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2009-04-13 03:29岳迎春
桂海论丛 2009年2期
关键词: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新时期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济南250021)

收稿日期:2008-12-27

作者简介:岳迎春(1972-),男,山东嘉祥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及党的学说史。

摘要:新时期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从方法机制、发展战略、法治规范、探索规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推动,着重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的社会组织基础,着力拓展社会新领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律,以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2-0062-04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认识和改革创新。新时期党怎样适应和利用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和形势,全面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统筹协调社会各个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新时期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

新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生态环境发生变更,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诉求,致使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思想政治工作原先完全依赖社会单位的格局,及其封闭的自上而下的以灌输为主的传递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更加体现出服务、引导、开放、实效的特点,才能符合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具体说来,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如下崭新的要求。

(一)突出社会性和服务性,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功能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为改革和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证,为各个领域的人民群众服务,重视“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世纪发展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江泽民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用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业绩,充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并引导群众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对各项深化改革举措特别是人民群众存在疑惑的规划和方案,从理论上进行论证说明,做好政策上的解疑释惑工作,使社会成员在困难中看到改革和发展的美好前景,增强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对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社会成员可能产生的错误认识和抵触情绪,及时耐心地从思想上进行说服教育,做好理顺情绪的开导工作。

(二)增强层次性和匹配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随着经济结构、组织形式、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的深刻变革,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中的人们的经济状况、政治地位、文化知识水平、思想观念、民主法制观念、价值取向和物质文化需求各不相同。这一实际状况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改变千篇一律,照抄照搬某种统一模式的错误做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域、行业、职业的实际以及不同群体的特点和思想状况,选择合适的匹配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才会产生理想的教育成效。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目前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众多职工群众,套用传统的那种缺乏适应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创设适合这些企业和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使分布广泛的社会成员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思想政治工作所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使他们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和社会利益,不管处于何种岗位,都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三)强化互动性和对等性,激活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力量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独立意识都在逐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民主和引导的办法,尊重人、关心人、培育人,从单位人的工作方法向单位人和社会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创新。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各类社会人群的教育工作,应当建立在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把它作为是一个引导、说服、启发、共进的过程。在理论教育过程中增强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互进,民主平等的工作方法是使科学理念与广大群众产生互动关系的有力武器。建立畅通、规范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保证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及时、充分地得到接受、反馈。采用疏导的方法,建立社会成员表达自身意愿的多种民主渠道是明智之举。

(四)注重现实性和时代性,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多地考虑现实问题,不少人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更加注重眼前利益和现实利益的获得,对远大的前景和构想认为是不可捉摸的,不再把它看得很重。这种客观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要求我们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切实考虑时代性的迫切要求,比以前更注重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更加注重长远与近期利益的结合,把理想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一味强调远大目标和理想不仅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反而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兴趣和好感。当然,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现实并不是放弃对远大理想的教育,而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更好地树立起社会成员对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长远来看,这更加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应。

二、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和创新的路径选择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要在增强时代感和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必须要改变传统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路径和方法,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一根本理念,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充分尊重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态度,把精心培育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把真诚服务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把善于激励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把真心关爱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机制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活动的人性化特点,从满足人的意愿出发,以服务人、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1.创新方法和形式,增强工作方法的艺术性和有效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形成双向互动和交流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强调形式创新也是由工作对象的差异性决定的。改变行政命令、形式主义的做法,虚心走群众路线,紧贴群众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探索适合群众需求的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形式上讲,应努力避免那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纯说教形式,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善于把握时代特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群众的兴趣。比如,通过双向对话、座谈、展览、参观等以营造良好氛围,利用文艺节目、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等,以引起群众发自内心的呼应,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现身说法,使群众能够借助生动的事例分清是非,从而起到统一思想、鼓舞斗志、振奋精神的社会功能。

2.创新载体和手段,体现工作的新颖性和多样性。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优势,从单一的精神鼓励向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尊重个人正当合法利益的获得。发挥新闻媒体、网络宣传、舆论监督的思想教育功能和独特优势,增强工作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全面性、效果的时效性,通过精神产品的潜移默化。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能技巧,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载体,往往更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达到思想政治工作预期的效果。在广大农村开展的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活动,城市中开展的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管理以及社区文体活动等,寓教育于服务、管理、娱乐之中,这些易于渗透到基层广大群众中去的教育载体,都已成为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之作。

(二)贯穿整体性的原则,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的社会组织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以及社会体制的改革,在社会管理方式上发生从“单位”到“社区”的变化,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特别是“社区人”的转变,大量与公民相关的社会事务要由社会各种组织来承担。社会组织大量出现,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党在民间组织中的渗透力、影响力,发挥其积极作用,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客观地看,在大多数国家,除了家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机构一般都是:学校(教育界)、科研单位、社区、教会和特定的社会组织。至于政府中是否设专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各国差异比较大。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的社会组织也必须与社会结构相符合,着力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配合功能。充分协调和利用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文体活动组织、社区服务组织,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积极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根据整个社会结构阶层化、社会阶层多样化的特点,面对社会组织机构企业化、社会化、村镇化的现实,重建思想政治工作运作的社会组织架构,把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有针对性地落实到基层社会。城市社区、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及其他社会基层组织,在创新中应发挥基础性和建设性作用,以整合意识形态社会化基础和精神秩序,创制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三)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调整文化发展战略成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动力。当前应着重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力度、振兴文化产业方面,通过制度和体制予以规范和保障,以先进的主流文化带动、统和、推进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统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市场建设等文化资源,创新城乡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载体,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把精神文明落实到城乡基层。在重视文化事业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产业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文化属性,跟市场经济直接相联。因此,处理好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商品属性,繁荣新闻出版社业、广播电视业、娱乐影视业、教育培训业、网络游戏业、文化旅游业、广告会展业、创意设计业等与人民群众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产业,发挥它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功能,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效。

(四)凸显民主法治的理念,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制度建设是调整社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根据新形势新特点,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当前特别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制。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一齐做,政工干部和业务干部一齐做,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有效运行。二是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动力机制。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动力机制应该是物质、精神双驱动模式。三是要创新运行机制。新形式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应该是面向实践,要有首创精神;贯彻上级精神要联系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追求工作的实际效果;要提倡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独立思考,群策群力,形成本地区、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色。四是要创新制约机制。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科学的干部管理、组织管理、宣传管理、文化管理、教育管理、文体管理和属地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完全可以考核的轨道。要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处理机制、内外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等。

(五)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继续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律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但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体系、生活方式和不良文化也趁机渗透进来。世界科技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空间和渠道,但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也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在思想和价值观念上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活动。同时,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都发生崭新的变化。在加快对外开放和发展过程中,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这些都要求我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更新理念、开拓思路、丰富内涵、创新方式。坚持把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人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防控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新时期,党要通过整合共产党的执政资源和组织资源,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新方式、新方法。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完成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产生,它必须为实现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也必然随着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而变化。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应该在时代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精神,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的出发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实现各项任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 孟伟,等.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张志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2).

[3] 董连翔,等.中国社会变革与基层党建创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 贺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若干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5] 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陈新建

On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the CPC in the New Period

YUE Ying-chun

(The Party School of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CPCJinanShandong250021)

Abstract: In the new period,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the CPC are to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to mak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focusing on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o achiev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with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to improve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expand new social fields and to realize the ideology political works legalization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so as to continuously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tasks.

Key words: the new peri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mprovement; innovation

猜你喜欢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新时期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