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中医临床护理学Ⅱ的探索 *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4-05-16 04:15张炜悦王若冲刘晓旭马雪玲史绪章于春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护理学关怀中医药

张炜悦 王若冲 刘晓旭 马雪玲 史绪章 于春光※

(1.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3.绵阳市中心医院医政科,四川 绵阳 621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提出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1]。尤其在大学专业课程中应融入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等教育,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医临床护理学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为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中医临床专业主干课。本课程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为核心,主要内容包括中医临床儿科、妇科、外科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治疗、护理、康复和预防。为了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思想,实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目标,推进中医临床护理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新理念,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护理课程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实现由单一的“专业课程教学”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转变,以践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1 中医临床护理学Ⅱ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1 思政教育融入中医临床护理学是时代的要求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同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医临床护理学Ⅱ不仅包含当代先进的医学护理知识,还包含中医药诊疗思路与人文思想。本课程是护理专业连接理论基础与临床操作的桥梁,也是走好未来的医护工作的第一步。因此,在中医临床护理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更好地突出中医护理的优势,坚定学生们学习好中医护理知识的自信心,对培养新时代的中医药人才,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有助于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宝贵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中医药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其内容早已超越中医药本身,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当中。中医药的理论与思维还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认识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中医学唯物与辩证的世界观基调、中医学整体观念与普遍联系观、中医学辨证论治与辩证思维方法等[3]。此外,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根相融,因此在中医临床护理学Ⅱ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不仅可与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让传统的中医药文化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还可通过思政教育再次加深护生对中医临床护理学的学习与理解。对于党中央指出的“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在课堂并发扬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1.3 有助于提升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临床护士属于高压力、高风险职业,处于承担责任重及医院护患矛盾多等各种问题相互交杂的困境中,在疫情期间此现象尤其明显。有研究[4]显示,我国护士职业倦怠率高达50%,远远超出全世界护士职业倦怠率。此外,在当前市场经济及医疗环境的影响下,护理本科生对于护理专业的了解与发展存在诸多困惑,部分护生职业价值观不稳定,对未来的职业产生了畏难情绪和退缩想法[5]。中医药大学所设立的中医临床护理学Ⅱ作为护理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含了许多优秀的个人道德、职业医德等内容,与当今的思政课程的内涵高度契合,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不仅可坚定政治思想、提升文化自信,还可加强当前护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将思政教育与中医临床护理学Ⅱ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对培养在校护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能起到积极作用。

2 中医临床护理学Ⅱ中融入思政教育教学方案的实践

2.1 职业素养教育与职业认同感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与认同感教育对护生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职业认同感是对社会赋予的职业角色的认可,当护士发自内心地接受此职业,并对其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评价时,可以大大提高护士的临床工作效率与责任心[6]。因此在教学中本课程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为导向,在教学中融入护理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教育。自古以来,中医治病都是集医、药、护为一体,我国传统医药学中一直都包含有丰富的护理内容,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内容散见于历代各种医学著作中。故以医学人物为切入点,在古代医家的生平事迹中感受“爱国敬业”“救世济人”“大医精诚”的高尚品格,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如,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及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并结合时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汹汹,奔赴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是珍贵的思政素材,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2016 届毕业生郑琼的抗疫视频,学生感受到抗疫一线真实场景的视觉冲击,身临其境般地体会到郑琼真实的工作感受。她用真实的行动,让学生领悟到“护士”二字真正的意义。在外科皮肤病单元,融入“我和我的祖国——皮肤科老中青三代医生”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刻苦学习、为民奉献的精神;在妇科单元,融入孙思邈开棺救妇的故事,让学生学习“大医”孙思邈医者仁心的社会情怀,提醒自己善于观察、精进医术,增进学生对于古代医学的肯定;讲授儿科时行病证时,融入屠苏药酒的故事,培养学生创新、不守旧的思想。学习中医临床护理的生活起居方式、情志调理、饮食护理、传统功法等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措施时,向学生介绍其起源发展、临床应用,在饮食及传统功法方面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自豪感,获得成就感,提升认可度。

2.2 科学素养教育科学素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学生科学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课程组通过合理的教育内容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助推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首先培养学生较为低阶的科学研究能力,如搜集、整理、分析医学相关文献的能力,即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并解决面临的问题。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其良好的信息素养。

然后在低阶科学研究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培养较高阶的科学思维能力,如中医临床思维和辨证施护能力等。在实践教学中,引用典型临床病案,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病案分析,培养中医护理思维。由一名学生扮演标准化病人,小组内其他学生扮演医生、护士等角色,对该学生开展收集资料、望闻问切、辨病辨证、辨证施护、技能操作,通过中医四诊收集患者的资料,以进行中医护理评估;通过病案讨论,初步教会学生根据患者的病证特点进行中医辨病与辨证,提出护理问题,确定护理措施和方法,从而对可能发生在现实临床诊疗中的场景进行模拟,使教学方式教授的专业知识不仅仅依托于书本,还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课堂的兴趣。

此外,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体验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完善护生对于中医护理评估体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中医护理评估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藏象学说的中医理论为核心,通过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等基本原理,形成了以象思维为特征,四诊合参独具中医特色的评估方法。

2.3 人文关怀教育医学人文关怀就是医务工作者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看得同等重要,去平等地对待任何一个患者的精神与态度。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即以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为基础,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树立“为人民健康谋福祉”的崇高理想[7]。总之,人文关怀在护理过程中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实训课上,创设人文关怀情境,一方面,护生在关怀情境和反思学习中,通过主动探索和讨论,全面分析、体验患者的健康与心理需求,实现关怀知识的意义构建,深化对关怀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基本技能操作实验中践行人文关怀,例如引导学生将儿科教具模型想象成遭受疾病折磨的小儿,而不再是冰冷的教具。将理解后的关怀知识通过语言、眼神、表情、动作运用在与患儿的互动过程中,增强护生对人文关怀的领悟与感知,促进关怀理念的内化。在理论课中,导入人文关怀教学素材,师生一起欣赏人文关怀的文学作品、电影片段、图片等,分享人文关怀相关故事,展现人文关怀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关怀内涵,激发护生人文关怀情感。此外,护生在角色体验中,感受关怀与被关怀,深层次了解患者的关怀需求,促进护生在护理操作实践中进行换位思考,增强关怀的动机体验。最后,在课程中以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为依托,通过古代文化哲学知识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个人修养、道德三观、家国情怀以及护士所必需的人文关怀能力。

2.4 文化自信教育目前在校护理专业大学生多数对于护理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较为重视,但对中医传统文化以及历代中医学家精进研习、救死扶伤、重视养护的中医理念尚缺乏理解。

在教学中,将中医护理的知识点与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心教育相结合,将中医药古今重大贡献与教学相融合,如古代在中医儿科出疹性疾病的学习中,介绍中医通过广泛种牛痘的方法,使天花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麻风、结核、手足口病、甲型H1N1 流感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时做出了重大贡献;联系现今疫情防控,中医药的深度参与为此次防控狙击战提供了重要力量。中医药一如其这数千年面对大疫时的表现一样,不曾缺席,逆行而上,为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仍然会是人类对抗传染病的重要武器。鼓励学生努力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在国家危难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勇担护生的使命责任。此外,向学生介绍国家支持中医药发展的相关政策,如2020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等,从而提升中医护生的文化自信。

3 探索与实践的展望

此次中医临床护理学Ⅱ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不仅在学生中广受好评,如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导入临床真实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未来工作场景,促进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结合情景模拟提升护理安全意识、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提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加强自我反思的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教授学生四诊合参、辨证施护在中医护理中的重要性,挖掘其内涵和作用,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在教学中做到令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理论与实操结合,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但是在本次的探索与实践中仍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为之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3.1 完善课程思政挖掘和融入本次实践发现,收集并改编适宜教学的临床案例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不仅要求教师经验丰富,付出大量时间,还需得到医院相关部门的同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等,而目前教学任务重是一线教师的常态,实现这一愿景还需仔细计划筹备。并且学生反映希望涉及生活中常见病证的章节可以多增加内容,有助于学以致用,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或指导亲属疾病预防、养生保健,比如痛经等内容,护理专业的学生90%以上是女生,而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高达77%,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从自身经历出发,学生对此更感兴趣,也更能体会患者的心境变化,更能领悟中医护理给病患带来的帮助。

思政内容可从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优势科目入手,如妇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等,并结合未来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展开。我国中医护理从最早的医护不分家到现在发展成独立的专业,在疾病防治、慢病管理、社区护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应进一步完善部分教学内容的准备工作,如情景模拟小组准备时间较短,不利于知识的内化吸收和情感体验。教学工作应根据学情进行调整,引导学生情景模拟的步骤和方法,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采取有利的策略。

3.2 加快思政教育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本校中医药相关类课程在护理系学生的大一学期就已经开设,但课程思政相对起步较晚,并且一门课程的时间和思政元素挖掘的深度有限,思政教育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思政融入护理专业课程涉及个人医疗职业素养和品性的建构,需要长期、稳定、持续地输入。对中医临床护理学Ⅱ课程进行思政融合,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一批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过去传统的课程大多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但其实在课堂上教师讲多少并不重要,学生听进去多少才重要。很多教师也只是把课程教学当成自己的一份工作,认为完成自己的教学和考试任务就足矣,但新时代赋予的教师职责重要而远大,社会建设需要人才,培育人才的关键人物就是教师。所以,教师与学生都要扭转传统的观念,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要去思考自己学什么以及怎么学,通过多种方式寓教于课、寓教于乐,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最终达到育人效果。

疫情暴发也对课程思政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大学生的上课模式随时都在波动变化中,疫情的严重情况是线上教学及线下教学的决定因素。虽然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劣,但护理专业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苛刻的专业,且作为未来抗击疫情主力军的护理学子极其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职业素养,线上授课给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对目前的专业教育效果进行反思与综合评价,发挥思政教育的优势与价值,以期培养出具有应变能力、抗压能力、极强实践应用能力的职业护理人才。促进课程思政质量的提升,才能更好地为课程思政改革服务。

猜你喜欢
护理学关怀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