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教育游戏的价值和设计原则探讨

2009-01-11 07:39黄月胜段前佳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设计原则移动学习

黄月胜 段前佳

【摘要】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教育游戏的日趋完善,将手机游戏引入教育领域必定会掀起一股娱乐教育的热潮。文章尝试提出手机教育游戏的定义,分析其教育价值,并从开发应用角度、教育学习角度、游戏娱乐角度三个角度阐述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最后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手机教育游戏;教育价值;移动学习;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75—03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通信技术的飞跃,为手机这个相当普及的移动终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伴随着3G时代的到来、3G技术的实现,手机游戏不论是在游戏质量上还是在游戏平台上都取得了很大的飞跃;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也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的一种新方式;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逐渐被广大用户接受,这些可以让我们预见到手机教育游戏将会是未来手机、学习与游戏融合的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寓教于乐的理想将在信息时代通过手机教育游戏的方式得以实现。

一 手机教育游戏的定义

手机教育游戏是能在手机上运行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是教育游戏在手机这个可移动载体上的实现。结合业界对教育游戏的普遍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手机教育游戏应该是以娱乐性、趣味性为主体,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培养用户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手机游戏[1]。用户可以使用手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游戏的同时主动地获取知识与方法,来达到解决问题继续游戏的目的。这样的手机游戏我们称之为手机教育游戏。

二 手机教育游戏的价值

手机教育游戏,必然同时具有手机游戏和教育游戏的特征,其在便携性与娱教性上有着综合优势和特有的教育价值。

1 可以让游戏者有随时随地的学习体验

相比传统电脑游戏的载体,手机在小巧的体积、出色的移动性上均有极大优势,为随时随地的娱乐学习提供了可能和便利。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手机游戏来学习,这样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学习随时随地、随心所欲,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 可以让游戏者有愉快、沉浸的情感体会

游戏是娱乐的一种形式,即使是以教育为目的,也不能失去游戏的有趣性。手机教育游戏能一改死板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得学生紧张热情地参与,在学习的同时感到一种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愉快、松弛、沉浸的心理状态[2]。在这种状态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在享受,而不是枯燥无味的劳动。

3 可以丰富游戏者的生活常识、百科知识

有学者指出,人类有80%的知识来自传统教育之外的“非正式”学习,手机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游戏,正是能够让游戏者在娱乐的同时丰富扩大知识面,加深对某些书本上的概念、原理、关系等的理解[3]。如一款介绍税务知识为目的税收知识教育游戏[15],通过游戏里的体验,让大家感受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每次游戏者税款交纳到一定的程度,城市的各种公益、民用设备将获得升级,此外每当突发的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游戏者也能通过游戏体验到税收是如何帮助城市渡过难关的。这个游戏最终使大家可以正确地了解到税务的基本知识,增长见识。

4 可以扩展游戏者的思维敏捷性、创新性

在手机教育游戏中的许多冒险、动作、潜入、解谜、侦案和竞技性游戏中充满着惊险的画面、瞬息万变的场景、迷雾重重的环境、强烈的对战气氛,对提高游戏者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创新性具有直接的作用[3]。游戏者甚至在游戏中还会根据情景需要,创造出新的游戏方式或游戏规则等。总之,它是创新意识与潜能的发源地。

5 可以训练游戏者的策略研究能力、领导能力

手机教育游戏中能提供一些有策略性的活动,通过游戏中场景的设置,游戏者依据具体的游戏进程和自身情况、为达成游戏目标而采用策略。如香港中文大学跨地区研发的教育游戏“农场狂想曲”[16],通过扮演农场的主人角色来学习农场的经营和管理知识,并培养资讯运用、策略研究和批判思考等能力。还有一些多人角色扮演类游戏,是未来商业管理领域的真实写照,玩游戏能改善游戏者在现实世界的领导能力。

6 可以促进游戏者的积极心态、满足游戏者的自我成就感

手机教育游戏作为寓教于乐的一种方式,其总体思想是健康向上的,鼓励个人通过努力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同时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游戏者在游戏中通过探索历练、完成任务,以及不断升级的挑战还能得到很强的自我成就感[4]。

7 可以培养游戏者的竞争合作精神

手机教育游戏里可以设置一定的竞争机制,包括个体与个体间的竞争、团队与团队间的竞争和玩家与系统标准间的竞争,它们是积极的,是玩者主动去获得的[5]。事实证明,有效的竞争能更好地激发游戏者的学习动力。在游戏过程中可与其他用户组团通过默契配合共同挑战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完成设定的任务,在过程中还促进了相互交流与密切合作,这也是一种协作学习能力的体现。

8 可以锻炼游戏者实践动手能力

游戏中大量存在的问题场景,需要参与者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动手能力等去解决面对的实际问题,否则游戏无法进行下去,这完全是在考验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些游戏的设计就是专门学习和操作物具(如驾驶汽车),或是使用工具(如排雷器、红外探测仪等)以及工具间的组合,便是训练实际动手能力的又一体现[3]。

三 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

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设计中要兼顾教育游戏的教育性与娱乐性以及手机终端自身的特征,使三者充分整合,达成一体,才能真正开发出寓教于乐的手机教育游戏。笔者对现在网络上的一些教育游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读了大量关于手机游戏及教育游戏的中英文文献,期望能针对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提出一套较全面的方案,并从手机教育游戏开发应用角度、教育学习角度、游戏娱乐角度三个角度阐述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该设计原则目的在于给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人员提供一套参照的原则去设计与开发优秀的手机教育游戏,给广大手机教育游戏的用户提供一个衡量手机教育游戏价值的方案。

1 从开发应用角度提出的设计原则

(1) 手机教育游戏在开发时应该考虑到能尽量用于较多手机品牌的平台上,即兼容性较好。

(2) 手机这个载体本身容量较小、按键较少,要充分考虑按键的设计,使游戏的操作感及灵活度都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游戏者的体验需要[6]。

(3) 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应由教师、学生、教育技术专家、心理学者、程序员和美工协同合作,并满足一般教育软件的开发流程[7]。

(4) 手机教育游戏的内容必须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不含有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因素[7]。

(5) 下载安装时应提供详尽的说明,游戏开始阶段的导航系统的层级关系应该是清晰明了,不会令游戏者迷航,而能够很快上手。

(6) 手机教育游戏提供给游戏者下载运行后要保证其安全稳定性,能在一定的时间后升级或更新。

2 从教育学习角度提出的设计原则

(1) 明确该手机教育游戏特定的教学目标,考虑游戏者群体的年龄层及知识储备为设计前提[8]。

(2) 手机教育游戏学习内容的难度有一定的平衡性,既不能太难使游戏者受挫,也不能太简单让游戏者厌倦。难度级别要符合“最近发展区”要求,有挑战性,促使游戏者主动地思考与探索,并逐步获得成就感[9]。

(3) 手机教育游戏为游戏者提供便利的帮助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帮助信息能提供给游戏者背景知识学习和促进游戏者深入思考,为游戏者的进一步探索起“脚手架”作用[10]。

(4) 根据学习主题或内容创设情境,情境尽量逼真,引导游戏者依据不同的场景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动手能力等去解决面对的实际问题,或加深对某些原理关系的理解[3]。

(5) 在手机教育游戏中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触发游戏者之间的良性竞争,在比赛过程中学习规则、熟练规则,同时检验自身的学习能力。

(6) 若是与课程结合的联机答题模式类游戏,应考虑有充足的内容以至于游戏者不会面对同样的问题两次,至少是很少遇到;题目的内容与答案应正确可靠[8]。

(7) 在游戏结束时,提供一份详细的学习反馈或评价,表明游戏者所处的学习状况,客观地评价游戏者的学习水平,并适当地给出建议,引导游戏者进行反思与总结,并能与其他玩家进行交流分享。

3 从游戏娱乐角度提出的设计原则

(1) 手机教育游戏界面清晰明了,色彩搭配得当,音效音乐悦耳动人,符合人们的视觉和思维习惯,能准确表现学习内容,也能满足特定年龄阶段游戏者的心理需求[9]。

(2) 手机教育游戏内容要尽量有趣,能激发游戏者的兴奋点,使游戏者沉浸到游戏世界中,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享受学习过程,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

(3) 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要尽量满足用户的认知内驱力,多用奖励,少用惩罚,提供积极的反馈措施。积极的反馈意味着总是奖励,只不过奖励的额度有大小,这对提高游戏者的自信心很有帮助[11]。游戏有一定的黏着性,使游戏者有下次再玩的欲望。

(4) 手机教育游戏中应该为游戏者完成任务提供适当的道具,使他们得到帮助而不放弃。道具的获得与使用可以激发玩家对游戏的好奇心,增强游戏的可玩性[8]。

(5) 在游戏中游戏者不需要考虑实名制带来的社会影响[12],从而抛开现实社会的束缚,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拓展思维,激发游戏者的创造性。

(6) 在手机教育游戏中适当地引入激励机制,游戏者通过完成不同类型的任务积累不同的智力与经验值,从而提升等级。游戏激励成功,却不会立刻成功,游戏承认积累,奖励超越;游戏鼓励尝试,允许反复[13]。

四 手机教育游戏发展前瞻

目前还没有在市面上找到一款成熟的手机教育游戏,但移动终端的发展、手机游戏的盛行、教育游戏的日趋完善预示着手机教育游戏将会是未来手机、教育与游戏融合的一个必然趋势。

首先,手机游戏市场发展迅速。据统计,现今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亿,手机游戏业务发展更是迅速,据调查移动通信各细分市场目前的业务功能中,对游戏功能的使用已经超过了30%的比例[5]。在如此大的手机游戏需求下,部分手机已经拥有高速的存储读取速度和高容量的存储盘 [6];3G时代已经来临,手机网络的速度也极大的提高。由此可见,手机是一个合格的游戏载体,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手机平台和手机网络的先决条件,将决定手机游戏成为下一代游戏产业链中的焦点。

其次,是移动学习正成为人们学习的一种新方式[14]。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知识的飞速更新对人们提出了终身学习的需求。很多人尤其是在职工作人员已不再满足于在某一固定地点接受教师的教育,他们倾向于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获得教育,移动学习将为人们在学习方式方面提供新的选择,而他们手中的手机功能的不断改进为这种学习方式的实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此给教育界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再次,人们开始重新追寻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学习应该不再是一件单调乏味的事情,而是一种放松愉快的体验,学习内容与游戏过程的有机结合,有助于让游戏者在一种特殊的兴奋状态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而教育游戏就是作为一种介于教育与游戏两种活动之间的实践。这种实践逐渐受到教育者、学习者的认可,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

结语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关于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和开发都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国内外对电子游戏的态度依然褒贬不一,但对教育游戏的态度却逐渐明朗化,教育游戏呈现的积极发展态势,让我们对基于手机的教育游戏的发展充满信心。由此可见,在手机平台上研究寓教于乐的游戏,其教育意义和潜在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手机教育游戏设计原则的完善可以更好的指导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使其在教育领域逐渐显示其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苗红意.教育游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5).

[2] 梁琨,罗会棣.教育游戏中的暗示教学理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3] 陶侃.电脑游戏中“学习性因素”的价值及对网络教育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6,(9).

[4] 马红亮.电子游戏的教育价值:来自美国研究的新观点[J].开放教育研究,2009,(2).

[5] 陈美芳,胡小强,魏丹丹.游戏在教育中的应用系统分析[J].教育教学研究,2008,(12).

[6] 旭昕.手机在移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5).

[7]KeeganD.Thefutureoflearning:Frome-learningtom-learning[E]

[8] Professor Angela McFarlane,Anne Sparrowhawk,Ysanne Heald. Report on Educational Use of Games [J]. TEEM,Teachers Evaluating Educational Multimedia,2002.

[9] 陈小君.教育游戏的学习环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2).

[10] 李新宇,宋鹰,黄霞,向黎生,沈清.手机游戏的特点及人工智能策略[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7,(4).

[11] Sara de Freitas a, Martin Oliver b. How can exploratory learning with games and simulations within the curriculum be most effectively evaluated? [J]Computer & Education, (2005).

[12] Darren Nonis. Digital Games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ivision [J],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06.

[13] 为什么教育不如游戏好[DB].

[14] 姜亦纯.学习型手机游戏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8,(5).

[15] 税收知识游戏[DB]..

[16] 农场狂想曲[DB]..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设计原则移动学习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