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谈节能环保

2014-04-15 08:21本刊编辑戴丽
节能与环保 2014年4期
关键词:两会发电量核电

文_本刊编辑 戴丽

“两会”代表委员谈节能环保

文_本刊编辑 戴丽

在全国“两会”上,雾霾、生态环境、能源问题等受到广泛重视和关注,成为会议关键词,众多代表委员们纷纷提交相关提案,为解决我国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献计献策。

我国目前的核电发展规模太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在“两会”期间表示,我国目前的核电发展规模太小,还不能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贺禹分析,我国电力需求面临两“大”——增长空间大、结构调整压力大。他说,人均用电量和人均电力装机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当前年人均用电量为3430千瓦时,是加拿大的1/5、美国的1/4,不到日本的1/2,仅比世界平均水平略高。从人均电力装机容量看,加拿大是3.89千瓦,美国是3.35千瓦,日本是2.32千瓦,中国仅为0.91千瓦。按照我国2050年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考虑,到那时我国人均用电量应该达到目前经合组织公布的年人均8000千瓦时的平均水平。按中国人口发展中心预测2050年我国人口总数14.5亿计算,届时全社会用电量约为12万亿千瓦时,约为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5.32万亿千瓦时的2.2倍。

“这么大的电力需求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和资源带来极大的挑战,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结构不可持续,需要大力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贺禹认为,以煤炭、火电为主的能源电力生产和消费结构,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贺禹介绍,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4000万千瓦的核电站运行一年,相当于减少消耗约1亿吨标煤,减少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约2.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约23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约150万吨,相当于60万公顷森林1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因此,核电对环保减排有较大贡献。

欧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70年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当时也曾深受环境恶化、雾霾严重的困扰,也正是在那个时期欧美发达国家推动了核电的规模发展,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建设了104台核电机组,核发电量在总发电量的占比达到19%,法国建设了58台核电机组,核发电量占比达到73%,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优化改善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贺禹认为,核电在我国能源电力供应中的占比还很小。从全球范围看,截至2013年底,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在运核电机组435台,总装机容量3.92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占全球装机容量7%,发电量占全球发电量12%。从几个主要核电国家发电量占比看,法国核电发电量占本国发电量73%,韩国占30%,美国占19%,俄罗斯占18%,而我国目前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发电量2.1%,不但远远低于上面几个核电国家,与12%的世界平均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目前在运和在建核电规模总计4875万千瓦,要实现2020年在运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规划目标,今明两年就要新开工建设10台机组;另外,“十三五”期间还需要平均每年开工建设6台机组。即使如此,到2020年核电在电力总装机中的占比也不足3%。

贺禹建议,应当继续大力推动我国核电规模化发展,用更多安全、清洁的核电替代煤电,突破严重雾霾困扰,守护生态文明美好家园。

建议加快实施排污费改征环保税

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在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建议应加快排污费改税的推进力度和速度。建议尽快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取缔排污费、征收环保税的财政改革,建立环境保护强制性财政支出,并形成跨地区联防联控机制。

提案中介绍,上世纪80年代按“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确立的排污费征收制度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排污收费制度形式上是一种行政收费,但却是具有行政收费外壳的一种“准税收”,表现形式与实质内容的不相吻合,使排污收费制度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这种方式偏重筹资和排污末端治理,忽视了诱导机制的运用。

除此之外,张连起认为,这种方式还存在征收程度不规范、征管法规强制性不足无法有效震慑违法行为、环保部门执法力度不足难以依法足额征收、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造成征收不到位等问题。对此,张连起建议,应制定完善的相关立法,并规定税收机关和环保部门的作用。建立专项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费改税,将税收统一上缴中央财政,由其统筹分配,拿出比例以专款专用的方式反哺地方。此外,除了从污染源头查处、防治外,还应建立跨地区的联防联控机制,让环境污染防治更有成效、更符合科学规律。

夏时制+分时区制是节能减排好方法

全国政协委员杜江涛对节能减排有着不一样的“视角”。他建议,国家应尝试实行夏时制+分时区制的方法,这是一种最经济的节能减排方式,远比投入大量资金更能取得好效果。

杜江涛说,夏时制是一种通过改变人们作息时间来节约照明用电、实现节能减排的手段。目前,全世界约有110个国家实行夏时制。资料显示,如果按1970年美国能源消耗基数测算,实施夏时制能每天节约1万桶原油;在法国,每年采用夏时制而节省的燃料,可供1座100万人口的城市使用1年;我国1986年开始实行夏时制,当年就节约7.54亿度电,占当时全国照明用电量的8%。

杜江涛算了一笔账: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统计,按照1.75亿城市家庭每小时照明功率100瓦、2.2亿农村家庭每小时照明功率50瓦计算,如果每天节省1小时照明用电,每年仅家庭照明一项就可节能约42.75亿千瓦时。

杜江涛分析,我国自1986年开始推行的夏时制,除东西部区域差异未处理好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未将之法律化,仅通过行政指令,没有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制度。

杜江涛还建议,实行夏时制与分时区制应该由国家组织力量开展专题研究,调研规划实施分时区的地区、范围等。我国地跨5个时区,可选择东部、中部、西部3个时区制或5个分时区制。特殊行业部门,如交通运输等部门,可保留统一的北京时间时刻表。

环保与治污不能忽视农村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邱立成递交提案,建议我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重心应尽快向农村转移。

提案指出,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的重心在城市,而相对忽视了广大的农村。其中,环境监测主要针对城市的环境指标,如大气、水质和食品安全等质量指标监测。而环保政策和污染治理措施、环保部门的机构和人员、环保的执法力量等都集中在城市。同时,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政策措施决策,同样是以城市居民的环保要求为标准和出发点。相对而言,农村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相对滞后,长此以往将会对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城市环保治污效果与质量。

邱立成建议,要从顶层设计开始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配齐环保监测执法人员,并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和强化农民环保意识,鼓励他们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

对节能车与电动车的支持应该一视同仁

针对持续出现的大气污染现状,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发平表示,鼓励传统汽车的升级和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能够有效减少PM2.5的排放。

钟发平说,有些城市大气的污染确实多源于建筑粉尘,但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性、致癌性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加大汽车尾气排放的治理力度。要鼓励节能车的改造,不要仅仅只局限于纯电动汽车,鼓励传统汽车的升级和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才是最主要的。

钟发平表示,我国支持节能车发展的政策一项都没有,令其不解。至今为止,纯电动汽车的政策接连出台,唯独节能汽车无人问津,在这么重大的基数上弃之不顾,只发展小数点,这不是杯水车薪吗?所以,他希望国家能够平行支持新能源车的发展,顺应市场化。市场就是无形的手,节能车的价格又不贵,一定很多人愿意买,老百姓愿意买的东西就应该多支持。不能固执地只支持纯电动,不支持节能车,这样就扭曲了市场规律。

环境治理需要一部震慑力大的环保法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陈敏认为,尽管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有20多部,但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环境诉求,迫切需要出台一部可操作性强、震慑力大的环保法。

陈敏透露,环保法修订草案有很多亮点,一是加大了环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明确了对违法单位可以按日计罚的规定,这意味着违法者在受到处罚后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并且没有上限。她介绍,过去的处罚因为处罚程序繁琐,尤其是对大气污染的排污取证非常困难,还有周期长、强制执行难等原因,造成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按日计罚无上限将扭转这样的局面。

对于2013年媒体曝出的一些地区企业采取恶劣手段逃避监管违法排污,修订草案中也有细致的规定。“比如通过暗管、渗井、渗坑、高压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排放污染物,以及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等,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陈敏认为,只有入刑才会对排污者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排污起到震慑作用。

陈敏说,面对雾霾,人人都尚有可为,治理雾霾还有一项举措就是加大宣传,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

把信息化技术用于治理保护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总经理郭永宏建议,国家在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应该积极探索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环境治理和保护。

郭永宏认为,在采取机动车限行、降低产能、关停部分涉污企业等措施治污除霾收效有限的情况下,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环境治理的规模和力度,才能真正走上“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郭永宏表示,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环境治理难题在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目前,我国已建立起由有线宽带和“2G+3G+4G+WLAN”为主的无线网络组成的完备的通信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议由水利、海洋、气象、统计等部委推动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各类污染源头的自动监测、数据采集、提前预警等功能,及时、准确、全面获取各种第一手信息。

环境治理和对污染源头的整改往往需要多个部门联合监管和执法。对此,郭永宏建议加强信息整合,利用统一信息平台对前端监控搜集的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对污染的发展变化及整改效果进行实时追踪,并主动推送到相关的各级政府部门,实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多源共享”的信息交换机制,确保每一项污染源均得到有效地整改。

猜你喜欢
两会发电量核电
9月份全国发电量同比下降0.4%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2019年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3.5%
全国上半年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2.9%
核电链接
肯尼亚火电发电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