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燕, 曹红京, 李 宁, 李月茹, 李 静, 杨 坤, 李 林, 汤 虹
(1. 北京市隆福医院 骨科, 北京, 100010;2. 北京市隆福医院 护理部, 北京, 100010)
糖尿病病足溃疡临床多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以及肢端坏疽等症状,患肢的疼痛以及创面的难以愈合[1],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进而导致疾病恶化,增加患者截肢的风险[2-3],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糖尿病足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显得尤为必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4]。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方面有其特色和效果,其中中药塌渍法即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对感染控制及促进疮面愈合具有明显功效,提高了糖尿病的保肢率,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5]。探讨心理干预联合中药塌渍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3 年1 月—5 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64 例糖尿病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参照2020 版《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制定,Wagner分级I~IV级;年龄≥18 岁;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和其他全身感染,无恶性肿瘤;患者或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患或其他因素不能配合治疗和随访;对中医外用药物过敏;已经参与其他临床试验;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其他严重并发症。脱落标准:研究中过程中主动退出;依从性差,无法按照研究要求进行干预或随访;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试验需紧急处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66.38±8.62)岁,平均病程(10.53±4.13)个月;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7.02±9.42)岁,平均病程(10.86±4.5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并符合2013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化基础治疗,在积极控制血糖、降压、降血脂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血小板、微循环改善、营养神经和抗感染治疗,配合制动减压。对溃疡创面进行清创,给予敷料包扎并及时更换。观察组增加中药塌渍治疗,并强化患者心理干预。
1.2.1 中药塌渍技术
中药塌渍技术基本方剂组成:忍冬藤40 g、虎杖15 g、大黄15 g、川牛膝15 g、黄连10 g、红花10 g、制没药10 g、制乳香10 g;对于发热及伤口红肿患者,应增加野菊花15 g、黄柏15 g;对于皮肤紫暗肢冷、破溃处久不收口的患者,应增加黄芪40 g、鹿角霜30 g;对于局部位置处出现疼痛明显加重的患者,应增加冬青30 g、姜黄20 g。浓煎取汁500 mL,给予患者湿敷,每次湿敷时间控制15~30 min,每日湿敷的次数控制在1~2次[6-7]。
1.2.2 心理干预
1.2.2.1 强化认知:护理人员积极开展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可通过一对一讲解、知识讲座、视频资料等形式,为患者讲述糖尿病足溃疡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临床症状表现、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等,对于患者的错误认知和行为给予纠正,不断提高患者的认知[8]。告知患者穿鞋过紧造成足趾挤压伤,所以应选择合适的鞋袜。选择鞋面质地柔软并且通气性能好,形状要圆头,厚软底,鞋口是系带或者尼龙扣,禁止尖头和高跟鞋,同时不穿凉鞋、拖鞋外出。穿棉质袜子,选择浅色的,足部有破损能及时发现。不要穿弹性过强的袜子,避免影响血液循环,不穿有破洞或修补的袜子,避免足部的损伤。每天要更换袜子,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爽。冷天可穿厚棉袜或毛袜保温,切忌用热水袋、暖炉、电热毯取暖,以免足部烫伤。脚上出现破溃茧子、鸡眼、皮肤干裂、湿冷水肿、肤色变暗趾甲变形局部红肿及感觉缺失,不要撕掉或剪掉周围的死皮,不要随意使用足锉、药膏、药水、刀片来处理鸡眼,避免造成小创伤未及时发现或正规处理而感染。指导患者定时定量进餐,监测血糖,教会患者正确识别低血糖症状及自救相关知识,指导患者随身携带含糖食物,空腹血糖控制在<7.8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0 mmol/L。血糖的稳定有利于糖尿病足感染控制和治疗。
1.2.2.2 焦虑、抑郁的护理干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长期受疼痛折磨,因惧怕截肢而引起无力感、悲观、沮丧、焦虑、抑郁情绪。护士关心关爱患者,让患者感受亲人的温暖,倾听患者诉求,安慰鼓励患者建立治疗信心。运用小班化交流帮助与其他病友建立良好感情,发挥“邻居效应”,改善自身心理消极情绪,减少焦虑和恐惧。态度热情,向患者耐心讲糖尿病足的知识和截肢的必要性和不截肢的危害性,让患者明白截肢目的为了保全生命,进行糖尿病足疾病宣教,以及针对性的多媒体宣教,加强患者对糖尿病足治疗的认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9],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细心疏导患者心理的压力,有利于疾病康复。糖尿病足溃疡病程时间长,需要长期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疾病的发展,长久疾病的折磨以及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会使患者产生诸多不良情绪,如悲观、焦虑、恐慌等,此时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沟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同时还需要家属参与到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来,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陪伴,让患者感受到护士、朋友、亲人给予的关爱,让其感受到温暖,同时鼓励患者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转移注意力,消除不良情绪和孤独感。
1.2.2.3 疼痛护理干预:调节病房温湿度,保持病房安静,定期更换床单,保持清洁,抬高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促进血液循环。采用音乐疗法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疼痛,叮嘱患者放松肌肉,增加疼痛耐受力。必要时遵医嘱药物治疗,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饮食及用药指导,定时查房,关注患者创面恢复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实行全程疼痛教育、镇痛干预与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其康复[10]。
1.2.2.4 心理咨询: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除了在医院门诊和病区设置心理咨询室,还可以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能够正确的面对疾病、面对生活。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共计实施6个月的访谈,旨在提升患者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过程、预防措施的认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11]。
1.2.2.5 情感支持:社会支持主要指的是社会各个层面和个体的支持,主要包括家庭、工作单位、朋友等给予的精神以及物质上的支持。其中,家庭成员的支持是重要的社会支持的一部分,良好的家庭成员支持会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会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被爱护,有自我存在的价值。护理人员还要向家属多普及糖尿病足溃疡疾病知识,如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及自我护理方法等,告知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支持和鼓励[12]。
1.2.2.6 中医特色情志护理:《黄帝内经》记载“膏粱厚味,足生大疗”。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情志因素起重要作用。对患者进行情志辩证,耐心积极疏导患者情志,采取因人和因病施护的针对性护理,以“恐胜喜、喜胜忧、忧胜怒、怒胜思、思胜恐”的情志相胜法进行干预,以矫正有害的情志变化。患者自身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情志畅达,从而能够维持心主血脉正常功能的发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13]。常用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包括情志相胜法、疏导发泄法、心理暗示法及五行音乐疗法等。告知患者久思易郁结、大惊引乱气、恐慌易气滞、喜怒无常损气,情志不和诱营卫不合及气血失调之症,故需积极鼓励患者多与家人、病友沟通,使患者主动将焦虑、悲伤及忧郁等心理宣泄出来。
评估患者红肿伤口消肿情况和破溃伤口的修复情况,其中患者的病足溃疡的创面完全愈合并结痂,红肿病症基本消失为显效;患者的病足溃疡的创面面积减小,红肿针状减轻为有效;患者的病足溃疡的创面无明显变化,红肿症状持续为无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足部疼痛感。
红肿伤口消肿和破溃伤口修复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红肿伤口消肿和破溃伤口修复评价[n(%)]
干预前,两组两组患者足部疼痛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VAS 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足部疼痛VAS评分比较(-x± s)分
糖尿病足溃疡属于糖尿病中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伤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若溃疡部位处长时间不愈合,破溃将会反复发生,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消小腿变黑及足趾等情况,患者出现疼痛难忍情况,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本研究运用中药塌渍技术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肢体症状,缓解疼痛。中药塌渍技术通过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托毒祛腐,活血和络,养血生肌,温阳益气,促进溃疡的功效[14]。同时,针对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及疼痛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运用心理干预,增强患者对糖尿病足溃疡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通过开展宣教和心理疏导,增加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支持[15],增加治疗依从性,确保疗效,有助于确保患者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本研究结果显示,红肿伤口消肿和破溃伤口修复评价,观察组干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VAS 量表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心理干预联合中药塌渍技术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红肿伤口消肿和破溃伤口的修复,缓解足部疼痛感。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