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有效指导是提高合作效率的关键

2009-05-22 09:22宋长春
江西教育B 2009年5期
关键词:组员交流能力

宋长春

合作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学生的合作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实际上,有的教师对课程理念认识不到位,对学生认知心理把握不准确,以及实际措施不力等,造成学生合作时“貌合神离”;有的教师名为放手,实为撒手,对合作课堂缺乏有效驾驭,放弃了应有的职责,他们远距离观看、遥控各小组合作活动,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有可能被忽视、被否定,师生互动失缺,导致合作时学生“作而不合”“合而无法”。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感悟能力较弱的组员缺乏自信心,心态浮躁,自学时浅尝辄止,有一种“且听他人分解”的心态,成了游离于小组之外的“观众”;感悟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是“单干户”,拼命彰显个性,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凌驾于他人之上,缺乏与组员沟通、交流的意愿,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更不用说帮助别人。这样的合作学习成了感悟力较强学生的“T型台”,感悟力较差学生的“滑铁卢”,合作学习进入盲区,成了“聋子的耳朵”。

合作学习关键还看教师的指挥。教师要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宝座”上下来,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变“师生关系”为“你我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其乐融融、宽松和谐的研讨氛围,诱发学生的合作热情。特别是协助作好合理安排,提升组内合作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由于学生基础不同,个性有差异,要做好协调工作,让他们真正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消除彼此成见,成为“亲密的战友”“无间的学习伙伴”,以愉快的心情互相接纳,投身合作学习。同时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相应的制度约束,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意识,把个体活动与团队目标结合起来,锻炼协作能力、交往能力、竞争能力。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讨论、自由发言。也许在合作学习时,问题的含金量太高,学生一时难以企及,那么教师就要发挥“首席”的作用,及时点拨,别让学生在岔路上走得太远而耗费时间。也许学生“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谈起”,那么教师可“抛砖引玉”,打开他们的话匣子;适时参与,一起讨论,引领学生简练地说、有中心地说,并引导具有示范作用的学生发言。对于不大说话的学生,应当鼓励他们多说,并提示其他同学多表扬他们。

在合作学习中引入组际竞争因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教师要注意为小组间合作创造条件,让学生围绕问题交流碰撞而互补,经诘问刁难而启智,由辩驳争论而明理。这样的课堂会因学生身心投入、言语由衷而显得灵动,个性化观点和体悟会在“你说”“我说”“抢着说”中自然生成,学生彼此分享合作成功的快乐,那么,合作学习也必将迎来生动活泼、你追我赶的春天。(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市实验小学北校区)■

猜你喜欢
组员交流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小组落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