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翔的成功谈训练周期理论

2007-12-08 11:03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4期
关键词:维耶竞技状态马特

孔 强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1 前言

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在我国运动理论和实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一理论提出之后,我国的竞技运动训练,尤其是体能类运动训练主要是在它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安排和实施。该理论已广泛被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所接受,并成为对运动训练最具影响的训练理论之一。然而,在长达30多年对训练期理论的应用过程中,我国运动训练界没有对这一来自前苏联的训练理论进行甄别和探讨,而是简单和全面地接受。但是随着我国运动员刘翔在世界大赛上的优异成绩,特别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夺得110m栏冠军并平了保持十几年之久的世界纪录,使人们对过去认为我国不可能夺得世界冠军的项目产生了思考,从而对刘翔的训练进行了研究,之后人们开始对训练周期理论的科学性产生了质疑并展开了研究。

2 训练周期理论的产生过程、核心内容及历史贡献

马特维耶夫对参加1952年第15届奥运会(赫尔辛基)的原苏联国家队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的竞赛等项目的训练,以及其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备战世界大赛的训练计划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这些训练的经验理论化,于60年代中期提出了训练周期理论。

马特维耶夫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的阶段,把运动训练过程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等3个时期。[1]同时,他又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在训练目标、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上各异的训练理论,比较典型的有:不同训练时期负荷量与强度的不同比例关系和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等理论,这也被称为周期理论的两个支撑点。但应着重指出的,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并不在于对年训练周期的划分,前苏联的莱图诺夫和普洛考普分别在1950年和1959年就从运动医学的角度对训练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首次提出,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具有“训练水平上升阶段、竞技状态阶段和训练水平下降阶段”并循环往复的周期性特点。马特维耶夫在借鉴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后,从训练学的角度给不同训练阶段赋予了实际的内容,设定了各阶段的宏观训练目标、任务和内容,形成了训练周期的特定“模式”,进而形成了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同时这也是他的主要贡献。

3 刘翔的成功

刘翔之所以能够成功与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必须从他的训练开始研究。刘翔的训练安排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摆脱了传统周期论的束缚,从冬训(准备期)开始改变过去那种大周期、长节奏、低质量、大运动量的训练方法,采用小周期、短节奏、多课次(适当减少每堂课的负荷量)、高质量的安排方法,使刘翔从冬训起就一直保持较高的稳定状态。刘翔每周训练18h,平均每天3h,除去准备活动和放松用的时间,有效的训练时间也就是在1-1.5h,可见刘翔的训练效率是非常之高的。同时,注重在训练中解决实际比赛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浪费时间进行那些低效的重复劳动,使机体通过高质量的训练得到足够而又恰当的刺激,决不人为地追求一个阶段(比如训练期)的特大刺激和另一个阶段(如比赛期)的大幅度调整。二是坚持“以赛促练,赛练结合”。刘翔的训练年限虽然不长,但近几年参加各类比赛的次数却是中国运动员中最多的,特别是他参加各类国际比赛的次数是有史以来所有中国田径运动员中最多的。

4 对训练周期理论产生的质疑

4.1理论本身存在的问题

训练周期理论的提出,其本身就缺乏理论基础和实验的支持,马特维耶夫所用的资料缺少科学价值,只是从前苏联国家队的游泳、举重和田径等几个项目中总结出来的原则和规律,缺乏普遍性的意义。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科研水平也相应地提高,这一理论缺乏生物科学基础,也日益突显出来。众所周知,一种训练模式必须建立在运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足以从人体运动的生理、生化机制和运动力学特征等方面解释其自身的科学性。马特维耶夫的周期理论提出的依据主要是来自对部分体能类项目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分析与总结,它对一些在该理论中起关键支撑作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条件,没有给出详尽的解释。也就是说,周期理论是在缺乏严格控制的研究和实验条件的情况下提出来的。目前,流行于世界的周期理论仍然是以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为基础,这就使得人们开始对该理论的科学基础产生怀疑,认为该理论缺乏基础理论的强大支持,尤其是缺乏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理论的支持。马特维耶夫在勾勒周期理论期间以及在该理论形成之后多年的应用过程中,只是从教育学和方法论的角度对竞技训练过程进行解释和归纳,而较少考虑机体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生理、生化反应,尤其是没有深入分析研究不同运动。

4.2“两个支撑点”受到的争议

训练周期理论的两个主要支撑点:不同训练阶段一般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和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不同比例,即在训练的不同时期训练手段(一般与专项)和负荷(量与强度)不同。马特维耶夫认为,准备期以一般训练和负荷量为主,随着比赛期的临近专项训练和负荷强度逐渐增加,到竞赛期达到并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马特维耶夫以训练手段和负荷这两个对训练效果最具影响的因素为主线,建立了训练周期的框架并勾画出年周期中不同训练阶段的宏观走向。他试图以训练手段和负荷为杠杆调节并控制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使之在预定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水平。但是,这一思想忽视了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生化基础以及练习方法和负荷的要求,缺乏对不同年龄、水平和条件的运动员的区别对待,尤其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训练的进一步提高。运动训练的生物适应理论告诉我们,人体对训练刺激产生的应答具有极强的专门性,只有那些接受刺激的组织和系统才可能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只有刺激的强度超过现有的专项适应水平才能够打破原已形成的“平衡”,在高层次上建立新的“平衡”。这表现在高水平运动员对训练方法和负荷的要求提高,长期的训练使他们已经对那些一般的训练方法和负荷产生了适应,只有那些针对性强的训练手段和科学的负荷才能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显然,如果高水平训练阶段仍然遵循马特维耶夫的周期理论,在占训练时间最长的准备期以低强度和一般的训练内容为主,则不可能使机体受到适宜的刺激,也不会获得良好的机能储备。在谈及刘翔的训练时,孙海平教练也说过,运动员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训练水平要维持在一定的高度上,不能够起伏过大,否则又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重新调整,而且这样起伏过大对运动员的整个成长和提高专项成绩是不利的,会带来很多不利因素。[2]

4.3理论不适应赛制的改变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最初的创立实际上指导的是年度训练计划的安排,就是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划分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度期3个训练周期,并以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在不同训练周期安排不同比例为特点,使全年的比赛安排呈现单高峰的特征。[3]这种训练安排是与当时比赛少有很大的关系的,运动员一年的训练计划就只为参加一场比赛而准备的。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体育产业化进程加快,商业性比赛、职业联赛及其他比赛的次数迅速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准备期训练时间缩短,一般是从11月至1月初(田径),而在这约3个月的时间内,一般准备期训练只占1/3-1/4,绝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专门准备训练,从而大大提高了专项训练的效果。第二,比赛期大大延长,目前国内外赛季从1月中旬开始到10月下旬(田径)。在这漫长的室内外比赛中,不管是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各种赛事接连不断,每年最重要的比赛也都在此期间,比赛成了运动员训练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许多优秀运动员一年参加各类比赛的次数多达30余次。这就要求运动员能够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竞技状态,连续参加比赛,创造优异成绩。比如刘翔,2002年到2006年每年参加的比赛都达到了数十次,而且强度和密度都很大。特别是在2003年他在17天内连续参加了6场比赛,并取得了两个亚军和两个季军。

5 结束语

通过分析应该承认训练周期理论在当时极大地推动了运动训练成绩的提高,它既是对客观存在的训练过程的反映,又是一种可以人为控制的训练过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竞赛制度的变化,该理论已不能适应和满足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要求。刘翔的成功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现阶段的运动训练必须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体特点、运动训练环境等方面进行人为的调整,从而使得三个周期的划分符合运动员的具体需要。在具体训练时间的安排、运动负荷的安排、训练内容、方法等都应从运动训练的实际加以区别对待。以马特维耶夫为代表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在许多方面已经不适合当代的运动训练实际,这一理论在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广大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再不加思索照搬训练周期理论指导训练,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研究,使我们的训练不断科学化。

[1]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编委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朱晓霞,包云.对优秀田径运动员训练周期理论的重新审视[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1):70-74.

[3] 金健秋,等.当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对周期理论的质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5):89-91.

猜你喜欢
维耶竞技状态马特
高职院校羽毛球竞技能力保持与专项训练方式
罗福兴:“杀马特教父”的回归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勒维耶与海王星
英男子一个月内心跳停止817次
法撑杆跳名将被巴西观众嘘哭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
马特·波莫:不光有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