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4-04-27 04:09刘丽伟周佩琪蔡雨欣
早期儿童发展 2024年1期
关键词:城市社区

刘丽伟 周佩琪 蔡雨欣

摘要:社区的合理支持对提高学前儿童家庭的家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武汉市0~6岁儿童家长与一线社区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了解当今城市地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并针对此提出可行的优化建议。本研究发现,当前社区在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硬件设施支持较好,但教育学习指导不足的问题。受不同因素的影响,社区提供的支持服务质量与学前儿童家长接受的支持服务质量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社区或新型社区能在特定领域提供更高质量的支持服务、大龄幼儿家庭或高SES家庭能在多个领域获得更高质量的支持服务,以及季节性疾病流行期间社区支持服务的质量有所不同等。针对以上现象,本研究从多方力量相助、社区资源共享与线上资源开发三个角度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社区支持 城市社区

中图分类号: G61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7-0609(2024)01-0044-16

一、问题提出

家庭是人们生活的核心组织,也是教育的基础单元。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发展、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奠基和影响作用。[1]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生活节奏加快、家庭结构快速变化、职场竞争激烈等诸多因素交互影响下,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育儿模式将不能完全满足家庭育儿的需求。[2]时代呼吁并迫切要求儿童教育和照料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社区作为微观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3],是落实社会支持学前儿童家庭各项措施的具体执行者[4],由社区牵头,利用一定的物质、精神、心理手段,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社区支持网络对学前儿童家庭开展家庭教育的帮助[5],不仅是完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举措,还是缓解学前儿童家长育儿压力[6]、实现教育公平[7]、提升家庭教育整体水平的有益方法。基于此,我国近年来颁布多项政策文件对社区为学前儿童家庭提供的各项服务予以规定和支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应当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依托社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8];《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对辖区内社区家长学校、学校家长学校及其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进行指导”[9];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 [10],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积极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11]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实践中仍存在普及率低、覆盖面窄[12]、供需不符、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13]等诸多阻碍,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服务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社区如何响应国家政策、满足家庭需求、发挥社区力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议题。

社区作为社会支持的重要载体,凭借着与家庭的地缘接近性及信息对称性,能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更为适切的服务。[14]具体来看,为构建完善的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服务体系,不少国家和地区采取设置社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专项服务[15]、依托公共服务文化阵地开展亲子活动、建立家长交流小组[16]等多项措施。与此同时,众多学者对社区支持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展开研究,以期增强家庭教育的功能,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其中多数学者已达成普遍共识,发挥政府主导地位[17]、构建科学指导服务体系、建立治理评价体系、健全服务运行机制[18]是建设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有力措施。现有研究虽然在政策和理论层面为社区支持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服务提供了一定保障,但是对家长的切实需求的关注尚不足。学前儿童家长作为支持活动的主体,其真实需求应当被重视。此外,社区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人力与财力匮乏、工作人员能力不够、专业性不强等困境,而社区工作者的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定位就是资源的联结者、支持工作的执行者,能够有效帮助社区家长找到满足其需求的资源途径。[19]因此,了解社区工作者的支持理念、工作状态以及工作困难,对更好地提出相关领域的优化策略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综上所述,本研究尝试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社区工作者、学前儿童家长的角度探究中国语境下城市社区支持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寻求社区支持与家长需求的双向衔接。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武汉市内十三个辖区0~6岁儿童家长与一线社区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针对学前儿童家长,本研究通过武汉市妇联联系各街道,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覆盖武汉市所有辖区,在同意发放问卷的街道向广大学前儿童家长发放问卷,了解现阶段武汉市学前儿童家庭享受到的家庭教育社区支持服务的现状。此次研究针对武汉市学前儿童家长共发放问卷577份,以严格标准(剔除有规律作答、未作答题数超过5%的问卷)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筛选后,剔除无效问卷44份,最终共获得有效问卷533份。参与调查的家长基本信息具体见表1。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邀请了工作于传统街坊式社区、单一单位式社区、综合混合式社区、现代商品房式社区四类城市社区[20]共23名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参加半结构化访谈,了解社区工作人员针对学前儿童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社区支持服务的真实情况。访谈时间和地点在与访谈者商定后确定,访谈者均选择了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在访谈者的办公室中进行访谈。受访社区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具体见表2。每段访谈用时30~60分钟,访谈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了录音,最终整理得到访谈转录文本12万余字。本研究运用NVivo 11 plus对访谈文本根据社区支持的指标进行整理,并进行词频分析。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问卷借鉴了李晓巍等人设计的《幼儿家庭教育社区支持调查问卷》。该问卷的设计基于李晓巍提出的幼儿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六领域三层次”体系框架,主要从物质环境支持、身体健康支持、教育学习支持、文化娱乐支持、人际关系支持和安全保护支持六大领域调查社区支持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21]为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长在获取社区支持服务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在不破坏问卷结构的基础上对原问卷做了部分修改,删去了涉及家园共育、在园教育、亲师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使问卷的适用范围从3~6岁儿童家长扩大到0~6岁儿童家长,问卷设计的参照指标如表3所示。同时,本研究对修改后的问卷进行了信度检测,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為0.826,问卷信度较高。

本研究的访谈提纲设计同样基于李晓巍提出的幼儿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六领域三层次”体系框架,根据表3中所列出的各个具体指标设问,以了解社区在各项支持领域为学前儿童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具体情况,例如“社区为家长和幼儿提供的医疗服务都有哪些?”“社区通常每年组织多少次针对婴幼儿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预调研的结果,增设了部分问题,例如疾病流行的影响、支持工作中的难题、希望获得的帮助以及自认为支持质量最高和最低的领域分别是什么等问题。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在设计完成问卷和访谈提纲后,针对部分研究对象开展了预调研。在问卷预调研阶段,共针对武汉市0~6岁学前儿童家长发放线上问卷231份,经无效问卷剔除后对预调研问卷数据进行了信度检验与初步分析,最终确定无误后将问卷运用于正式调研。在预调研阶段,共邀请5位社区一线工作人员接受访谈,访谈结束后根据访谈具体情况与受访者建议对访谈提纲进一步细化与修改,最终将修改完成的访谈提纲在正式访谈中运用。

三、分析与结果

(一)社区支持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量化数据分析可得,社区的总体支持情况一般,各项具体支持领域的支持质量存在差异。其中,安全保护支持、物质环境支持与身体健康支持等领域的得分较高,支持质量较好,而人际关系支持、文化娱乐支持以及教育学习支持等领域的得分较低,整体支持质量较差。

(二)影响社区支持现状的因素

1. 社区自身因素

(1)社区位置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位于武汉市不同区域的社区在各领域的支持质量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仅在教育学习支持领域,位于中心城区的社区与位于远城区的社区在支持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位于中心城区的社区的支持质量显著优于位于远城区的社区。但是在社区支持总分和其他五大领域的支持质量方面,位于中心城区的社区与位于远城区的社区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社区类型

参与本次研究的一线社区工作人员分别来自四种类型的社区,根据访谈结果和实地观察得出,不同类型的社区在为学前儿童家庭提供支持服务的各个领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物质环境支持领域所提供的支持服务差异最为显著,具体差异如表5所示。

现代商品房式社区在交通与儿童活动场地两项支持指标上所提供的支持服务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社区,单一单位式社区在住房指标上能够提供最为优越的支持服务。相较于传统街坊式社区,综合混合式社区在物质环境支持领域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支持服务。传统街坊式社区在物质环境支持领域的各个指标上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均最不理想。[22]

2. 学前儿童及家长因素

(1)儿童年龄

为了研究不同年龄儿童的家庭所接受到的社区支持服务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以家长现阶段所养育的孩子的年龄为自变量,以社区支持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整体上看,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家庭的社区支持得分存在显著的组间显著差异(P<0.05)。在具体的支持领域中,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家庭在人际关系支持领域的得分与文化娱乐支持领域的得分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但是在其余四大支持领域的得分方面组间差异却不显著。具体见表6。

2.本部分研究以一岁为单位将儿童年龄进行分组,共划分出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六个年龄组。

3.有88位参与本次问卷填写的家长有两个及以上的0~6岁儿童,且这88位家长的两个及以上儿童的年龄亦不同,对该部分的数据分析造成干扰,故设置该部分家长数据为缺失值。

为了更详细地分析各个组间的差异情况,本研究进行了事后多重检验。结果显示,在人际关系支持的得分方面,1~2岁儿童家庭的得分显著低于3~4岁儿童家庭,2~3岁儿童家庭的得分显著低于4~5岁儿童家庭(P<0.05);在文化娱乐支持的得分方面,1~2岁儿童家庭的得分显著低于5~6岁儿童家庭,2~3岁儿童家庭的得分显著低于4~5岁儿童家庭(P<0.05)。说明社区为低龄儿童家庭提供的人际关系支持与文化娱乐支持的质量不如大龄儿童家庭。

(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本研究综合考虑父母的学历、工作和家庭收入,生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Z分数。为研究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家庭所接受到的社区支持质量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Z分数以25%、75%进行分组,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Z分数为自变量,以社区支持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从整体上看,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在社区支持总得分上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01)。在具体的各个领域的支持得分中,除安全保护支持领域外,其余五项支持领域的得分均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等级不同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为了更详细地分析各个组间的组间差异,事后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在社区支持总分与物质环境支持得分方面,低等级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的得分显著低于中等级和高等级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P<0.05);同时,在身体健康支持、人际关系支持和文化娱乐支持方面,低等级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的得分显著低于中等级或高等级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P<0.05)。但是,在上述领域的支持得分中,中等级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的社区支持总分却与高等级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低等级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家庭获得的多个领域的社区支持质量显著低于中、高等级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家庭,但是中、高等级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获得的社区支持服务质量却不存在较大差距。

3. 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社区为学前儿童家庭提供支持服务的社会背景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新冠疫情因素对社區提供支持服务的影响最为显著。[23]

在针对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的访谈中,八成以上受访者均表示,季节性疾病如秋冬季流行性感冒高发期间,社区组织学前儿童及其家长开展线下支持活动的频率明显减少,有受访者表示:“流感流行期间,我们很少组织聚集性的线下活动,讲座类活动组织的频率有所减少,不过偶尔还会有,但是一些线下娱乐活动比如亲子运动会、联欢会这类的活动基本上没有再举办过。”(受访者1)

此外,超过半数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社区支持的主要内容也在季节性疾病流行之后有所偏移。其中有受访者认为“支持的重点更多会向身体健康支持领域偏移,主要工作内容围绕防疫知识宣传、疫苗接种以及人员流动管理等方面展开”。(受访者8)与此同时,亦有过半数的工作人员在访谈中提及,其间,社区支持活动的总体质量不可避免地有所下滑,如有受访者说道:“我明显感觉到最近的支持活动举办没有疫情之前的新颖有趣了,实用性也不是很强,可能是因为这些原因,家长的参与积极性没有之前高了。”(受访者17)

但是,也有少数工作人员认为疫情对社区支持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家长们的社区意识有所增强,与社区的联系更加密切,对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更加配合。如有受访者提及“很多家长意识到了原来也可以向社区寻求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许多事情上与我们的联系也变得多了起来,相互熟悉之后,很多支持工作的开展也就顺利多了”。(受访者6)

四、讨论

(一)社区总体硬件设施支持较好,但教育学习指导不足

社区在为学前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可靠的安全保护环境、良好的居住生活条件以及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等硬件设施服务方面明显做得更好,但是在教育学习支持方面,大多数社区在所提供的支持服务频率以及支持服务质量方面存在不足。

这与社区在为学前儿童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时。缺乏足够的外界支持有关。现今,虽然国家颁布的多项政策文件都呼吁开展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的各项服务,社区也承担了落实相关政策指引的责任,但现实却是大多数社区目前缺乏与学前儿童家庭及幼儿园等的合作。尽管个别社区在没有足够外界帮助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将教育支持服务做得很好,但对绝大多数社区工作者而言,单独且出色地完成全部教育学习领域的支持工作是超越其能力范畴的,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的服务水平亟待提高。[24]而事实亦如此,多名受访工作者在访谈中说明了她们在独自针对学前儿童家庭开展教育学习支持时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的其他日常工作内容繁杂,没有足够的精力策划开展教育支持活动。”(受访者5)“开展此类活动需要足够的资金与场地,我们缺少这些。”(受访者15)“这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我们缺乏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受访者18)现实困境下,社区需要外界专业人员或机构的帮助,包括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25]、幼儿园、相关高校、街道等。但是经访谈可知,多数社区在家庭教育支持领域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外界帮助,原因不一而足,包括“没有意识到可以向外界寻求帮助”(受访者3),“不知道可以向谁寻求帮助和如何寻求帮助”(受访者9)等。社会各专业组织或机构与社区的联系不够紧密以及社区对相关社会资源的发掘与运用能力不足成为阻碍社区提高家庭教育支持服务质量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发现,与社区提供教育学习支持时面临的困境不同,社区在为学前儿童家庭提供与硬件设施有关的支持服务时,所接受到的帮助较多而阻力较少,因此相关服务的质量较高。根据受访工作人员所述,在各项硬件设施的供给与维护方面,通常由专业的物业人员协助,可以分担大部分压力。“我们与物业人员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对社区周边的硬件设施建设共同予以监督和维护,很容易提升这方面服务的质量”。 (受访者21)同时,社区硬件设施的提供与维护对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较低,且多数设施的建设维护与社区工作者的关系不大,因此相关工作对社区工作者而言較易完成,同时支持质量也较易提高。

(二)中心城区社区或新型社区能在特定领域提供更高质量的支持服务

位于中心城区的社区相较于位于远城区的社区,能够为学前儿童家庭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学习支持,该现象与武汉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有关。有研究发现,武汉市基础教育资源与居民点空间分布均呈现“核心—边缘”的分布趋势,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而远城区分布较为稀疏。[26]社区为学前儿童家庭提供的教育学习领域支持的质量与社区周边的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呈现显著的相关性。[27]而多名位于中心城区社区工作的受访人员在访谈中表示,在社区周边有较多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她们的支持工作开展得确实更加高质高效。有受访者说道:“因为我们社区周边的教育资源很丰富,因此我们社区经常联合周边幼儿园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使我们高兴的是,很多家长对这类活动的信任度和参与度都很高,所以往往这类联合活动的开展效果都会好一些。”(受访者23)

现代商品房式社区与单一单位式社区、综合混合式社区以及传统街坊式社区相比,属于新型社区,该类社区在物质环境支持领域的支持质量总体较高。这与新老社区的建设情况以及居民构成有关。现代商品房式社区是由开发商主导建设的新型物业化管理的住宅小区或社区,具有较强的商品房属性,购买人群多为年轻一代,多数具有育儿需求,故开发商为了创造更大的销售量,在注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会额外加强儿童相关设施建设,因此该类社区为学前儿童家庭提供的物质环境支持质量明显更优。而传统街坊式社区与综合混合式社区属于多功能的老式社区,建设历史悠久,受建设时经济因素以及建设理念的影响,该类社区通常面积较小,居住环境普通,对儿童相关设施的建设也较为不足。单一单位式社区是一家或多家单位建设的供本单位职工及其家属居住、生活的社区,该类社区虽然建设历史较长,但是社区内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居民构成相对单一且稳定[28]。结合实际访谈可知,当下该类社区通常面临较为严峻的居民老龄化问题。来自该类社区的受访者提及:“我们社区目前的居民以单位的退休员工为主,居民年龄普遍较大,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老年居民的社区养老问题才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因此社区内儿童设施的建设较少。”(受访者11)

(三)大龄幼儿家庭或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能在多项领域获得更高质量的支持服务

年龄较大的幼儿及其家长相较年龄较低的幼儿及其家长,在人际关系支持方面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社区支持服务。这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质有关。大量研究观察表明,婴儿从出生后的后半年起才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交往行为,其同伴交往的能力与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29]因此,相较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大龄儿童更需要也更容易在社区的支持下产生更高质量的同伴交往行为,其享受的社区在人际关系支持领域的支持质量较高。此外,不同阶段儿童的发展特质也会影响社区相关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有受访者表示:“社区组织年龄较大的孩子开展活动的频率会更高、效果也更好,因为年龄更大的孩子理解能力更强,更容易管理,家长也会更加放心,因此参与意愿更强,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家长与儿童的受益也会更多。”(受访者22)

在文化娱乐支持的获得方面,大龄儿童家庭相对更占优势。这与当下我国社区儿童娱乐设施的建设普遍具有年龄的模糊性和功能的集中性,许多设施都集中在满足年龄较大的孩子心理和生理游乐需求上,忽略了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功能需求有关。[30]低龄幼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通常行动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因此对社区游乐设施材质和设计的安全性与专业性的要求更高,导致专门为低龄幼儿生产建设社区娱乐设施的成本随之变高。出于控制成本考虑,许多社区较少安装甚至不安装适合低龄幼儿的娱乐设施,致使年龄较低的孩子较难享受社区的文化娱乐服务。此外,与社区工作人员在组织小龄幼儿开展人际关系支持类活动时面临的困难类似,因为小龄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尚在发展中,社区针对他们组织文娱活动通常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与风险,所以小龄幼儿常常成为社区各类文娱活动组织中被忽略的对象。

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前儿童家庭,几乎在社区支持的各个领域均能获得更高质量的支持服务。有研究表明,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能够掌握和运用数量更多且质量更优的外部支持系统(External Support Systems)[31],社区支持系统包括其中。通常,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往往会倾向于选择各项条件更加优越的社区居住生存。来自各个支持领域的支持质量都最为理想的社区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访谈时说道:“我们社区由几个高档小区组成,居民通常对社区支持活动参与积极,对活动的质量要求也很高,我们会受到他们影响,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各项支持服务也越办越好。”(受访者23)

(四)新冠疫情对社区多项支持服务的开展具有双面影响

在新冠疫情暴发时期,人们逐渐感受到了社区的力量。多项研究证实,社区的积极参与对于新冠疫情的防控具有重大意义[32],而各级政府也在多项文件中指明社区应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多方面作用。[33]但新冠疫情对社区支持服务的开展具有较为明显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支持频率减少、支持内容偏移、支持质量下降三个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在较大的防疫压力下,可用于从事其他支持领域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同时其他支持领域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下降是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社区面临较大的防疫压力。有受访者说道:“防疫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每次完成这些工作后我们都会觉得精疲力尽,对其他方面的支持工作难免有所疏忽。”(受访者5)此外,消极影响的产生也与社区需遵循各项防疫要求有关。减少人员聚集是疫情防控的要求之一[34],在此要求下,多数线下支持活动如家庭教育讲座、亲子娱乐活动等难以举办。面对此现状,少数社区直接暂停了该类活动的开展,但多数社区依旧选择将各项线下支持活动的举办转移到线上进行,而据多位受访者反映,举办线上活动虽然有不受时空限制这一优点,但是却存在“年龄较小的儿童无法参与”(受访者2)、“家长参与意愿不强”(受访者9)等难题,对社区各项线上支持活动的开展造成了打击。

疫情暴发时期社区面对防控做出的积极应对给社区工作人员现今开展社区支持工作带来了积极影响,这一积极影响的产生与居民社区意识(Sense of Community)的增强有关。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积极服务,“由社区牵头及时为家长和孩子完成新冠疫苗的注射”(受访者5),“在最困难的时候为有孕妇和婴儿的家庭送去物资和药物的支持”(受访者19),“在家长和孩子们因为疫情而受到心理创伤时给予及时的抚慰与帮助”(受访者20),等等。这些举动增强了家长们对社区工作的信任感(Trust)以及在社区生活的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从而促进了居民社区意识的增强。[35]在此背景下,家长和孩子会对社区支持工作的开展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对社区工作者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建议

(一)多方力量相助,弥补支持短板

当下,社区为学前儿童家庭提供的各领域的支持服务质量存在差异,部分支持领域(如教育学习支持领域)存在支持短板,亟须加强弥补,但僅依靠社区个体努力补足收效甚微,因此社区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对于社区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36],因此政府应当明确社区职责划分,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部门联动,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社区的家庭提供支持,努力做到家园社协同共育并给予社区更多实际的帮助与扶持,如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社区服务的监管体制、倾听学前儿童家庭意见等。除此之外,希望政府能够在各社区中增设服务岗位,引进专职儿童社会工作者专门从事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的相关工作,以提高社区支持服务的可靠性与专业性。社区周边的教育场所与社区开展合作、为社区提供帮助,此对提高社区在教育学习领域的支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37]。而社区可利用的周边教育资源包括幼儿园、托育机构、高校等,不同性质的教育场所与社区开展合作、为社区提供帮助的方法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幼儿园、托育机构与社区的合作以各项特色活动的开展为主,幼儿园与托育机构提供专业的教师与适宜的活动方案,社区则提供场地以及人员支持,以此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对高校而言,为社区提供优秀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者、鼓励高校相关专业教师针对社区家长开展育儿知识讲座、主动与周边社区的儿童分享娱乐场地等,都是与社区形成良性合作关系的可选方案。

(二)社区资源共享,缩小支持差异

当下,不同社区之间的服务质量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而社区资源共享是缩小不同社区之间支持质量差异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的受访者中有数位社区工作经历丰富的工作者,她们均认为提高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力度是提高整体社区支持质量的良策之一。社区资源共享是多个支持领域之间的资源互助。在物质环境支持方面,部分社区存在儿童游乐设施场地与设施不足的问题,针对此可以鼓励多个邻近社区共同合作,通力建设并共享儿童娱乐场地;在教育学习支持方面,部分社区存在缺乏专业人员而导致的相关活动或讲座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针对此,社区之间可以进行人才共享,通过一场活动号召多个社区参与或者专业主讲人员在多个社区之间巡回轮讲的方式,综合提高社区整体的教育学习支持质量。每个社区在支持服务方面均有长处与短板,因此通过社区资源共享,号召社区之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可以切实提高社区支持服务的整体质量。

(三)线上资源开发,丰富支持方式

移动互联网为社区支持家庭教育带来新机遇, “互联网+”成为深度探索的应用课题,“移动互联网+家庭教育”已经成为诸多家庭的教育选择。社区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嵌入家庭教育形成“社区+移动互联网+家庭教育”是一个新课题,也是社区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的新路径,更是在疾病流行背景下社区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新探索。[38]而开发一款社区App(手机应用软件)是在这一背景下帮助社区更好提高支持服务质量的好方法。该款App应当具有活动宣传、资源共享、意见采集以及差异化服务等各项功能。各项支持活动的宣传信息可以通过社区App获取、各类支持讲座可以通过社区App线上观看、家长的意见和反馈可以及时在社区App发布、不同年龄段孩子家长的差异化需求也可以在社区App上提出并得到满足。相比于传统的线下支持活动宣传和线下支持活动举办,社区App的宣传模式和活动开展将大幅提高宣传与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社区App也为更多学前儿童家长提供了发表意见、资源共享和言明需求的机会,可以解决当下社区在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面临的实际性难题,从而整体提高社区的支持质量。

[参考文献]

[1] Feinstein L, Duckworth K, Sabates R. Education and the family: Passing success across the generations[M].London:Routledge, 2008.

[2] 罗娟,杨彩霞,朱晓宇,等.社会支持对家庭育儿压力的缓解作用——基于儿童早期发展社区家庭支持服务项目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20(7):39-49.

[3] Tudge J, Rosa E M. Bronfenbrenner's ecological theory[J]. The encyclopedia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2019: 1-11.

[4] 李欣玥.社区支持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8.

[5] [21] 李晓巍,刘倩倩,王梦柯.幼儿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教育学报,2019(2):66-76.

[6] M. Franco L, J. Pottick K, Huang C C. Early parenthood in a community context: Neighborhood conditions, race–ethnicity, and parenting stres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10, 38(5): 574-590.

[7] Scheurich J J, Bonds V L, Phelps-Moultrie J A, et al. An initial exploration of a community-based framework for educational equity with explicated exemplars[J]. Race ethnicity and education, 2017, 20(4): 508-52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 [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1-09/27/content_5639545.htm,2021-09-27/2023-02-17.

[9][25]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EB/OL].[2021-10-23][2023-0217].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qtxgfl/202110/t20211025_574749.html.

[10]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22-10-16)[2023-02-17].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

[11]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2301/t20230119_1039746.html.2023-01-17/2023-02-17.

[12] 蔡迎旗,张亮,旭红.关于武汉市政府对家庭教育社会服务供给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9):45-51.

[13] 鞠佳雯,袁柯曼,田微微.我国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基于我国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结果[J].中国电化教育,2022(5):13-18.

[14] 陈志其.家庭教育的社会转向及其支持体系建构——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J].基础教育,2021(2):21-27.

[15] 夏婧,洪秀敏,白鸽.美国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研究——基于加利福尼亚州州县两级“最初五年”项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101-112.

[16] “Home Start:Support and Friendship for Family.” Family [EB/OL].(2019-10-12)[2023-02-17].http://www.homestartglasgownorth.org.uk/family-support.

[17] 李晓巍,刘倩倩.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回顾与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01):126-134.

[18] 白鸽,夏婧.基于社区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22,42(02):55-62.

[19] 祁占勇,余瑶瑶,杜越,等.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支持体系的供给主体及其行为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21(06):33-38.

[20] [28] 原珂.中国特大城市社区类型及其特征探究[J].学习论坛,2019(02):71-76.

[22] 王星皓. 生活圈视角下城市社区资源可获性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22.

[23] Cheng Y, Fang S, Yin J. The effects of community safety support on COVID-19 event strength perception, risk perception, and health tourism inten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risk communication[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022, 43(2): 496-509.

[24] Lombardi J. Time to care: Redesigning child care to promote education, support families, and build communities[M].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6] 許浩,周子康,孔德莉,等.武汉市基础教育资源与居民点空间耦合分析[J].经济地理,2019,39(08):87-94.

[27] Vaden-Kiernan M, D'elio M A, O'brien R W, et al. Neighborhoods as a developmental context: 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neighborhood effects on Head Start families and children[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10, 45(1/2): 49-67.

[29]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J].山东教育科研,2002(07):41-42+44.

[30] 郁波.社区学龄前儿童室外游乐设施设计探讨[J].包装工程,2017,38(02):221-225.

[31] Bradley R H, Corwyn R 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development[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2, 53(1): 371-399.

[32] Wang X, Yang Z, Xin Z, et al. Community identity profiles and COVID-19-relate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J].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22, 32(3): 398-410.

[33] 武汉市人民政府. 以社区为单位全面排查管控,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EB/OL].(2020-01-28)[2023-02-17].http://www.wuhan.gov.cn/sy/whyw/202003/t20200316_959184.shtml,2020-01-28/2023-02-17.

[34]  Güner, H. R., Hasanoglu, I., & Aktas, F.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community[J]. Turk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35] McMillan D W. Sense of community[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6, 24(4): 315-325.

[36] Cavaye J M L, Cavaye J.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M]. Brisbane: 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ies, 2000.

[37] Newmann F, Oliver D. Education and community[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67, 37(1): 61-106.

[38] 江爱华,张婧.跨界融合:新时代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J].成人教育,2018,38(10):29-33.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munity Support for Preschool Childrens Family Education in Urban Areas: A Case Study in Wuhan City

LIU Liwei1 , ZHOU Peiqi1, CAI Yuxin2

(1.School of Early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 2.School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999077)

Abstract: Reasonable support from the commun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family education. This study selected frontline community workers and parents of children aged 0-6 in Wuhan and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used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munity support for early childhood family education in urban areas.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early childhood family education were then proposed. This study found that currently, communities have robust infrastructure support for early childhood family education, but lack educational guidance. Meanwhile, due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re are disparities in the quality of suppor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community and the quality of support services received by parents of young children, which primarly manifests in the fact that central urban communities and newer communities provide higher-quality support services in some locales than others: Older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or families with high SES have access to higher quality support services in a number of areas. The quality of such services also experienced a marked change from before and after COVID-19. In view of the above finding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multi-pronged assistance, pooling of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of online resources.

Keywords: Preschool Childrens Family Education; Community Support; Urban Areas

(責任编辑:王 慧)

猜你喜欢
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研究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提升策略
城市社区自治如何更具活力
城市社区残疾人服务现状与问题研究
优化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
网络治理视阈下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
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城市社区常态化机制实证研究
关于宁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