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文化自信,发展核心素养

2024-05-14 14:01魏宝芹陈刚
阅读(教学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小古文文化自信核心素养

魏宝芹 陈刚

【摘要】要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的体现和落实至关重要。语文学科需要在教学中将“文化自信”的落实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关联起来。具体途径是,在诵读中品味文字,在讲述中读活文章,在思辨中感受文化,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体悟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感受文化魅力,将文化自信悄然落地。

【关键词】小古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杨氏之子

语文新课标首次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文化自信”列为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之首。“文化自信”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它涵盖了中华文化的一切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价值。“文化自信”的培养决不能搞主导式的教化、灌输,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以攀附的方式敷衍趋同。基于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属性定位,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将“文化自信”的落实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关联起来,在诵读品析、感悟思辨和学会表达的同时,体悟文化内涵,感受文化魅力,将文化自信悄然落地。

古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小古文是浓缩的精华,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在文字、言辞、表达方式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特色和文化意蕴。所以说,小古文的学习有利于传承优等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小古文《杨氏之子》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在这一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一、文字:在诵读中品味与深化

1.在诵读中品味文字韵律

古文中单音节词多,用法灵活,比現代汉语更易于编排语句的节奏,也最能体现汉语言的音韵美,因此古诗文往往朗朗上口。同时小古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与当下的书面表达形式和口头表达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杨氏之子》这篇小古文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难度并不很大,但小古文言语形式的特点需要引领学生在悉心诵读中品味。比如“为设果,果有杨梅”一句中,“为”字的理解以及所匹配的读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对比两种不同读音所指向的意思进行甄别与判断,帮助学生认识小古文文字表达的内在意义,学习积累辨别小古文多音字的定音方法。

还有,小古文语句中的间隔与停顿,也要以学生的准确理解为基础,借助诵读,来感受语言元素之间的关系,体会语言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比如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很多学生受到当下语言习惯的影响,会将“家禽”作为一个独立整体的词语看待。教师可借助学生初始性的经验组织思考:为什么要在“家”和“禽”之间停顿一下?“禽”字的读音为什么要扬上去?借此帮助学生对文本大意进行细微性辨析,继而在理解和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小古文“单字成词”后所形成的语言节奏感和韵律感。总之,教师以诵读为抓手,从字音、停顿、节奏等方面蕴藏着的文化元素入手,通过辨析读、体悟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感受小古文独有的特点,从文字维度品悟文化。

2.在诵读中深化文字意蕴

小古文表达精炼,往往寥寥数语就裹挟着丰富的内涵意蕴。小古文为了强调、突出表达效果,常常在简练的语言中呈现出关键性字词,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完全迥异的表达效果,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感受小古文语言的精妙。

还是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为例,看似是杨氏之子对孔君平的一句简单回应,但却蕴藏着丰富的探究性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将重音设置在不同的词语上,以体会杨氏之子这句回应所呈现的不同意味。这句话以“未闻”二字开头,看似并没有传递有价值的实际意义,如果删除也不会对整体意思形成多大的影响,那为什么杨氏之子还要以“未闻”二字开头呢?基于这样的认知困惑,教师引导学生重音诵读“未闻”一词,与句尾反问语气形成呼应,同时通过想象还原杨氏之子回应时的动作和神态,体会出杨氏之子的委婉礼貌、幽默风趣。通过反复诵读,进而理解“未闻”所包含的言外之意:杨氏之子在告诉孔君平,你说杨梅是我家的果子,除非你承认孔雀是你家的鸟儿。

由于文言文表达的独特形式,学生难以像阅读白话文一样通读一遍就能理解大意,这就需要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释放诵读的全方位作用,将学生思维随着诵读逐步潜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推动学生言语意识的不断发展。

二、文章:在讲演中统整与体验

1.在讲述中统整故事框架

小古文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文化因子不仅仅体现在遣词造句的文字斟酌上,更在于其“篇章性”的呈现方式。清代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小古文虽然篇幅短小,但也能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呈现完美的艺术境界,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总是依循着从整体到部分的原则,教师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学生先从整体层面梳理情节的发展,紧扣来龙去脉,通过讲述建构故事的整体架构。

教学《杨氏之子》,教师基于文本故事性强、人物言行细节鲜明的特点,在学生整体理解文言大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同桌合作的方式,运用已经掌握的复述方法,说一说这篇文言文讲了个什么故事,然后再请一位同学讲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进行点评、交流,看谁能讲得条理清楚、情节饱满。尝试将整篇故事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故事情节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不同的角度,提炼出故事发展的脉络,既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特点,又落实了小古文教学的篇章意识。

2.在表演中体验故事内涵

小古文教学应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让他们能够快速走进小古文,与小古文中的人物进行近距离对话,从而探寻文本的言外之意。

教学《杨氏之子》,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以四人小组的方式表演,小组内分配好角色,分别由两个同学担任旁白(可以齐读,也可以一人读一句),一个人读孔君平,一个人读杨氏之子,注意读出人物情感、语调,演好动作、神态等。看似简单的要求,却需要学生理解性思维、展现性能力的协同介入。比如孔君平突然来访,在拜访未果的情况下,面对迎客的杨氏之子“为设果”的热情招待,言语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友善和玩笑究竟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杨氏之子面对孔君平的调侃又是怎样的心理,该用怎样的语气回答?角色表演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将小古文中的原句直接在情境中加以运用,同时也让学生在讲述故事细节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丰富了对故事内涵的认知。

更重要的是,杨氏之子的机智和聪慧,不能停留在对纸面上文字的肤浅理解和标签化的提炼。利用情境表演的平台,通过真实化、情境化、体系化的细节支撑,将原本小古文中简洁的语言不断充盈,在情景再现的过程中,强化了对杨氏之子“甚聪慧”的体认。

三、文化:在思辨中聚焦与追溯

1.在思辨中聚焦人情交往

文化是社会秩序和言行准则的综合体现。如果从概念的角度向小学生讲解所谓的文化,必定就陷入到“对牛弹琴”的尴尬之中。只有将文化融入到故事情节之中,细化到人物言行举止之上,才能在具象与感性的认知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木心曾说,《世说新语》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教科书。就以《杨氏之子》这篇小古文讲述的故事来看,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文化观、价值观?杨氏之子在大人不在家之际,主动承担起迎接来客的做法以及所展现出来的聪慧和礼节,就可以视为传统文化视域下对孩童形象的正面定位,“杨氏之子”已然成为传承优良家风、崇尚文明礼仪的文化符号。探寻作者怎样通过简洁的语言来塑造杨氏之子的聪慧形象,不仅成为学生学习表达的内在需要,更成为感受小古文中传统文化的必然之举。

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师要紧扣孔君平和杨氏之子有来有往、诙谐生动的对话,把“甚聪慧”作为统整全文的支点,充分激活学生内在的思辨意识,将思维的触角向着杨氏之子的言行细节聚焦。首先设置核心问题:该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形成思辨的主旨性方向。随后细品杨氏之子“接待客人”和“巧妙应答”这两个场景,分别从“聪”和“慧”两个不同的维度,剖析杨氏之子的言行举止,在深切的感悟中,体会到杨氏之子“听得懂”“应得快”“答得好”“做得妙”的特点。这一认知的提升,不是学生从小古文的字面意思中直接获取的,更不是源自于教师的直接告知,而是学生从故事情节走向聚焦人物言行的思辨成果,在“知其然”的基础上,更知其“所以然”。

2.在思辨中追溯文化渊源

文化自觉应建立在对“根”的找寻与继承上,建立在对“真”的批判与发展上。依据认知理论,“自觉”的知识往往更容易被吸纳,成为生命成长的营养。文化的体悟由一个个鲜活的个案组成,但又不能局限于一个,这就需要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同类文本的閱读,组织学生在探寻共性的基础上,追本溯源,强化对文化的体认。

《杨氏之子》一文节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本书中收录了一系列聪明机智的小孩的故事,如《孔文举智答陈韪》《钟氏兄弟》《中朝小儿乞药》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篇展开阅读,并借助《杨氏之子》的学习方法,一方面以统整的方式,紧扣“聪明机智”这一特点,了解小孩究竟聪明在什么地方,丰富对“聪明机智”的内涵理解。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展开辨析,这些孩子的聪明机智存在着怎样的不同?组织班级以“谁更聪明”开展思辨性研讨交流活动,评选出《世说新语》中“最聪明小孩”。学生通过提炼共性特征、辨析不同特点,丰富了对古代智慧儿童的体认和洞察,同时又进一步体察了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和人文情怀,擦亮了小古文的文化印记,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睿智。

总而言之,统编版教材中的小古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缩影,是激发学生热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文化认同与自信,不能通过纯粹的文化灌输建立,而是要将学生置于“知识—语言—思想”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在语言文字感知的基础之上,在品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之中,感受蕴含其中的音韵美、意境美、精神美,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理解、濡染、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最终达到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作者单位:魏宝芹,江苏省宝应县望直港中心小学;陈刚,江苏省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猜你喜欢
小古文文化自信核心素养
多维诵读有效感知与积累小古文探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对小古文教学的探索
小古文,打亮学生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底色
小学语文课程中引入“小古文”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