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大学生的德性与德行教育

2009-04-29 07:17
管理观察 2009年8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德性认知

朱 涛

摘 要:根据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现状,通过调查和了解,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等,目前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从德性着眼,从德行着手才进行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本文从大学生德行不稳与德性可塑的角度,阐述德性与德行之间的关系,分析大学生课堂教学合理性在于知识真、规范善、情感美的同一,通过营造一个具有时代跳跃的历史连贯性的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有序的校园活动,才能对大学生的德性养成与德行塑造产生期望的教育效果。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加强对大学生德性和德行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德性 德行 认知 自我意识

一、德性与德行的概念和关系

“德性”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有较广的含义。其中“德”字在商代卜辞中就已出现,作“值”解释,与“直”相通,以后发展具有“外得于人,内得于已”的涵义。“德”就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己”;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这就是“外得于人”。 “性”可以通称万事万物的品质和特点。在儒家学说中,人性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孟子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人心”、“是非之心”作为人性的主要内容。这种对“德”与“性”的理解,使我国一向以“礼仪之邦”著称。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德性论。古代卓越的教育家孔子,向来重视道德教育,他在《论语》中讲到仁、义、礼、勇、恭、宽、信、刚、毅等均是人的德性。

在西方,“德性”一词的涵义也经历了许多变化,由德性所铸成的道德自觉和心灵秩序,将是遏制恶欲、恶念、恶势力的蔓延和滋长的精神武器。德性无形,于心灵深处凝结,化理想、美德为日用常行。柏拉图则把德性作为与人的天赋相适应的品位,德性是评判平衡的标准。他把德性分为四个: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的德性通过教导而生成、培养起来,需要经验和时间,品质的德性则来自习惯的锻炼运用。

德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或道德行为的素质,和德性是分不开的,通常情况下,德行就是个体所表现出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具有生活共同体内文化所认同的行为特征。当个体的德性与德行一致时,或者个体的德行是发自于其德性所为,或者个体的德行得到其内心的情感认同,其心理状态就会趋于平和与和谐。当个体的德性与德行不一致且相互分裂时,个体的心理状态就处于焦虑与失衡,这种焦虑与失衡,就迫使个体或者痛苦地调整自己的德性,以寻求一种新的平衡;或者失落地调整自己的德行,使之回归到德性的轨迹上。所以要做到德性与德行的有机结合和内在的统一。

二、目前大学生在德性和德行方面存在的现状和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地冲击到现代学校德育。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代表着高素质的人群,掌握较多的文化知识,但是一项调查资料表明,日本1997年青少年的杀人事件比上年增长了23%,盗窃案也增加了25%。来自美国的统计数据同样触目心惊,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青少年杀人案件从每年1000起狂升至近年的4000起。在我国,高校德育也同样面临新的挑战:辍学、逃学、休学、退学、出走、滋事、自杀、越轨违法行为、心理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变态人格等,不时地向家长、学校和社会袭来,成为当今我国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许多学生都承认自己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迷惘、困惑、孤独、寂寞、苦闷、凄楚、悲哀、惆怅、失落、压抑、骚动不安、自信动摇、茫然焦虑等等。在大学校园里违法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德性与德行教育面临着挑战。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现在大学生出现这样的道德缺失,过去人们往往喜欢归因于离异的家庭、生理以及心理折磨或者其他骚扰等。诚然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犯罪的诱因,但是并不是所有有过不愉快经历的人都会去杀人,去干坏事。人们开始深切地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德性教育的不够,直接导致了德行的扭曲和背离,对社会不能正确的看待和评价,自己缺乏正确的人格修养。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它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知识丰富、能力超群,它还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品德、丰富的情感、健康的个性,应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正是基于对他们道德教育的缺失,众多国际教育专家认为在21世纪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

三、做到德性和德行的内在统一,塑造理想人格形象

德性不仅表现为主体的内在品格,它还通过对主体行为的直接或间接的制约而有其外在展现的一面。因此,对德性的进一步考察又往往关联着德行的问题。

一般而言,德行即主体的行为总是展开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其所涉及的情况常常千差万别。如何使不同境遇、场合中的主体行为保持内在的统一性、一贯性?这便涉及到主体自身的品格。相对于行为的个别性和多变性,人格总是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恒常性(绵延的统一性),从而能够对行为施以一种统摄的作用。同时,理想人格总是以人的本质力量、理性与非理性的全面发展为内涵,因此,由人格所决定与统摄的主体行为总是理智与意志等相互配合的产物。换言之,真正自由的主体行为即德行,总是以自觉原则和自愿原则的统一为其基本特征。

自觉原则和自愿原则作为道德行为的基本要素早在哲学的源头之初就已得到讨论。荀子讲“心不可劫而使易意”,“其择也无禁”,已经意识到意志具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同时这种选择又必须接受理性的范导,不能“离道而内自择”。这样,自觉而自愿地以“道”为准则,在行动中坚持不懈,便可“积善成德”。所以真正自由的道德行为应当是自觉原则和自愿原则的统一。

总之,作为内在德性的外在展现,道德行为应该是自觉原则和自愿原则的统一,是理智和意志的统一。惟有如此,道德行为才能以自身为目的,具有内在的价值,从而成为真正自律的自由德行。从伦理学说,自由是人们出于理智上自觉和意志上自愿在社会行为当中遵循当然之则(道德规范),也就是这些准则或规范所体现的进步人类的‘善的理想,在人们的德行和社会伦理关系中得到了实现。”

四、培养大学生德性与德行的途径和方法

我国目前德性教育的问题和缺憾不仅表现在教育效果不佳,学生抗拒接受上,而且表现在不断造就出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脱节甚至相反的“双重人格”或“两面人”来。因此,改革我国德性和德行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把“德性灌输”、“德性养成”和“德行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德性认知教育。认识教育是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开展德性知识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德性认知教育应建立在心育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德性认知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实现德育内化。实际上,学校的各门学科和各项活动的教育均包含有德性认知教育的成分,只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时注重强化德性养成要素,就可以增强教育活动中的德性认知力。这对大学生的德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增强学生德性完善的自我意识。德性养成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强化包括认知强化、文明行为训练和良好品德的强化,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方式的示范,组织示范性或模仿性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内化是指德性教育由他控到自控,从外化转向内化的过程。德性养成是知、情、意在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协调,因此要引导学生培养强烈的德性自我建构意识。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参与意识和发挥主人翁精神,以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品格的渴望;另一方面,教育学生主动寻找自身德性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克服这些缺点。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

第三,加强德行规范,丰富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校园生活,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养成健全的德性。人是在社会交往中彼此认识和评价并不断获得社会知识和掌握行为规范的,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精心设计的、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双重意义的集体课外活动,使他们通过组织和参与这些活动,牵引与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三是组织和鼓励他们走进社区、贴近社会,在参与社会活动的实践中、在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理性辨析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德性,规范自己的德行。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娱乐中逐渐形成道德观念、锻炼德性能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灵活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是德性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学生德性认知水平和道德活动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四,重视公共道德在德性养成中的作用,塑造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要制定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公约等,号召学生“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根据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全面落实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让学生自测自评,开展“社会公德,文明礼貌”问卷调查;检查监督不文明行为,可因势利导,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和公益劳动等。

第五,加强教师的德性水平,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是,它无法取代榜样的力量。“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六,德性与德行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且艰苦的工作,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统一起来。如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标准不统一,则会使受教育者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道德心理冲突,增加混乱性,从而影响德性的养成。因此,必须尽可能地优化德育环境,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效协调,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晋荣东. 冯契德性理论述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04)

[2] 张康之.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认识人的德性.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2004,(01)

[3] 罗云瀚.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S1)

[4] 谢金林, 陈冬梅. 传统·生活·德性——孔子德性理论之阐释.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2004,(01)

[5] 黄玉顺. 儒学的德性价值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04)

作者简介:朱涛(1979.08),男,汉族,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2006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德性认知
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
柳亚子书法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