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教学的思考

2009-02-19 10:04黄兴第丁向丽
继续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任职教育特点教学

黄兴第 丁向丽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教学的特点规律,围绕构建任职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强化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是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教育训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对搞好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能力至关重要。

一、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教学的特点

(一)明确的岗位指向性

以岗位任职为导向,强调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就是知识、技能、情感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这个素质结构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具备岗位任职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二是具备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与任职发展的适应能力;三是具备在岗位任职过程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这就要求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教学必须贴近岗位任职需要,贴近工作实际需要。

(二)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的教学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即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地教,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而且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适时性

任职教育教学必须时刻追踪世界新技术的发展,根据工作岗位对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的需要,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设置什么课程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实、新、精,学以适用。教学内容要求紧贴岗位需求,强调解决岗位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组织的灵活性

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学学生一般经历丰富,思想活跃,岗位多,岗位需求不相同。因此,在组织教学中适时对教学进程和时间作出灵活调整,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的手段都随时作出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的实际情况,达到最佳教学组织效果。

(五)教学场所的开放性

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的教学除了理论教学以外,还有实践性教学,这就要求其教学场所具有开放性。任职教育的学生只有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社会,进行专业操作、科学实验、综合模拟演练、参观见学、实习、调查等,才能使学生获得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解决岗位问题的能力。

(六)教师素质的全面性

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的教学不同于学历教学,它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阅历,要有相应岗位的任职经历和工作经验;要有一定的任教经历,懂得教育规律,教学经验丰富。因此,教师主要应由具有“教师型、工程师型”即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双重岗位资格的教师组成。

二、构建职业化课程体系

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突出实践应用,坚持能力为本,提高学员岗位任职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分析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必须打破学历教育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专业设置格局,准确把握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培训特点和教学要求,按照专业技术人员不同层次与不同专业类别和相应培训等级,增强人才岗位指向,细化专业设置,突出职业特色。在课程设置上要恰当处理好“任职基础”、“任职能力”和“任职发展”三者的关系。具体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二是要根据岗位任职需要,围绕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对准岗位设置课程,做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应把如何形成任职特色作为整个课程体系及课程内涵设计的主要目标,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术模块、具体岗位技能模块、前瞻知识理论模块”四者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四是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尽可能与专业技术人员学生未来的任职发展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织。

三、确立合理的组训方式

任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任职教育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和结构。良好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层次以及不同的任职要求具体而定。从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教学实践来看,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教学模式。

(一)能力本位教学模式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将知识、技能、素质与具体的岗位相结合的整合能力作为理论基础,依据岗位任职能力分析,确定对应的专项能力,经过教学分析形成融知识、技能、敬业精神为一体的专项能力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都有各自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优化的学习方法和确定的考核标准。一个学习单元就是一个专项能力模块,不同的模块组成模块化课程结构。所以这种模块又称模块化教学模式。一般按照“任职基础、认知能力、素质拓展、前瞻理论”四个模块设置课程。基础模块由教授型教师承担,认知模式由工程师型教师承担,拓展模块由客座型教师承担,前瞻理论模块由学科专家承担。教授型教师是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教员队伍的主体,工程师型教师由来自生产一线部门的优秀工程师担任,客座型教师主要聘请机关及院校、研究所的专家承担,学科专家主要聘请在该学科知名专家担任。教学方式应采用重点讲授、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要精心选择、设计与理论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应突出案例教学、网络模拟演练、参观见学等综合实践,从而消化理论,掌握技能,提高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发展综合能力。

(二)问题中心教学模式

“问题中心”模式是以培养目标需要为主导,以培养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而进行的针对性培训。其培训特点是:培养不具有系统性,培养目标需要什么知识就培训什么知识,需要什么能力就锻炼什么能力。其在时序上学科纵向延伸短、横向融合宽,以解决实践问题,以教授前瞻理论需要的时间界定时段。这一培训模式主要是集中解决培训对象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同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采用精讲、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践等教学方法。

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教育具有起点高、针对性强、实践性强、时间短的特点,对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师水平、搞好教师队伍建设?应着重抓好两支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是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内部教师队伍,另一支是聘用兼职教师队伍。内部教师队伍建设应重视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抓自学互学。各培训机构要制订任职教师自学互学计划和考核办法,以督促教师自学互学。教师针对自身理论水平或专业能力弱项,抓好岗位自学,同时,教学管理部门要实施集体备课、观摩教学、集体听课、教学研讨、教学竞赛等多项活动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岗位任职能力;二是抓好换岗代职。要建立坚持搞好教师到生产一线代职制度,定期派教师到生产一线代职锻炼,提高对岗位的认识,对生产一线存在哪些问题、解决办法、急需什么,需要什么样人才等有一个全面了解;三是离岗学习。要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分批次让教师外出深造,让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处于前沿,以满足任职教育的需要;四是建立奖惩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对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快和好的单位和教师实施奖励,奖惩要与单位和教师自身利益挂钩,多方位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聘用兼职教师队伍主要由来自生产一线、院校、研究所工程师、学科专家组成。对这支队伍要建立一套制度加以建设。这些制度包括聘用的条件、双方的职责与义务、奖惩办法、教学效果评估规定等等。从而使这支队伍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这支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王红军匡春凤]

猜你喜欢
任职教育特点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装备课程建设向实战贴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锻造适应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战化训练改革的思考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