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诗意化”启迪学生思维

2009-04-01 02:58
甘肃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启迪语文教学

刘 福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诗意化;启迪;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3(A)—0025—01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指出:“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这是对“诗意化”教育最好的诠释。“诗意化”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诗里所描绘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手势、情感和想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诗意化”语文教学应该是人文、道德、情感和审美教育的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语文教材中蕴含了很多美好的人性元素,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不断地挖掘这些蕴含在文本中的人性元素,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让学生的心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变得柔软,让感觉变得敏锐,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通过师生真情的交融,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语文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是预设中的动态生成。要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需要师生真情的交融。真情交融不仅仅包括师生之间的真情交融,还包括师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要产生共鸣。教师要善于给学生传递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情感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语文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而变得更富诱惑力。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还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诗意情境的实现,必须依据精彩纷呈的诗意活动来实现。教师可让学生观赏精彩的影视剧,配乐诵读经典诗文,深情表演课本剧,举办烛光晚会等,通过情境展现和情感交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通过自由对话,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学氛围

“诗意化”语文教学,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诗里描绘的那种给人以美感的教学意境来。这儿的“诗”喻指一种美的、高雅的境界,它是一种文化和文学气息特别浓厚的美学追求与和谐教育,主要指能使语文教学提升到审美教育和和谐教育的氛围。“诗意化”语文教学追求自由对话。语文课堂应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场所,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双方情感对话的过程,成为师生双方相互信赖的过程。

四、通过教师独特的教学魅力与人文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味

“诗意化”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魅力和人文情趣,需要教师设计充满诗情画意的导语、充满人文关怀的提示语和充满赏识激励的评价语。教师要尽量把激励、赞赏的语言传递给学生,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和热情。“诗意化”语文教学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在浓厚的“诗意化”课堂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品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味。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用抒情的音乐、如诗的画面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融入文本,深情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陶冶。

猜你喜欢
启迪语文教学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从甲午战争得到的启迪
从“第一个文明多样性时代”所获得的启迪
自然的启迪
“不等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