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发展食用菌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

2024-04-28 04:18韩建东宫志远高霞王庆华
农业知识 2024年4期
关键词:循环农业食用菌山东省

韩建东 宫志远 高霞 王庆华

作者简介:韩建东,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0);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2TSGC1180)。

摘 要: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是关键核心问题。发展食用菌产业能够使农林废弃物得到整体、高效、循环、再生利用,在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山东省是食用菌生产大省,食用菌产业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山东省发展食用菌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山东省;食用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食用菌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食品”,被国际公认为是最理想的蛋白质和组合营养物来源之一,每吨食用菌干品含有19%~40%的蛋白质,推广食用菌栽培可以增加优质蛋白供给[1]。而且食用菌菌渣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改良土壤,加工成作物栽培基质,还可用于饲料发展畜牧业等[2]。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基质主要是秸秆、果树枝条等农林废弃物。因此,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发展低碳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根据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3]和生产调研,总结形成以下三种主要生产模式。

1 “农—菌—林”生产模式

山东省是林业产业大省,全省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各地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子,全省林业产业规模、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形成了多种林业特色优势产业。林下生产食用菌模式可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和林业资源,利用农林废弃物生产食用菌,生产结束后的菌渣又可以作为树木的有机肥料,实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是非常具有推广价值的立体复合经营模式。林下食用菌产业也是“两山理念”的良好延续,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优质产业。近年来,山东省各地陆续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实现了林下大球盖菇、羊肚菌、灰树花、灵芝、黑木耳、香菇等高效种植,形成了“农—菌—林”循环利用模式,在济宁、临沂、菏泽、青岛、东营等地推广实施,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走出了具有山东特点的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创新团队积极推广发展“林下经济”,用科技引领充分利用林下闲置空地种植大球盖菇等食用菌,发展“农林废弃物—林下菌菇生产—菌渣有机肥还林”的循环模式,走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林下种植大球盖菇,每亩林地有效栽培面积在300m2左右,出菇期3个月,每平方米可产鲜菇5~8kg,新增产值60~100元,生产结束后的菌渣用作有机肥还田还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2  “农—菌—粮/菜”生产模式

2.1 “农林废弃物—食用菌—菌渣有机肥—粮/菜种植”模式

目前农业生产中化肥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危害着生态环境平衡和人类健康。利用农林废弃物生产食用菌后产生的菌渣中有机质含量高,各种速效性养分齐全,可作为一种化学肥料代替品的有机肥料。食用菌菌渣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能降低农田化肥使用量,延伸食用菌产业链,进一步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推动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利用食用菌菌渣生产优质有机肥用于农作物,发展“农林废弃物—食用菌—有机肥—粮食/蔬菜”模式是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山东省发布的生态循环农业十种模式,其中秸秆基料化利用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是以秸秆、果木枝为基料,进行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菌渣和废料棒用于有机肥生产。

邹城市是全国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食用菌种植面积近2500万平方米,该市把丰富的秸秆资源与发展食用菌产业结合起来,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秸秆经济”已成为邹城市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农机经营主体与食用菌产业等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为邹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农业新动能[4]。山东世纪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邹城市一家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该公司利用小麦秸秆等农作物秸秆生产双孢菇,每年消耗的小麦秸秆达5万吨,去除各种成本,1吨小麦秸秆经过转化的附加值是5000元左右。生产后的双孢菇菌渣用于生产肥料,每年产生有机肥5万吨,创造了“农作物秸秆—食用菌栽培—菌渣生物有机肥—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循环经济新模式。

2.2 菌菜或菌粮轮作模式

菌菜或菌粮轮作是根据食用菌和蔬菜、粮食作物季节性生产的特点,充分利用休闲的土地、时间进行周期性的轮作,达到周年增产增收,并通过菌渣还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的目的。

济南市历城区积极探索草莓与食用菌两个产业高效轮作与高质量发展模式,探索出传统草莓产业与新兴食用菌产业轮作的生态、循环、高效现代农业模式,根据不同需求分两种种植模式,一种是换茬轮作,当年栽培食用菌后翌年栽培草莓;另一种是“连作+轮作”,每年四月底草莓结束后食用菌投料,至八月底采菇结束,接着定植草莓,实现两个产业相互促进、有益补充。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实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实施“两菌一菜”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进行“长根菇+叶类菜+羊肚菌”的高效种植,通过菌菜轮作,大幅提高了棚室的生产效益,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村级增收、村民致富,推动产业兴旺,迈出了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3  “农—菌—牧”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是将农林废弃物用作培养食用菌的原料,栽培食用菌的菌渣可作为禽畜饲料或发酵床垫料,发展养殖业,禽畜粪便既可以作为作物有机肥料,也可以与农作物的秸秆复配作为食用菌的原料,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邹城市培植了友和、友硕、友泓、福禾、世纪智慧、常生源、利马、恒信等20多家工厂化、智能化食用菌企业,年产鲜菇近40万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高效、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典范。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过后产生的菌渣質量好,无污染、养分含量高,有收购商与企业签订菌渣承包协议,以每吨80~120元的价格收购菌渣用于牲畜饲料的生产,形成了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成功创建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高区及省级现代产业园。

参考文献

[1] 李玉.食用菌在构建粮食安全大格局中的作用—践行“大食物观”探讨食用菌产业发展途径主题报告[J].菌物研究,2022,20(3):157-159.

[2] 宫志远,韩建东,杨鹏.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途径[J].食药用菌,2020,28(1):9-16.

[3] 王玉晶,张化楠.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5):93-96.

[4] 王军,田婧,孔丽娟.邹城市食用菌产业链的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果菜,2023,43(6):81-84.

猜你喜欢
循环农业食用菌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新疆农科院综合试验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山东省即墨市
黑龙江省农垦发展循环农业效率评价
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