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009-04-03 04:19刘欣强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途径

刘欣强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方法

一、正视现实教育

实践证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而生理的发展又落后于道德意识的发展。大部分学生们往往不能正视现实,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评价能力差,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如果与他人发生矛盾或比赛失利时,并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从对手或裁判身上找原因,认为对手实力过于强大、对手使用不正当手段或裁判偏坦、吹黑哨等;当赢得比赛时便目空一切,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别人一无是处,说风凉话,挖苦别人……体育教师要通过说服教育来纠正学生这一错误心理,让学生们懂得一场比赛是由比赛双方的实力对比、现场发挥情况、裁判的公正性决定着比赛的结果。比赛总会有胜负,胜利了不要沾沾自喜,要总结胜利的经验,为以后继续胜利提供充足的理伦保证;失败了也不要垂头丧气,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头再来,从逆境中奋起,这样明天的胜利才会属于你。

二、适应各种竞争教育

体育比赛充满了竞争。竞争的结果,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失败者的懊丧。但这并不是竞争的全部意义,更重要的是竞争的过程将使参与者有机会进行各种心理体验和心理调整,能为以后适应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让学生们体验各种形式的竞争。例如,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基础、运动水平、技术技能等情况,采用“让时跑”、“让距赛”、“让分赛”、“改变器械高度”、“改变场地大小”、“调整上场人数”、“改变游戏规则”等手段,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中间经过“不同的经历”,分别到达“不同的终点”,让弱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让强者品尝一下失败的酸苦,让他们在竞争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在“不正当的竞争”中,进行各种心理体验和调整,加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耐受挫折教育

家长和社会对学生过度的溺爱,让他们的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不顺心之事,自信心和自尊心便扭曲变形,做出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如受老师批评离家出走、受老师指责自杀、受老师指责后带家人报复、把老师打死或打伤等案例常见报道。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在学生一帆风顺时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让学生们适当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再经过教师的鼓励、指导和学生自己(或与同伴)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提高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团结协作教育

“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是团结协作的真实写照。如果没有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只靠单枪匹马,任凭你体力再好,技术再高,也难免“兵败麦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集体项目,让学生之间必须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如一场球赛,教师要根据每个上场队员的特长和对手的战术特点来决定谁上场,谁打什么位置,谁是什么角色,让学生们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让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通过相互之间默契配合,发挥集体的力量,来战胜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