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Vivo的中医气功学混合式教学质性研究 *

2024-05-16 04:15张海波杨秀明张小豪陶俊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练功功法气功

张海波 李 新 张 田 杨秀明 张小豪 陶俊安 苏 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加速发展,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气功学课程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全校的公选课程。为加强一流专业建设,提高中医气功学教学质量,本研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建设的中国大学生慕课(MOOC)中医气功学导论基础上,着眼后疫情时期的教学发展,开设中医气功学MOOC 异步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学校专属课程,开展基于MOOC+SPOC 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中医气功学课程教学设计,并进行质性研究,为下一步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所开设的中医气功学公选课班级59名学生为访谈对象。研究样本量以信息饱和为标准[1]。本研究访谈至N12 时资料达到饱和,不再有新的主题出现,故最终访谈本科生12人,编号为N1~N12。其中男3 人,女9 人;年龄19~23 岁,平均(20.17±1.03)岁。

1.2 纳入标准(1)本学年开设的中医气功学课程出勤率为100%。(2)完成本学年开设的中医气功学作业及考核。(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研究方法

1.3.1 教学方法本研究课题组开课前讨论敲定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课程结构与评分方式,提前撰写MOOC课程公告等课程发布页设置。在教学模式上选择基于中国大学慕课中医气功学导论的异步SPOC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使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实现更好的有机融合,为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开辟道路。例如课程期间安排时间让学生参与讨论、互动等学习活动。学习气功功法时,组织学生开展功法操作技能的小组协作学习与成果展示,让学生清楚地认知到功法操作不是简单的动作堆砌,而是调身、调息、调心以及三调合一的整合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选择SPOC、微信等技术平台的分组、音视频会话、资源共享和远程操作等功能,也可以根据不同时间、地点和要求来选择线上或线下协作形式,共同完成功法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式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改变传统课堂主要由教师讲授的教学流程,带给学生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

1.3.2 确定访谈提纲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课题组内部讨论、征求课题组内其他教师的意见并选择2 名学生进行预访谈后,确定访谈提纲。内容如下:(1)学习这门课程前后,你对中医气功的理解有哪些变化?(2)练功对你的身心都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请举例说明。(3)课程结束后,你是否仍在继续练功?(4)目前在练哪套功法?(5)你认为中医气功能治疗疾病吗?(6)如果自己或身边的人有一些病痛或不适,会想到用中医气功来治疗吗?(7)你觉得这门课程对你的专业学习有帮助吗?(8)你是医学类专业吗?有没有想过或实践过将中医气功应用于临床治疗疾病?(9)你觉得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10)这门课的理论讲授部分,你认为最容易掌握的是哪几节?这些部分易于通过课前预习掌握吗?你认为最难掌握的是哪几节?(11)这门课的功法实训部分,你认为最容易掌握的是哪几套功法?这些部分易于通过课前预习掌握吗?最难掌握的是哪几套?(12)课程上功法教授与习练的时间是否足以通过期末的功法考核?如果课堂时间更多用来让老师答疑解惑、功法练习和拓展提升,你是否赞同?(13)微信群里分享的文章与推送你们平时是否会认真阅读?内容是否满足你们的需要?你还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课外拓展内容?(14)练功日记除了记录练功心得与感受,对你的学习、生活都有什么帮助?(15)对于你在课程中产生的疑问,希望通过哪种方式解决?(16)目前课程考核为:①期末考试,占比30%;②平时成绩,占比50%(自主汇报10%+练功日记20%+线上慕课成绩20%);③功法考核,占比20%,你认为这样分配是否合理?有哪些建议?(17)自主学习汇报你参与了哪一部分的学习和小组工作?(18)你认为最后评分可以体现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吗?(19)你对这门课程有没有其他一些建议?

1.3.3 资料收集受到疫情以及放假的影响,访谈选择以腾讯会议线上视频的方式进行,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的环境均为安静的室内。正式访谈前向受访者说明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流程、保密原则,以及此次访谈不会影响其考试成绩,经受访者同意后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录像。从了解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开始,整个访谈围绕提纲展开,鼓励受访者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及体验,同时观察并客观记录受访者的语气、表情及肢体动作等信息。受访者观点表述不清时,对其观点及时进行确认。每次访谈时间为30 min左右。

1.3.4 资料分析访谈结束后24 h 内,先将录音用讯飞软件转录成文字,然后再反复听取录音并结合录屏中受访者的语气、表情及肢体动作等信息将转录文字进行修改、完善。由2 名研究者采用Colaizzi 7 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2]。

1.4 质量控制(1)研究者在研究前认真学习相关方法,深入学习有关访谈与观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做好预访谈,总结经验。(2)选择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3)访谈时不对受访者的表述进行任何评价,现场除录音和记录外,需关注受访者的非语言表达。(4)由2 名研究者对提炼完成后的主题进行审核,对意见不一致的主题,请第3 名研究者进一步审议,最终使研究结果趋于一致。

2 结果

2.1 课程学习效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后对中医气功的认知和了解有了明显提高,一方面增强了对气的感受,有助于今后的临床发展;另一方面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此外,坚持一学期的练功,学生在保持头脑清晰、良好睡眠、健康体质、调节情绪能力,以及整体身心放松等方面都有了一些改善。

2.1.1 学习前后的变化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前后对中医气功的认知都发生了正向的变化,无论是对理论还是练功体悟都有了新的了解和实践,对中医气功的临床应用也有了新的认识。N5 学生认为:“学完这门课以后知道了很多功法,这些功法都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治病”。N10同学认为:“学完这门课程以后觉得气功挺好的,跟中医结合起来,在康复方面比较好”。N11 学生认为:“学之前觉得可是老年人才练的。学之后觉得这个东西其实是有一些渊源的,有中医的原理,练习的过程中慢慢地觉得有兴趣”。还有大部分学生都是抱着怀疑和好奇的态度选修了此门课程,在此前对气功的认知仅停留在武侠小说中,但是学习之后就能清楚地分辨气功的类别、源流、应用等。N2 学生认为:“学完这门课之后,了解到气功也不是那种很神秘的东西,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我自己有时候练功也会感受到‘气’,感觉更贴近自己的生活,自己对气功的了解范围也更大了,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它的范围比较广”。N4 学生认为:“以前都是认为那些大师们练完之后就非常的厉害。打通任督二脉,现在感觉气功还是比较接地气的,因为它跟中医经络什么的都有联系”。N9学生认为:“掌握了一套五行掌功法,了解了气功的发展、气功的应用,整体了解了气功这个学科”。N6学生认为:“上完之后对气功一些更详细的历史、它的演变过程,更系统性的知识也了解得更多,就不像是之前自己在那翻书、练习,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习”。证实本门课程在正本清源,提高学生对中医气功的正确认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1.2 学习的最大收获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后都表示有很多收获,中医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中医气功课程后可提高自己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有些学生还可以通过练习气功体察到经络出现循经感传的现象。N8 学生说:“练气功的时候,我感觉它不是那么强烈的一种感受,它是一种隐隐的,有一些就是局部的温热感,但是不会像针灸那么强烈或者那么刺痛,它是一种比较平衡的反应”。有些学生则认为中医气功有助于提高自身临床水平,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发挥作用。N1学生认为:“课程会涉及一些中医知识,我们也有中医基础的课会关联到,对我自己以后去临床也会有一些帮助”。N3学生认为:“将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为自己的家里带来帮助”。N5学生认为:“练习的时候能增强自己的体力,那肯定也能治疗一些疾病”。还有些学生通过练习气功体察自己的身体、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有助于提高对生命的认知。N8 学生认为:“我就感觉其实它是一门增强对自己身体了解的课程,就是让自己能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一个新的认识,对自己的身体更加敏感”。N9 学生认为:“对那种气的感觉与之前不一样了,那种拉气的感觉更强烈了”。气功课的学习还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N2 学生认为:“对气功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视野、思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得到了拓宽”;N4学生认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又加深了一个层次”。N12 学生认为:“了解气功的发展历史,气功的一些道理、原理,这方面从小的来说是思维方式,一些将来可能会用到的治病的方法,往大了来说的话是站在气功与气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2.1.3 练功对学生心身的作用本研究中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练习气功并且以写练功日记的方式记录每天的练功感受。在访谈中大部分学生提到了每天练功对自身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气功锻炼可疏通经络、调畅情志[3]。很多学生表示练完气功后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更加平静。N2 学生说:“有时候心里比较焦虑,也会练一下放松功,减轻焦虑感”。N6学生认为:“能让自己变得更平和,能心平气和地与人沟通、处理事情”。N7学生认为:“情绪比以前好多了,性格能定下来了”。在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可缓解疲劳、增强身体素质、缓解身体的不适。N1 学生认为:“练五行掌的过程中有些出汗,我觉得(气功)还是比较锻炼身体的”。N4学生认为:“学了降压功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两个功法,跟着老师的指导开始练,不管是背部的疲劳感,还是颈部的疲劳感都会有改善”。N6 学生认为:“没练功之前容易生病,比如头疼、感冒等,练功一段时间之后,生病次数变少了”。除了可以调节身体、情绪问题,还有学生表示气功可以达到白天使头脑清醒,晚上有助于睡眠,从而促进身心整体放松的效果。N9 学生认为:“学习累的时候去练放松功,就感觉又充满了精力,特别明显,感觉自己一睁开眼周围是一个全新的感觉,特别清晰”。N3学生认为:“提高睡眠质量”。N5学生认为:“晚上躺了一会也没睡着,练完放松功之后容易入睡”。N1学生认为:“练之前处于一种比较紧张的状态,因为平时都在上课,课程也比较紧,练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告诉自己要放松,由内向外地让自己慢慢地放松下来,也有从外向内的”。N4学生认为:“放松功练完以后确实是感觉全身心的状态会比原来好一点”。

2.2 课程设计反馈

2.2.1 对教学方式的建议本研究中的课程设计主线以学生自学异步SPOC 内容,教师精讲答疑为主,部分章节由学生课前分小组自主学习,课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完成,此外针对中医气功学的课程特点还设计了让学生课下自主练功、每天写1 篇练功日记的形式。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外,学生更能接受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即课前查阅资料进行小组学习,课上汇报的形式。N12 学生认为:“这种形式算是倒逼你必须得去自己查资料、整理资料,但是这样的话,对这一节课你自己会掌握得比较好一点”。N5学生也表示:“大家一起讨论对这个知识点会更有印象,课前准备呈现出来的东西会更完美、精致些”。N2学生建议:“希望老师也能参与进来,在我们做得不对的地方,老师可以指出来”。在对教学方式的调查中有9 人支持本课程采取的课前讨论课后汇报的方式,3 人支持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还有2人支持课上讨论、课上汇报的方式。

2.2.2 对课程考核分配的建议本研究的课程考核方式不再以最后一次的期末成绩为主,而是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收获、课程参与度等评价,因此课程的考核包括线上成绩、期末成绩、小组汇报成绩、练功日记成绩、功法考核成绩等几个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样的考核方式是可以接受的,75%(9/12)的学生认为非常合理。N8 学生认为:“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一方面是减轻大家考试压力;另一方面也让大家把注意力贯穿到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要只在最后几天临时抱佛脚突击功法,整个过程都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25%(3/12)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对线上线下成绩比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N6 和N9 学生希望可以降低线上慕课的成绩比例,增加自主汇报比例。N4和N12学生建议增加功法考核比例,可以达到30%~40%。

2.2.3 对本课程的建议本研究通过对学生的深入访谈,了解整体课程设计是否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奠定了基础。大部分学生对当前的课程模式表示满意,在理论和实践课时分配、课程内容等方面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N8 学生建议:“希望老师课上的时候能多给一些练功时间,这样的话可能有的时候多练几遍这个问题就不会拖到课下了,可能课上就会呈现出来一些练功感受,然后可以当场就和老师交流”。N4 学生建议:“希望老师可以分享一些常见疾病的气功疗法,除了高血压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功疗法,像比较常见的感冒、咳嗽如何用气功来治疗,希望老师分享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3 讨论

3.1 课程教学模式本研究在中医气功学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线上有资源、线下有互动、过程有考核”的混合式教学[4]。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当前的教育改革方向,能满足学生对中医气功学习的需求。相比较而言,传统授课模式和考核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不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本研究中的授课模式和考核方式受到学生的认可,减少了学生期末压力,使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积累知识,通过考核。学生在课前通过线上学习、做题和小组讨论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为线下课程节省了黄金时间,课上教师对课程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提高了课堂效率,并且增加了一些课上练功交流的时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功法的热情。并且在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实时指导,有利于课后学生的自我练习。整体来看,学生对中医气功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认同。

3.2 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有待丰富课程内容是教学中的关键一环,课程内容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的成败,因此课程内容的设计对于混合式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本研究中关于中医气功学的课程内容设计基本符合混合式教学设计的要求,但是在学生的反馈中,有些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由于中医气功学课程具有特殊性,既有理论知识讲授部分也有功法实践练习部分。因此对于课程比例需要掌握好度,既能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要,也要保证学生对功法技能的掌握。此外,针对中医气功的特点还应增加中医气功临床实践、临床病例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对中医气功形成深入且立体的认识,甚至可以增加中医气功临床见习的课时,通过亲身观察、体验,增强学生对中医气功临床实践的热爱,提高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度。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中医气功课程改革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基本认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容易被调动积极性,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养成每天练功、写练功心得的习惯,并且可以增强体质,在每天练习气功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对专业的认同。

猜你喜欢
练功功法气功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七星归位”劲意真诀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日月增辉行功真诀
练功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练功
动物的“气功”(二)
动物的“气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