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量

  • 川南地区红豆树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规格容器、缓释肥量及空气切根对1年生红豆树容器苗生长影响的研究,认为泥炭5-谷壳5基质,使用4.5 cm × 10 cm规格无纺布容器,施用缓释肥量2.0 kg·m-3并进行空气切根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刘荣松[5]、陈献志[6]、周志春[7]分别进行了包括红豆树在内的多种珍贵树种的容器育苗研究,增加了含废香菇菌棒、珍珠岩和谷糠的最适基质筛选;在具体操作技术环节上,王帮顺[8]、周进松[9]、汤良智[10]、张伟民[11]都进行了总结;最近,罗旋[12]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4期2022-09-22

  • 川南地区香樟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器规格、缓释肥基肥量三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香樟1 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筛选最适合的因素组合,建立一套适合四川南部地区的香樟容器育苗技术体系,为香樟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为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川南林业研究所试验基地,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玉蟾山(105°23′E,29°09′N),海拔504 m,年平均气温17.1 ℃,极端最高气温41.3 ℃,极端最低气温-1.6 ℃,年平均日照时数950.3 h,年降雨量1 110 m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3期2022-06-16

  • 基于EDEM的带状深松全层施肥铲作业参数优化与试验
    1]设计了一种施肥量可调式分层施肥器,并利用离散元法对肥料颗粒的运动规律以及影响施肥配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仿真研究。文献[12]研制了一种分层施肥铲,浅层施肥平均深度为11.8 cm,深层施肥平均深度为19.5 cm,并通过试验证明采用此施肥方式对玉米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文献[13]经过对采用分层施肥后玉米生长及养分迁移的研究发现,玉米普通肥50、100、150 mm 3层施肥处理较1层、2层、混施处理利用率显著提高,最底部肥料所占比例应较大,有利于根

    农业机械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09

  • 倾斜梯形孔式穴施肥排肥器设计与试验
    方式,这种方式施肥量大、肥效利用率低,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易造成土壤面源污染,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肥料穴施技术可实现作物根区定点定量精确施肥,能够节肥增产,是提高玉米、大豆等作物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手段[7-12]。施肥装置是推广应用穴施肥技术的关键,国内学者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13]。张勋[14]利用外槽轮式排肥器排出连续肥料流,在开沟器上增设二次成穴机构,实现了肥料穴施,但机构复杂,且难以精确控制每穴排肥量;吴南等[15]利用摇杆控制鸭嘴阀实现

    农业机械学报 2021年9期2021-10-13

  • 再生稻气送式双侧施肥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存在施肥过程中施肥量调节不准确[3-4]的问题。因此,研究再生稻追肥机械,提高施肥均匀性和实现施肥量准确调节,对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5-6]。施肥机械是施肥作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按照施肥方式可分为撒肥机、种肥施肥机与追肥施肥机三种[7]。近年来,学者对插秧施肥机械和中耕施肥机械研究较多。王金峰等[8]对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关键部件排肥器和气力输送系统进行设计与分析,通过风力将肥料输送在水稻根部侧深位置,实现了定位施肥。齐兴源等[9]设计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年6期2021-06-29

  • 2019年早稻氮肥梯度试验初报
    下合理施用氮元素肥量的区域值,能够为当地初步实现水稻精准施肥提供数据,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在安福县瓜畲乡瓜畲村郭家组进行,试验田块面积为0.12 hm2,为中潴黄泥田,土壤有效养分分别为pH值5.11、有机质38.6 g/kg、全氮1.796 g/kg、有效磷14.335 mg/kg、速效钾102.2 mg/kg,土壤质地为中壤,耕作层厚度23 cm,排灌方便。1.2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早稻杂交水稻陵两优722。本试验供

    江西农业 2020年3期2020-05-07

  • 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叶面积及产量的调控研究
    进行调节,得出了肥量、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调控效应等结论。关键词:肥量;种植密度;冬小麦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4(2019)17-0221-021 引言对于冬小麦的产量和种植面积,通过在种植密度和肥量上加以调控后,发现上述两种调控能够对于成穗期、生长发育期等产生差异性结果。利用不同处理的方法,对于干物质累积量和花后产量进行试验。如高肥力土壤条件下,通过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的群体性状、产量和肥料吸收利用进行调控后,随

    绿色科技 2019年23期2019-02-07

  • 不同施肥量对椰糠栽培番茄生长的影响
    理:处理 1(低肥量):前期 0.8 g·L-1、中期 1.1 g·L-1、后期0.8 g·L-1;处理 2(中肥量):前期 1.1 g·L-1、中期1.4 g·L-1、后期 1.1 g·L-1;处理 3(高肥量):前期1.4 g·L-1、中期 1.7 g·L-1、后期 1.4 g·L-1。各处理在温室中的位置随机排列,除灌溉液用肥量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完全一致。1.3 测试项目与方法1.3.1 流出率、流出液EC和pH值 收集栽培槽每天的流出液,结合施肥

    中国瓜菜 2018年12期2018-12-15

  • 尿素微胶囊缓/控释肥料制备工艺研究*
    微胶囊的形态、载肥量以及包封率的影响。通过FT-IR和SEM表征其结构,并探究尿素微胶囊的缓释性能。1 实验部分1.1 试剂与仪器试剂:壳聚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尿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异丙醇、戊二醛、液体石蜡、Span-80、冰乙酸、石油醚,均为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仪器:F25-ED型加热制冷循环器、DT1000A型多管架自动平衡离心机、KQ-5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2

    无机盐工业 2018年11期2018-11-15

  • 秸秆还田下基肥施用方式与肥量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同基肥施肥方式和肥量的效果对提高该区域肥料利用率和生态效益、确保作物高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学者研究了土壤施肥方式、灌溉方法或施肥量单因素下对作物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问题[8-13],亦有学者对土壤施肥方式和肥量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14-16],但对华北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改进土壤基肥施用方式和肥量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同步研究较少[17,18]。针对华北地区玉米水肥利用效率低且造成一定的面源污染问题,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对基肥不同

    节水灌溉 2018年10期2018-11-01

  • 云天化硝基黄腐酸型磷酸二铵助玉米增收
    底肥,示范田亩用肥量在50kg/亩,对照田亩用肥量在80kg/亩,对照田和对照田均为同一施肥人员和施肥方式和播种机械。9月25日收获测产。使用云天化硝基黄腐酸型磷酸二铵15-42-0/50kg肥的示范田与对照田比较,前期长势较好,根系粗壮,中后期长势较明显。通过试验示范,云天化硝基黄腐酸型磷酸二铵肥料得到了种植户的认可,在用肥量及相同种植情况下,有增收作用。在试验示范的跟踪过程中,云天化产品的前期优势明显,中期表现出,病虫害较少、玉米棒形好、叶绿素明显较高

    中国农资 2018年13期2018-05-12

  • 云天化系列化肥助力临高辣椒增产增收
    底肥,示范田亩用肥量在40 kg/亩,对照田亩用肥量在 50 kg/亩。示范田和对照田均为同一施肥人员和施肥方式。2016年11月18日,第二次追肥,示范田施用涓露18-18-18S,用肥量在 10kg/亩,对照田施用其他品牌复合肥 17-17-17S,亩用肥量在10kg/亩。11月23日田间长势观测,示范田株高42cm,对照田株高37cm,示范田株高略高于对照田。示范田单株分枝数、开花量明显多于对照田,生长进程明显快于对照田。2017年1月12日田间长势

    中国农资 2018年24期2018-02-10

  • 基质配比和缓释肥量对塔姆岛金花茶容器苗质量的影响
    )基质配比和缓释肥量对塔姆岛金花茶容器苗质量的影响韦晓娟,梁晓静,李开祥,闫鼎羽,王 坤(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530002)以塔姆岛金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析因试验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和缓释肥量对塔姆岛金花茶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优选方案。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对苗木根系发育的影响较缓释肥量强,含草炭基质配方N1(草炭∶珍珠岩= 2∶3)、N2(草炭∶珍珠岩= 3∶2)对容器苗高和叶片数影响最大,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2期2017-12-29

  • 川陕地区:农产品价低 用肥量骤减
    :农产品价低 用肥量骤减□《中国农资》记者 童玲 高远调查地区:四川省成都市对象:四川和美农资有限公司刘勇价格行情: 单位:元/吨市场分析:在一个半月内,当地复合肥到站价下跌幅度超过200元/吨,45%氯基复合肥开始出现价格倒挂情况。尿素价格经历过前期弱稳后,本周再次下跌20元/吨。进入6月份后,当地经济作物陆续开始用肥,以目前上市的葡萄为例,当地葡萄收购价格3元/斤,低于成本价格。和往年相比,今年整体用肥量明显减少。后市预测:今年经济作物价格偏低,土地抛

    中国农资 2016年24期2016-08-10

  • 水稻控氮蹲苗技术
    施3.1控制前期肥量。主要是落实蘖肥早施、施足、不过量的要求,做到促蘖够数,肥劲下降,自然控氮,这是控氮蹲苗的基本措施,也是控氮蹲苗技术成败的关键。3.2坚持穗肥与蘖肥的间隔时间。常规密植因为前期蘖肥量比较大,植株体内含氮率较高,需要间隔30 d以上,才能使植株体内含氮率下降到控氮蹲苗的要求。旱育稀植由于前期蘖肥量较小,间隔时间可短些,但也要在20 d以上。如果穗肥与蘖肥间隔时间短,两次肥效发生重叠,就必然使植株内含氮率过高,它的为害是到中、后期,容易发生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3期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