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探析

2009-04-10 03:50孙志飞
理论观察 2009年1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影响因素

孙志飞

[摘要]家庭是儿童生活和成长的基础环境,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中。家庭教育结构的不完整、家庭关系的疏松和教育观念偏差等问题都给农村留守儿童的身0健康和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1—0111—03

家庭是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赡养关系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生活和成长的基础环境。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谁,一开始都是生活在家庭教育的环境里,家庭应该是一个人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第一位老师。”但农村留守儿童却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中,这给他们的成长和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教育结构不完整

(一)父母教育角色缺位

家庭教育指在一定的家庭文化背景下,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未成年的子女或其他年幼者施加的有助于他们社会化和形成健全人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影响活动。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为孩子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教育角色的缺位影响着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儿童教育心理学证明,婴幼儿的意识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富于模仿的特点,加上他们生活上特别是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和爱慕,使得家长的举止言行容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打上深刻的烙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认为,个体在儿童期就从父母那里学习到了各种社会大众公认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社会群体认可的行为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这种道德化了的自我及超我逐渐固化了他们全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这些早年经验对儿童人格形成及其后来整个人生的社会化过程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父母教育角色差异在子女个性形成、道德发展和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亲的教养能让孩子更坚强、更勇敢、更开朗,更易培养孩子融入的积极性和强烈愿望;缺少父爱的孩子,个性可能有害羞、抑郁、孤僻、多愁善感等不良的性格特征。”“缺乏父亲教养的男孩在内部道德判断、愧疚、接受批评、道德价值和规则一致性上得分要比正常家庭的男孩低。”还有研究者指出,孩子除非在有父亲的直接环境中,有父亲这样不断接触协商、合作与和解的榜样,否则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群体的成员。父亲角色的缺失会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发展,母亲角色的缺失同样有害。“母亲通常是婴儿最早、也是最有意义的他人。”教育心理学表明,如果一个人幼年就生活在无母的家庭,会造成情感能力退化。因为由于血缘关系和女性的本能,子女与母亲会在出生、哺乳、抚养、教育等交流过程中极易产生情感依赖,并在此情感基础上,发展和完善情感能力。“如果说母爱更多地有利于诸如关心和感到被接受、被需要这种种情感的发展,那么父爱则有利于促进儿童在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一个人如果经历这两种类型的爱,他就会把人类经验的这些方面吸收到自己的个性中去。”

父母不仅能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个性形成和道德价值观的确立,还能充当解惑的良师。农村留守儿童处在未成年阶段。在人生观、价值观及其生理发展上有诸多困惑和疑问,需要也非常愿意向自己最亲近和最信任的父母诉说和请教。父母角色的缺位无疑导致这些问题的淤积,长期悬而不决无疑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由于性别因素,有很多问题男性儿童一般不会向母亲言语,而女性儿童同样不会向自己的父亲表白。那些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男性留守儿童或和父亲一起生活的女性儿童无疑面对着更多的困惑、疑问和心理压力。

此外,父母还能充分发挥其教育的权威性去有效地控制和纠错子女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癖好。家庭教育学表明,父母的教育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而这种血缘伦理是一般教育者难以达到的。父母和子女分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权威就随之缺失,家庭控制力也随之降低,从而会导致子女行为偏差机会的频率增加。

(二)隔代教养

隔代教养。即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抽样数据计算,全国有20.6%的留守儿童生活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俗话说,“老虽老,是个宝”。老人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教育经验,对孙辈的关心和爱护可能更耐心、更慈祥。但隔代教养的作用并不总是积极的。据四川农调队2003年6月对达县等地区的调查显示,在隔代教养的家庭里,祖孙年龄相差在43—77岁,且这部分老年人文盲率40%。祖辈的这种受教育水平和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孙辈早期的智力开发和求知欲的满足则无能为力。他们不仅不能辅导孙辈的学习,还可能会疏于对其学习的监管。

隔代教养不仅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学习,也不利于他们个性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抚养者的教养态度是影响儿童个性品质的重要因素。“保护的、溺爱的、照顾过度容易养成儿童依赖、任性、反抗、神经质、缺乏社会性等性格特征;支配的、专制的教养态度容易养成儿童服从、消极、反抗、自我中心、无主动性等性格特征;忽视和拒绝的教养态度容易养成儿童冷酷、攻击、粗暴、反社会等性格特征。”抚养留守儿童的祖辈,其教养态度往往是保护的、溺爱的、照顾过度的或忽视的、拒绝的,很容易造成儿童的不良个性特征。而且,祖辈在情绪情感上也通常表现出明显的空虚感、孤独感、焦虑感、衰老感和怀旧感等特征,这些消极的情绪情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

隔代监护不利于留守儿童道德的发展。在道德发展中,儿童正处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过渡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大部分停留在他律阶段,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内化,离不开成人的监督和管教。隔代抚养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一方面由于道德情感缺乏和发展偏差;另一方面由于祖辈的娇惯、缺乏监督和管教的能力,其自律道德水平很低,道德意志薄弱,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诱因的影响而做出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事。据一项调查发现,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为隔代抚养下的农村留守儿童。

(三)家庭同伴的缺失

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效作用,农村家庭规模日趋减小。现在外出务工的家庭不少都是由父母和一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父母外出,而家庭里又没有兄弟姐妹相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研究指出,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没有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没有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孩的SCL-90量表总均分及所有9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孩子。

二、家庭关系疏松

(一)亲子关系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接触的是父母。在互动

中子女与父母之问的亲情关系日趋加深,成了其它人际关系很难替代的一种亲子关系,这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在整个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这种依恋关系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理的支撑力量,有了这种支撑力量,他们的内心始终是安全的、充实的。美国心理学家鲍比尔曾指出:“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幼儿应该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建立一种温暖、亲切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幼儿既获得满足,也能感到愉悦。”同时,他认为,“母子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如果这种依恋能顺利完成和发展,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感和自信心,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否则。一个人将有可能成为情感关系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父亲或好母亲;早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早期不能建立依恋关系将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不缺乏爱子之心,时常通过电话、书信或回家等方式去弥补和偿还对子女的爱。但亲子之间的交往往往呈现时间上的间歇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交往的非面对面性和互动频率极低的特点。据有关调查显示,有86.8%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有11.3%的父母半年以上才联系一次。亲子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不免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儿童,甚至不能从情感上理解父母外出,就容易导致对父母感情的疏远,甚至产生怨恨。

(二)长辈关系

长辈关系是指家庭里父母、父母与祖父母、父母与叔伯和姑婶等长辈之间的关系。和谐的长辈之间关系能够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可在留守儿童的家庭里,长辈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和谐,有时弥漫着矛盾和恩怨。比如说,在叔伯较多的家庭里。父母外出务工可能导致农活、人情往来、养老等家庭义务分担的不均;父母之间也有可能因长期分居导致情感上饥渴、生活的不便、家务增多或婚姻危机等问题;年龄较大的祖父母也有可能因父母对其挂念和关心不够而产生“儿大忘了娘”的埋怨和唠叨等等。这些因父母外出而产生或激化的矛盾和积怨。可能会在父母回家时显露,也可能父母不在家时流露或转嫁,难免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紧张的压力,从而影响其身心发展。

三、家庭教育观念偏差

(一)低估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美国教育家伯顿·L·怀特在对幼儿早年教育和追踪研究中指出:“家庭给予儿童的非正规教育,比之后正规教育制度对儿童总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如果一个家庭在孩子生活的早年向他提供基础稳固的启蒙教育,那么他将可能从以后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得到最大的收益。”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即使自己不在子女身边,也能通过书信、电话或督促监护人等方式去履行自己对子女的教育义务。但笔者在对留守儿童父母或祖父母访谈中发现。部分人低估了家庭教育的责任。有人觉得自己成长过程中并无太多来自于父母、家庭的指导,也照样长大成人,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抱有“树大自然直”的消极观念。认为儿童有其发展的自然规律,不需要父母特别的教育;还有人错误地理解了教育的内涵,认为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把教育的作用完全寄托于学校。对家庭教育作用的低估必然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无疑将对留守儿童道德的发展和行为社会化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育期望值存在偏差

很多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出务工中能体验到知识的重要性,“自卑与自强的矛盾常常交织于他们的内心,他们希望改变这样的现状,但又感到自己力量的渺小与不足。故他们对子女成长倾注着极大的希望,希望子女将来一定不要走自己的老路”,因而他们对其子女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寄予更高的期望。重视子女教育的确是思想和观念的进步。然而有些留守儿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显然脱离了子女的实际情况,过于理想化和追风化。与之相反,据李庆丰对湖南、河南和江西三省的调查表明,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却过低。他们中有人认为“不上学,还可以省很多钱,不上学,还得找点事做,还能挣钱”;也有人认为“现在上大学根本上不起。上完了又找不到工作,所以。不念那么多书简直是有赚无赔”;还有人认为“能读就尽力送,不能读就读个初中毕业,完成国家所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尽到一个做父母的责任”。

父母对子女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儿童意志品质的锻炼,形成远大的抱负。”但是,期望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儿童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过高的期望非但对孩子起不到积极的激励作用,还会给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孩子因为要求太高无法达到,以至成功的机会少,失败的机会多,长久如此,就会失掉自信心而不愿努力;或是因为自卑而对某种要求特别害怕,从而丧失上进的勇气;或因为父母的过分要求而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等。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说过“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对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使其夭折。”

(三)注重智育,忽视德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着特殊的社会功能。家庭要向孩子传输社会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念、生活经验和文化习俗,从而为其人格形成和个体社会化奠定基础。但受生活经历的影响,目前许多留守儿童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他们把家庭教育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智育,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等同于对孩子学习的投资和关注。据调查,子女的学习情况通常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这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大为缩小,尤其是德育职能逐渐弱化,逐渐被智育和其它功利性较强的教育职能所代替,出现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导致孩子人格的缺失和行为的偏差。

(四)重视物质补偿,忽视精神需求

按照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求,物质需要是人最低层次的需要,而精神需求却是人较高层次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物质需要,更离不开精神需求的满足。然而,从生活观察和访谈中发现,一些留守儿童父母总觉得自己远离了孩子,委曲了孩子,对他们没有尽到教养的责任,而注重给孩子买吃的、喝的、穿的和玩的等进行物质补偿。留守儿童的祖父母更是对孩子怜爱尤加,百般地满足孩子物质欲望。物质补偿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温暖孩子,唤起亲情。但留守儿童正处于未成年阶段,认知能力较低,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他们未必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物质补偿也不能满足孩子的亲情呵护、有父母的优越感和安全感等精神需要。物质补偿的形式不仅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还可能会滋生他们物欲化的价值倾向和自私、放纵、任性的个性,甚至促其葬成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更严重的是,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往往为子女的越轨行为制造了温床、提供了条件,使他们难以抵制外界诱惑,如沉溺于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而一旦挥霍过度又会引发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影响因素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