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3-08 01:47闫迎春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建构主义信息技术

闫迎春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有效地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呢?信息技术课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有计算机为平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构主义:自主创新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如何有效地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呢?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师主导的做法,让位于学生,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以学生为主设计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创新能力。

一、理论基础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2)建构主义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我们教师要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组、分层次教学,设计合理的任务,让学生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的方法

(1)教师要充分备课

①备学生:了解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的内容和已掌握的知识,了解学生对图像、动画、浏览网页、游戏的兴趣。

②备教材: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神,把各章节的联系,本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何突破。如何设计让学生体验等都要考虑在内。例如“制作演示文稿”一课,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对这一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课中要求学会制作的流程即确定主题、设计规划、收集相关素材、制作、播放,而没有必要把时间放在认识窗口、插入图片的讲解上,重点应放在链接动画(其他链接)。通过本课培养学生应用软件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同时有成就感。

(2)精心设计情境和任务

这一点非常重要,课本中的任务适合学生的就来用,课本中没有的可上网查找资料,或者从生活中寻找材料。结合日常教学,我认为任务和情境设计的原则可以有以下几点:任务简单;贴近生活;便于操作;能够让学生有成就感;便于教师总结归纳。

例如在初识电子表格一课中,由于课本上的事例不太贴近学生的生活,而当时我国正提倡节约。学校正在开展健康消费活动,我们就大胆改为统计学生日常消费;又考虑家庭条件不一样,再加上学生的虚荣心,难以统计出真实的数据,这样就失去了意义,于是我搜了几张有关节约的图片,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这一节课学生在明确可行的任务驱动下、在小组协作下完成了统计数据,在自我探索中学会了数据的输入、格式的调整,以及简单的数据计算。

再如上学习专题网站自主学习与创新。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组织教学的时侯应有所侧重。对教材要求的内容已经熟悉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根据他们的兴趣,可以制作专题学习网站。通过网络学习环境,向学习者提供协作学习交流工具和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让学习者自己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资料,应用知识和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

如学习Flash动画制作,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制作了一个专题学习网站。包括以下版块:

专题知识。逐帧、形变、运动、遮罩、引导线等动画的制作过程。

相关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探索学习时需要的各类相关资源,其中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

在线评价。提供专题知识的相关评价练习,分为单元测试、综合实践和总结性测验类型,供学习者进行自我测试与评价。

专题研讨。这是一个讨论区,所有与单元相关的话题,均可以在此进行讨论。论坛根据讨论主题的不同分为几类,有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有学习技巧和学习体会等。

设计天地。这部分将提供学生的上传的作品,可以下载,以方便学生学习和欣赏别人的作品,同时促进学生之间学习参考、交流、借鉴。这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更激发了兴趣。

三、注意的问题

(1)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创新

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模式尚在探索试验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改变,这使学生和教师都有一个转变习惯的过程,只能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待他们的知识技能积累到一定程度,逐渐习惯独立思考、协作学习后,其自主性、创造性也就相应地培养起来了。

(2)放手让学生去做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技能很熟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做实验、做练习的时候容易进行干涉。由于怕学生养成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总是坐在微机前面演示了再演示,让学生在模仿体验的基础上学习。这样就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对信息技术产生抵触的心理,导致上课的时候教师累,学生也累。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摸索,互相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表达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学起来也快一些,教师只要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知识点或操作进行重点演示讲解,效果就会很好。

总之,只要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在教学中以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建构主义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