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因素在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09-04-08 08:45周桂红赵爱萍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个性特征焦虑学习态度

周桂红 赵爱萍

[摘要]中学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应在英语教学设施差的情况下,充分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对外语学习的态度,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习动机 个性特征 学习态度 焦虑

随着我国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2001年,《英语课程标准》(王蔷,2001)对初级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众所周知的诸多原因,现在,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还不尽人意,在开设英语课过程中的确遇到了不少问题。让我们先了解一些农村初级中学中英语教学现状:英语教学条件差,目前,只有极少数学校建有语音室和电教平台,部分学校有录音机、VCD机、电视机等电教设备,但与教材相关的配套材料缺乏;中学阶段英语听力考试时用学校的广播来播放英语磁带,听的效果特差,满足不了教与学的需求;英语教师普遍任课多,他们工作量大,无法开展必要的集体备课、评课等教学研究活动。

人本主义学者在 20世纪 50年代认为,学习者既有认知和思维能力,也有对认识和思维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的情感要求,并不是毫无情感特征的“语言习得装置”。根据这一宗旨,中学英语教学中,把握学习者的动机、个性特征、态度、焦虑等十分重要。

一、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英语学习中的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大多数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争取优异成绩,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乐于接触外族人,了解他们的文化,只有少数有这样想法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动机比较强烈,也能够持久。因此,从中学英语教学角度来说,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目的在于满足初中生的需要,但初中生的需求因人而异,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对每个学生都做统一的要求。

二、初中生的个性特征

Brown(1994)指出,个性特征在心理学上主要有“外向型”(extroversion)和“内向型”(introversion)两大类。外向型性格的初中生开朗、活泼、爱说话、善于交际,在外语学习中表现出不怕犯错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英语表达往往比较流利;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但也可能因为静不下来思考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而导致其掌握的知识凌乱,不系统,并且对语言的深度理解不够;而内向型性格的初中生文静、害羞,但爱好思考,善于利用沉静的性格对有限的语言输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由于不善与人交往,

因此其口语能力水平提高较困难。不论学习者属于哪种性格,都应做到扬长补短。

三、初中生的外语学习态度

外语学习态度就是学习者的认识、情绪、情感、行为等在外语学习上的倾向。它作为一种情感因素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影响.也是影响学习效果和成功程度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态度促进外语学习,容易成功。相反,消极态度导致进一步的失败,以致恶性循环对语言学习抱有积极态度、希望学到更多知识的学生,自然会在习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那些被动消极学习者,投入程度低,其学习成绩也比积极学习者差。有研究显示,学生上课的表现同学习态度成正比,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成绩也较出色。英语教师应经常从思想教育着手,端正学生的态度。

四、初中生的外语学习的焦虑

在外语学习中,任何学习者都有焦虑,只是焦虑多少的问题。Ellis(1994)认为,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习者担心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不足。用目的语交际时能否被他人接受或因害怕使用的语言不够流利正确、出现错误而被别人评价得太低,所以会产生交际畏惧,并往往选择回避或退缩。课堂上,一些初中生很少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回答问题,害怕教师提问;语言表达时,他们常常回避比较复杂的句子,喜欢用简单的句子。对多数初中生来讲,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焦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初中生在进行语言输入时的焦虑会比输出时产生的焦虑小,即在说与写的方面产生的焦虑比听与说时产生的焦虑更多。焦虑使学习者学习有压力,学习者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

五、情感因素对农村初级中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情感因素虽然是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但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被忽视。教师应努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控制,抑制和消除不利因素,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其有利因素,以帮助他们学习。

教师应针对学习者在情感中四个主要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关注和分析,通过一系列办法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建立学习信心和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求知欲。英语教师应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方式说明学习外语的诸多好处,正确说明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尊重个性。教师要理解和接受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掌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有各自的学习发展空间。针对不同性格的学习者采取不同方法,把内/外向性格学生各自的长处发挥出来。运用分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角色扮演(role play)等(Freeman & Long,2000),把不同性格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合作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第三,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的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王蔷,2001)。第四,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可能出现的焦虑心情表现,避免可能引起焦虑的一些行为,如勉强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的错误严厉批评等。而是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并加以纠正,对学生说明犯错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教师还应使学生对自己取得的进步得到及时反馈,把适当的表扬鼓励与严格的要求结合起来,以增强其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接受和宽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注重英语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把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多进行情感交流,相互沟通,创造和谐的语言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外语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Brown,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Third edi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Freeman, D. L. & Long, M. H.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Harmer,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ird Edition)[M].Pearson Education,1991.57-62.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5]孙平华.中国中学英语教师的自我提高与发展.中国英语教学,2002.

[6]王蔷.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01.

猜你喜欢
个性特征焦虑学习态度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