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识别及对策

2024-05-16 05:12王庆超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4年5期
关键词:市场需求可行性阶段

王庆超

鄄城县人民医院 山东·菏泽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迅速,医院的建设和运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加快医院建设,及时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 项目建设模式成为医院建设和经营的新发展方向。PPP 项目模式允许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建设和运营医院,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医院建设速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医院PPP项目也会存在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涉及从项目规划、设计到建设和运营的各个阶段。为了确保医院PPP项目的成功和可持续运营,必须在项目全生命周期识别、评估各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二、医院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及识别

1.项目规划阶段的风险

一是项目规划阶段的政策和法律风险。政府政策和法律环境的不稳定可能对项目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项目无法进行或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因此,必须对相关政策和法律进行深入研究,评估其对项目的潜在影响,以规避潜在政策和法律风险。二是市场需求风险。不科学、不准确的市场需求评估可能导致项目后期的经营出现问题。在项目规划阶段,要开展科学、周密的市场需求分析,了解潜在的市场需求变化,确保项目的市场基础牢固。三是财务可行性风险。在项目规划阶段,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是一个关键问题,要确保项目在建设周期内能获得足够、稳定的资金支持。财务可行性方面的风险包括融资困难、项目收入来源不稳定等。因此,在项目规划阶段,应开展充分的财务规划和风险评估,确保项目财务的可持续性。四是项目的技术可行性风险、环境和社会风险,以及竞争风险。这些风险都是项目规划阶段需要全面考虑的问题,技术问题可能会对项目的实施产生重大影响,而环境和社会问题则可能导致违法风险或社会民众的反对。

2.项目准备阶段风险

一是项目准备阶段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项目准备阶段的重点。项目的融资结构、债务安排,以及可持续的资金来源都需要仔细规划和评估,同时还要考虑融资市场的变化和利率波动可能对项目财务产生的影响,采取灵活的项目财务策略。二是合同风险。项目准备阶段要高度重视合同风险,合同的编写和谈判是关键,须确保合同条款清晰、合理,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能保护各方的权益。合同风险也包括风险分摊、争议解决机制等。三是技术和工程风险。技术和工程风险在项目准备阶段也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PPP项目的设计和工程计划须经过充分的审查和验证,确保项目设计和工程计划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四是政策和法律风险。在项目准备阶段仍然要持续关注政策和法律风险,政府政策和法律的变化可能对项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3.项目采购及合同签约阶段风险

合同风险是项目采购及合同签约阶段的主要风险。合同的编写和谈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和长期的过程,要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合理,能保护各方的权益,同时也要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合同风险要注意风险分摊、争议解决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科学完善的合同尽量减少后续可能发生的合同纠纷。财务风险也是项目采购及合同签约阶段重要风险之一。合同签署后,项目的融资和债务管理工作将逐步开展,财务部门需要实时监控财务状况并调整财务策略,尽量避免融资市场的环境变化、汇率变动,以及自身资金流问题可能对项目财务产生的不利影响,采取灵活的项目财务策略。技术和工程风险在项目采购及合同签约阶段也需要得到重视。承包商的能力和技术水平需要充分评估,以确保工程的工期和质量;项目团队应建立有效的监督和验收机制,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符合合同要求。此外,供应链风险也是在项目采购阶段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任何供应链问题都可能对项目的进展产生重大影响。

4.项目执行阶段风险

一是技术和工程风险。项目执行阶段技术和工程风险对项目建设的影响较大,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安全都要受到密切监管和控制,技术问题、材料质量、工人安全等方面的风险需要不断识别并及时得到解决,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二是财务风险。项目执行阶段财务风险仍需要重点关注,项目的财务情况在执行阶段必须得到较好的监控,成本控制、资金流管理、项目收入的稳定性都是影响项目财务的关键因素,汇率风险、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等也可能对项目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要建立有效的项目财务管理和监控机制。三是项目运营风险。项目的日常运营和各项服务须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并要保证服务质量;运营中可能出现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的问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对项目产生不利影响。四是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波动都可能对项目的运营和盈利产生影响。

5.项目移交阶段风险

一是合同履行风险。在项目移交前,要确保合同的所有条款得到履行,包括服务质量、运营要求和维护责任等。合同履行不到位可能导致争议和法律问题,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验收机制,确保合同执行无误。二是运营和维护风险。项目的运营和维护可能涉及新的运营团队,需要他们熟悉项目的操作和维护要求,因此,要加强对新团队的业务培训,确保项目在移交后仍然能高水平的运营并得到良好的维护。三是财务风险。要确保项目的财务健康,资金流、财务活动和合同收入都要严格管理,以维持项目的可持续性和财务的稳定性。四是技术和工程风险。要精心规划设备和工程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升工程技术的性能和可靠性;要采取当的措施应对技术变化和设备老化问题,降低技术因素对项目产生的不利影响。五是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在项目移交阶段也可能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项目发展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三、医院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应对策略

1.政策和法律风险应对策略

首先,为应对医院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政策和法律风险,要建立完善的政策跟踪体系,定期跟踪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了解这些变化对项目的影响。要重点关注与项目相关的各个层面的政策,包括医疗法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等,确保项目的运营和合同履行符合最新的政策、法规要求。

其次,要采用一定的合同策略来应对政策和法律风险。在项目合同中,要注意设定一些弹性条款,以适应政策和法律的变化。这些条款包括风险分担、赔偿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以减少政策风险给医院PPP项目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同时,要与合作伙伴协商合同中的灵活性条款,确保项目方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能够适应政策和法规的变化;也可聘请专门的法律顾问团队负责监督合同的执行,确保合同条款得到遵守,及时处理相关法律问题,并提供PPP项目法律指导意见,帮助项目方降低法律风险。

最后,要有危机管理计划,积极应对政策和法律风险引发的潜在危机。计划应包括危机应对流程、团队成员的责任分工,以及与政府和法律机构的沟通策略等内容,确保项目方能够快速、果断地应对政策和法律风险引发的危机,并减轻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2.市场需求风险应对策略

首先,为有效应对医院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市场需求风险,要进行全面、充分的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在项目启动之初,相关人员要积极展开市场研究,深入了解医疗服务的需求趋势和潜在的变化因素,包括对人口结构、疾病负担、医疗技术进步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后,科学规划和定位项目,确保项目服务与市场需求的一致。同时,要采用多元化的服务模式来降低市场需求风险,在项目规划阶段,可灵活设置服务范围以适应不同市场条件和潜在的需求变化,包括适应性的定价策略、服务种类的调整和灵活的服务条款等,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减轻市场需求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次,要建立定期开展市场调查机制,以保持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市场条件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定期开展市场调查,提供最新的市场需求的信息,有助于项目方及时调整项目尽量适应市场的变化,避免市场需求风险对项目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要建立灵活的项目监测和评估体系,通过定期监测项目的绩效和市场反馈,及时发现市场需求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与市场需求一致。

3.财务可行性风险应对策略

首先,为有效应对医院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财务可行性风险,要建立健全财务规划和监测体系,在项目启动前编制详细的财务规划,包括融资计划、资金流管理和预算控制等,确保项目财务的可持续性,能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财务环境。同时,要完善资金流管理机制。财务可行性风险包括资金不足和支付延迟等,通过定期监测资金流,可保证项目日常运营和债务偿还的可控性。

其次,探索风险分担机制,尽量降低财务风险。要与合作伙伴协商风险分担机制,将部分财务风险分摊给合作伙伴,减轻项目方的财务压力,如通过共享盈利和亏损机制或设立风险储备基金等方式,确保项目财务的可行性。

最后,要有资金储备和应急预案,在突发不可预见的财务情况下,能有一定的财务应对能力,确保项目的持续运营,如与金融机构建立备用融资渠道或紧急调整财务计划等。

4.技术可行性风险应对策略

首先,为有效应对技术可行性风险,要建立严格的技术审查和监督机制。在项目启动之前,要对技术方案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具体审查内容包括设备选择、工程设计、技术标准等;同时要与专业技术团队密切合作,定期监督技术进展,确保项目的技术方案得到有效实施。

其次,要做好技术更新和升级计划。技术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陈旧和设备老化等;技术更新和升级计划,如定期的设备更新、技术升级或替代方案的研究等,能确保设备和技术的竞争力,降低技术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此外,还要建立技术转移机制,将项目运营中的经验和技术完整传递给项目移交后的新管理团队,确保项目的技术连续性。

最后,要与技术专家和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解决方案,共同研究和应用新技术,不断提升项目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5.合同风险应对策略

首先,要强化合同管理和监督机制。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合同的所有条款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项目方应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团队,负责合同文件存档、条款执行检查、问题记录和解决,并及时处理合同违约问题,确保合同得到全面执行。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合同风险分担和解决机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风险分担的责任和机制,包括合同违约处理、赔偿等,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益,避免合同风险可能带来的争议。

其次,建立合同定期审查机制。项目的实际建设环境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可能需要对合同进行部分调整;定期对合同进行审查,与合作伙伴重新协商并签订合同补充条款以适应项目的需求和环境的变化,可以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延续性。

最后,要建立合同风险快速响应机制。如果发生合同违规或争议,要迅速采取行动,通过谈判、调解或诉讼等方式尽快解决问题,确保合同风险不影响项目进展。

四、结语

医院PPP 项目在满足医疗需求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伴随着各种风险。本文对医院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强调了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期降低医院PPP项目风险,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和持续运营。

猜你喜欢
市场需求可行性阶段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辉门:用品牌拉动市场需求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