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组态形式如何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4-08 03:16沈国琪陈万明
林业经济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沈国琪 陈万明

摘要:在鄉村地区林地、耕地、水域等资源禀赋空间差异显著的现实背景下,总结乡村产业发展领先地区的实践经验,给其他地区启发和示范,对全面带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浙江省44个未来乡村创建示范点为研究案例,采用“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技术、组织、环境等维度下不同要素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联动效应及其组合形态。研究发现:(1)所有要素一致性水平均低于0.90,不构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产业融合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同的路径中有着一定的普遍性。(2)技术、组织和环境等维度下不同要素组合,形成4类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样化组态,且总体解的一致性水平为0.93,大于阈值0.90,表明这些要素组态形式是未来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充分条件。(3)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组态模式可以概括为生产组织创新型、政策支持引导型、政府主导推动型、数字技术赋能型4大类,分别能够解释37.70%、32.90%、25.60%和28.40%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数。文章拓展了基于要素组态视角下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不同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有针对性地强化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挥现有优势要素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激发要素活力、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等政策启示。

关键词: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生产组织模式;组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338X(2023)12-054-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旅游多元开发主体共生发展机制研究”(编号:19BGL140)。

How Can the Forms of Factor Configuration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44 Rural Cases

SHEN Guoqi1CHEN Wanming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6)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ces in resource endowments such as forest land, cultivated land and water area in rural area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ummarize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leading areas in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spire and demonstrate to other regions, and then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took a case study of 44 "future villag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pply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and the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coupling effects and combination form of different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The result found that:(1)On the whole, the consistency levels of all factors were lower than 0.90, which showed that no factor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had a certain universality in different path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2)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in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drov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the consistency level of the overall solution of the diversified configuration was 0.93, which exceeded the threshold of 0.90, indicating that the configuration form of these elements was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achiev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in the future.(3)Combination modes of factors could be summarized into four categories: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mode, policy support mode, government driven mode and digital technology support mode, which could explain 37.70%, 32. 90%, 25.60% and 28. 40%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ases of rural industries,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expande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ctor configuration, and revealed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is paper proposed policy enlightenment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element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and driving roles of the existing advantageous elements, fully stimulating the vitality of the factors, and formulating supporting polici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tegration;high-quality development;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configuration analysis

1引言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为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从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完善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而目前乡村地区一、二、三产业链条、政策条线之间形成简单的割裂对立,导致资源的错配与浪费,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先进技术渗透不足等问题阻碍着农村产业融合的推进,农业多功能性拓展欠缺和乡村产业新业态培育滞后,加剧了乡村产业的同质竞争问题(陈一明,2023)。国内500强农业企业区域分布数量呈现东部强、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弱的态势,且覆盖了农业全行业及全产业链,不均衡状态明显(赵慧娥等,2023)。总之,我国乡村产业发展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脱离资源禀赋、缺少规划布局、浅层融合发展、短缺环节链条、照搬发展路径等问题(姜长云,2022)。林业产业作为我国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木材安全、带动农民增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拉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彭华福等,2023)。林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仍是主体,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不足1/4,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许琴琴等,2023);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和污染物超标排放等问題依然严峻(牟进鹏等,2023)。因此,依据乡村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形成与之协调的市场化发展格局,在区位禀赋、产品异质性、技术进步等方面凝聚产业优势促进高质量发展是非常紧迫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有学者认为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储备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以我国部分林业经济发展较好的乡村地区为例做了实证分析(陈秧分等,2020;郭俊华等,2022;雷明等,2022;王建民,2022;朱煜明等,2022)。也有学者从数字乡村建设视角出发,认为当下只有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重塑乡村智慧农业的场景、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田野等,2022;潘锡泉,2023),数字经济与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关键力量,成为推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驱动力(张瀚丹等,2023;许琴琴等,2023)。部分学者基于公共经济学理论,指出政府依托自上而下的科层组织体系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执行机制和层层负责的制度设计,推动乡村产业政策的落实,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并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政府作为推动主体,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蔡晓琳等,2021;田先红,2022)。确权发证可减少林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若林地已确权发证,农户选择签订正式合同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可以进一步挖掘林业资源开发潜力(陈甲等,2023)。综上,乡村产业发展研究中这些不同的观点,主要源于既有研究是从环境、技术应用或制度设计等单一视角来探索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这些单视角研究并没有综合考量我国乡村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特色、发展要素,以及基础设施等存在显著差异的现实,难以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或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鉴于此,本文从要素审视角度出发,以浙江省乡村产业发展领先的未来乡村创建试点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外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评述,分析当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其次,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TOE)理论框架,探讨并确定技术、组织和环境各维度下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再次,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各个样本村在申请未来乡村创建试点时提交的资料中获取各关键要素的相关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展开分析,总结归纳出不同类别且比较典型的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组态形式;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启示。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从要素组态视角,探索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不同要素的联动效应,丰富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理论体系,揭示不同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2)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的研究方法,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因果解释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

2文献回顾与评述

根植于农村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市场空间的乡村产业,兼具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重属性,同时具备多维度发展、多主体参与和多尺度衡量等特征(魏程琳,2021)。基于探讨不同要素组合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机理的目的,本文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实现路径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2.1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乡村产业发展评价对于总体了解乡村产业现状、厘清不同区域乡村产业的发展水平层次较为关键。国内外学者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现状评价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绩效、过程和投入要素等方面展开。

绩效方面的评价研究,主要是基于综合效益、增长率以及市场地位等角度进行探讨,侧重各不一致,但缺乏基于要素协同背景下发展绩效的评价。李映强等(2021)从总体、经济、社会、生态四个不同的维度出发,对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据此将其分别归类为乡村经济发达区、较发达区和欠发达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李剑(2022)、黄斯嫄(2023)则通过选取乡村产业发展的增长性、效率性、效益性、绿色性、结构性、特色性六个要素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发现乡村产业发展中在创新驱动、特色化、数字化、价值链等方面存在不足;张翰丹等(2023)对比中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与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化规律,发现2011-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与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年均增长率为11.16%,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年均增长率仅为3.05%;Li等(2019)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运用产业集聚指数衡量林产品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水平,探讨林产品制造业空间集聚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1999-2009年间中国林产品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水平有所改善,但低于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水平;Hanna等(2022)认为,社会经济分化和农村社区的相关紧张局势、农村(农民)生活方式的消失以及环境退化,导致农民和乡村产业的国内市场地位非常脆弱。

过程评价研究则侧重于产业结构、产业优势培育、部门职能分工等方面,相对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代露(2023)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程度对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认为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数字融合度较低、发展主体缺失三重现实挑战;杨亚东等(2023)在凝练资源禀赋与乡村产业耦合发展路径及作用机理基础上,构建乡村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培育及市场化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县域尺度海量数据测算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姜雪梅等(2023)基于1999-2018年中国林业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认为不同的林业投资方式对林业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类投资中,营造林抚育、湿地保护与恢复性投资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积极作用;Osses等(2013)研究欧洲森林产业生产链时发现,技术创新、扩张和搬迁引起了林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同时,技术熟练、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原木材料的区域供应构成了人造板和家具行业的关键集聚因素,欧洲森林产业部门制定可持续发展区域政策时,必然要重视跨区域就业转移的影响;Khudyakova(2021)研究发现,乡村产业集团的管理形式和职能分工,可以解决俄罗斯的粮食安全和乡村产业生产保障问题,进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投入要素评价主要从土地、人力以及技术等展开探索,基本观点均是趋向提高投入要素的生产率。蔡建刚(2023)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乡村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评价,认为中国农业大而不强,土地产出率居于中等水平,中国农业生产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王生斌等(2023)通过对农业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功能作用、产业逻辑和重构框架进行理论分析与案例检验,认为“人力—土地—技术—资本—关系”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可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岳好好(202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且林产品附加值较低,导致我国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为确保我国林产品国际贸易可持续、多效益统一发展,需要转变策略、引进新技术、转化资源优势,进而提升林产品附加值。Alfranca等(2014)研究了创新与欧洲木材工业市场集中度之间的关系,依据经验模型选择了与业务相关的变量、与产生创新相关的其他变量,并通过面板技术评估其对木材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发现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数量是解释市场集中度的关键因素;Marta(2021)认为,确保技术进步、合理开发农业生产和生产要素的最佳利用,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农业部门的经济效率。

2.2关于乡村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乡村产业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已有关于乡村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主体、产业以及环境三个方面。

主体因素方面,主要从地方政府、乡村基层组织、农民、乡村产业人才等方面展开分析,各自阐述不同主体的重要性。张大维(2018)、李国祥(2018)从政府视角出发,认为要促进乡村产业有序稳定发展,政府和农民之间需要形成良性互动、有机衔接的善治局面;陈赞章(2019)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培育某个乡村产业时,需要建立适宜的产业环境,比如财政倾向补贴、金融优惠政策、制度顶层设计以及人才智力支撑等,仅仅依靠市场推动,在乡村地区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难度较大;岳光耀(2022)则认为,随着我国林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林业组织管理的科学性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加强林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才结构,成为当前林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林业事业单位作为林业经济的重要主体,更应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管理人才,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韩庆龄(2023)从嵌入式理论分析了乡贤返乡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机制,认为乡贤通过政策嵌入、组织嵌入、关系嵌入等路径与村庄社会实现深度融合,与地方政府、分化村民等多元主体之间形成互惠合作的产业共同体;Riera等(2015)以克罗地亚地区林业部门为研究对象,使用竞争价值模型评估林业产业员工的积极性,以达到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组织效率的目的;Vipriyantil等(2022)认为,政府出台政策的成功实施需要准备具备足够胜任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力和自然资源来支撑。

产业结构方面,主要从产业融合、要素适度集聚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张颖婕等(2021)基于社会发展理论视角,认为乡村产业融合是未来乡村经济发展的趋势,乡村产业势必通过产业融合确保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市场竞争力,实现更高的附加值;全承相等(2022)基于乡村产业离散性的适度集聚理论,提出乡村产业的适度集聚问题,探讨乡村离散性产业适度集聚发展的价值功能与政策体系,并提出优化乡村产业发展政策的路径;牟进鹏等(2023)在分析烟台市乡村林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烟台市乡村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整体水平不高、龙头带动能力不强、投资渠道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努力拓展林产品市场、强化科技支撑等对策措施。McBroom(2013)采用辅助泊松回归分析法研究发现,森林覆盖率、地区经济水平、劳动力水平、基础设施的完善性等因素都会对林业产业的集聚分布产生影响;Kuswardhani等(2019)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识别,认为营销、质量、生产、资本和技术因素影响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环境因素方面,主要从金融支持、经济水平、政策供给以及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多数研究是基于其他要素静态的假设下开展有侧重的探索,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张林等(2020)、李鹏飞等(2020)从金融支持环境展开研究,发现信贷和保险、财政支农的组合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中起到非常好的成效。政府加大财政倾斜,尤其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缺乏资金的农村产业发展也至关重要。葛丹东等(2023)基于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大数据,量化分析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特征、混合活力以及影响因素,认为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布局受经济条件影响显著,受交通条件影响最弱,同时认为双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均高于单因素作用;贝淑华等(2023)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创新环境是林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影响因素,也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有利于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侯方淼等(2023)研究认为,5G、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兴起为中国乡村林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并以中国移动5G护林员、元林数字林业电商平台、漳州林业数字银行为案例,分析数字技术如何通过其多维传导路径赋能林業的数字化发展及其成效;Mikael等(2012)、Molnar(2016)研究发现,财政政策的变化会影响林业经济增长;Barthod(2015)认为税收制度对于林业经济增长有较大影响。

2.3关于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地区乡村产业发展路径的优化,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关于发展路径优化的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提升产业融合、强化要素激活和加大基础投入等三个方面。

产业融合方面,多数学者从延长产业链、绿色转型以及“三产”融合等方面展开研究。朱启臻(2018)、刘同山等(2019)认为,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构建产业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乡村多种经济交融共进;赵荣等(2019)、游娜(2019)、黄颖等(2020)则认为,循环经济、非木产业、林下经济、品牌产品建设、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互联网+”智慧林业、“森林生态银行”等林业发展模式初具规模,这些发展模式是推动现代林业经济生态化转型的重要组成内容和途径;杨思崟等(2021)认为,林业产业应结合产业关联优势,积极实现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以“融”提“质”,地方政府也需加强对人才、科技的重视,为林业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驱动力保障;任李娜(2023)从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出发,认为我国乡村新产业与新业态存在“三产”融合不足、产业同质化严重及乡村产业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朱媛媛等(2023)基于生态经济理论,认为推动乡村产业绿色转型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重要途径;Schulte等(2013)研究发现,林业产业结构在技术进步的影响下不断优化,而质优价廉的劳动力和资源也成为影响人造板等制造行业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Candel(2022)研究发现,农户供应链融合、生态弹性规划对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激活产业要素方面,学者们认为要从数字赋能、普惠金融、技术进步以及治理结构等方面来激活乡村产业要素。郭蔚霞(2020)认为,激发要素活力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流趋势,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乡村旅游业中,各类要素的激活是影响各类经济实体创新的关键所在;时浩楠(2023)通過实证分析得出,把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全球回收标准(Global Recycled Standards, GRS)、现代农业信息检测技术等运用到林业经济发展中,能够有效提升林业经济的发展潜力,使其保持稳定发展,提升林业产业发展的效率,从而稳固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田野等(2023)通过案例分析法发现,在数字要素赋能不同主导产业乡镇的乡村产业振兴进程中,赋能层面、方式、领域及效果存在差异;郭兴磊等(2023)运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Nakano(2022)研究发现,提高数据可视化水平,引入智慧农业技术,可以提高日本农业生产效率;Li等(2023)提出未来的乡村产业需要投资于良好的治理结构、促进各方对话和共享文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优化方面,多数集中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数字基础等方面。陈秧分等(2020)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产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优化,可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进而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李桂馨(2022)以2012-2020年我国省域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认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李孟君等(2022)利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从事实稳定、法律稳定和感知稳定3个维度实证林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林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影响,发现法律和感知层面的产权稳定性对农户林业基础设施投入具有重要激励作用,产权稳定性促进了农户对林业基础设施的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Hagadone等(2012)在探究林业初级制造企业和次级制造企业空间集聚分布的差异时,发现密西西比州初级和次级制造商企业在空间上形成明显相反的集群,主要由于制造商对于区位资源的选择依赖性不同,不同层级的制造商对于原材料、劳动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状况的需求存在差异;Gabor(2020)在东中欧农村进行考察时发现,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乡村类型,分别为混合型、紧凑型或分散型,同时增强了村民物质生活方式和行为在地域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

2.4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应用的相关研究

早期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主要运用于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学科开展小样本的跨案例定性比较分析(Ragin, 2008)。近年来,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复杂组态问题的功能受到经济、管理学领域学者们的关注(杜运周等,2017),成为管理、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产业经济等领域解决因果关系复杂性的重要工具(Fiss, 2011;Misangyi et al., 2018),尤其是用于产业发展、产业转型的要素组态分析逐渐增多;张睿等(2023)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影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资源要素,探索产业进化组态路径,发现组织学习能力、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知识联盟、正式制度、创业环境6要素构成5条组态路径,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顾幼瑾等(2023)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进行组态分析,认为科技金融投入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有6个组态,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存在多种实现方式;鲁若愚等(2022)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经济、科学、技术、政策条件对科学产业发展绩效的联动效应及路径选择,发现存在驱动制药业高水平绩效的3条路径,分别是科学与技术双元主导驱动型、经济主导逻辑下的科学与政策驱动型以及经济主导逻辑下的技术与政策驱动型;刘司可等(2021)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影响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条件组合,长江中上游老工业基地城市有更加多元的产业转型升级条件组合。

2.5文献评述

综上,已有关于乡村产业要素及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主要从现状评价、关键影响因素以及路径优化三个方面展开,为本文探讨产业要素如何协同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但是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地方。

一是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现状评价的研究,依然缺乏基于产业要素合理组合、联动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研究,多要素协同背景下评价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更有现实意义。二是关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区位差异显著的背景下,用一类或若干类因素来分别阐释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具备说服力,现有研究难以为资源禀赋差异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扎实的理论解释;同时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间相互联动而非独立,现有大多数文献基于影响变量与被影响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假设,忽略了这种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选择。三是关于发展路径优化方面,从产业融合及基础设施强化等方面分开解释并提出优化建议显然不够,基于要素联动的基础上进行路径优化更具科学性,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应用为这种联动整体优化提供了可能,且这种方法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

本文基于TOE理论分析框架,从多个要素联动的角度出发,在现有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数字乡村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生产组织创新、政府积极推动、产业人才支持、产业政策支持、基础设施优化等核心要素,并运用fsQCA进行要素组态分析,深入剖析不同要素组态形式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以期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的研究视角,为促进我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3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从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且对不同维度下隶属的要素进行梳理,进而对这些要素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缘由和具体分析过程进行阐述。

3.1理论分析框架

技术、组织和环境理论分析框架是Tornatzky等学者于1990率先提出,旨在探讨三种不同因素如何影响创新成果在扩散和传播过程中被企业或用户接受、采纳并实施。之后,TOE分析框架作为高度概括性的模型,加上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企业数字化创新(唐孝文等,2023)、企业绿色转型(李园园等,2023)、乡村经济发展(唐欣等,2023)、区域创新能力(周衍平等,2023)、社会治理(文宇等,2023)等。TOE理论可以从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维度为研究中条件变量的识别提供思路,而学者们对TOE理论的丰富应用,也为本研究条件变量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基础。本文基于TOE理论,从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维度探讨影响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或条件)。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现代生产要素尤其是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在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脱离技术谈发展是不切合实际的,而且在技术应用与组织生产的关系中,前者的特性对生产组织模式的选用以及其本身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能产生显著的影响(谭海波等,2019)。近年来,新型数字技术作用于乡村场域,为乡村发展带来了全局性、战略性影响。农村居民的劳动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等呈现出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并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谢璐等,2022)。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技术本身及与之关联密切的产业创新平台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技术的应用使得各种资源要素跨产业、集约化和交叉式配置,最后使得乡村地区产业有机融合,产业链得到延伸和完善,产业化、规模化和技术化特征明显,进而实现乡村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目的(陈赞章,2019)。基于此,提出假设H1。

H1:技术维度下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积极促进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交易成本决定厂商的组织模式。农户生产组织模式的改变将极大地影响生产率,降低成本,进而影响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模式需要政府主导的“五位一体”的产业振兴保障体系,以助力各种不同产业组织模式顺利落实(朱煜明等,2022)。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这种服务供给能够响应产业发展需求,從而形成有效的互动式机制,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进程中政府与农民关系的重构提供重要启示(魏程琳,2021)。例如,近些年迅猛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政府的积极推动不可或缺,其主导的整体规划、招商引资和基础建设等,决定着乡村旅游发展前景。有数据证明,作为乡村产业之一的乡村旅游,其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脱贫攻坚成效,还是带动村民增加收入,政府作用发挥着积极的正向影响(黄玖琴,2021)。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结合相关研究,提出假设H2。

H2:组织维度下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和政府主体主导是影响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外部性理论认为,环境虽不直接影响乡村产业发展,但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整个产业体系的运作模式和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乡村能够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同样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要件,人才支持政策的制定、人才吸引机制的完善,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王荣,2022)。而通过财政补贴、税率优惠等政策的制定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的多样化和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同时引导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充分挖掘各种隐性和显性乡村资源,进而实现产业集聚融合发展的目标(李玲燕等,2023)。近年来较多工商企业到农村地区投资,往往是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入乡村领域,从而使得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曾福生等,2018)。另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好,得益于东部地区较为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要素吸引和流通、市场联结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内生动力(黄禹等,2023)。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H3。

H3:环境维度下人才支持、产业支持等政策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多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王瑞峰,2022),那么要素如何组合?其作用机制又是什么?在基于TOE分析框架得出相关要素的基础上,结合上述分析假设,构建影响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分析不同的要素组态形式及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3.2研究方法

通过前面的理论探讨识别影响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等7个要素(或条件)后,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结合各个要素数据开展要素组态形式的探索分析。

fsQCA是将模糊集和模糊逻辑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QCA是一种基于布尔代数的分析技术,运用比较原理研究社会现象,旨在通过实证资料与相关理论的不断对话,从小样本数据中构建出研究议题的因果性关系,能够回答基于集合论概念的因果复杂性问题(Ragin, 2008)。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具有三个关键优势:一是支持等定性,即殊途同归,这意味着不同路径或组合可能导致相同的结果。在本文理论梳理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在技术、组织和环境维度下,不同要素的组合均出现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象。二是主张因果非对称性,即结果条件出现与结果条件不出现,分别需要不同的解释(Rihoux et al., 2009)。fsQCA使用模糊集合理论和布尔代数来分析因素如何组合在一起,以及它们的存在或不存在如何导致某种结果。fsQCA有助于识别产生相同结果的多种路径或组合,在所识别的多种途径或组合中,包含不同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基于回归分析来确定,所以这些变量组合只适用于少数案例结果变量的发生。本文也发现,条件因素中多个要素组合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呈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三是在研究样本方面,QCA研究对样本数量要求不高,适用于分析10个或15~50个中等规模样本(Ragin, 2008),并且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去展示更多的细节,从而更好地实现理论性与趣味性的统一(Campbell et al., 2016)。

fsQCA应用中的两个主要步骤是:校准和模糊真值表计算。校准是将所有变量校准化为取值范围从0到1的模糊集来定义它们的成员隶属度,其中,1代表完全隶属关系;0代表完全非隶属关系。通过设置3个有意义的阈值,将变量转换为校准集,即完全隶属、完全非隶属以及交叉点,它描述了案例在多大程度上属于一个集合。对于本文所有不同变量,均采用0.05(完全非隶属)和0.95(完全隶属)标准进行数据校准(Ragin, 2008)。校准完成后,应用fsQCA算法生成真值表并进行细化。真值表提供了导致结果条件的前因条件的组合列表,展示了预测结果条件的所有可能的前因条件组合,这些前因条件组合应该基于两个标准进行精简:频数和一致性(Ragin, 2008)。频数是适用于某一前因条件组合产生特定结果条件的案例个数,而一致性是指案例与解决方案中表示的集论关系相对应的程度(Fiss, 2011)。为了预测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选择1作为频数的阈值(即一个解决方案所需的最小数量),0.80被认为是可接受的一致性阈值(即解决方案的最小一致性水平)(Papamitsiou et al., 2020)。

4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fsQCA方法是一种案例导向的研究方法,依据溯因推理的逻辑形式,因此对于案例的选择非常关键,该方法遵循理论抽样而非随机抽样的原则(Berg et al., 2009)。理论抽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果变量要有清晰的界定,这样有助于限定案例的界限,确保案例具有相似性和案例间的可比性;二是案例选择还应追求案例间的最大异质性,即影响结果的前因变量具有多样性。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选择浙江省44个未来乡村试点作为研究案例,并选择相应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

4.1数据来源

自2022年1月份以来,浙江省根据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等因素统筹考虑,在全省范围内遴选未来乡村创建示范点,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0个未来乡村示范点,以引领全省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截至2023年12月,浙江省已经遴选并公布了567個未来乡村创建试点①。从统计数据来看,这些未来乡村创建示范点的产业发展异质性比较显著,发展水平也各有不同。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同时结合案例空间分布,本文依照理论抽样方式,以未来乡村试点村中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准,同时考虑案例的异质性要求以及各个地区资源禀赋情况,在每个地级市未来乡村创建示范点中选取样本4个,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值与最低值各2个。最终从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选取共计44个未来乡村试点为样本,这些样本中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最低值3.17万元到最高值5.38万元,且分布较为连续,保证了案例的异质性要求;同时,这些案例村落处于不同的地域空间,资源禀赋、要素呈现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满足fsQCA方法组态分析中可比性要求。样本变量数据主要来自各未来乡村创建示范点实地调研、访谈和申报示范点的相关材料。

4.2变量选取

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参考王瑞峰(2022)、邓国胜等(2022)、靳永广(2023)以及覃朝晖等(2023)的研究成果,本文选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作为结果变量;选取数字乡村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政府推动程度、人才支持政策、产业支持政策以及乡村基础设施作为条件变量,并采用直接校准法将结果变量和条件变量对应的指标数据转换为模糊集隶属分数,为后续的分析做好数据梳理。

4.2.1结果变量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产出效率的提升,同时应该满足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考量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王瑞峰,2022;覃朝晖等,2023);乡村产业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非常关键(邓国胜等,2022)。一般而言,乡村产业发展较好,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经济收入也高,且该指标灵敏度较明显(靳永广,2023)。基于乡村产业发展结果评价导向考虑,本文选取2022年度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结果变量。

4.2.2条件变量

考虑到TOE框架中技术、组织和环境维度对应每个要素(条件变量)的综合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靠性,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于每个要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表征变量来予以量化,以方便后续的软件处理。

(1)数字乡村建设。互联网应用与数字化发展能够以其独特联通功能,打破固有时空界限,开拓农村居民视野,拓展农村居民思维(马文武等,2023)。而基于互联网应用基础上的农村电商技术、农村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和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快速发展,使农村地区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系统,显著提升了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流通效率与供需匹配效率,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马改艳等,2023)。因此,本文采用村中每百户宽带接入户数来表征数字乡村建设水平。

(2)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乡村空间范围内,通过创新业态,突破一、二、三产业的边界,实现在不同产业及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交互和整合(李娟等,2020)。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产业链延伸、功能性拓展以及技术渗透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乡村各类新型业态的出现(陈赞章,2019),因此,本文主要考察村中存在农业与牧业、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体育等交叉融合的新型业态数量多少,表示乡村产业融合程度。

(3)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主要是指由于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引进,农民单体劳动的形态被改变,逐渐向联合、高效的生产模式转变(黄曼等,2022)。新型合作模式有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各级农业示范区等方式,本文主要考察村中各种新型组织数量来分析组织模式创新水平。

(4)政府推动程度。是指政府通过各种举措,积极主动搭建各类产业平台,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地区,推动乡村产业升级转型,鼓励乡村微观主体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中,从而激活乡村经济的内生动力(廖菁等,2022)。本文主要采用地方政府推动多少家当地龙头企业进入乡村,以及搭建多少平台推动产业发展等来表征政府积极推动程度。

(5)人才支持政策。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因此,“人才进村”是乡村发展的前提条件,地方基层政府主要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支持乡村人才引进、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等(雷明等,2022;刘腾等,2023)措施吸纳人才。本文通过大专学历及以上就业人员数量占本村劳动人口比重来表征人才支持环境的优劣。

(6)产业支持政策。产业支持政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利契机,有利于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并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黄斯嫄,2023)。产业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倾向性补贴、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乡村各产业标准的出台、土地供给扶持政策、项目扶持等一系列的政策环境(刘晴等,2022),本文主要考察各地区(县、区层面)所制定的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及举措数量等。

(7)乡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要素吸引和流通、市场联结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内生动力(黄禹等,2023)。围绕农村道路、县乡村物流体系等为重点内容的農村基础设施,为逐步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主要从农村基础设施人均投入来反映村庄的基础设施环境。

4.2.3描述性统计

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作为结果变量的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主要以2022年度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平均数为4.56万元,总体水平较高,但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70倍,村间差异明显。条件变量中,数字乡村建设这一指标,44个未来乡村中每百户家庭接入宽带户数量平均值为27.61户,最大拥有户数是最小拥有户数3.94倍,说明数字乡村建设总体不错,但村与村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产业融合发展中,主要考察村中不同产业之间交叉融合新型业态数量,数据显示均值为1.56,即村均新业态数量还不到2项,整体而言,产业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主要考察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等新型生产组织类型数量,均值为2.20,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4和1,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数村间差异明显;政府推动程度主要是考察地方基层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入村或搭建产业平台数量,均值达到9.39,说明政府推动力度较大,但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33倍,不均衡情况较为突出;此外,人才支持政策主要考虑农村大专学历及以上就业人员占比,均值达到10.46%,最高值为16.30%;产业支持政策主要考察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及举措数量,均值达到2.44,最高值达到5项;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考察农村基础设施人均投入这一指标,均值达到1929.61元,投入较大,但是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5144元和1335元,差异同样显著。

本文参考现有的相关研究,结合定性比较分析理论和实践经验,采用直接校准法(Ragin, 2008)将指标数据转换为模糊集隶属分数。同时根据乡村案例样本中结果、条件变量数据分布的实际情况,参照杜运周等(2017)和吴琴等(2019)的校准标准,即水平交叉点的校准标准为0.50分位点,完全不隶属校准标准为0.05分位点,完全隶属的校准标准为0.95分位点。条件和结果的校准如表2所示。

5数据分析结果

本文应用fsQCA 3.1统计软件,结合一致性要求,逐一判断在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这些要素是否为必备条件。首先,对44个样本村所拥有的前述7类条件变量进行充分性分析,研究得出典型的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要素组态形式;其次,为了进一步检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对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对研究得出的要素组态进行理论剖析,探索各要素组态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为后续政策启示提供借鉴。

5.1各条件变量的必要性检验

条件变量的必要性检验主要是为了检验各个条件变量是否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如果都通过了必要性检验,那么所有条件均是必要条件,也不存在多类要素组态的问题。如果其中若干个条件变量通过必要性检验(一致性水平高于0.90),那么在应用fsQCA软件进行组态分析时,需要把这些条件变量放进去。因此,利用QCA进行条件组态分析之前,需要对每个条件的必要性进行逐一检验。本文参考张明等(2019)、赵云辉等(2020)、王浩林等(2022)等相关研究,首先对各个条件(包括非集)是否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进行检验。运用fsQCA软件运行相关条件数据后,若一致性超过0.90,一般就会认为该条件就是必要条件(Papamitsiou et al., 2020)。应用fsQCA 3.1软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和乡村产业非高质量发展对应的7个条件进行必要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显示,所有条件的数据一致性水平均低于0.90,由此可知,影响乡村产业高质量和非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条件并不存在。

5.2条件组态的充分性分析

相对于单一条件必要性分析,组态分析尝试解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构成的不同组合对结果产生的充分性,若从集合视角阐述,就是分析由多个条件构成的组态对应的集合是否为最后结果的子集。组态的充分性也可以通过单个条件的一致性来评价,但充分性可以接受的阈值及计算规则不一样。Schneider等(2010)认为,若用一致性水平来衡量充分性,则前者最低应控制在0.75。国内不少学者根据研究内容及情景采用的一致性阈值并不一样,如张明等(2019)采用0.76,程聪等(2016)则采用0.80作为阈值。对于样本频数阈值的确定,Schneider等(2010)认为可以根据样本量的大小作出适当调整,若样本偏小,频数阈值可以选1;反之,频数阈值应该大于1。在实际的案例研究中,需要考虑真值表中案例频数的分布以及研究者对于研究主题、案例的了解程度。本文结合案例数量以及对于观察案例的异质性程度,最终确定单条件一致性阈值为0.80,频数阈值为1,软件运行结果显示,最后涵盖的样本共计40个。

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完善了产业链,提高了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本文所选择的浙江省44个未来乡村创建点,均在不同程度显示了这一特点。因此,本文对产业融合发展选择“存在”。由于我国各地区乡村资源禀赋不一致,有些地方乡村产业发展较好,且没有制定相关产业倾向性政策,政府主导推动程度也不一致,因此,本文将产业支持政策、政府推动程度作为“存在或缺乏”条件。对于数字乡村建设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两个条件变量,由于各村财力和认知程度有所差异,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情况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因此,本文将这两个条件选择为“存在或缺乏”。同样,对于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人才吸引政策环境选择为“存在或缺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多条件组态分析如表4所示。

表4显示,通过fsQCA 3.1软件运行得出的4种组态,不管是单个(组态1至组态4)还是总体解,一致性值超出最低可接受标准值0.80;总体解的一致性为0.93,总体解的覆盖度为0.55。表4中呈现的4种组态就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充分条件组合,其中产业融合发展在4类组态中均为核心条件。

在组态1中,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存在发挥了核心作用。这说明,相较于其他条件而言,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对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比较突出,该条件与产业融合可以成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结果)的充分条件。由于该组态中,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成为标识(因为四类组态中均有产业融合发展),因此,本文将该组态命名为“生产组织创新型”。这意味着,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如成立合作社、公司+农户等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突破环境(政策环境)、技术(数字乡村建设)等要素条件对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的约束。该组态的一致性为0.98,原始覆盖率为0.38,该路径能够解释约37.70%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说明假设H2成立。本文案例中,浙江省缙云县前路村探索试验“茭耳轮作”循环农作方式,深入探索“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浙江省文成县湖田村引导龙头企业、村民村集体、科研院校等组建股份制产业联合体,引导农户以个人土地和劳力入股联合体。这两个村庄充分体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模式的特点。

在组态2中,产业支持政策与产业融合的组合起到关键作用。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政策的倾向性支持和产业的融合发展组合可以突破生产组织模式的局限性和部分技术、环境条件的限制,使其达到较好的发展水平。例如,海盐县丰义村通过政策支持,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挖掘稻虾综合种养优势,农民增收明显,产品附加值得到了大幅提升;余姚市政府出台政策为农户提供兜底收购、包装升级等服务,把番薯粉丝打造成为颇具品位和地域特色的伴手礼,积极推动共同富裕。由于该驱动路径由政策倾向支持和产业融合发展条件等核心条件组成,本文将其命名为“政策支持引导型”。该组态的一致性为0.99,原始覆盖率为0.33,该路径能够解释约32.90%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

在组态3中,除了产业融合,政府推动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核心作用,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发挥了辅助作用。政府积极推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种平台建设,如推动乡村大数据平台,关联到生产经營、农村公共服务等相关内容。这些大数据平台汇集各领域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互联互通共享,成效显著。二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水利、信息、卫生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业经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曾福生等,2018)。本文案例中岱山县南蒲村通过新建道路、农机桥、泵房等工程“机械强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温州市文成县铜铃村立足铜铃山林业生态福地、民宿产业集群等优势,建立以政府推动、文创餐饮民宿等企业为主体、村民和游客共同参与的绿色低碳建立机制,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由于该驱动路径由政府积极推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融合等条件构成,本文将其命名为“政府主体推动型”。该组态的一致性为0.99,原始覆盖率为0.26。该路径能够解释约25.60%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

在组态4中,数字乡村建设、人才支持政策与产业融合发展等因素发挥了核心作用,产业政策倾向支持发挥了补充性作用。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不够和政府推动积极性不高时,拥有较高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和人才支持力度,乡村产业能够发展相关要素的配置水平。分析案例中的安吉县红庙村以数字赋能引领全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产业链式发展紫色糯米、番薯、土豆等;绍兴柯桥区安华村通过搭建产业数字平台,发展直播电商、体验式农业、高端果蔬等新业态,便是该类组态的充分体现。由于该驱动路径由数字乡村建设条件、人才支持政策、产业集聚融合条件构成,无论是数字乡村还是人才支持,均涉及技术因素,因此本文将其命名为“数字技术赋能型”。该组态的一致性为0.89,原始覆盖率为0.28。该路径能够解释约28.40%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说明假设H1、H3成立。

5.3稳健性检验

为了避免组态分析结论的敏感性和随机性,结合已有的研究实践,本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验:一是将案例数阈值从1提升到2,将一致性要求从0.80提高到0.85,运行软件后发现各自产生的组态与原来的基本一致;二是采用集合论特定的稳健性检验方法中的剔除部分案例来展开(张明等,2019)。从44个案例中剔除8个,剔除结果变量“高质量发展水平”中生成四分校准中每一部分2个案例共12个案例,对剩余的36个案例进行分析。两种方式稳健性检验结论均显示,原有结论与稳健性检验结论基本一致,数据分析的结果具有稳健性。

6研究结论、讨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以2022-2023年浙江省44个未来乡村创建示范点为案例,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分析框架,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不同要素组合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组态形式,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并据此讨论后提出政策启示。

6.1研究结论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解析了不同要素在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必要性,探索不同要素组态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协同效应,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乡村产业获得高质量发展是多类不同因素组合协同作用的结果,技术、组织和环境维度中单个因素并不能成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不同的因素组合协同作用能够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起到殊途同归的作用。

第二,乡村产业获得高质量发展存在四种要素组态模式。具体可以归纳为产业融合与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为核心要件的“生产组织创新型”、产业融合与产业支持政策为核心要件的“政策支持引导型”、产业融合与政府积极推动加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要件的“政府主导推动型”以及由数字乡村建设、产业融合、人才智力支撑为核心要件的“数字技术赋能型”。

第三,不同的资源禀赋对应不同的组态模式,表明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差异非常显著,但产业融合发展在各个组态中均有出现,乡村产业发展中产业融合是高质量发展趋势,原有的优势产业如农业、林业、乡村旅游业、渔业等,均需要加强产业链的纵向扩展和横向融合,才能形成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如以林地资源为突出要素的浙南地区和以水域资源为突出要素的浙北地区,通过与旅游业、林下经济产业和康养产业相结合,探索出适合各自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模式。

6.2讨论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在研究结论、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与拓展,从学术性贡献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第一,研究结论上,乡村产业获得高质量发展是多类不同因素组合协同作用的结果,技术、组织和环境维度中单个因素并不能成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而现有文献多数从数字经济、政策支持、环境等单一视角展开研究。如数字经济方面,顾兴树等(2023)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数字技术是乡村产业获得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数字经济通过增强乡村产业韧性,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方面,贺林波等(2023)、曾薇(2023)认为,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开发乡村产业极其依赖政企合作,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指出,完善党建引领下县域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稳定乡村产业多元共治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认为政府推动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展环境方面,张楠等(2023)、龙开胜(2023)等认为,乡村产业布局应结合地区资源条件,通过优化乡村地区产业布局,并提供用地、资金和制度保障,才能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的理论框架,从组态视角分析多重因素在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联动效应与组合匹配模式,阐释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多种复杂因果关系。

第二,研究理论上,本文基于要素组合理论,在“技术—组织—环境”分析框架下,探索了不同要素组合如何达到异曲同工的作用,分类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点与刘西涛等(2023)、蒋军成等(2023)和许源源等(2023)不同。刘西涛等(2023)通过制度逻辑理论视角分析,认为政策执行效能直接影响着乡村产业能否健康稳定发展;蒋军成等(2023)则基于农业发展理论分析,认为大力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许源源等(2023)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分析视角,认为要进一步强化基层政府的服务导向,建立乡村产业培育机制,才能实现内外相融合的乡村产业新内源式发展。而本文基于不同的要素禀赋研究得出,4类不同的要素组态形式均可以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进一步探索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较为复杂的多类驱动路径,丰富了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的解释。如浙江丽水市部分乡村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而浙江舟山地区部分乡村则发展渔业民宿经济。

第三,对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尝试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使得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微观层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已有文獻以传统研究方法为主,如文丰安(2023)通过对乡村产业基本内涵的定性分析,提出通过挖掘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资本、以政府主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乡村产业融合等举措,持续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宋昌耀等(2023)基于企业数据构建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认为交通区位、治理能力和基础设施呈现全域影响;郭光敏等(2023)通过理论逻辑梳理,认为企业既能为乡村产业振兴完成市场条件的创造与生产要素的激活,也能为乡村振兴完成产业链的融入构建与利益链的耦合。本文引入fsQCA方法,侧重案例间比较分析和要素组态解析,不仅丰富了研究方法,而且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条件组合与因果非对称关系提供了不同视角。

本文对如何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及不同要素组态的影响等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贡献,但仍存在局限性。选取的案例并没有完全涵盖乡村的资源禀赋,如林业资源、生态资源等,因此,在西部、中部等林业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地区有待选择典型样本和要素展开进一步研究。同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中样本频数阈值的设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如何采用其他方法来校验结论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将fsQCA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结合来检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因,以及多元化选取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本村来丰富要素组态的类型等是后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6.3政策启示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讨论,在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下,促进我国不同地区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要素组态形式具有多样性,据此,提出四点政策启示。

第一,强化技术、组织和环境维度下不同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各农村地区需从整体层面考虑,结合现实条件进行多因素协同整合,选择符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尤其是林业资源、水域资源丰富的地区,更要加强数字化应用、生态多样性保护等,充分发挥特色资源禀赋突出优势。例如,森林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浙江临安区山区村庄,利用互联网传播等方式,通过林产品的精加工、开办精品民宿、开展森林康养旅游等,为乡村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借助林业资源禀赋对乡村产业模式的直接影响,形成林业经济与乡村产业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发展格局。

第二,充分发挥现有优势要素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部分地区乡村短期内难以克服技术、基础设施等发展瓶颈,但若这些乡村有明显优势的种植业、林业或其他生态资源,则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积极引导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搭建各类平台等方式促进产业融合,从而使乡村产业获得高质量发展,例如,浙江缙云县不少乡村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在数字化建设欠缺的情况下,通过产业政策支持,从传统的木材采伐和加工向多元化、高附加值的林业产业发展,开发森林康养、林业文创产品等特色产业使乡村产业融合获得快速发展。

第三,积极推动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合适的要素组态形式,有利于充分激发组态中各要素潜能,进而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如生态环境良好且以商品林区为主的村庄,可以通过优化树种结构、培育乡土特色树种等方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同时,可以加大引进高附加值的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引进新型林业经营开发主体,助推资源的培育与保护,使林农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获得可观的收益。

第四,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支持政策。各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和乡村资源特点、外部环境,选择与之相契合的因素组态发展模式,并制定倾向性支持政策,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公益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依据地方特色发展林下经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支持特色林下经济产品的地方品牌建设和地理标志申请等。

参考文献

贝淑华,王圆,沈杰.创新对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J].林业经济, 2023, 45(08):5-19.

蔡建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创业机会与产业兴旺——基于创业机会发现理论与创造理论的比较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23 (04):84-92.

蔡晓琳,方凯,张倩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产业组织模式的选择[J].统计与决策, 2021, 37(15):161-165.

陈甲,王建华,吉星,等.林地流转治理模式选择:关系与市场——来自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地块层面的经验数据[J].林业经济, 2023, 45(07):21-39.

陈秧分,王国刚.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脉络与政策思考[J].经济地理, 2020, 40(09):145-151.

陈一明,温涛.数字金融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微观证据:基于中西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J].农村经济, 2023(08):78-87.

陈赞章.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府推进模式研究[J].理论探讨, 2019 (03):119-124.

程聪,贾良定.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清晰集的定性比较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 2016, 19(06):113-121.

代露.江汉平原乡村振兴与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基于熵权TOPSIS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 2023, 51(08):242-248.

邓国胜,荣幸.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与家庭捐赠行为——来自CFPS的经验证据[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2(05):18-29.

杜运周,贾良定.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管理世界, 2017 (06):155-167.

葛丹东,郑艳艳,童磊.基于POI数据挖掘的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3, 50 (04):483-494, 507.

顾兴树,吕洪楼.数字技术赋能民族地区乡村产业现代化:机理、困境与实践路径[J].农业经济, 2023(12):7-10.

顾幼瑾,王志瑛,郭彤梅,等.科技金融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组态效应——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02):60-68.

郭光敏,黄晓宇.企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理论逻辑、实践模式与推动路径[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3 (07):187-190.

郭俊华,王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政策优化调整研究[J].经济问题, 2022(01):85-92.

郭蔚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兴旺的现状、资源要素与路径——以福建省上杭县为例[J].经济师, 2020(11):135-136.

郭兴磊,刘涛.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兴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J].统计与决策, 2023, 39 (19):132-136.

韩庆龄.嵌入理论下资源型乡贤返乡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机理[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3(02): 94-102.

贺林波,李甜.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政企合作及其社会基础——以湖南省B县黄金茶产业开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0 (06):99-115.

侯方淼,李晓怡,肖慧,等.数字经济赋能中国乡村林业发展:理论机制、成效分析及政策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 2023, 36(02):1-6.

黄玖琴.政府作用、游客体验与乡村旅游发展绩效——以贵州省为例[J].社会科学家, 2021 (03):64-69.

黄曼,庄晋财.合作联社、产业跃迁与乡村共同富裕——江苏省丁庄村的案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06):47-57.

黄斯嫄.低碳试点政策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基于“两山”理论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3, 45(S2):44-46.

黄颖,温铁军,范水生,等.规模经济、多重激励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福建省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经验总结[J].林业经济问题, 2020, 40(05):499-509.

黄禹,霍建军,刘杨,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 2023 (04):30-32.

姜长云.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与乡村产业振兴[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 (01):1-11, 22.

姜雪梅,牛志伟,王会,等.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J].生态经济, 2023, 39(08):112-121.

蒋军成,赵广攀.乡村产业振兴视野下我国内陆地区新三板农企融资质量提升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23 (05):87-95.

靳永广.比较优势转化、优质要素集聚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于浙江省安吉县的经验观察[J].农业经济问题, 2023(04): 64-77.

雷明,于莎莎.乡村振兴的多重路径选择——基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22(09):1-14.

李桂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农村产业结构传导路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2(11):112-115.

李国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J].中州学刊, 2018(01):32-38.

李剑.乡村振兴战略下曲靖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型与对策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1 (05):30-37.

李娟,王琴梅.我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物流业效率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02):82-93.

李玲燕,祝永超,宋慧慧,等.西北生态脆弱区农户取暖能源选择行为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陜西、甘肃、青海、宁夏1263户农村家庭的调研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 (01):36-43.

李孟君,章子豪,黄安胜.产权稳定性激励农户林业基础设施投入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 2022, 42(04):395-402.

李鹏飞,黄丽君.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内涵与发展困境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20(07):12-16, 161.

李映强,李之凤,殷鸿琛,等.基于熵值TOPSIS法对甘肃省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1(04):58-61.

李园园,薛希萌,柯迪. TOE框架下绿色转型路径研究——基于117家资源型企业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23, 42(12):85-94.

廖菁,邹宝玲.国外乡村产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启示[J].世界农业, 2022(05):16-26.

刘晴,江依,张艳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基于增长期权和金融摩擦视角的实证分析[J].产经评论, 2022, 13(02):53-68.

刘司可,黄家顺,彭智敏.长江经济带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定性比较分析的解释[J].城市问题, 2021(04):43-51.

刘腾,胡彩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人才配置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杭州市Y区的案例分析[J].改革与开放, 2023(14): 45-51.

刘同山,尤思琦.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基于农业及农业农村服务业视角[J].新疆农垦经济, 2019(11):16-25.

刘西涛,步嘉峰.乡村产业发展政策执行效能提升:制度逻辑与实现路径[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 32 (10):1-8, 57.

龙开胜.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J].中国土地, 2023 (11):24-27.

鲁若愚,张立锴,陈雪琳,等.基于科学的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组态与路径研究——对中国内地31省份医药制造业的QCA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16):20-28.

马改艳,杨秋鸾,王恒波.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制、现实挑战与突破之道[J].当代经济管理, 2023, 45(08):33-38.

马文武,韩文龙.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天津社会科学, 2023(03):91-98.

牟进鹏,孙超,王明慧.烟台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 2023(18):37-39.

潘锡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 2023, 45 (08):39-45.

彭华福,杨诺.我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J].林产工业, 2023, 60(08):84-86.

覃朝晖,田杰鑫,何宇.数字经济如何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劳动力与资本要素错配的分析[J].世界农业, 2023(07): 40-51.

全承相,李买连,杜锦.基于乡村产业离散性的适度集聚理论基础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22 (06):63-67, 86.

任李娜.以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J].农业经济, 2023 (10):3-6.

时浩楠.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强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5 (04):18-24, 189.

宋昌耀,殷婷婷,厉新建,等.企业视角下的乡村产业振兴测度及其驱动机制——以前3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 (08):1453-1467.

谭海波,范梓腾,杜运周.技术管理能力、注意力分配与地方政府网站建设——一项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J].管理世界, 2019, 35 (09):81-94.

唐孝文,姚欣岑,于岚婷.数字化背景下“小巨人”企业创新路径研究[J].科研管理, 2023, 44(12):10-20.

唐欣,谢诗蕾.乡村经济韧性的时空分布及组态影响因素[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40(05):78-87.

田先红.从强干预到弱干预: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型政府行为转型研究——基于L镇产业发展过程的案例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06):41-52.

田野,刘勤,黄进.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理——基于湖北省秭归县三个典型乡镇的案例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23 (12):36-46.

田野,叶依婷,黄进,等.数字经济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及实证检验——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中介效应[J].农业经济问题, 2022(10):84-96.

王浩林,王子鸣.农村家庭高创业绩效的引致路径探究——基于组态视角的定性比较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05):523-529.

王建民.产业基础、城乡一体化与数字乡村建设类型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9(05):13-24.

王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战略意义[J].农业经济, 2022 (05):117-119.

王瑞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基于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22(01):73-81.

王生斌,王保山.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农业企业家社会资本的重构:产业逻辑、理论框架与案例检验[J].宏观质量研究, 2023(06):102-119.

魏程琳.政府干预转型与乡村产业发展:基于国家农民关系重构的视角[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38(03): 108-119.

文丰安.乡村产业数字化、生态化质量转型:基本内涵、问题分析及保障路径[J].宏观质量研究, 2023, 11 (04):109-118.

文宇,姜春.注意力再分配、外部资源依赖与数字乡村治理绩效——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 2023(07): 58-67.

吴琴,张骁,王乾,等.创业导向、战略柔性及国际化程度影响企业绩效的组态分析[J].管理学报, 2019, 16(11):1632-1639.

谢璐,韩文龙.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 2022 (11):96-105.

许琴琴,舒斯亮.数字经济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基于门槛效应分析[J].林业经济, 2023, 45(10):82-96.

许源源,康儿丽.执行型经营者: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基层政府——基于湖南星镇的田野观察[J].公共管理学报, 2023, 20(04): 121-133, 174.

杨思崟,刘秋金,林镇江,等.中国林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 2021, 41(06):599-606.

杨亚东,杜娅婷,杨万青,等.资源禀赋与乡村产业的耦合评价——基于市场化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 2023(04):134-144.

游娜.森林康养产业:乡村振兴新“处方”[J].中国林业产业, 2019(11):34.

岳光耀.林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林业经濟发展——评《林业经济学》[J].林业经济, 2022, 44(09):104.

岳好好.我国林业产品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探究[J].植物学报, 2023, 58(06):1029.

曾福生,卓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 39 (05):709-716.

曾薇.在地化調适: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创新[J].中国农村观察, 2023 (06):103-123.

张大维.优势治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与乡村振兴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 2018(11):66-72.

张瀚丹,李娅.数字经济与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林业经济, 2023, 45(11):50-72.

张林,温涛,刘渊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理论机理与实证判定[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6(05):42-56, 191-192.

张明,杜运周.组织与管理研究中QCA方法的应用:定位、策略和方向[J].管理学报, 2019, 16 (09):1312-1323.

张楠,员智凯,余京洋.强化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科技支撑: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 2023(08): 113-121.

张睿,孙雨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殊途”?——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组态路径分析[J].旅游学刊, 2023, 38(09): 77-90.

张颖婕,许亚萍.社会发展理论视域下乡村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与实践逻辑[J].农业经济, 2021 (10):59-60.

赵慧娥,贺壮,董生忠.绿色金融助推辽宁数字乡村建设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 2023(01):113-114.

赵荣,李秋娟,陈绍志,等.全面停伐对长白山森工集团发展的影响及问题研究[J].林业经济, 2019, 41(05):7-10, 37.

赵云辉,陶克涛,李亚慧,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QCA方法的联动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20(11):118-136.

周衍平,李悦,陈会英.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创新能力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基于TOE框架的组态研究[J/OL].经营与管理, 1-16[2023-11-25]. https://doi. org/10. 16517/j. cnki. cn12-1034/f. 20231008. 015.

朱启臻.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产业——产业兴旺的一种社会学解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03): 89-95.

朱煜明,刘才宏,穆炳旭.经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政策导向型乡村产业振兴模式与保障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 2022(09):33-41.

朱媛媛,张瑞,陈慧媛,等.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空间优化及调控路径研究——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 (12):2362-2376.

Aleksandra B, Nstalis M, Konrad B. "Paradoxical" dissatisfaction among post-socialist farmers with the EUs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Subjectivities in rural Poland [J]. East European Politics, 2022, 36(03):1201-1218.

Alfranca O, Voces R, Herruzo A C, et al. Effects of innovation on the European wood industry market structure [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2014, 40:40-47.

Barthod T.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community forest management in Nepal [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2015, 10(01):172-179.

Berg D, Demeur G. Comparative research design: Case and variable selection [M].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9.

Campbell J T, Sirmon D G, Schijven M. Fuzzy logic and the market: 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 to investor perceptions of acquisition announcement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59(01):163-187.

Candel L, Katrien J. Feindt P H. Reconstructing the framing of resilie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s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post-2020 reform [J]. Sociologia Ruralis, 2022, 62(03):142-156.

Eleni Z, Muhammad A, Alexandros G. Exploring environmental economic performance linkages in EU agriculture: evidence from a panel co-integration framework [J].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23, 34(02):469-491.

Fiss P C. Building Better Causal Theories: A fuzzy set approach to typologies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54(02):393-420.

Gabor N. Three decades of transformation in the East-Central European countryside [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20, 61(02):1-3.

Hagadone TA, Grala R K. Business clusters in Mississippis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 [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2012, 20:16-24.

Hanna C, Wallace P. Planning the urban food scape: policy and regul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Aotearoa New Zealand [J]. Kotui‐tui: New Zealand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Online, 2022, 17(03):1-23.

Khudyakova E, Vodyannikov V, Berdyshev V, et al. Problems of providing agro-industrial complex organizations with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their solutions [J]. Agrarian Bulletin of the Urals, 2021(13):92-100.

Kuswardhani N, Sari F N, Wibowo Y.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locations and factors for coffee agro-industry development in Argoprro mountain, Jember [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 250:012065.

Li L, Li F, Tao C, et al. The impact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on export of forest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n China: evidence from enterprises data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Forestry, 2019, 38(08):1-12.

Li X H, Liu Y S, Guo Y Z.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opulation-land-industry coupl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 detection in rural China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2023,33(11):2257-2277.

Marta G, Bazyli C. Impact of policy and factor intensity on sustainable value of European agriculture: Exploring trade-off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efficiency at the regional level [J]. Agriculture, 2021, 11(01):12-31.

McBroom M W, Zhang Y, Li H, et al. A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Forestry Industries in East Texas [J]. Annals of GIS, 2013, 19(03):1-7.

Mikael J. Evaluating the USFS State and Private Forestry Redesign: A first look at policy [J]. Els Evier Journal, 2012, 10(06):35-42.

Misangyi F,Dwivedi P, Joshi A. Gender-Inclusive gatekeeping:how (mostly male) predecessors influence the success of female CEO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8, 61(02):379-404.

Molnar A. Can we be certain about future land use change in Europe? A multi-integrated-assessment analysis [J]. Agricultural Systems, 2016, 12(01):126-135.

Nakano S.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r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apan: Analysis using a smart agricultural kaizen level technology map [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22, 198(01):231-242.

Osses T, Kies U, Schulte A. Regional shifts of employment growth in the european wood-based panel and furniture industries [J].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 2013, 15(01):82-97.

Papamitsiou Z, Pappas I O, Sharma K, et al. Utilizing multimodal data through fsQCA to explain engagement in adaptive learn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20, 13(04):689-703.

Ragin C C. Re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Fuzzy sets and beyon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Riera P, Najera T.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firm efficiency: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in Croatian forestry [J]. Taylor& Francis, 2015, 23(02):624-636.

Rihoux B, Ragin C C. Configurational comparative methods: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QCA) and related techniques [M].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9.

Schneider C Q, Wagemann C. Standards of good practice in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QCA) and fuzzy-sets [J]. Comparative Sociology, 2010, 9(03):397-418.

Schulte A. Regional Shifts of Employment Growth in the European Wood-Based Panel and Furniture Industries [J].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 2013, 15(01):82-97.

Vipriyanti N U, Surata S P K, Sujana I P, et 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Community Perception of Pajaten Village on Policy Determining Rural Industry Are in Tabanan, Bali [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2, 1027:102035.

(責任编辑康燕)

①数据来源: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未来乡村数量分三批次,截至2023年12月累计公布567个,整理所得。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