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主观题解题策略初探

2009-04-01 06:38李兆兵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简答题主观题题干

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现代文阅读题,也是当前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生容易失分的薄弱环节。在这里我所讲的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主要是指近几年全国卷及江苏卷语文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从1998年以来,阅读题考查在设题上从起初的三道简答题和一道多选题(主要为双选题)已变为现在的全部主观性简答题。2008年,江苏卷就出现三篇现代文阅读,其中必做题一篇,选做题二篇,要求考生二选一,都采用了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在分值设置上比分也越来越高。可以这样说,难度大、得分低、主观性强、综合度高是其区别于其它题型的明显特点。这类试题从客观上讲增加了试题的区分度,它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的能力。正因为此,能否提高学生解答此类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能力成了决定该生语文高考成败的关键。

以往人们研究和训练此类试题,常常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虽然研究极其深,方法极其妙,但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仍然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因而最终得分仍然不尽如人意。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即从学生答题的角度来分析、探讨一下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帮助学生仔细分析答题失误的几种类型,二是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最佳的解题方法,三是教会学生验证所写答案正确与否的技巧,这样就能使得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研究,从而使学生能够科学、准确、高效地解答这类现代文阅读主观简答题。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的实践具体谈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帮助学生分析答题失误类型

要解决问题必须先发现问题,解答阅读题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先通过大量的阅读题训练,最好使用高考题,帮助学生发现答题过程中常见的失误,再共同分析失误的类型,进而做到有的放矢。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失误,本人有意把学生答题中存在的几种典型错误用投影仪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评头论足一番。同时为了把这种效果放大,本人在课前就把《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发给学生,让学生熟悉评分标准,然后又在课堂上让学生过足了瘾,即让同学们做一回模拟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要求四人为一个“阅卷组”,可以事先对大屏幕上展示出来的答案开展讨论,然后请“阅卷老师们”来给这些答案判分并简要阐述评分依据。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相当活跃。通过一番讨论分析,答题失误的几种类型也自然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1、要点不全,这是这类题目答题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失误。许多学生只能答对其中第一小点,就不愿再往下看,这样因要点不全而失分实在可惜。

2、答非所问,即写出的答案并非回答题干中提出的问题,要验证此类错误,只需用“因为……所以……”看是否通顺就可以了。

3、表述不准。有的考生答案好不容易通过筛选、概括找到了,但因表述不准而被扣了分。

4、不合要求。如有的题目要求“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但仍有一些学生就把两点写在了一点里;还有的同学不注意字数要求,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第20题第1小题“请用一句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不超过10个字)”,可有的同学偏偏写了11个字。其实上面的这些错误只要我们细心一点就可以解决了。

5、答案重复。有些同学的答案表面上看是按要求答了几点,认真一分析实则因答案重复只答一点,而导致要点不全,最终失分。

以上五种失误是考场上几种常见的典型错误,也是导致考生得分不高的重要因素。了解了错误所在,自然让学生感触很深,客观上为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引导学生探讨最佳解题方法

怎样才能克服上述失误,提高我们的答题正确率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所要探讨的话题。其实本人认为在解题过程中只要记住一句话,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这句话就是“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

全国著名教师张建华先生曾说过,“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高考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答案。我们要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从文本中来”是解题的方法,是提高答题正确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怎样才能“从原文中来”呢?

1、审清题意,搜索定位。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就要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如字数、根据文意等),然后再据此来准确定位,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解答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对“答非所问”“不合要求”等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

2、瞻前顾后,摘录文句。

根据上下文的意蕴,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的原则,找全答题的信息,摘录相关文句。这一过程对“要点不全”等问题的解决很有效果。

3、优化整合,写全写顺。

围绕中心,仔细取舍,概括整合,写全写顺。回答阅读理解简答题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采点”给分,二是要文通字顺。因此,不怕你多答,就怕你不答或少答,更怕龙飞凤舞看不清、看不懂或出现病句错别字。既然多写一般不扣分,所以题干中如不限定字数,我们可以在答题时尽可能多陈述自己的见解。这样就可以解决“表述不准”“答案重复”“要点不全”等问题。

三、教会学生验证答案正误技巧

许多同学答题结束后,并不能知道自己答得正确与否,其中有没有失误。这样,答题正确率不高也就可以理解了。如果我们在答完题后能很好的验证一下,起到双保险的作用,那答题的正确率就会大大的提高。怎样验证呢?“到文本中去”。

如果说“从文本中来”是解题的方法,是准确答题的基础;那么“到文本中去”就是验证的方法,是准确答题的保障。所谓“到文本中去”即把刚刚写出的初步答案代入原来的题干,再对照原文,看是否正确合理。

1、代入题干。

怎么代入呢?先判断一下题干与所写答案之间的关系:①问答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可用“因为……所以……”把初步答案带入题干。②问答是互为借代、比喻等关系的,可用替换法。③问答是互为条件关系的,注意大小前提的问题,看是否合理。

另外还需再看一看题干是否有特殊要求的,如字数要求等。2008年高考浙江卷第20题中有“不超过10个字”的要求;1995年高考全国卷第25题中要求“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20题中就有“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的提示。但是有一些同学就不注意这些,字数超了,仍用原文中的话答题,使得答案的质量大打折扣。

代入题干,这是验证的第一步,这样就可以避免“答非所问”“不合要求”等错误。

2、对照原文。

当然在初步答案代入题干后,还必须对照原文找依据,看答案是否准确。这是检验的重要环节,通过这就可以解决“答非所问”等问题。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提高答题质量还在于养成“先拟草稿和反复修改”的习惯。

总之,我们应运用新课程标准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只要我们善于思考,认真分析,较好地把握解题技巧,并进行适量地强化训练,就一定能够科学、准确、高效地解答现代文阅读主观简答题,从而在高考这样竞争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李兆兵,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扬州。本文编校:王玲

猜你喜欢
简答题主观题题干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数字算式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浅析高考化学简答题的应答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培养——简答题(阅读表达题)
高考生物简答题的常见解题错因及应对策略
概述中考物理简答题的类型及解法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例析诗歌鉴赏主观题解答五忌
破解诗歌鉴赏题五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