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不再陌生

2006-07-28 05:57傅勇锋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5期
关键词:名句意象诗歌

在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中,很多老师和学生把诗歌定位为欣赏阅读,而师生对于“欣赏”的理解,又似乎更倾向于“赏”,较典型的教法是听听读读,感受感受,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似乎在欢快的氛围中,诗歌的意境已经轻而易举地穿透,诗歌的韵律信手拈来,但这如同蜻蜓点水,嫌于浅尝辄止。另外的一种教法则是强调“析”,对诗歌进行不断地拆分,像普通文章的教学一样,从字词、题材、结构、立意等方面进行剖析,甚至讲得如庖丁解牛一般细致入骨。但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一旦课堂教学完成,学生在课堂上积累的知识就随之而去。最终,学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欣赏观,诗歌到底好在哪里、美在哪里,都很迷惘。

从诗歌的发展现状来看,诗歌越来越成为人们思想自由表达的领地,很多学生渴望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并也尝试用诗歌来表达,但他们对于诗歌本身所蕴涵的空间却是比较陌生的,认识也是比较肤浅的,甚至很多学生害怕进入诗歌的领地。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对于现当代诗歌的理解还不如古诗(而很多学生对于格律诗的熟悉,主要还是得益于考试的需要),而对于现代诗的认识,却存在时间比较近,心理距离比较远,涵盖面比较大,接受空间比较小的矛盾。初中学生作为这个领域的初尝者,某些学识的欠缺与差距是无法掩盖的事实,需要老师的引导,不能停留在寻章摘句中,停留在作者的表象之外,停留在诗歌的意象之外,只求得浅层的体验和收获。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和阅读对提高和拓展学生的文学素养是无益的,有的甚至会起反作用。

要搞好初中的诗歌教学,让诗歌在学生心中不再陌生,不再遥远,关键在于让学生进入诗歌之城,在老师的引导下,入味、知味、品味,让学生体验发现之美,逐步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收获心理,让诗歌真正成为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

诗歌的学习需要量的积累,诗歌的教学同样要引导学生做好量的积累工作。对于现代中学而言,在“速成”主义与“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对于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阅读方面缺少量的积累。古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一定程度促成了诗歌的流行,让诗歌走进当时人们的心中,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群众欣赏心理。在诗歌教学中,要学生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就必须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接触诗歌,积累情感底蕴。教师可以通过同一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例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准备其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歌共同欣赏,通过比较阅读,寻找各自的意象特质之间的异同。这种做法看起来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但实际上给了学生更大知识权,实现了教育的增量,间接地达到了学生减负的效果。

诗歌的学习需要读的铺垫。诗从形式表现出来的是比喻性、象征性的语言,需要通过读的形式加以激活和解读。古人讲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诗歌的教学中,“读”是必要的,且是首要的。阅读能读出阅读者对诗歌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滋味,形成心中各自具有诗情画意的“哈姆雷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个性。诗歌是个人的,阅读同样也是个人的,通过阅读才能更好地走进作品,最大限度地接近作者的思想,感悟作品的魅力。因而在诗歌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让读诗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赏读、品读、精读、吟唱、吟诵成为学生能够选择的学习手段,那么诗歌将更有活力。

诗歌的学习需要完成整体教学观。诗歌的名句固然给我们留下恒久的记忆,但从诗歌的教学来看,还是要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从文化积淀、历史背景、个人际遇中,完成整体引导学生接触诗歌、融入诗歌、由诗歌而触发的过程。试想“念天地之悠悠”、“断肠人在天涯”等名句,如果离开了诗歌的本体,也就只有诗歌语言本身透视出来的意象,而失去了更深层次的意韵。从这个程度上来说,就要从立意的高度去把握诗歌教学的整体性,注重“情”、“景”的融合。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里的情和景,实际上是意和象的关系。在当前的诗歌教学中,特别是在古诗的积累中,老师往往让学生背诵一些传统名句,养成名句积累的习惯,而不注重诗歌的整体消化和欣赏,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而做出的所谓的应变之策,背离了诗歌教学的初衷。

教诗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成为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要让学生真正走近诗歌、走进诗歌,就需要让学生在诗歌的大量阅读中获得诗歌的意象美、韵律美、意境美,让学生由入味开始感知,由知味形成欣赏,由品味提升感悟。

(傅勇锋,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名句意象诗歌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封底:·英诗名句·花儿
《中庸》名句节选
七月诗歌
来自林间的风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中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