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巧设计质量有保证

2009-04-01 02:58王世芳
甘肃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启发课堂提问思维

王世芳

〔关键词〕 课堂提问;启发;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3(A)—0037—01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反馈教学信息,培养学生的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提问问得精、问得巧、问得有效呢?

一、抠“文眼”——围绕课题设计提问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精华,蕴含着全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因此,根据课题设问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可针对课题这样设计:

1. “将”指谁?“相”指谁?2.将相为什么不“和”呢?3.后来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和”了呢?

教学时,教师只要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抓“中心”——围绕中心思想设计提问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学生只有读懂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才会读懂文章。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紧扣中心思想设计提问。

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3.从作者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实践证明,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桂林山水独特的美以及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理“脉络”——围绕课文思路设计提问

文章的思路是作者的写作线索。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阅读才能理解得更透彻。”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能提示课文的思路,学生便能顺藤摸瓜,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课文是围绕着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来写的,大家仔细读书,看看课文哪些段落写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写物产丰富?这一问题一下子把全文的层次分清了,使学生对全文脉络有了清晰的印象,同时又加深了他们对重点段的理解。

四、依“要求”——根据教学要求设计提问

教学要求是教学进程的依据,是检查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准。教学要求包括“课程标准”的总要求和各个阶段的具体要求。因此,依据教学要求设计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例如,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这一问题紧扣教学要求。实践证明,通过这一问题的学习,学生体会、感受到了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五、解“疑难”——围绕疑难点设计提问

重点词句是掌握解题方法的钥匙,教师若能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设计恰当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有效地把握内容,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

例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这样提问: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这部分内容学生很难理解,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学生对黄河艄公机智勇敢、勇于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有了较好的理解。

六、牵“一发”——找准突破口设计提问

文章中往往有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的词、句、段,它们往往统领全文、揭示中心、蕴含深意,是教学的突破口,抓住这些点睛之处,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教学的重、难点得到突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设问:“顾”是什么意思?“三顾茅庐”又是什么意思?谁“三顾茅庐”?他为什么要“三顾茅庐”?结果怎样?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能体会到刘备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猜你喜欢
启发课堂提问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