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背景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009-04-01 02:58李俊成
甘肃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积极性数学教学培养

李俊成

〔关键词〕 数学教学;培养;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3(A)—0019—01

新课标强调,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抓好以下几个“转化”,即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把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再把能力转化为实际运用。做好这几个“转化”的关键在于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并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一个转折点。从数学内容来讲,小学数学大多比较具体形象,而初中数学更加抽象,学生可能一时间无法适应。所以,教学时,教师要把握住学生思维的转化规律,想方设法挖掘出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理论和学生生活的“契点”,并合理利用这些“契点”,让学生从形象具体的事物入手,逐渐理解、掌握这些概念。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正、负数的概念”之前,先让学生想一想:你欠他人100元和别人欠你100元一样吗?都是100元,在数学中怎样区分,怎样表示?再比如,教授“比例”一课时,让学生思考:不用到达高楼顶部,如何测量其高度?通过举例,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形象”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初中数学有很多概念和定理比较抽象、难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展示形象、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定理的内涵。苏联数学家科尔莫戈罗夫说过:“数学家,只要有可能,总是力求把他们正在研究的问题在几何图形上形象化。”实践证明,通过“形象”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利用“形象”教学,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例如,在讲“直线、射线和线段”一节时,就可以通过形象的模拟来加深学生对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印象。教师可站在讲台上,面向学生,双臂左右平伸,两手五指伸直,就出现了一条直线的形象,五指指向远方表示直线是向两边无限延伸的,然后其中任一手掌变成拳头,另一手掌不变就变成了射线的形状,两个手掌都变成拳头表示线段。这样教学,学生既可以轻松地掌握知识,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采用讨论法,找出规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讨论法是指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发表意见,并进行讨论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使问题深入,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言,交流的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不仅促进了交流,还增长了才智。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教学“ 1,4,7,10……中第n个数是几?”这道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中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学生观察后发现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3。通过讨论,学生得出了结论:第n个数是3n-2。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积极性数学教学培养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