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

  • 点状电极单元在有效电势衰减下的固结计算与试验
    730050)电渗透系数与土颗粒大小无关,因此利用电渗法对软土进行处理时能够得到不错的效果。土体的电渗现象最早由俄国科学家Reuss发现,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未得到工程应用,直到20世纪30年代,Casagrande[1]首次将电渗排水法应用于铁路路基的加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新的方法立刻引起了工程界广泛的关注;Bjerrum等[2]给出了电渗排水加固法中电学参数的设计方法,极大地指导了后续电渗法的应用研究。基础性的试验研究[3-4]是促进人们对电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3年5期2023-10-12

  • 电渗联合堆载预压及化学法加速淤筑土固结的试验研究
    泥量的增加,使得电渗法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地基处理中,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在淤筑土处理领域中的实际运用范围还比较小。针对淤筑土的特点,尝试开展电渗处理淤筑土的室内试验研究,使用电渗法及其他方法联合加速淤筑体排水,并与传统单一方法进行比较,重点进行单独电渗法、电渗联合堆载预压法、电渗联合化学法三组对比试验[1],再通过土体基本物理力学特性指标,将每组试验数据加以比较,多方面分析电渗及其联合法对淤筑土固结的处理效果。试验结论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多有力的技术支撑

    河南科技 2023年5期2023-03-25

  • 大尺寸三维电动-水力渗透协同固结淤泥能耗特性
    领先水平[1]。电渗固结法作为一种几乎不受水力渗透系数影响只受电渗透系数影响的排水固结方式,排水固结速度快、效果好且能够深入到软土深层,在处理深厚软土地基时具有很大的优势[2]。目前对电渗法的研究多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联合使用,如堆载预压法[3−5]、真空预压法[6−9]、电化学法[10−11]等,以解决单一方法的局限性[3−5]。但目前对于电渗固结法的研究多停留在室内研究,在实际工程中未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主要受制于电渗固结法的高耗能及大尺寸模拟困难等问题。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3年1期2023-01-30

  • 电渗法在污泥脱水领域应用的影响因素
    设备的使用寿命。电渗脱水技术由于具有高效性且不易堵塞滤布的优点,可应用于污泥深度脱水。1 电渗脱水的原理1809 年,Reuss 在试验中首次观察到电渗现象,在电压存在于有水的土介质两侧时,阴极水位上升,阳极水位下降;断电后,水流停止。德国首次在铁路路基开挖工程中运用电渗排水加固地基,此后电渗排水法逐渐应用于建筑工程中[1,2]。近年来,随着电渗技术研究的推进,电渗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污泥脱水领域。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颗粒向阳极运动,处于扩散层的反离子携带水

    中国环保产业 2022年11期2023-01-24

  • 电渗加固软土地基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基加固方法相比,电渗固结法具有噪音小、加固效果好、施工所需设备相对简单等优势,电渗固结法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软黏土加固方法。关于电渗加固软土地基的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包括电极材料[1-8]、阳极灌浆溶液[9-16]、通电方式[17-25]、土体的性质[26-30]等因素对电渗固结的影响。不过电渗影响因素众多,目前不少未被充分考虑与研究,因此,有必要根据现有文献对电渗加固软土地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本文收集了现有国内

    安徽建筑 2022年12期2023-01-05

  • 分层强夯联合电渗法处理疏浚淤泥宏细观试验研究
    1-2],可采用电渗法进行处理,提高其抗剪强度。对疏浚淤泥地基处理后,不仅能减少地面堆土面积,还能对其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3]。电渗法在岩土工程中广泛应用,已有几十年历史,尤其在处理疏浚淤泥时有多项优势[4],于1939年首次应用电渗法处理岩土工程问题,此后国内外大量学者陆续对其展开了研究。Kaniraj等[5]研究发现,电渗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效果取决于土颗粒电渗透系数,与颗粒粒径无关;刘飞禹、杨展鹏等[6]通过电渗试验发现,电渗法处理软土地基的

    华南地震 2022年3期2022-10-29

  • 一维电渗固结过程中土体性质变化规律研究★
    060)1 概述电渗固结排水方法是一种优良的处理高含水率细颗粒土体的加固方法,土体的电渗系数对土体颗粒大小不敏感,同时,其排水动力主要依靠电势场,无需外部荷载的作用,能够避免软土因受力发生剪切破坏。1806年,电渗现象被观测到,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才首次被应用于实际工程,Casgrande成功地将该方法应用于铁路路基的排水,取得了良好效果后,该方法逐步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理论研究,推动了该方法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沿海、沿河工程的建设

    山西建筑 2022年18期2022-09-01

  • 电渗联合化学溶液加固淤泥质软土试验研究
    的焦点。近些年,电渗法逐渐被认为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排水固结方法。与传统固结方法不同,电渗法排水不受土颗粒大小和土体渗透性的影响,且电渗透系数是水力渗透系数的10~1 000倍[2-4],可以快速排出土体内多余的水分,尤其对高含水率、低渗透性的淤泥质软土,排水固结效果较好。电渗现象首先由法国工程师Reuss发现,他通过在土体两端施加直流电压,发现土体中的水分逐渐由阳极向阴极移动。Cassagrande[5]首次将电渗法应用于铁路路基排水固结实际工程中。Yosh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2年5期2022-05-19

  • 堆载-电渗联合作用下双层地基1维固结解析解
    实践表明,堆载-电渗联合作用下,吹填土的固结速率及加固效果均会有明显提高。同时,吹填土与原有土层往往构成双层地基,故深入研究堆载-电渗联合作用下双层地基1维固结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Esrig最早建立1维电渗固结方程,并得到该方程的解析解。Wan和Mitchell进一步考虑堆载作用的影响,并证明了电极转换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李瑛等考虑堆载-电渗联合作用,建立了轴对称模型的耦合固结方程。王柳江等以超静孔隙水压力作为变量,得到堆载-电渗联合作用下1维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2年2期2022-03-28

  • 真空-电渗异步加固设计方法工程案例分析
    9]。真空预压、电渗两种方法结合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法[10]。电渗排水速率与电渗透系数有关,由于电渗透系数一般不受土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因此电渗法特别适用于处理颗粒较细的软黏土;此外,电渗法不仅能够排出土体中的自由水,还可以排出真空预压无法排出的结合水[11]。关于电渗法的原理、电极材料、固结理论及设计方法等已有较多的研究[12-16],如具有导电、过滤及排水功能且不易腐蚀的新型电极材料导电塑料排水板(electric vertical d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3-08

  • 基于真空联合水平电渗法的水力冲挖淤泥脱水量计算方法
    空预压法,进行了电渗法与真空预压法联合作用加固碱渣土以及软黏土的室内试验研究,证明了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的有效性。王军等[5]通过室内试验发现,合理地设计电渗联合真空预压法,可以使两种作用产生相互促进的效果,电渗法可以提升远离排水板土体的加固效果,真空预压法可以降低电渗阴极的含水率。Wang等[6]采用电渗联合真空预压法处理淤泥,当真空预压处理效果下降时再开启电渗装置。陶燕丽[7]发现在电渗过程中,黏土的排水速率与电流存在线性关系,以此为基础,可以通过经验公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1年3期2021-09-14

  • 真空预压联合间歇电渗加固疏浚淤泥试验研究
    直流电场作用下,电渗法不仅可以排出土体内的自由水,还可以排出土颗粒表面富集的弱结合水[7],但电渗法导致了电能消耗较高和严重的电极腐蚀问题[8-9],此外,在电渗后期,由于土体开裂严重,电渗效率降低,并且由于在电渗过程中土体中的水分由阳极向阴极进行迁移,土体的固结亦不均匀。因此,电渗法存在不够经济等方面问题,所以至今并未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图1 细颗粒向滤膜迁移为联合上述真空预压法和电渗法的优点并克服其各自存在的缺点,提出了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真空预压联合电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 2021年5期2021-09-06

  • 高岭土电渗固结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
    体剪切强度破坏。电渗法使得软土内部形成较大孔隙水渗流,从而可以加快软土排水,是固结软土的有效方法。Casagrande[1]将电渗技术首次运用到铁路工程中。Lamont-Black[2]对较大范围的路基边坡土进行电渗处理,排出水量7300 L。为探究电渗排水固结机理,众多学者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胡黎明等[3]探究不同干密度下土体的排水效果分析,发现随着土体干密度的增大,排水量和排水速率逐渐减小。Hamira等[4]对高岭土进行电渗排水试验,发现25 V电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1年4期2021-07-23

  • 电渗防水技术处理混凝土裂缝宽度极限值研究*
    116)0 引言电渗防水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地下空间防水新技术,体现全新防水理念,可在背水面对混凝土、砌体结构进行永久性防水。对于混凝土和砌体结构,水分子可通过多种方式渗入结构内部。其中,最简单的方式是水利用自重或侧向压力,通过孔隙或裂缝渗入结构内部。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沿电势梯度向负电极方向移动,水分子定向移动现象即为电渗。结构内部水分子持续不断向结构外侧移动,从而起防渗、防潮作用。电渗防水技术具有一定优势,可应用于地下结构防渗堵漏中。但当混凝土裂缝宽度达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1年9期2021-06-29

  • 絮凝-真空预压-逐级加压电渗法的试验研究
    , 真空预压法和电渗法已成为成熟且有效的技术。 但随着国内大量河道清淤工程的开展, 软土地基经常使用疏浚淤泥当作填料, 然而疏浚淤泥的工程性质极差[1], 使得单一的处理工法加固效率低下, 已较难满足工程需求。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陆续展开了一系列真空预压法、 电渗法联合处理疏浚淤泥地基的试验研究, 如Wang 等[2]关于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中最优电渗启动时间的探究、 Fu 等[3]关于真空预压联合变间距电渗试验研究以及Sun 等[4]关于真空预压联合电渗

    华南地震 2021年1期2021-04-23

  • 水力冲挖淤泥水平电渗联合堆载预压法脱水试验研究
    1939年首次将电渗应用于岩土工程当中[1],并在此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软土加固中。1967年Gray和Mitchell阐明了电渗效率的理论[2]。1968 年,Esrig 提出了一维电渗固结理论,用于解释电渗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现象[3]。Wan 和Mitchell于1976年在Esrig 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电渗联合堆载预压的一维固结理论[4]。Shang将一维固结理论扩展到二维空间,分析了软土地基中电渗法运用的工程案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5]。张雷等

    人民珠江 2021年4期2021-04-21

  • 电渗法加固软土地基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处理[1-2]。电渗法利用电场作用下溶液阴阳离子的运移,从而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目前,电渗法在地基处理方面已经取得丰硕进展。庞宽等[3]分别研究稳压电渗与稳流电渗条件下地基参数的影响,并提出采用电迁移系数来表征电渗地基加固效果;焦丹等[4]研究不同电渗加固参数条件下电势、抗剪强度及地基沉降等,为具体施工条件参数的确定提供试验基础;王柳江等[5]以高含水率软土处理为研究背景,提出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并对其加固处理机制开展探讨;陈卓等[6]建立杭州黏土模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1年12期2021-02-14

  • 电渗固结法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510030)电渗法是通过直流电在土体两端形成电场,使土体中的水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排出,从而逐渐完成土体固结排水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土力学首次将电渗现象的概念引入是在1939年[1],并首次将电渗技术成功应用于铁路挖方工程中。随着电渗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理论公式的不断完善,电渗法逐渐成为了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一种新技术。1 电渗法的工程应用卡萨格兰德(Casagrande)是第一个将电渗法应用到土木工程中的人,在1939年德国的萨尔茨吉特(Salzgitter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7期2020-07-20

  • 电渗法降低黏性土黏附力室内试验
    相应的解决办法,电渗法便是其中之一。然而,电渗受电场、含水率、电导率和电极面积等多因素影响,将电渗法应用到实践生产中,还需要开展不同条件下的电渗减黏试验并进行减黏机理分析,为电渗减黏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前人将电渗法运用于土体减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机械脱土方面。任露泉等[4]通过试验证明,非光滑表面电渗铲斗具有良好的脱土性能,可提高30%以上的生产效率;丛茜等[5]研究了影响电渗减黏效率的诸多因素,并建立了电渗能耗与土体黏附力关系的数学模型;侯磊[6]进行

    林业工程学报 2020年4期2020-07-14

  • 尾砂充填料浆电渗脱水固结实验
    11]领域还采用电渗脱水方法。由于尾砂充填料浆性质与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电渗方法亦可适用于尾砂充填料浆脱水[11-13],但目前尚无研究尾砂充填料浆电渗脱水固结的实验装置。因此,本文借鉴土壤电渗脱水的思想,设计了选矿尾砂充填料浆电渗脱水实验装置,并以自然脱水为对照,研究了电流对充填料浆固结过程的影响,得到了电渗脱水固结的相关规律。此外,多数高校在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环节中只注重参观演示[15-16],对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相对缺乏。采矿工程专业人

    中国矿业 2020年4期2020-04-25

  • 化学电渗法中位移场可视化观测及气泡消除方法研究
    ,周杨,文磊化学电渗法中位移场可视化观测及气泡消除方法研究刘大鹏,孔纲强,傅钧义,周杨,文磊(河海大学 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基于新型透明黏土材料和PIV技术,开展化学电渗法加固软基透明土模型试验,可视化观测土体位移场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电渗过程中阴极气泡聚集问题与消除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条件下,试剂浓度每增大0.5 mol/L,水平位移平均增加22%,竖向位移平均减少16%,土体排水效果减弱,可以使土体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0年3期2020-04-11

  • 阴极区添加腐植酸缓冲液对电渗排水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
    310058)电渗法在处理高含水量、低渗透性、高强度以及高压缩性软土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2].电渗的原理是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拖曳周围水分子,向着与自身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由于黏土颗粒的负电性,双电层中阳离子数量较多,所以土中阳离子转移的水分子比阴离子转移的水分子多,宏观上表现为从阳极到阴极的净渗流.电渗过程中阴、阳极区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其中:Me为金属.随着电渗过程的进行,阳极产生大量H+,导致阳极液pH降低而形成酸性区.H+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04-08

  • 电渗-真空预压复合法处理吹填淤泥试验研究
    agrande将电渗技术应用于软土加固中,用以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与稳定性[1]。主要是利用电渗对于对细颗粒含量大、低水力渗透系数的软黏土,只需较小的电势梯度就能产生相对较大的孔隙水渗流的特点。将电渗技术引入到软土的快速排水固结成为可行的思路。目前,国内外学者为将电渗技术引入到土体加固中进行了广泛研究,如室内电渗试验[9-13]、现场电渗试验[14-17]、数值方法与理论研究[18-26]等,研究内容也包括了极性转换技术[27,28]、电渗对土体元素及矿物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年5期2019-06-04

  • 阴极抽真空结合电渗法加固高岭土试验研究
    摘 要:为了改善电渗法处理软土地基出现阴阳极加固效果严重不均匀的现象,该文利用自制的试验装置,进行了3组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电渗加固高岭土室内模型试验。分别对比分析并探讨了试验过程中电流、排水量、能耗、沉降、电势分布及试验后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含水率等参数指标,结果显示阴极抽真空的电渗试验相比其他两组试验,在更少的时间内排水更多,沉降更大;且试验结束后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更高,水平方向上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较为均匀。总结试验结果,证实了阴极抽真空结合电渗法对于阴阳极加

    科技资讯 2019年1期2019-04-27

  • 电渗法加固软土地基研究现状及展望
    法、堆载预压法、电渗固结法等。然而,真空预压与降水预压对处理边界的施工要求高,排水固结速率受土体水力传导系数的影响,有时难以达到预期加固的目的。堆载预压受限于堆载材料的来源及有可能导致的地基失稳,不适用于短工期情况。电渗固结法可以短时高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并且不会产生地基失稳等现象,是目前应用前景较好的处理方法。电渗固结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土体中插入电极并接通电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并拖拽周围的极性水分子运移,从而形成

    福建建筑 2019年6期2019-03-28

  • 电渗和振动对细尾矿砂静载固结排水的促进作用
    的一个重要问题。电渗和振动是目前能够促进细粒介质固结排水的主要方法,前人已对这2种方法分别进行了研究。电渗方面,1949年Casagrand[3]首次将电渗排水法成功运用于铁路挖方工程,人们第一次认识到电渗法的实际作用,也开始了电渗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Esrig[4]和Lewis等[5]分别提出了一、二维电渗固结理论和控制方程,作为经典电渗固结理论被广泛接受;Guo等[6]对高水量且主要成分为伊利石、高岭石和石英的尾矿砂进行了电渗处理;Wu等[7-8]针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年6期2019-02-12

  • 考虑电势非线性分布的电渗固结理论
    092)0 引言电渗法或与真空预压、堆载预压等的联合工法是目前处理软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Casagrande于1939年第一次将电渗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中,提出了电力渗流的概念[1],此后,该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软土加固中。1968年,Esrig提出了一维电渗固结理论,用于解释电渗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增长与消散现象[2]。Wan和Mitchell于1976年在Esrig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电渗联合堆载预压的一维固结理论[3]。Shang将其扩展到二维空间,计算分析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10期2018-11-09

  • 不同增压方式下电渗法加固滩涂淤泥试验研究
    泥根本无法实施,电渗法处理高含水率、高压缩性、低渗透性淤泥具有显著优势,因此电渗法的研究逐渐被许多学者关注起来.由于电渗法处理成本高、电极腐蚀严重、裂缝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国内外学者通过各种途径改善电渗法的缺陷.李一雯等[1]研究了电极布置形式对电渗的影响,采用长方形布置可以改善裂缝的开展,平行错位布置可以有效提高电渗排水效果;王柳江[2]研究了在阴极周围布置阳极数量影响电渗排水效果,阳极数量越多,电渗排水效果越明显.以上都是从电极布置形状及数量方面研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7-09

  • 电渗实验研究
    实验的一部分,而电渗实验正是电化学部分的典型实验。电渗是胶体的四大电动现象之一,它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分散介质通过膜或极细的毛细管而定向移动的现象。近些年来,电渗原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更加突出电渗实验的重要地位。大多数物理化学实验教材[1-2]要求利用电渗实验测定SiO2或Al2O3对水的ζ电势。电渗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什么是电渗现象、加深对电动现象的理解,强化学生对胶体及表面化学知识的把握。1 电渗

    江西化工 2018年3期2018-07-04

  • 基于等电势梯度模型试验的滩涂淤泥电渗效率分析
    315100)电渗现象最早由俄罗斯科学家Reuss发现,自1939年Casagrande[1]将电渗应用于地基处理之后,土的电渗理论及工程应用不断得到丰富.电渗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机理是在土中插入电极,直流电场作用下土体中的水分随阳离子流向阴极并排出,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和黏聚力[2].不同土的电渗透系数差别不大,细颗粒土的电渗流速相对水力流速高出2~4个数量级[3],电渗法更适用于处理高塑性、低渗透性的细颗粒土.Esrig[4]在电渗流-水力流可叠加假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6-12

  • 基于大孔硅胶电渗再生的正交回归实验
    能、安全的要求,电渗再生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2-3]。正交试验设计简称正交设计,它是利用正交表科学地安排与分析多因素试验的方法,是一种将正交设计与回归分析的优点相结合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以及较少的实验次数,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在因素的实验范围内选择适当的实验点,采用较少的实验建立一个高精度、统计性质好的回归方程,从而解决实验优化问题。本文作为进一步研究将正交回归实验应用到分析大孔硅胶电渗再生效果中,在研究固体除湿剂电渗

    山东化工 2018年8期2018-05-09

  • 塑料板电极和钢管电极电渗试验性能对比研究
    1809 年发现电渗现象后,人类对电渗研究已进行了 200 多年;1939 年 L.Casagrand[1]首次将电渗排水法应用到铁路挖方工程后,电渗逐渐应用到实际工程;随着M.I.Esrig[2]1968 年电渗一维固结理论的首次提出,人们开始了对电渗的理论研究;Wan 等[3]提出了堆载-电渗联合作用下的电渗固结理论;Lewis[4]考虑了电流变化并在Esrig 一维固结理论基础上做了修正;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电渗理论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申矫健,罗嗣海[5

    新型工业化 2018年12期2018-04-24

  • 电渗固结中接触电阻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李金柱,刘亦民电渗固结中接触电阻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谢新宇1, 2,李卓明1, 2,郑凌逶1, 2,李金柱2,刘亦民1, 2(1. 浙江大学 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310058; 2.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315100)为研究电渗固结过程中接触电阻的影响因素,使用铝电极在等电势情况下对滩涂淤泥开展电渗模型试验。分别采用不同预腐蚀处理的阳极和不同导电面积比的阳极进行电渗试验,并测量排水速率、电流、电势和试验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04-11

  • 间歇通电联合电极移动作用下电渗法加固滩涂淤泥试验研究
    州325035)电渗法是在软黏土的两端通直流电,使黏土中的自由水和弱结合水随水化阳离子一起向阴极移动,从而达到排水固结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电渗法的发展历程始于19世纪初俄国学者Reuss发现了黏土中的电渗现象,1939年德国工程师Cassagrande首次将这种方法用于铁路路基的加固工程.随后电渗法被大力推广应用于斜坡、堤岸和水坝等加固工程,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电渗法本身存在着电极腐蚀严重以及能耗高等缺点,限制了电渗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众多学者对于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8年1期2018-03-15

  • 基于杭州软土的电渗迁移过程试验研究
    基于杭州软土的电渗迁移过程试验研究陶燕丽1, 2, 3,周建2,龚晓南2,祝行1(1. 浙江科技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310023;2. 浙江大学 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310058;3. 浙江大学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310058)为研究电渗迁移过程,进一步揭示电渗机理,基于杭州软土和自制电渗模型箱,分别采用铁和石墨电极开展室内电渗试验,监测重力排水、电渗排水以及电渗前后土壤中多种金属元素含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3-08

  • 电渗法与电渗法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超软土地基的室内试验分析对比
    难排出弱结合水。电渗法可排除部分弱结合水,但单独使用电渗法却存在土体加固不均匀、耗电大、阳极腐蚀等问题,曹永华[1-2]等均提出了上述问题。真空预压法最早由Kjellman[3]提出的,经过一系列试验的验证[4-5]和机理研究[6-9],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计算方法和施工工艺,但由于受大气压力的限制,真空荷载值一般不超过90 kPa,限制了真空预压的加固效果,并导致后期加固效率较低[10]。将真空预压法与电渗法联合起来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方法,两种方法取长补短

    中国港湾建设 2018年2期2018-03-05

  • 真空电渗给水污泥脱水机理的研究
    毛细管水[6]。电渗是在电场的作用下,使吸附极性水分子的带电颗粒定向移动而产生电渗透现象,从而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电渗法最初用于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和抗剪强度,后用于土壤的固结和加固[7]。近年来,一部分学者致力于将真空电渗技术应用于污泥脱水处理,并取得了一系列试验成果[8]。本实验采用的真空电渗处理是通过真空-电渗的联合作用来进一步降低处理成本和提高污泥中水分去除率的一种技术。现有的研究大多数是关于真空电渗技术脱水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而鲜有对其脱水机理的

    环境科技 2017年1期2017-09-05

  • 真空预压联合导电排水板电渗法加固海相吹填土现场试验
    压联合导电排水板电渗法加固海相吹填土现场试验卜凡波1,王海建1,吴国强1,沈 林1,胡建斌2,彭 劼2(1.中交上航局航道建设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200; 2.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8)为推动真空预压联合导电排水板电渗法在大规模吹填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依托温州某海相淤泥吹填工程进行了真空预压联合导电排水板电渗法试验,并与真空预压联合金属电极电渗法和常规真空预压法进行了对比试验,对膜下真空度、地表沉降、电流电压变化进行了分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7年4期2017-07-05

  • 一种隔板式电渗微混合器的设计
    基于交流电场下的电渗效应,研究了一种新型交流电场驱动微混合器,使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混合器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了待混合流体附加交流电场时的混合效率。定性地阐述了混合机理,并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发现,经过外加电场的流体混合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良好的混合效果。关键词 微混合器 ;有限元 ;交流电场 ;流体动力学 ;电渗中图分类号 TU85Design of a Clapboard-type Electroosmosis Micro-mixerZHO

    热带农业工程 2017年1期2017-05-31

  • 电渗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发展状况综述
    310000)电渗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发展状况综述范高峰1项鹏飞2,3*(1.杭州祥生弘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浙江 海宁 314400; 2.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3.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多都是软土地基,在这些地区的建设过程中,都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介绍了电渗加固软土地基这种技术,特别介绍了电渗联合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并对未来电渗加固软土地基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电渗,加固,

    山西建筑 2017年32期2017-04-06

  • 非金属电极在电渗排水中的应用
    )非金属电极在电渗排水中的应用王宁伟,孙守刚,梁家豪,柴高炯,刘铁(沈阳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8)利用自制的非金属电极和金属铁电极分别进行四组室内软土电渗试验,探索非金属电极在电渗排水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电渗过程中电流、电渗排水量、排水速率、能量消耗、能耗系数的变化及对电渗前后土体的含水率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非金属电极在电渗排水中应用效果良好,土体含水率下降较大,并产生比较显著的沉降;非金属电极的电流衰减的较慢,能保证电渗排水的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6年4期2016-09-19

  • 电极布置对电渗加固软黏土的影响
    同电极布置形式的电渗试验,此试验采用不对等的阴阳极布置,其电极布置分别为:一个阳极对应四个阴极、一个阴极对应四个阳极,每个电极都与电源相连,保证有相同的电压输出。本试验共计通电三十个小时,在通电完成后立刻对所加固的土体进行抗压强度的测量,从所测量的强度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多阳极布置情况下电渗加固后的软黏土抗压强度提高较大并且整个土体抗压强度比较均匀,在电渗时应尽可能多的布置阳极;在电源电压恒定,多阳极布置情况下电渗的电流强度较高有利于缩短电渗时间。关键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5期2015-10-21

  • 软黏土室内电渗试验研究
    流的变化规律,为电渗在工程实际应用上奠定基础。【关键词】电渗;排水速率;归一化电流;有效能耗ABSTRACT: The indoor test is mainly used to study the basic law in soft clay drainage.By means of analysis of displacement, drainage rate and the change law of normalized current found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2015-10-21

  •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裂的室内模型试验
    州310058)电渗法对高含水量、低强度,低渗透性的软黏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然而,通常而言电渗能耗较高,经济效应较差.同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电渗对于深层土体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Bjerrum 等[1]在挪威的试验表明电渗处理后土的抗剪强度在8 m 以下与处理前基本无变化,Burnotte等[2]的试验也有类似结论.这些限制了电渗法的进一步发展.为打破电渗法发展瓶颈,现有研究主要存在2种思路.1)通过改变电极材料[3-4]、通电方式[5-6]、电极布置形式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年8期2015-08-10

  • 电势梯度对海相淤泥电渗试验的影响
    势梯度对海相淤泥电渗试验的影响万 勇1,2,杨 庆1,2,杨 钢1,2(1.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辽宁大连116024;2.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基于自制的固结装置研究了电势梯度对海相淤泥电渗试验的影响。通过试验过程中的电流、电势和排水量的测试结果及加固前后土体含水率和抗剪强度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有效电势随电渗过程逐渐降低,且电势梯度越大,降低的速率越大;电势梯度会明显影响土体的电流和排水量,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年4期2014-07-07

  • 间歇通电模式影响电渗效果的试验
    间歇通电模式影响电渗效果的试验陶燕丽1,2,周 建2,龚晓南2,陈 卓2(1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300384天津;2.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310058杭州)为了研究间歇通电模式对电渗加固效果的影响,采用实验室一维模型箱,在不同通断模式下开展电渗试验.试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固定通断时间比,研究不同通电周期对电渗的影响,同时与连续通电对比;第二阶段,固定通电周期,研究通断时间比对电渗的影响.测量试验过程中的电流、阴极排水量,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8期2014-06-24

  • 电渗法软基加固现场试验研究
    300461)电渗法软基加固现场试验研究于健1,诸葛爱军1,刘建军2,李卫1,刘爱民1(1.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港口岩土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港口岩土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222; 2.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61)对超软土采用真空预压法加固后,进行现场电渗法加固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电渗法的能耗情况。通过加固效果检测证明电渗法可以使土体强度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达到真空预压所达不到的加固效果。超软

    中国港湾建设 2014年1期2014-03-15

  •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电渗拖曳的研究进展
    极[此过程为水的电渗拖曳(electro-osmotic drag,EOD)],而电子通过外电路到达阴极,形成电流。阴极侧,氧气通过多孔气体扩散电极扩散到阴极催化层,与阳极传递过来的质子和通过外电路到达的电子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水,如式(2)。反应生成的水不会稀释电解质,通过电极随尾气排出。质子交换膜是PEMFCs的关键部件,它直接影响PEMFCs的性能和寿命。目前,广泛应用的质子交换膜为 DuPont公司开发的全氟磺酸膜(Nafion),它具有电导率高、化

    化工进展 2014年4期2014-03-04

  • 淤泥土中筒型基础负压电渗加固试验研究
    ,实现土体固结.电渗法则是一种利用电能对地基进行加固的地基处理方法.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吸附着极性水分子的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向阴极[9-10],及时将汇集到阴极的水排出,从而使土体排水固结.本文通过对两组不同筒径的筒型基础模型采用真空负压及负压电渗的两种加固方法对筒内淤泥土进行加固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分析对比这两种加固方法的效果,并进一步对试验中通电时间的控制及减小电能损耗方面等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1 试验设计使用两种不同筒径的模型(模型1:直径600 m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09-28

  • 成层软黏土电渗固结试验研究
    72)成层软黏土电渗固结试验研究曾芳金1,符洪涛1,王军2,张乐3(1.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浙江温州325035;3.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200072)吹填土是一种新近欠固结成层软黏土,由于前人对成层软黏土的电渗固结试验研究颇少,故文中展开了研究.在成层软黏土电渗模型试验装置下,对成层软黏土和三种单层软黏土进行4组试验,获得电渗过程中成层软黏土的电势、电流强度、排水量、含水率和抗剪强度的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2年3期2012-01-10

  • 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处理高含水率软土模型试验
    排水效果不明显.电渗法是一种新的地基加固方法,其主要优点就是通过电渗带动土体中的孔隙水由阳极向阴极流动,且孔隙水的流动不受土颗粒大小的影响,Casagrande[6]首次将其应用于岩土工程,现已逐渐开始应用于港口建设和围垦工程中高黏粒含量、低渗透性吹填土的排水加固.近年来,电渗法能耗大、工程造价高的缺点在工期较长的工程中逐渐显露出来,于是有人提出了真空预压联合电渗的地基处理方法[7-9],即通过将真空预压与电渗相结合,改变传统地基处理方式的局限性,从而达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6期2011-06-19

  • 降水电渗联合强夯法吹填土地基处理试验研究
    海涛 魏 巍降水电渗联合强夯法吹填土地基处理试验研究白金勇 李海涛 魏 巍以天津中心渔港吹填造陆区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对降水电渗联合强夯法吹填土地基处理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降水电渗井点布置密度、强夯夯击能、夯点间距、夯击遍数等工艺参数。通过对试验中观测到的监测和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大面积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指导。降水,电渗,强夯,地基处理1 降水电渗联合强夯法地基处理简介真空电渗降水联合强夯法是指结合降水、电

    山西建筑 2011年9期2011-01-24

  • 电渗仪的研制及其典型试验
    极,这种现象即为电渗。如果将汇集于阴极的水分及时排出,就可以不断降低土的含水率,因此电渗可以用于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Casagrande于1939年第一次将电渗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中,后来各国学者在其加固机理与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6]。电渗法具有加固速度快,对细颗粒、低渗透性土有良好的加固效果等优点。随着我国港口建设的飞速发展,利用港池和航道疏浚土吹填造陆工程大量涌现。疏浚土往往具有细颗粒、高塑性、低渗透等特性,因此电渗法有望成为此种土的有效加

    中国港湾建设 2010年6期2010-08-13

  • 电渗法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430063)电渗法是指在软土地基中插入阴阳电极并施加低压直流电,通过产生电动及电蚀等效应,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的一种软土加固方法。电渗法具有加固速率快、效果明显及对周围环境污染少等优点。1939年德国卡萨格兰德首次将电渗法应用于萨尔兹告脱铁路路基的开挖工程中[1];在20世纪60~70年代,电渗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处理效果的长久性也在工程实践中得以证明[2]。近年来,电渗法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施工中使用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而在软

    铁道勘察 2010年4期2010-08-06

  • 电渗法中排水固结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02221 引言电渗法是一种利用电能对地基进行加固的地基处理方法[1-6]。由于电渗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电渗法的研究是以室内试验研究为主,而现场应用却不多见。随着我国吹填造陆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吹填土料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疏浚土料被用来进行造陆工程。疏浚土往往具有细颗粒、高塑性、低渗透等特性,采用常规排水固结法加固这种地基时,初期效果比较显著,但后期加固效果明显下降,表现为后期沉降缓慢,加固后的强度值较小,加固效果并非十分理想。

    中国港湾建设 2010年3期201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