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大学社看我国大学社改革和发展

2009-02-12 08:47周蔚华
出版参考 2009年2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美国大学出版社

周蔚华

由于中美大学出版社之间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不同,办社时的目的和定位有所差异,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时间和水平不同等等,中美大学出版社之间既有一些共同的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美两国大学出版社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所在大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所在学校而独立存在;都为本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同时承担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重任;都注重学术质量和品牌意识,把学术出版作为重要任务;都面临着共同的难题,如怎样应对数字化给出版带来的挑战,如何应对市场对学术的冲击、在学术和市场之间寻求平衡,等等。

中美大学出版社的差异在于:在出版范围方面,美国大学出版社的教材比例很低,所占份额很少,而教材产品(包括高校教材和中小学教材)是中国大学出版社的主体和核心,是中国大学出版社的立社之本;在出版规模方面,美国大学出版社在美国图书市场上所占份额极小,大学出版社的总销售额不足行业销售额的1%,而中国大学出版社生产能力极强,有若干家年出版新书能力超过1000种的大学出版社,大学社的总销售额占全国图书总销售额的比例在20%左右。在美国规模较大的出版社中,没有一家大学出版社,而中国出版社销售前20名中,有6家大学出版社。在市场运作能力方面,美国大学出版社在销售渠道、市场推广能力、对图书零售卖场的影响等方面都较弱,而中国部分大学出版社在社均赢利能力、人均利润、单品种利润、对销售渠道的影响等方面与商业出版社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强。在与学校财产关系方面,美国大学出版社大多能够从学校得到财政补贴,中国大学出版社没有从学校中得到资金补贴,大多数大学出版社要向所在学校上交利润,其中,一些大学出版社上交利润的数额可观。

上述对比表明,美国大学出版社的经验和教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但中国大学出版社的改革和发展不能照搬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道路。经过30多年的不断摸索和总结,中国的大学出版社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大学出版社发展道路,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这些特色,必须进一步保持这些优势,我们必须通过不断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促进中国大学出版社的持续健康发展。美国大学出版社发展的历程对我们的启示在于:

一、植根大学,做文化高地的守望者

大学出版社是大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中外大学出版社没有例外。无论大学出版社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或实行什么样的体制,离开大学,大学出版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学出版社与大学的关系是“毛”和“皮”关系,“毛”要从“皮”中产生、附着在“皮”上,柳斌杰署长曾经说,“离开大学谈大学出版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定位和主要任务与大学所承担的使命和功能是一脉相承的,是大学功能的延伸。大学作为社会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它承担着传承知识、培养人才、引领思潮、创新成果以及服务社会等功能,大学出版社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出版物更好地服务于这种功能,放大这种功能,在扩大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影响的同时,也扩大自身的影响,壮大自身的实力。如果说大学是新文化的“孵化器”,那么大学出版社就是新文化的“助产婆”;如果说大学是一个“文化高地”,那么大学出版社就是这个高地的“守望者”。当前有的论者在谈论大学出版社改革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大学出版社的这一根本特性,忽视了大学出版社所要承担的文化使命,忽视了大学出版社的立社之本,专注于面向一般出版物市场或大众图书市场,把大学社和一般的商业出版社之间的任务混同了,界限模糊了,这是很危险的。

二、服务教学科研,两个轮子一个都不能少

中国大学出版社最初成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出版高校教材以满足高等学校教学的需要,历次高校出版工作会议以及相关文件都把出版高校教材作为大学出版社的首要任务,由此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出版定位,就是中国的高校教材市场的80%由大学出版社占有,教育市场尤其是高等学校教材市场已成为中国大学出版社最稳定的市场和生存、发展的基础。国外大学出版社主要出版学术著作,除极个别的大学出版社(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外,一般很少出版教材。这并非他们不愿出版教材,而是在他们成立时教材市场已被商业出版社瓜分完毕,在教材市场上,它们已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及经营销渠道去与商业出版社竞争,因此他们只能专注于学术著作的出版,近年来也尝试出版一些带有地方特色、面向区域市场的“大众”图书。但这也由此带来了国外大学出版社(除了个别大学社外)出版结构单一、资金短缺和经营困难,使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步履维艰。中国大学出版社把教材出版作为重要任务,籍此而形成了显著特色,也是其出版优势,这一优势和特色只能强化,不能削弱。当然,国外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方面的很多经验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如他们对学术著作质量的重视,通过同行专家评审和匿名评审来决定出版物是否可以纳入出版规划等评审机制;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寻求高水平作者,校外作者占大部分比重等等,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学术出版方面应该加以学习和借鉴的。出版高水平教材,加强学术著作出版,提高教材和学术出版物的影响力,是大学出版社服务于大学教学和科研双重使命的体现,这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两手都要硬”。

三、面向教育大市场,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当前中国出版业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处在体制转变、市场转向、业态转型和国际竞争这四重压力之下,而中国大学出版社除了上面四个压力外,还面临出版集团整合后所形成的区域市场分割和区域垄断加强所形成的又一个压力。中国大学出版社现在要面临“后转企改制时代”的艰难过渡。事实证明,单纯的靠政策、靠政府、靠学校、靠旧体制,是救不了大学出版社的。惟一能够拯救大学出版社的就是市场。出版业必须面向市场,根据市场和读者的需要来生产自己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大学出版社必须通过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著作来引领市场,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读者的认可。与此同时,大学出版社不能忘记自身特殊的服务对象和消费群体,这就是教育市场尤其是高等教育市场。近年来中国大学出版社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得益于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的发展地位,得益于高校规模的扩大,大学出版社要获得大发展必须首先面向教育这个大市场。既然要面向市场,就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以市场化的手段和运作方式来对大学出版社现有的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把生产者作为市场主体,以企业化方式进行管理和运作,对市场化的产品来说是最有效率的运作机制。当前出版业进行的“转企改制”,不仅使出版者获得了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名正言顺地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竞争,已经初步显现出其活力。当然目前这种改革还是初步的,是很不到位的,下一步应该着眼于通过产权改革,使产权多元化,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四、充分重视网络技术在高校出版中的运用,积极探索数字化出版的赢利模式

在我们的考察过程中,美国同行们谈的最多的就是数字化出版对大学社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希望通过开发数字化产品、开发在线期刊等,积极寻求突破。在这方面,中国的大学出版社与社会上的其他类别出版社基本上处于一个起点上,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走在商业性出版社的前面,我们要继续发挥这种优势,加大在出版中运用数字传播技术的力度,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资源库建设、按需印刷、数字内容提供和服务、内容集成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新的出版模式和商业运作模式。网络经济是分享经济,要通过数字传播技术寻求大学出版社的横向版权合作和内容集成服务方面的合作,共建信息提供和服务平台,在把蛋糕整体做大的同时,实现各方的共赢。

五、从实际出发,探索一条中国特色大学出版社发展之路

目前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已经发展到103家,在世界各国出版业中,中国大学出版社所占数量最多,所占比例最大。同时,中国大学出版社在我国出版业中无论是出版的品种数量、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增长率、对外合作等各项主要指标在出版界都五分天下有其一,举足轻重。不仅如此,中国大学出版社在改革和发展的探索中形成了很多值得整个出版业借鉴的经验,成为引领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但从另一方面看,中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也极不平衡,既有各项指标都居出版界前列的大型出版社,也有规模很小、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袖珍”小社;既有背靠著名大学、有雄厚资源支撑、能够出版各类产品的综合性出版社,也有面向行业性高校、学科或专业面相对较窄的专业出版社;既有处于例如北京、上海这样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的大学出版社,也有处在像云南、贵州、新疆等偏于一隅的大学出版社,它们的市场运作能力、能够借助的资源等等相差甚巨,因此用一种模式、“一刀切”的办法来对所有大学出版社都提出整齐划一的要求,既不现实,也不利于促进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因此,在对中国大学出版社的改革和发展的规划进行设计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我国的国情、校情以及社情出发”,进行多种多样的选择,如“牛津模式”(“大而全”或“百花齐放”)、“剑桥模式”(“少而精”或“一枝独秀”)、“哈佛模式”(学术出版)等。我国的大学出版社也在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中形成了若干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如有的大学社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集团模式”,而有的则提出了专注于特定市场以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专业出版模式,这些模式既借鉴了国外大学社的经验又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值得出版界加以认真总结,提高到更高的层面,从而形成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出版社发展之路,这也是中国大学出版界为世界出版界做出的一个独特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美国大学出版社
躬身践行修己身:从留美文科博士到美国大学系主任
我等待……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美国大学课堂教学观察及启示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
石油工业出版社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课程服务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