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2009-04-08 08:45宋香会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评语心灵老师

宋香会

[摘要]本文在回顾以往的评价式评语、模式化评语之后,认为旧的评语缺乏激励、缺乏爱心,应当进行改革。笔者认为,教师的评语应当是积极性的、鼓励性的、准确性的评语,应当是充满爱的评语,应当能让评语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小小评语中受到激励,燃起上进之火,立志图强,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文章还具体叙述了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到的写好评语应注意的三个方面:(1)细心观察周围事,善于发现闪光点。(2)切忌千人一面,评语要有针对性。(3)多表扬、巧批评,耐心对待是关键。相信,充满爱的评语能让孩子更积极、更主动地发展,能让孩子获得最后的成功!

关键词 爱 教育 评语

在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河之中,评语改革无疑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爱岗敬业的任何一位教师都不能因其细微而忽视它的存在,毕竟,小小的评语也可以发挥它独特潜在的教育功能。

回顾以往,传统的评语缺点甚多:其一,缺乏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的沟通氛围,缺少一个“情”字。在多数情况下,教师扮演了一个铁笔判官的角色,往往是不尽人情的大笔一挥,丝毫不顾及学生、家长的可能感受,甚至有的还希望能以此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或家长的强烈反应。其二,忽视了学生的平常表现,缺乏赏识的眼光,往往是根据成绩而独下断言,评价较片面、主观,具有消极性。其三,套话式的评语模式缺少“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针对性。这种评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出现,而且几乎是千篇一律,不但不会引起家长、学生的重视,相反,会让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产生负效应。为此,评语改革势在必行!

“教师的工作对象首先是人,一个活生生的人,有情感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差异的人。”这句话里蕴含着深深的哲理。它告诫为人师者应慎重地做一名师者,应慎重地写评语、下结论。

“交人交心”不仅是成人之间的交往规则,更应当是人人之间的做人准则。师生之间的交心,是心灵的碰撞,是情感的最好交流。在评语上,在书面上,推心置腹地与学生进行一次谈心,以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指出努力方向,可以打破师生之间的“森严壁垒”,改善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做知己朋友式的老师,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中领悟道理,从老师的评语中受到激励,从而树立起做人的自尊与自信,燃起上进之火,立志图强,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教师的评语应当是积极性的评语,字里行间都透着希望,要与学生真正的心灵相通、相交,要说知心的话语。孩子体会到老师真诚的关心、鼓励、信任、期待,这样,他们就会寻找动力,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师的评语应当是鼓励性的评语。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学生最需要的是成人的安慰或鼓励,学生最期待老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只要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

教师的评语应当是准确性的评语,要帮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捧他,更不能贬他,要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点亮学生心灵之火,帮助学生树立前进目标,唤起学生前进意识,使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老师恰如其分的适时表扬,会使孩子们看到一种希望。

老师的肯定,老师的希望,老师那知心的话语、独到的评价,应当能使学生情绪兴奋,眼前豁亮,方向明确。写一段推心置腹的心里话作为给学生的评语,不亚于是给学生的一份厚礼,给学生的心灵投入一缕暖阳,因为那一句评语,凝聚的是教师无私的爱,闪耀的是教师睿智的光彩。

面对学生,笔者常会这样想:假如我是孩子,我需要什么?假如他是我的孩子,我该给他什么?老师给孩子的评语中多一点点爱,又能失去什么呢?爱能创造奇迹,学生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能够拥有快乐、幸福、美好的童年,那该有多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工作的态度和教育的艺术,会深深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你心存爱心,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去为别人着想,才会去爱社会、爱祖国。

为此,写好评语很关键,应当引起为人师者的足够重视。笔者在近十年的教学中,也摸索到几点写评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细心观察周围事,善于发现闪光点

教师细心的观察是写好评语的前提。教师平时对每个学生的成长予以关怀,要做好点点滴滴的细致观察,细心体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平日里,哪个孩子做了一点点小事,也要拾在心头,对他表扬一番,夸赞一番,激励一番。记得班里有一个同学,因家中有事,经常不能按时到校,每次来时,大家都在上自习课。他悄悄站在门外,轻轻的推开门,再慢慢地掩上门,轻手轻脚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温习功课,不弄出一点点动静,生怕惊扰了其他同学。为此,我在给他的评语中写道:“你细心的动作,你认真的神情,让我感动万分,老师不会忘记你——懂事的好孩子!”。这一句话就是在认真观察之后写出的。后来,他受到鼓励愈发细心,细心到不仅关心、体贴同学,而且做题的正确率也在提高,学习稳步上升。

老师的话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使他更加积极的面对学习,面对生活。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中,充满爱的评语,已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我们的孩子,不缺少批评,教师的责任是,尽可能多的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没有赏识,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了自信,没有了希望,不论何时,不能讽刺、挖苦学生,防止他形成自卑人格,否则会很容易令他失去思维的灵活性和行动的主动性。

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教师应珍惜孩子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享受成功教育,相信,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

有这样一个学生:张口骂人,抬手打人,对老师的帮助听不进去,对家长的说教置若罔闻,脸上终日冷若冰霜,很少见他谈笑,而同学们也不敢去招惹他,几乎人人都认为,他已无药可救。可是有一天,那个初冬的早晨,他却变了。

那时,班里流感盛行,很多同学都面带病容来坚持上学。笔者到校很早,想给同学们把炉子点着,却猛然发现,他也早到了。当时,班里只有他一个人在,我就试探性地问他:“可不可以帮助大家做件好事?”他想了想,点了点头,于是,我把点炉子的差事交给了他。半小时后,我到班里一看,不仅炉子点着了,而且上面还熬着醋,我微笑着看向他,他也正在抬头看我,舌头微微舔了一下嘴唇,眨了眨眼,脸上不禁飞上了红晕。我心动了,人人眼中不可救药的他在为他的所作所为而不好意思吗?我立即拍了下手掌,说:“同学们,先停一下手中的作业。看一看,今天的教室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四十多双眼睛寻找着答案,他们欣喜地发现了许多,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中,有一个孩子大声地说:“老师,这都是刘鹏做的,我看见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数秒过后,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为他鼓掌,他的脸更红、头更低了。

后来,我又交给他很多事去做,他很高兴地接受了,而且完成得很出色。而他与同学们的关系也日益密切,非常团结。真的,“管理不是管住人,而是用爱凝聚人心”,孩子心中的锁是要用爱来打开的。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孩子渴望的不是说教,是你的信任,是你的鼓励,是你的爱。谁说我们的孩子不行,是你不会赏识他,所以,请你一定要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请你一定要多一些微笑和令人鼓舞的话语。不会笑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教师的微笑应是唤起学生心灵的微笑,应是让学生露出幸福、自信的微笑。

二、切忌千人一面,评语要有针对性

对于优等生,写评语切忌一味夸奖,助长他们的骄气,产生负效应,必要时,泼上点冷水,对其适时适当的指出不足最好。“瑕不掩瑜,玉更洁”,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肯改错,也是人的优点之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提出不足,就是希望他变得更好。

优等生很容易骄傲,也很容易看不起比他差的学生,为此,我常泼他们冷水,也常劝导他们:“自古行行出状元,相信人人能成才。他在这方面不行,并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也不行。为什么要鄙视他呢?不尊重别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在学生的心田上种下自尊的种子,将来是会开出绚丽的花朵的。

对于学习困难生,不管这个孩子平时多么差劲,你也得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以肯定成绩为主,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极难捕捉到的优点,只要老师给予肯定,就相当于给了那个孩子“抬起头走路”的机会,由此,他才会看到希望,有信心迈上人生正轨。

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他不遵守纪律,但善于向老师发问,而且问得也是带有科学色彩的问题,只是问得不是时候,总是在老师讲课时,突然插上一句问话,弄得你一头雾水,头顿时大了。于是,我写了一句话给他:“你很会发现问题,相信你也能发现咱课上讲的问题吧,从今天起,我正式聘你为咱班的‘课堂指导生,好吗?”

于是,班里应时出现了类如“课堂指导生”、“课后研究生”之类的“班干部”,他们变得热衷于学习,因为“职责”所限,上课精力集中了,再不把学习当作包袱。而那些平日里大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来我家”的“问题学生”也大受影响,学习积极性大增。甩掉了包袱,在老师的关心鼓励下,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下,他们又怎么会不积极主动地向上发展呢?

对于班上占大多数的、极易让老师忽略的“平民”学生,写评语也要费一番心血,不要草草下笔。这一部分学生常抱怨:“老师关心前边的,挂着后边的,唯独咱们中间的,被晾一边,没人关心、没人疼。”这时,说上一句歉意的话:“几天没注意,你又出色了不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把久已疏远的孩子拉得近一些,让他感受到被老师关注的欣喜,从而获得积极能动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走到孩子的身边,走到孩子的心中,去真心爱学生,去真心和他们交流,去蹲下来和他们说话,去做他们的同龄人,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人为本的教育,就应当是充满情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三、多表扬、巧批评,耐心对待是关键

在评语中要艺术地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多表扬、巧批评,语言要亲切,态度要真诚,使学生在期望中产生前进的动力。相信,心与心沟通,情与情交融,充满爱的评语才会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孩子,他们出现状况时,看起来最不值得爱,而其实却恰恰最需要爱。这时,请你一定不要责怪他,批评他,请你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爱心。让我们时常想一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真的,阳光应属于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受冷落的孩子。

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平时学习很用功,家长督导也很用心,可是成绩却总也不理想,为此他变得一天比一天消沉。我与他促膝长谈,耐心劝导他,帮他找原因,最后写下评语:“‘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没有经受过挫折的心灵,怎么能坚强地面对学习中的风风雨雨呢?而不具备坚强品质的人又怎能是完整的人呢?坚强的男子汉不会这样任性地一味消沉的,老师等着你!”

我认为,少不经磨难是一种悲哀,虽然现如今“成功是成功之母”,但人活一辈子哪能没有失败呢?相信,失败之后恳切的激励,也能让失败孕育成功!

班里还有这样一个女孩,她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她曾送我一幅画,用的颜色很多,花花绿绿的,细细品味却也给人一种天真无邪的感觉,我在给她的评语中是这样写的:“色彩斑斓,童趣盎然!”可是,孩子的父母却不愿意让她把心思过多的用在画画上,总是阻止她、压抑她。时间长了,这个女孩就受不住了,她默默无声地反抗,情绪不稳,而且学习也受到了影响。我及时地给了她一句话:“让我为你开辟一方天地,让我给你一个发展的空间,让我给你一张展示的平台,因为我相信:你能行!”

在我的耐心支持帮助下,她的画在书画展上喜获大奖,而学习丝毫不受影响,甚至还进步了不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所表现出来的关切,会在受教育者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不错,这个女孩逢人便讲她有一个好老师。当别人向我讲述时,语气中不无羡慕,而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感动和幸福。

教育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教育关注着孩子一生的梦想,关系着祖国未来的梦想。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教育者要帮助所有的孩子建立穿过激流的信心,从而达到理想的彼岸。因为我相信“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我再一次执笔,再一次鼓励她:“感谢你的信任,我很喜欢你,可爱的女孩,相信,你的梦想会成真!”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如果孩子生活在爱中,他便学会爱。

爱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她能开启任何学生的心灵之门,使你真正融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教师教育的成败。当你与你的学生做到了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时,你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参考文献:

[1]陶行知.

[2]创新之源.

猜你喜欢
评语心灵老师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唤醒心灵
六·一放假么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