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效果观察

2024-03-26 13:21曹红京李月茹王秀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关怀人文

杨 坤, 曹红京, 李 宁, 李月茹, 李 林, 王秀燕, 汤 虹

(1. 北京市隆福医院 骨科, 北京, 100010;2. 北京市隆福医院 护理部, 北京, 100010)

糖尿病足是严重的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在其病程中发生足部溃疡或坏疽[1-2]。该疾病由于病程时间长,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且预后效果较差,还有截肢和丧失生命的风险,增加社会经济负担[3]。人文关怀是以患者为中心,把对患者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整体护理内涵的补充和延伸[4]。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注重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进行的真诚的关怀和照顾。伴随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人文关怀理念在临床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和普及。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5]。本文选取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人文关怀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参照2020 版《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制定;②具有较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③合并其他严重糖尿病并发症;③合并肿瘤或其他血液系统严重疾病。

采用随机数组表法将10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47~78岁,平均(62.12±3.65)岁;病程2~6 年,平均(4.12±0.32)年。观察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48~76 岁,平均(63.23±2.45)岁。病程2~6 年,平均(4.09±0.3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并符合2013 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降糖药物,给予控制血糖、降压、降血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糖尿病即足部并发症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正确服药方法及饮食方法,针对性地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确保患者餐后血糖<9.0 mmol/L,空腹血糖<7 mmol/L。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

1.2.1 加强培训:团队护理人员接受专业化的人文关怀理念培训,坚持“严、实、久”原则,采用提问、查房、考试及参与知识竞赛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护理团队成员的日常管理,应做到工作上严格要求,确保护理人员能够保持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生活中加强关心和帮助,确保护理人员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注重对成员临床思维能力训练,摒弃惯性思维及定向思维,提升护理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自我管理效果。

1.2.2 人文关怀教育:糖尿病足患者在治疗中由于对疾病治疗方法不了解、过度关注治疗效果等,导致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积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人文关怀理念这一教育形式具有创新性,坚持以人为本,将患者视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围绕患者对于健康的需求而给予针对性教育。人文关怀教育从患者入院后直至出院,贯穿医疗服务全流程,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教育内容包括:药物正确使用方法以及预防不良反应、控制不良情绪、运动康复训练方法、生活作息指导、及时发现复发征兆等[6-7]。结合患者文化程度采取针对性的宣教形式[8],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采用专业知识进行宣教,以便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识;如果患者文化水平偏低,则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宣教。告知患者随诊时间、联系方式以及在院外的注意事项等。嘱患者定期实施足部护理,对自己的足部皮肤状况进行检查,观察有无破损,一旦发现破损之后及时进行伤口处理[9]。如当足部破溃部位处出现感染、分泌物等症状时,则需要尽快清理分泌物,每日进行换药,如改善不佳,嘱患者尽快来院处理。

1.2.3 营造人文关怀氛围:糖尿病足患者所处的环境氛围与人文气息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康复效果,改善环境需要从细节处着手。病房布置上注意保持环境舒适、温馨,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定时打扫通风,保持床单被褥整洁。与糖尿病足患者沟通中,应热情、端庄、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获取患者的信任,提升患者依从性。

1.2.4 创设人文关怀情境:多数糖尿病足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由于疾病治疗时间较长,导致患者丧失治疗自信心,会出现抵触和不配合的情况。人文关怀理念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法和药物治疗效果及优势,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治疗之前使用心理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精神状态等,便于后续心理指导工作顺利开展。部分患者会担心治疗效果,从而引发焦虑、紧张情绪,严重者还会出现悲观厌世心理,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查房及时发现,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法[10]。

1.2.5 家庭人文关怀护理:家庭人文关怀体现在病房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采用昵称称呼糖尿病足患者,体现亲切感。根据患者生活习惯和爱好,定期组织患者唱歌、听音乐、看电视、做手工等,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还可以增进护患交流,为患者提供一个和外部环境相似且具有家庭氛围的住院环境。此外,采用家庭安慰方法,获取患者家庭成员的支持,共同配合,嘱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1]。对于部分患者因糖尿病足部并发症导致残疾而产生负罪感的情况,科室邀请心理医生开展心理治疗,确保患者能够保持平稳、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1.2.6 出院后人文关怀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在出院后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和健康指导。通过建立患者微信群,定期进行询问和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同时跟患者所在社区和工作单位相关人员及时沟通,为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做好准备。营养指导方面,科室和医院营养师密切配合,结合患者口味偏好和康复需要制定出院后的食谱,满足患者每日所需营养。通常情况下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严格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取,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SAS 量表共20个条目,标准分分界值50 分,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为重度焦虑。SDS 量表共20 个条目,标准分分界值53 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 和SDS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 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SAS和SDS 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SAS和SDS量表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SAS和SDS量表评分比较(± s)分

?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不断发生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且伴随疾病的发展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属于主要并发症之一,疾病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12]。糖尿病足治疗周期长,疾病治愈率低,患者极容易合并有焦虑、烦躁及郁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疾病预后和治疗效果。

人文关怀是护患沟通的桥梁。人文关怀理念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确保护患之间能够有效沟通[13]。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满足患者健康需求,优化护理流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负面情绪,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 和SDS 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增加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升护患沟通效率,增加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干预从加强团队建设和培训、人文关怀教育、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创设人文关怀情境、家庭人文关怀护理、出院后人文关怀护理几方面出发,完成了对患者身心状态的调节,确保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治疗和护理。此外,基于人文关怀理念和患者需求,护理人员应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素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及人文关怀情境,并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人文关怀护理工作中来,将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延续到出院后护理工作中,提升糖尿病整体护理水平。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关怀人文
人文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