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师教育改革 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2001-04-29 00:35马立
人民教育 2001年8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新课程素质教育

马立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不仅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吹响了教师教育改革的进军号角。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师生和教师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要把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掀起一个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的热潮。

《决定》中首次提出了教师教育的概念,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过去的师范教育也是包括对教师培养和培训两个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培养和培训相对分离,相互沟通不够,因此容易被人误认为师范教育仅是指对教师的职前培养。现在的教师教育就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教师的教育是连续性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承担教师教育的机构可以是现有的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也可以是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通过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师和教师教育的高度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必须先行。《决定》明确了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和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的体系要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相对稳定,现有的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体系中的主体,主体要保持稳定。但要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教育系或开设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所需的课程,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体系走向开放。

《决定》中提出要推进师范教育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十五期间,要继续对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国家对教师教育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进一步加大各省对教师教育的责任和统筹决策权。根据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指导各省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师教育的结构调整。

在占全国人口15%左右未实现两基的贫困地区,继续根据需要办好一批中等师范学校。要完成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补偿教育的任务,并大力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教师质量。

在占全國人口50%左右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在巩固提高两基的过程中,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新培养的小学和初中教师具有专科和本科学历的要达到一定比例。大力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稳步提高在职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层次。

在占全国人口35%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应该加快结构调整进程,基本完成三级师范向二级过渡。通过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快提升在职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层次,确保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教师。为了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十五期间,必须深化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新师资的培养质量,要启动并大力推进师范院校新世纪教学改革。为了提高在职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要继续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健康进行,健全并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使中小学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

当前承担新师资培养主要任务的各级师范院校,贯彻落实《决定》的精神,要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养规格与课程计划: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教育硕士的培养规模和招生范围: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及考试评价方法进行改革;要加强对培养本、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初中综合课程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进行积极研究和实践;针对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师范院校还要加强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等专业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公共课程教育,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增强他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和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

基础教育新课程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有所创新和突破,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各省正在开展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必须按照《决定》提出的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的要求,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新的课程指导纲要、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作为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为了提高培训的效益和质量,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手段。为了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健康持续地进行,各地务必加强教师继续教育队伍、基地和法规制度建设。培训者素质的提高是当务之急,培训者要率先接受培训,这一点要引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根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训者的培训可以包括学习和研究两个部分,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方案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等内容:研究如何更新培训观念,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培训新模式,如何为广大教师攀登新课程的高峰搭好脚手架,如何把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本地化,如何使教师不但成为新课程合格的执行者,还能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等。

贯彻落实《决定》,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使教师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要加快各类教师教育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特别要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与教学管理新模式等。十五期间,国家将依托一批有条件的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建立若干所开放式教师教育网络学院,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建设教师教育网络资源服务中心,教师教育网络资源服务基地和教师教育网络资源服务点,并与全国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园网连通,形成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资源服务体系。

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加快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要保证,教师教育必须想基础教育之所虑,急基础教育之所难,谋基础教育之所求。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天职。广大教师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要继续发扬团队精神,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再立新功。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新课程素质教育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