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业评价的动力作用的探讨

2009-05-28 07:48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评语错误笔者

苏 淦

作业评价就是批改作业,很多教师通常都是这样认为的。事实上,他们都没有把批改作业上升到评价作业的高度。作业的批改被当成一件简单的例行公事,成为一成不变的固有模式。批改时只是对作业过程和结果给予一个正确与否的判定符号、等级和分数,更有甚者只是简单地打上“√”或“×”,或一“阅”了之。这样,作业中发现的错误得不到修改或指导,精彩片段得不到赏识,导致学生也只关心分数和等第,对错误原因不加以追改,对于自己的成功之处也常常无动于衷,不加以总结。

在这种传统的批改作业行为中,教师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评判者,作为学生仅仅是一种被动的评价对象,更不用说学生把评价指向教师,在作业评价中不能形成师生互动,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作业评价的关注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经常反思自己作业评价的方法,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笔者不只给出对错判定和作业等级,更注重发挥好作业评价的激励、导向、交流等功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每次作业的具体情况,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上一句或一段引导性的评语,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有个学生在做36×199+36时这样计算:36×199+36=7164+36=7200。笔者给他评了中等,并眉批:得数正确,但可以简便计算。请再想一想。作业发下后,学生补了一种算法:36×199+36=(36×200-36)+36=7164+36=7200。学生补完后笔者给他提高了等级,又表扬了他:好,这种方法比你前面的计算简便多了,你已经跨出了可喜的一步!不过这题还可以更简便。同时提醒他用乘法的意义来思考这道题,并在题目中36下边划上了红线以作暗示。果然他拿回去通过思考又补充了一种算法:36×199+36=36×(199+1)=36×200=7200。看到了他的这个结果后,笔者又给他提高了一级,并写道:你又用了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来完成这道题,你的头脑真灵活。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呈现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1.让作业评价中的评语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层次的学生,及时有度地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

例如,对于一向爱动脑的学生评语是: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让人耳目一新。而对于聪明的“小马虎”学生的评语是:方法很好,仔细查一查,看问题出在哪里?希望你告别粗心,与细心交朋友。对作业认真,字迹工整,但内容有错的作业的评语是:多漂亮的字,要是再仔细一点就好了。对书写潦草,尚欠认真的学生,给的评议是:做得很好,如能把字写得再漂亮点,就更好了。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赞扬和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2.让作业评价中的评语成为改变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润滑剂”

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笔者设计了“等级+简语”式作业评价,它是描述学生作业水平,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时重在激励,贵于引导,旨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例如,喜欢学数学的学生,一般做题较认真,能独立思考,解题方法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对这些作业可以呈现这样的评价:优+与众不同=优+,优+奇思妙想=优+,优+字迹工整=优+,优+格式规范=优+。

不怎么爱好数学而且性情急躁的学生,作业一般较马虎,对教师发还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错了也不思考错在哪里。为此,对待这样的作业,评语要讲究艺术性,既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要用委婉的语气表达批评。如“良+如果能认真订正作业=特优,良+如果能不懂就问=特优,良+如果能认真及时订正=特优。”

无论采用怎样的评价方式,教师都应善待学生的错误。善待错误并不是放纵错误,而是让学生自觉地意识错误。对有错误但又蕴涵点滴创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要给予鼓励,保护这难得的创新火花,并通过课堂教学把错误转化成课程资源。[e]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第三小学 325000)

猜你喜欢
评语错误笔者
在错误中成长
老师,别走……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