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微

2024-05-12 11:28王世朋孙涛刘先群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法指导学习方法高中数学

王世朋 孙涛 刘先群

摘  要:基于教学实践,提出“看”体系、“听”逻辑、“练”技能、“悟”素养的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旨在帮助一线教师明确教学的关键环节,做好学生的学法指导.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84(2024)02-0016-04

引用格式:王世朋,孙涛,刘先群.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微[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24(2):16-19.

一、问题提出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内容上更抽象,知识系统性更强,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更高. 在学习方式上,高中数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需要学生具有更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因此,很多高中学生希望教师能够给予有效的学法指导,以便适应高强度的数学学习. 同样地,学生家长也期望从教师那里得到一些指导,以便对孩子进行帮助. 作为一名高中一线数学教师,笔者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学习高中数学,到底有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如果进行提炼和概括,从哪些方面来思考?笔者总结了两轮教学实践的经验,发现数学学习主要围绕“看”“听”“练”“悟”四字来做文章.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解读具体操作的内涵和方法,以便对学生学习数学有指导,对家长指导孩子有参考,同时为其他教师帮助学生提供借鉴.

二、学法指导

适合的学习方法往往才是最有效的. 在实践的基础上既要考虑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又要兼顾操作性和有效性,更要体现合理性和完整性.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指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要积极探索有效学习的实践路径,既要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又要提升自己对数学教学的理解,抓住教学的关键环节,提升教学效益.

本文以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三章“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为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1. 会“看”体系

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从学生的成长来看,“看”可能是第一个方式,也是用得最多的方式. 例如,看教材上是怎么写的,看这个问题其他学生是怎么做的,看教师是怎么写的,看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等等. 从学习效率的角度来看,“看”绝对不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主要是因为“看”了不等于会了,看会也不等于可以理解和运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看”是最便捷的学习方式. 有些学生能通过反复“看”理解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产生解题方法的迁移,从而分析与解决相似的问题. 只是“看”的效率有待提高,也需要更有效的“看”的方法.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内容的逻辑性更强了,抽象性提升了,推理和运算的要求也明显提高了. 如何有效地“看”,实际上还是有学问的.“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过程中需要教师适时地点对点指导,也需要学生加强自我监控和管理.

一是课前“看”要做什么. 函数是高中数学课程的四条主线之一,也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数学内容之一. 在学生即将学习本章内容时,教师的有效指导对学生克服恐惧的心理起着积极的作用. 为此,可以考虑设计以下课前任务,以实现导学的目的,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任务1:回顧初中函数学习了哪些内容,概述你是如何进行初中函数的学习的.

任务2:本章内容设置为四节,基于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认为教材编写者是基于什么思路对本章内容进行设计的.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1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并提出个性化问题,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碰撞;而任务2是通过新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而寻找合适的类比对象,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实现学习能力的迁移.

二是课中“看”怎么做. 具体到课时教学中,“看”的内容包括:看教材上怎么写,增强知识的整体性;看课堂教学中教师怎么分析与阐述难点,形成逻辑的连贯性;看课堂板书过程和问题解决流程,实现学习的规范性.

具体到“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的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抓好以下几个“看”的环节.

环节1:阅读节引言,感受问题提出的必要性.(利用初中函数的概念已经无法回答提出的问题.)

环节2:认真看教材上的四个问题,归纳共同点与不同点,概括函数概念的本质特征.

环节3:看教师的板书,理解概念中的关键词,学会分析和表达问题的方式.

【设计意图】概念课的教学注重从合理走向自然,通过环节1让学生亲身感受学习的必要性,实现对原有知识的再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环节2是新概念获得的基础,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提取与概括,相应学习活动的体验也是后期概念学习的基本经验;环节3旨在重视数学概念抽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定义的规范性与严谨性,感受数学的内在美.

三是课后“看”做得怎么样. 回看是学习活动评价的基本环节,是后期反思活动的基础. 从“看”的作用来说,主要是增强理解、矫正认识、引发反思,实现从看了到看会甚至看透的目的.

以“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的教学为例,回看时要重点聚焦以下问题.

问题1:函数的定义是什么?与初中的函数定义的区别在哪里?

问题2:为什么要研究定义域和值域?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问题3:你会用新的函数定义重新表述初中已学的函数吗?

【设计意图】课前“看”旨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课中“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而课后回“看”重在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 通过问题1突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达标;问题2更强调对知识的体系建构和深度理解,表现为数学抽象素养的达成;问题3体现为基于知识理解的迁移能力的养成,目的在于内化知识技能,表现为从学会到会学.

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重视“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在课前“看”要做什么,在课中“看”怎么做,在课后“看”做得怎么样,强化“看”的完整和“看”出体系.

2. 善“听”逻辑

在学校教育中,重要的学习大部分要在课堂上发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所以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为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课堂上,“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客观来说,会“听”的学生与不会“听”的学生学习效果差异很大. 那么,同坐一间教室,接受相同教师的教育,学生的成绩差异为什么那么大呢?当然,影响因素有很多,是否会听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到底该如何听课呢?

首先,“听”在重点. 从多年的课堂教学观察来看,有的学生只注重“听”的动作,“听”完后,对于教学重点是什么、教学难点如何突破没有印象,听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当然,也有学生把几乎所有“听”课内容都记录下来,笔记十分工整,但对理解真正有帮助的内容较少,大部分内容可能是无效的,学习效率也不高. 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听课的效率尤为重要,要突出重点听、听重点. 例如,在“3.2 函数的基本性质”一节中,第一个性质就是函数的单调性. 在单调性概念的获得中,要重点“听”形的变化,了解如何通过数的形式来刻画形的变化. 联系到函数的定义,就是自变量的变化与函数值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一旦抓住了重点,就明白了要解决什么问题.

其次,“听”在关键.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是容易理解的,但是有的内容却较难想清楚. 因此,听课中,除了要听重点,把握方向外,也需要听细节和核心,明确目标. 例如,对于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来说,学习单调递减函数定义的关键是对几个核心之处的理解和内化. 对于[?x1,x2∈D],要结合图象特征,体会单调性是刻画函数局部的性质,从而要缩小到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研究,需要先定义一个区间[D]. 考虑到普适性,研究的点一定是动点,自然需要任意设点. 当然,对于[?][x1

最后,“听”出意图. 教材是体现知识体系、凸显学科本质、彰显学科育人的资源. 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有些地方是很难看透、想清楚的,这就需要在听課的过程中关注教师是如何带领学生理解教材、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增强知识体系的构建. 例如,对于幂函数的学习,学生从教材中能“看”出先学幂函数的定义,再画常见的五个幂函数的图象,最后利用直观和推理获得函数的性质. 但是,还需要结合教师的指导,来体会教材的细节设置和编写意图. 在概念导入时,利用真实情境问题获得常见的函数类型,既体现函数来源于生活,又实现对初中所学函数类型的全覆盖,为幂函数概念的提取提供直观素材. 同样地,在听课中也要明确研究一类问题的套路,把握探究图象和性质的方式,为后续其他类型函数的研究提供基本经验.

实际上,“听”的关键在于关注在具体内容的学习中使自己困惑的地方. 例如,知识产生的源与流,以及对例题的分析等,目的是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听明白. 因此,在“听”上要抓重点,“听”关键之处,“听”出文本的逻辑,“听”到不同的思维路径,“听”懂编者的思想和意图.

3. 熟“练”技能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理解,更要重视技能训练. 要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以便在问题解决中抓住核心要义,明确问题解决路径. 技能的习得需要通过反复解决问题积累实践经验,以形成可靠的策略和方法.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数学学习需要刷题,需要多做题. 毫无疑问,适当做题是对的,没有一定的训练量和积累,就谈不上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更谈不上积累丰富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但是盲目刷题,不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对于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并无太大作用,也很难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甚至还会带来思维僵化,最终让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要提倡高质量的做题训练. 笔者认为这里的“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练”得准. 训练的目的是巩固和拓展. 在学完知识内容后,要依据知识要求在合理、有效的范围内设置练习题,真正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同时,要能把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解决中,真正实现练一题、通一类的目的. 例如,在函数的单调性学习中,教材安排了例题:根据定义证明函数[y=x+1x]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 该例题的安排意在训练和巩固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达到训练技能、形成策略的目的. 接着,在课后练习中设置了练习题:画出反比例函数[y=kx k≠0]的图象,判断在定义域[D]上的单调性并证明. 解决该问题既可以巩固函数单调性判断与证明的基本技能,也能够训练学生面对参数问题的迁移能力.

二是“练”得精.“练”的目的是熟练方法,掌握解题技能,形成思维品质. 在训练的范围和难易程度上总体把控,不可以多取胜,而要以质量为先. 这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教师敢于减少低层级的重复练习,引导学生强化对训练问题的反复操练和思考总结,真正练出质量和能力. 例如,教材习题3.2拓广探索中的两道题,不仅能够夯实利用定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基础,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迁移训练,还能够通过问题设置在单调性和奇偶性、对称性和奇偶性之间建立有效的关联,达到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 当前,学生花在数学练习上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但是实效不高,需要师生共同改变原有观念,在寻求高质量的“练”上下功夫,走出低效题海战术的禁锢.

4. 深“悟”素养

在实际学习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清楚以上三个环节的重要性,客观上也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是总感觉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久而久之,学生容易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客观来说,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取决于学习是否得法,是否有好的专注力,以及是否能够坚持.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仅把前三个环节做到位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强化反思和总结. 数学学习需要坚持“悟”.

首先,要“悟”学习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知识的本质和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例如,在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的学习中,要注重从形到数的输出过程,体会用解析式来刻画和推理函数关系,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跃迁,明白数学是准确的、严谨的、可计算的.

其次,要“悟”学习规律. 学会对知识展开联想,善于类比和对比,发现相似,认清不同,找到记忆的最好结构,形成分析的最佳思维. 在学习函数的基本性质后,学生自然会提出不同性质间是如何联系与转化的问题. 例如,奇偶性和对称性本质上刻画的都是“形”的特点,只是表述的方式不一样,因此可以以解析式为桥梁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相互关联. 增强理解的深度和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把握学习的规律.

最后,要“悟”学科本质. 从横向关联中找到多种路径,增强整体性认知;从纵向关系中找到不同层级,突出结构性认知,形成高质量的理性思维,产生紧扣问题本质的最短思维路径,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幂函数的学习中,既要联系初中学习函数的经验研究解析式和图象,又要在已学函数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函数图象直观获得函数性质,并利用定义法实现性质的推理证明,达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没有高质量的“悟”,就不能把零散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整合,学习效果也不明显. 坚持“悟”,在“悟”上下功夫,是提升思维品质、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最有效的途径. 当然,“悟”是需要时间的,教师要学会等待.

三、结语

当前,教师缺乏对学习方式的研究,教师的指导能力有待提高,虽然教无定法,但是贵在得法. 对于学生来说,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可以启迪学生智慧,奠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学习效果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要给予学生学法指导,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程汉波,杨旭端,胡典顺,等. 中学数学课堂中“教学行为”“学习行为”“數学反思性”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23,32(4):5-12.

[3]蔡真逸. 例谈高中数学学习学法指导[J]. 中学数学月刊,2019(7):17-19.

[4]章建跃. 大力推进高中数学育人方式的改革:暨“第十届高中青年数学教师课例展示与培训活动”总结[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21(3):7-10.

[5]章建跃. 强化思维教学  落实核心素养(一):“第十一届高中青年数学教师课例展示活动”总结[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23(4):4-10,32.

猜你喜欢
学法指导学习方法高中数学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