政治方向”;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确保矛盾“基层化解”;持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3期2021-07-20

  • 教育治理视角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与成效分析
    以多元主体和协调共治为核心特征的教育治理,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与成效中愈发凸显。目前,我国初步构建了国家与地方联动,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等跨部门、多主体的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系,并取得了资源建设的全覆盖与多样化、环境不断优化升级的阶段性成效。为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回应社会关切,建议创建以教育信息化为载体支点,支持多元主体共治的参与机制和政策环境,国家层面发挥宏观引导作用,各级各类政府联动互通,企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发挥灵活的制度优势和平台作用,学校、家长、教师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4期2021-05-12

  • 提升城市风险治理能效的精细化管理路径
    管理;城市风险;共治;数字化城市规模越大,遭遇灾害后损失的可能性越大。作为超大城市,上海未来将面临更多复杂而不确定的挑战。如何增强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防范化解城市重大风险,走出一条符合上海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风险治理现代化新路子,这是亟待上海回答的时代之问。一般而言,风险在城市规划中肇始,在建设中成型,在运行中藏匿,在发展中演变。风险的周期性、演变性、多样性、放大性及叠加性,特别是新冠肺炎防控的实践都说明超大城市

    上海城市管理 2021年2期2021-04-02

  • 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公共性建构及其价值辨梳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构建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制度和理念创新。共建共治共享标识出社会治理共同体独特的公共性意蕴,各自相对应于“多元参与+核心领导”的公共性主体系统、“制度维系+文化涵育”的公共性建制系统、“纵向提升+横向普惠”的公共性效能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权责、公私、政社等价值范畴的互动关系予以辨梳,进而深入理解内嵌于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公共性语义,明确我国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创新的学理内涵与现实意义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2-16

  • 对上海老旧小区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关键词]社区;共治;自治;党建[中图分类号]  D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0)10-0046-03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实践中,作为第二战场,社区疫情防控在政府公共资源“无限”供给和支撑下展开,或者说政府共治对小区自治实现了在特殊时期和场景下的强势替代和全面覆盖。作为基层小区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本人直观和具体地观察了政府主导的“美丽家园”改造后的小区,既有的居委、业委、物业、业主、租户多元主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0年10期2020-11-06

  • 紧扣共建共治共享 创新高速公路建设管理
    摘 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时代的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为优化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效能找到了新路径。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高速公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涉及拨付资金量大、人员参与范围广、政府和社会协同程度高,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的社会

    西部论丛 2020年7期2020-10-20

  • 新形势下碧江区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卉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社会治理必须以社区治理为支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社会治理问题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

    时代人物 2020年15期2020-10-09

  • 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商圈党建的实践探索
    并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商圈非公党建“三共”新格局,切实破解城市商圈党建难题。关键词:非公党建;商圈党建;共建;共治;共享;三峡广场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9-0105-0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

    学理论·下 2020年9期2020-09-22

  • 刍议城市社区治理法治体系建构
    法治体系 自治 共治1城市社区治理法治体系之界定法治体系的界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1]进行法治体系建设,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法治体系的内涵、外延及其内在逻辑结构。而何为法治体系?《决定》进行了阐释,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

    中原商报·科教研究 2020年19期2020-09-10

  •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会治理;共治;治理水平一、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社会治理的内涵(一)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根本的民生问题,不仅关系着人们的需要的粮食质量问题,也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农业问题也应该与时俱进,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针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指示和政策,在先进的发展理念引导下,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坚持发展农业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得农村在各个方面都可以获得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0期2020-09-10

  • 浅析辽朝前期民族思想
    汉族;民族思想;共治【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62-03辽朝,作为我国一个由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崛起于唐末,既没有和北魏一样,选择彻底汉化,也摆脱了“胡虏无百年运”的命数。从一个小小的部落联盟,到统一整个北方草原,甚至发展到长城以南,占领燕云十六州,与北宋对峙百年,究其原因,其前期的民族思想十分关键,以此才奠定了大辽王朝。一、辽朝前期的时代背景契丹

    今古文创 2020年12期2020-09-10

  • “共建共治共享”的历史向度、价值维度与实践行度
    【摘 要】“共建共治共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和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征的内化体现。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论,要抓住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推动治理重心下移三大重点任务,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6期2020-09-01

  •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会治理;共治;治理水平进入21世纪之后,“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党中央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村农业农民事关我国民生根本,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此推动“三农”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治理还存在很多不足,必须引起重视。因此,需要认清农村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入现代化的治理理念,根据当地实际优化治理机制,以适应时代变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农民,促使农村经济发展。一、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年7期2020-07-26

  • 运用公投化解冲突的局限与启示:北爱尔兰案例
    路,实现由分治向共治转变,依靠共治打造共同利益连结,为解决问题找到了突破口,并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公民投票未必是化解冲突的有效手段,权力下放未必是解决分离主义的灵丹妙药。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遏制和解决分离主义问题,实现中央政府对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关键词:北爱尔兰;公民投票,政治协商;分治;共治中图分类号:D7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0)04-0033-10北爱尔兰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年4期2020-07-16

  • 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法律与政策“共治”研究
    之间互助共济的“共治”格局将成为未来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治理的重要制度特征。事实上,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不仅在外在形式上,而且在效果上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环境治理的两类最为重要的制度工具。前者以稳定且体系性较强为优势,后者则以灵活且因地制宜见长。在日趋复杂、交叉的现代环境治理领域,二者之间的分工协作既满足了环境法治的稳定性、长期性要求,也符合中国当下环境治理工作的灵活性、阶段性要求。[13]由此,对各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反思其间存在的制度缺陷,基于法律与政策之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6-10

  • 共建共治共享视阈下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
    ,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不仅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实践,更是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市场主体信用缺失问题严重,市场主体的信用缺失不仅不利于维护人民的合理利益,更不利于维护社会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如何坚持在共建共治共享视阈下完善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改革,是当前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改革只有积极融入新的社会治理格局,寻求顺势而为的对策与方法,才能突破阻碍,展开新局面。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7期2020-05-23

  • 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大变局,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社会治理新风向,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高效的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提升幸福感、获得安全感、共享改革成果。而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为原则,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内涵,才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的集中体现。[关键词]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中图分类号

    党政干部学刊 2020年4期2020-05-10

  •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背景、挑战与举措
    代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人类社会治理方式发展规律,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面临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共同体精神缺失等挑战。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须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等原则,加强政府治理能力、发展完善社会组织、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培育共同体精神。[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政干部学刊 2020年5期2020-05-10

  • 社区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共治自治格局,对探索中国特色社区治理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 社区治理 共治 自治一、“同心家园”社区治理模式“同心家园”建设起始于2016年,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区“1+6”文件精神,根据上海市委“创新机制体制、做实基层基础”的工作要求,创造性提出的补短板、强基层的社区治理举措;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区域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形成自治共治机制、促进共建共享为重点的基层治理方法;是以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社区文明程度

    辽宁经济 2020年4期2020-04-26

  • 小区+党建,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部;小区;共建;共治;共享革命战争时期,党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探索“把支部建在小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点,以小区党支部为接触点,推进党建工作向新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是全面坚持党的领导、街道社区同向发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探索。一、现状分析(1)社区党建工作取得重大成绩,多样化的居住形态给社区党建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国家很多城市在社区党建方面取得重大成绩。比如佛山南海区在社区党建方面取得了

    科技风 2020年8期2020-03-23

  • 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路径分析
    充机制与参与社会共治的协同机制。通过对温州市行业协会商会案例的考察发现,温州商会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安全生产等社会管理事项,开展行业自律、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参与环境自治等社会自治领域,以及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培养社会人才充分就业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等社会共治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实践。为了更好地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社会治理,党委与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行业协会商会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多元化角色,同时要赋权赋能行业协会商会以增强其参与社会治理的能

    治理研究 2020年1期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