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是我国特有的产物

2014-04-15 08:21戴丽
节能与环保 2014年4期
关键词:保护地红线功能区

生态红线是我国特有的产物

我国生态保护区域类型多、面积大、覆盖广,但是布局和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明显不足

划定生态红线与之前划定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有区别的

在过去的一年中,

生态红线无疑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热词,

被称为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之后,

另一条被提升为国策的红线。

生态红线提出和推进过程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出现“生态红线”概念并提出划定任务。

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并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有专家称,这是至今最高领导层在生态问题上“最强有力的陈述”。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单独成篇,并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等一系列要求。

2014年3月,北京市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十一届五次全会上强调,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红线,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同时扩大绿色空间,把青山绿水留给市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美好家园”。同时,“生态红线”也无一例外地出现在各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之前的生态保护区效果不理想

据了解,虽然我国在生态空间保护与优化方面,已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土地利用规划、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生态保护规划区划,加快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区(地)保护和建设步伐,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宏观保护区域面积大,重叠严重,所含部分区域无法有效保护。据了解,《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50个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总面积达到220万平方公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总面积达到386万平方公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中32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达到232万平方公里,分别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2.9%、40.2%和24.2%,总面积已超过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中心副主任、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组邹长新表示,尽管我国各类保护区域都划得比较大,但实际上并没能实现应有的保护,更没有形成一个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格局,生态退化形势仍在加剧。根据环保部发布的《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千米;部分河口海水富营养化严重,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偏低,浮游植物丰度偏高等。

其次是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还需进一步科学布局和严格管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这一比例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发达国家水平,但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不平衡性。早期建立的一些自然保护区,科学论证不足、规划不合理、片面追求面积规模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管控;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并未得到有效保护;已建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也普遍存在缺乏体制机制保障、保护和管理松懈等问题,并且不断受到各类经济开发活动的蚕食;在已建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遗迹等各级各类保护区中,也有部分出现旅游开发远重于自然保护,生态破坏严重的情况出现,急需规范和加强管理。

总体而言,我国生态保护区域类型多、面积大、覆盖广,但是布局和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明显不足。

设立生态红线是我国独有的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划定生态红线的国家。在国际上虽然没有这一提法,但是划定“生态保护区域”的做法都是相似的。2012年3月,我国启动生态红线划定试点,内蒙古、江西、广西、湖北成为试点省份。此外,山西、山东、天津、北京、贵州、江苏、上海、新疆等也提出探索生态红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生态红线制定小组组长高吉喜告诉记者,我国划定生态红线是有自己的国情和背景的,是我国发展和管理的需求。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极快,城镇化进程迅速,不断对生态用地进行挤压,如果再不保护,对生态保护以及长远经济社会发展都不利。很多地方的湿地消失,现在又开始重新建立人工湿地。原生湿地被破坏,反过来再造人工湿地,不仅经济代价大,而且生态效果会大大缩水。如果有远见,就应该先把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地通过划定生态红线的办法固定下来。

高吉喜介绍,划定生态红线与之前划定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有区别的。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生态多样性为主的保护类型;生态功能区是以保护重要生态功能为主的保护类型。生态红线是在现有保护地的基础上,选择出更重要的地方,作为红线保护起来,生态红线是一条管理红线,并不是新的保护地。

高吉喜同时说道,以前建立的保护地虽然面积比较大,但并没有把该保护的所有对象都纳入其中。这次在红线划定中,通过进行空缺分析,将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生态用地也划入红线中,并且逐步将这些保护地纳入相应的生态保护体系。例如,如果发现某个地方物种很重要,就建议此地建立相应的自然保护区;某个地方有很重要的涵养水源作用,就建议在此地设立生态功能区。

猜你喜欢
保护地红线功能区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保护地栽培及存在问题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及污染物总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