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粉足三里穴位贴敷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2024-03-26 13:21杨恩慧刘国培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腹部穴位

杨恩慧, 夏 美, 刘国培, 郭 立

(贵州省安顺市中医院 外科, 贵州 安顺, 561000)

腹部手术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但腹部手术后常伴随着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蠕动减弱等问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1]。中医认为,胃肠功能紊乱与麻醉和手术的创伤有关,腹部手术后导致脏腑生理机能失调,阴阳平衡和气化机制破坏而阻滞不通、气血不畅、脾胃不和或内伤、气血瘀滞、气机升降失宜。因此,化湿醒脾、行气散滞、疏通气机是治疗的关键。运用中医穴位贴敷技术,选用对胃肠功能有独特疗效的中药厚朴和足阳明胃经上的合穴足三里穴进行贴敷治疗,从而激发经络之气,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气血,改善脏腑功能,使麻醉的胃肠恢复蠕动,促进肠腔内积气的排出,使胃肠功能及早恢复正常[2-3]。本研究探讨中药厚朴粉足三里穴位贴敷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并需要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②均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③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②患者具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异常;③患者曾经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特别是对厚朴粉或其成分过敏;④患者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影响合作能力;⑤患者曾经在其他临床试验中参与过或正在参与其他治疗试验;⑥临床医生认为不适合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0~72岁,平均(43.80±3.56)岁;手术类型:胆囊切除手术15例,阑尾切除手术13例,胃穿孔修补术1例,卵巢囊肿切除手术1例。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10~82岁,平均(48.57±3.68)岁;手术类型:胆囊切除手术18例,阑尾切除手术9例,胃穿孔修补手术1例,黄体破裂手术1例,异位妊娠手术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20190057)并符合2013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①饮食护理:术后暂禁饮食。②起居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 h,麻醉清醒后协助取半卧位休息,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③情志护理:术后患者因为切口疼痛而出现焦虑情绪,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为患者讲解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时为患者处理不适症状,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确保安心配合治疗。④疼痛护理:患者因术后切口疼痛导致不敢翻身,不愿意尽早下床活动,因此应及时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以减少腹部张力,从而缓解腹部切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⑤用药护理:遵医嘱静脉补液治疗,合理完成治疗计划,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并注意避免使用会对患者胃肠功能造成影响的药物③。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厚朴粉足三里穴位贴敷治疗。①药物准备:药物现配现用,将厚朴粉和蜂蜜按照1:1 的比例调匀,再将调好的药糊平摊于三伏灸贴中央备用。②方法:操作前与患者沟通,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正确取患者双侧足三里穴,将调制好的中药敷贴准确贴敷于患者双侧足三里穴位上,并做好固定[4]。③贴敷时间:患者手术回病房后30 min 即开始贴敷,每6 h 更换药物1 次,直至患者恢复肛门排气为止。④注意事项:在整个贴敷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有效的沟通,观察贴敷部位皮肤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感到不适或有过敏症状[5]。如果患者在贴敷过程中出现皮肤红肿、瘙痒、刺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贴敷并进行评估。⑤记录和评估:护士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贴敷过程、时间和任何不适症状的变化。对贴敷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展,满意:总评分≥90分;基本满意:总评分70~89分;不满意:总评分<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时候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s) h

表1 两组患者时候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s) h

?

2.2 护理满意度评价

研究组总满意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评价[n(%)]

3 讨论

腹部手术的发展涵盖了多种不同的手术类型,包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开腹手术一直是传统的方式,但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出现使得许多手术可以更小创伤地进行,缩短了患者的疼痛和康复时间[6]。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腹部手术的临床实施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其中一些改进包括:①更小的创伤: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7]。②更快的康复: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缩短,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③更少的并发症:现代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方法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腹部手术作为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方式,却常伴随胃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这些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以及整体康复进程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腹部手术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导致胃肠功能出现紊乱的情况,进而影响患者食欲,且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会对患者皮肤、肌肉以及静脉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患者出现气滞血瘀,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8]。此外,患者还会出现排气困难、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术后康复。导致上述不良情况的原因包括:①手术创伤:即使是腹部微创手术也可能导致胃肠功能受损,患者表现为术后恶心、呕吐和肠梗阻。②长时间禁食: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暂时禁食,这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的暂时性受损,但通常会在恢复期结束后逐渐改善。③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内出血等并发症可能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需要及时治疗。④个体差异:每个患者的生理状况和术后康复过程都不同,因此胃肠功能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腹部手术的临床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技术不断改进,临床实施效果不断提高,尽管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后胃肠功能恢复不良的情况,但随着医疗科学的不断发展,术后管理方法的改进以及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这些问题的发生率已经明显降低,使腹部手术成为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选择。

胃肠功能的恢复不仅直接关系到病患的营养吸收和体力康复,还影响着患者整体免疫系统的平衡,同时也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9]。穴位敷贴技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将中药制成一定剂型,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消胀、活血化瘀的作用。中医认为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往往与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而厚朴具有燥湿消痰、行气消胀、下气除满的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除以上功能之外,厚朴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以下作用:①消炎镇痛作用:厚朴乙醇提取物可以降低由乙酸所导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上升,二甲基苯所导致的肿胀情况也可得到抑制;②肌肉松弛作用:厚朴酚具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并且作用较为持久,厚朴生物碱可以起到阻断神经-肌肉的作用,从而促进骨骼肌松弛[10]。因此,腹部手术后运用厚朴粉调蜜贴敷于足三里穴位以激发经络,可以起到疏通腹部气血、促进积气排出、改善脏腑功能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同时,厚朴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治疗应激反应造成的胃溃疡,也可以使肠管平滑肌处于兴奋的状态[11],使其蠕动增强,这为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缩短,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采用厚朴粉足三里穴位贴敷法可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原因在于,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功能。刺激足三里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达到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12]。二者合用,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达到通经活络,促进胃肠道气血的流通,从而改善腹部手术后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此外,厚朴粉还具备祛湿的作用,这对于减轻手术后可能积聚的湿邪,从而改善腹部不适症状,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厚朴粉足三里穴位贴敷能有效促进肠蠕动,减轻术后腹胀症状,使胃肠功能尽早得到恢复,缩短术后禁食时间,提升患者舒适感及满意度,且该方法应操作简便,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借鉴。然而,本研究时间短、病例少,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研究,全面深入地了解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以及长期效果,在今后研究中可以继续深入探索,保证数据分析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参考与借鉴。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腹部穴位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