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园林艺术价值及设计手法探析

2023-04-08 03:16
林业经济 2023年12期
关键词:圆明园园林景观手法

圆明园建筑风格独特、艺术价值丰富,将江南园林的清丽俊秀、柔和优美与北方园林的宏伟壮观、大气磅礴融为一体,形成了集山水、建筑、文化、艺术、植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艺术,因此,圆明园不仅是一座极具艺术氛围和历史文化气息的园林,还是清代皇家文化与封建文明的象征。由何重义和曾昭奋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圆明园园林艺术》一书,从文化和艺术的视角出发,以圆明园为中心介绍了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详细分析了清代皇家园林造园技术,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圆明园园林艺术》一书共包括六章内容。前言部分介绍圆明园简史。第一章主要介绍北京西郊园林,研究玉泉山水系与万泉河水系,讲解北京西郊园林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第二章从山的艺术构思、水面空间、园林建筑、林木花卉等视角概述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的建筑风格,并分享了三园的总平面图和园林建筑景物名录,使读者对三园有了系统且全面的认知和了解。第三章重点介绍圆明园中心区、西区、海景区、北区的建筑景观和艺术风格,使读者了解圆明园各区的景观。第四章分析圆明园四十景图与图咏,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圆明园的壮美景观、建筑风格及历史文化内涵。第五章主要介绍长春园,分析长春园的总体规划格局,研究具体的设计构思,讲解长春园的园林和建筑群,特别介绍了长春园的西洋楼区。第六章分析绮春园的概况,阐述其主要园景和建筑群。附录部分列出圆明园大事记,让读者从时间维度了解圆明园的设计、建设和历史使用情况。

参阅该书内容可知,圆明园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瑰宝,是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的杰作,不仅汇集了江南园林景观和造园思路,还借鉴了西方园林建筑经验,可谓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在世界建筑史和造园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圆明园规模宏大、造园技术精湛、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超强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本文结合圆明园的建筑特征和园林景观,从三个方面对圆明园的设计手法进行深入探析。

第一,造景、借景与对景手法应用。植物是圆明园的重要元素之一,不仅能够提高园林的生命力和活力、增加园林的美感、使园林绿意盎然,还能通过不同的造景与借景手法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在圆明园中,工匠利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点、色彩变化等创造了不同的园林景观;通过借景将远处的山峰、湖泊、树木等自然景观引入园中,使自然景观成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园林的景观内容和景观层次更加丰富、建筑视野更加开阔;通过对景手法,将圆明园内各景观联系起来,不同景观交相呼应,形成更加和谐的景观布局和空间结构,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深度,强化了人们的游览体验。

第二,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园林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演变,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圆明园园林设计手法强调自然与人工和谐共生,更注重园林内部空间的层次感和变化性,工匠在进行圆明园园林设计时,将园内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圆明园建筑物的布局、造型、色彩等与周边的山水景观相协调,园内山水风光和建筑景观交相呼应,亭台楼榭、假山、石桥、廊道等浑然一体,园内空间更加自然立体,使得圆明园不仅具有自然之美,也兼具人文韵味。游客在园中既可观赏到精妙绝伦的建筑艺术,也能欣赏到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

第三,注重体现其文化内涵。圆明园设计之初,不仅创造了壮观的景色,更彰显了我国的文化魅力和大国风范。当时我国封建制度正处于顶峰时期,清朝统治者集全国之力建设圆明园,收集了大量的艺术收藏品和文化瑰宝,使圆明园成为一座自然、歷史和人文博物馆。从圆明园的设计手法来看,整体建筑风格多样、细节精致、审美价值独特,既有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庄重典雅,也有江南园林建筑的清丽俊秀,还采纳了西方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内涵,体现了文化的包容与融合、传承与创新。同时,圆明园设计深受传统文化——山水画的影响,园中的假山、湖泊、树木、建筑等元素被巧妙组合,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增加了园林的文化意境和审美内涵,强化了观者的视觉和心灵体验。

综上所述,独特的设计手法和文化理念使圆明园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和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价值,还向外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大国风韵。

(黄红艳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圆明园园林景观手法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