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训的思考

2004-04-24 08:32国赫孚
人民教育 2004年7期
关键词:释文校训素质

国赫孚

校训,可以称之为学校的灵魂和旗帜。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的追求,应该成为凝聚全校师生的精神力量。

天律中学成立伊始,我就开始考虑用一句简明而富于激励性的口号作为梭训。环顾其他学校,立意深刻、语言精辟的校训固然很多,但千篇一律的也不少。能否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校训,成了我苦苦思索的问题。这期间,我不断搜集各地的校训。当我看到山东高密一中“为四十岁做准备”的校训时,不由眼前一亮;这朴实简明、内涵丰富、散发着浓郁时代气息的校训,不正是我所要寻找的吗?受此启发,“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的天津中学棱训便诞生了。我也由此对拟定校训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校训要能够为学生所认同。教育的要求只有与学生的需求相契台,才能为他们所接受。教育者一定要了解学生们在想什么,在关注什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社会是教育学生的大课堂。社会上,成功者和失败者对社会的贡献不同,他们的生活境遇也随之不同,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渴望,青少年更是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必然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巨大动力和奋斗目标。

校训要体现时代的精神。21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加速变革、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是人的主体性不断高扬、人的价值不断提升的时代。时代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个人有更多的自由选择自己发展的道路,使个人有更多的自由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而个人的发展也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条件与保證。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了成功的人生,我们的民族也就有了希望,我们的国家也就拥有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校训应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考虑的是学生的未来。只重视高考,学生被训练成“应试机器”,必然造成学生的畸形发展。有调查表明,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终身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高尚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等等,才是成功人才的必备素质,这些素质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的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校训要体现前瞻性与现实性。校训要有前瞻性。学生在校学习,要有动力维持。目前,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总是喋喋不休地谈高考。校训则引导学生想得更远。今天的学习,不仅要着眼于明天的高考,更要着眼于后天的人生。这样,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校训要有现实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成功的人生是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非一朝一夕可一蹴而就。明天的成功,起步于今天的准备。“准备”需要自信,更需要百折不挠与持之以恒。“准备”积累于每堂课成功的学习,积累于每次活动成功的参与。成功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拥有对未来的美好的理想,更要注重让学生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去准备。

校训应该成为构建学校文化的糟髓。为了分析成功人士的素质,我与学生一起讨论成功的意义。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虚荣的人把成功与“出人头地”联系在一起,追求权力的人把成功与高官联系在一起,平庸的人把成功与安逸联系在一起……我们追求的成功人生是使学生获得潜能的挖掘、个性的张扬、自我的超越、人生的幸福,是使学生融于社会,在自己的位置上充分发挥才干,尽心尽力地做有益于国家的事。引导学生深入地探讨什么是成功,就是最实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引导学生讨论“准备什么”和“如何准备”,就是导之以行。讨论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主题班会(全校每个班都要召开以校训为主题的班会);为校训作释文,我们在校训墙前准备立一块校训释文碑。号召大家都来作释文,以后编辑成册。“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有了校训,我们就可以让每一面墙壁围绕“成功”说话。书画作品,名言警句,都有了相同的主题。

我在校长寄语中写道:“学生,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教师,为此实现成功的人生;这也是我的人生追求。”当学生、教师、校长以成功的人生为共同的人生追求时,我们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以校训作为凝聚全校师生的精神旗帜,学校就有了凝聚力。当学生的成功成为教师成功的条件时,教师人生价值的内涵才得以揭示,教师职业的崇高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价值观的建立,就使师德有了灵魂。

猜你喜欢
释文校训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带着校训走向远方
校训展示墙
摘《书谱》孙过庭句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全国各大院校的绝版幽默校训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