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女潇洒走“四方”

2009-04-03 04:19谢爱林李雪姣
江西教育A 2009年3期
关键词:成才学子院长

谢爱林 李雪姣

在价值体系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高校年轻学子们也有着种种骚动,面对入学、深造、做学问、成才等,更是迷惘。上饶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博士生导师柳和生教授给大学校园的青年学子们带来了他自己的“四方”之道,赢得了上饶师范学院青年学子的掌声。

进入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样化。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什么思想价值体系,以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让广大学子提升道德修养,升华人格魅力,服务社会,上饶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博士生导师柳和生教授的“四方”之道,给人以启迪,赢得了上饶师范学院全体青年学子的认同。

记者的到来,柳和生院长有些意外,但他很是热情,马上放下手中的公务招呼我们坐下。

我们便直入正题,围绕着青年学子成才的“四方”之道,进行了一席长谈。柳和生院长说:“何谓成长成才的四方之道?乃方位、方向、方略和方圆之四道。”

这话引起了记者极大的关注。见我们不解,柳院长谈开了。

方位之道

柳院长解释说:青年学子,成才须先做到自知,也就是正确认识自己处于何方何位。自知,意味着不可自命不凡。年轻的学子们现在成了大学生,但千万不要让大学生这个光环眩晕了自己。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转变到大众化,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再也不好称之为天之骄子,而应定位在社会主义事业高素质的创造者、建设者和劳动者。

自知,还意味着也不要自惭形秽。年轻的学子们中有些可能属于高考发挥失常,也有相当一部分录取的不是自己的第一志愿学校或专业,“千万别让这个既成事实拖累人生的进步。”柳院长说。

“智者接受不能改变的,而去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柳院长说,“这个学校或者专业也许并非你最初的梦想,但它却能成就你未来的辉煌!”

“梦想在哪里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能否圆梦。”他语气坚定地说,“别人和我比名校,我和他们比明天!”

有位哲人说:人生有两出悲剧。一出是心灰意冷;另一出是踌躇满志。柳院长说,千万别让这样的悲剧发生在年轻的学子们身上。年轻的学子们正处于青春花季,年轻真好,年轻也真快,所以,“要倍加珍惜”。

“不要在终于明白什么是青春时,却早已将它消磨了一大半。青春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青春是不容挥霍的稀缺资源!”柳院长说,“大家更应该思索年轻不可以没有什么!”

听着柳院长的话,记者也陷入了深思。

方向之道

柳院长说:欲成才必须要立志,也就是明确努力的方向,“想今后成什么样的人比现在是什么样的人更为重要”。

柳院长说,立志不易,要在综合分析自己,也就是在自知的前提下进行选择。别无选择不是好事,但选择多了,不会选择未必就是件幸事,正所谓:门多了举手迟疑,路多了迈步踌躇。

“但选择是必须的!”柳院长说,运动员不可能同时在两条赛道上奔跑,脚踏两只船者也终将落水。一条船如果不知道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方向的风都不会是顺风。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出身不由自主,出路自在脚下。”柳院长的话掷地有声。

方向对了,路,再怎么艰难,也是对的。

“年轻的学子们在跨进大学校门后要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柳院长说。

“好高骛远”,是指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理想或许是天上的星星,我们犹如水手,虽不能到达天上,但是我们的航程可凭它指引。实事求是,指的是要正确定位并脚踏实地去努力实现理想。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目标尽可以放远,只要路是对的,就别怕路远。但脚步不要放慢,即使不能大步流星,也要小步快跑。“好高骛远”但不脚踏实地加紧赶路者,他的理想终将逐步变成梦想、幻想、空想,乃至痴心妄想。

“成才需要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相比之下,前者更为重要。”柳院长说,求学虽然无坦途,但成才还是有捷径。成才历程犹如刀在石上磨,不磨刀背,便是捷径。

柳院长富有哲理的幽默使我们倍感采访的受益与轻松。

方略之道

“许多人曾问我,你25岁戴上博士帽,不到30当上教授,30出头成为博士生导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我的四字秘诀就是恒、恬、诚、勇。这就是我的方略。”柳和生院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谈体会。

第一是永恒的“恒”。“恒”是无止境的探求,只有阶段,没有最终。恒是锲而不舍,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出水来;如果要爬山,就一定要登顶。恒是不怕失败,忘掉失败,但牢记失败中的教训。恒是愈挫愈奋,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不流汗水,就没有成功时喜极而泣的泪水,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第二是恬静的“恬”。“恬”就是静心学习,远离诱惑。诱惑就好比挂在鱼钩上的肥美的鱼饵,远离它而不要和它较劲。莫要把诱惑当机会,机会常常只敲一次门,而诱惑往往按着门铃不放。“恬”就是踏实努力,力戒浮躁。怎样才能进步?唯有步进,也就是一步步前进,才能进步,有谁见过攀登者一步登顶?如何才能成功?唯有功成,也就是功夫下足了,才能成功,又有谁的事业是一蹴而就?同学们在大学里的一项主业就是读书,读书也要力戒浮躁。图书馆藏书丰富,期望三四年读完它是不切实际的。不要被琳琅满目的书名晃得眼花缭乱,宁可把好书和该读的书读烂,也不要滥读杂书;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能的人,最终是一无所能;企图无所不专的人,终将一无所专。因此,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正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第三是诚实的“诚”。“诚”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上都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最受欢迎的大学生,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最拔尖的学生,也不一定是最有竞争意识的学生,而往往是最具有合作态度、团队精神的学生,是能够诚心待人、帮助别人的学生。“诚”还指的是踏踏实实做事。国内许多高校的校训都包含“求是”或“求实”二字。这其实讲的就是一个“诚”字。

第四就是勇敢的“勇”。“勇”就是不怕困难和挫折,勇于迎接挑战。平静的湖面,练不出强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骄子。勇还意味着勇于实践。俗话说,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后行。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上比赛的计分板。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一直激励着莘莘学子孜孜求知。但是,在倡导创新与实践的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对这句名言有进一步的认识。知识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产生力量,如果一个大学生仅仅拥有知识但不运用于实践,那么和一部百科全书、一块数据硬盘有何区别?

柳院长在做学问上是讲究方略的。他是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科技创业领军人物,江西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和江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全国橡胶塑料设计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他还是省政协委员,并担任全国青联委员、省青联副主席、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柳和生院长的成才之道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借鉴。

方圆之道

柳院长说:成长成才之路需要结伴而行,没有人强大得可以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要想有伴,便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

“咱们中国人讲究做人外圆内方。内方,指的是内心坚持的准绳和坚守的原则;外圆,当然不是指圆滑,而是指良好的人际交往界面。”柳院长如是阐述青年人成才的第四个秘诀。

为什么大多数公众场合的构造物的轮廓都是圆形或带有圆弧?因为圆形不会碰伤人,给人一种安全感和舒适感,使人乐意接近。这其实折射出一个良好人际交往的道理。青年学生都喜欢张扬个性,我们也提倡个性成才,但张扬个性的前提是不损害共性,不伤害别人。个性绝不等于由着个人的性子,应懂得自律,自由是你应该享受的,约束是你应该谨记的。青春不仅意味着激情飞扬、汪洋恣肆,也需要理性与自制。

“要做好习惯的主人,不做坏习惯的奴隶。”柳院长说,坏习惯犹如一条巨绳,你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就无法弄断它。要懂得自敛。得意容易忘形,得意而不忘形,便是一种清醒;胆大可能妄为,胆大而不妄为,便是一种成熟。

要善待他人,得意时善待他人,失意时就会得到他人的善待。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多对人施以援手。不要忽视和轻视周围任何一个同学,没准现在最不起眼的人将来会让你大跌眼镜。

“咱们中国人还讲究做事要有规矩,也就是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柳院长说,年轻学子们要遵守校纪校规。可总还是有少数人受到校纪校规的处罚。面对他们懊悔的泪水,我们只能遗憾地说:懊悔,第一次是可贵的,第二次就会贬值,第三次便一文不值了。成长成才的方圆之道要求大家在大学期间既要添知长识,又要修身养性,切莫成为被世人所嘲讽的“有智商没情商,有知识没常识,有文凭没文化”的人,这样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这些思想深深地震撼了记者,也深深地启迪了年轻人的心。聆听柳院长的“四方”之道,犹如静听一曲雅乐,品之久远……

今日的年轻学子,就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岂能没有方圆?这些闪光的思想里面包含着柳院长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学子的几多人生关爱!

几年来,柳和生院长正是以智慧的榔头不断敲打莘莘学子的心灵,让他们的思想逐渐闪烁出理想的光芒。

是的,好儿女志在四方,好儿女也须行有“四方”,潇潇洒洒走四方……◆

猜你喜欢
成才学子院长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杏林组曲·学子赋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院长的春节
今朝学子喜登攀
院长究竟该拿多少钱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