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爱

2009-05-29 09:04贾培文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3期
关键词:留守单亲教育

贾培文

【摘要】单亲家庭学生和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教育者应时刻关注这些特殊学生,用爱去温暖他,用爱去感化他,用爱去教育他,挖根源,找对策,帮助其健康成长,从而体现教育爱的理念。

【关键词】单亲;留守;教育

Education love

Jia Pei-wen

【Abstract】The student of the singleparent family with stay to guard a student of education is a problem which allow of no to neglect,Be education proper to the season engrave concern these special students,use to love to go to warmth he,use to love to reform him,use to love go to education he,dig source,seek a counterplan,help it health growth,thus body now education love of principle.

【Key words】List close;Stay to guard;Education

事件:

2007年9月,我班新来一名同学,叫小雨(化名),男,9岁。开学不到两周,他就引起我特别的注意。上课期间,多次发现他不停地做小动作,不是抠鼻子就是揉眼睛,不能专心听讲。提问时不敢发言,或回答问题情绪紧张,声音很小。作业很少按时完成,作业质量特别差,连续两次测试,语文、数学都不及格。下课后常不愿意与同学交往,孤独胆小,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没有欢乐,没有笑容,有时还一个人暗暗地流泪。经常迟到。衣服破破烂兰,像街道的叫花子一样,脸脏、手脏,鼻涕多。渐渐地同学都不愿和他交往,只显得他一个人更孤单了。看到这些,我急在心里,经过家访和找他谈话,才最后弄清情况:原来,两年前他父母离异,母亲离家出走,不知去向。父亲为了家庭的开支,常年在县城一家面粉厂打工,一个月回来不下2次,他只好随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致使小雨成为既是亲家庭又是留守儿童的一个特殊的学生。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决心用爱去温暖他;用爱去感化他;用爱去教育他。经过认真分析,详细制定对策,历时一年多时间,使小雨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纠正,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看到他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成长,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1. 对策

1.1 对于像小雨这样一类特殊家庭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行为习惯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1.1 单亲家庭,由于父母离异,家庭残破,引起母爱的缺失,父爱不到位。一方面其对完整家庭的渴望特别强烈,但又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家境又不好,而自觉低人一等,时常担心被同学和老师耻笑,情绪常低落,不愿意与同学交往,过分压抑自己,封闭自己,悲观失望。由此而产生自卑心理及孤独、孤僻等行为。

1.1.2 生活习惯无人培养。在家访过程中了解到:小雨的奶奶年岁大,又有风湿病,不便于洗,每天能做好三顿饭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顾不上小雨的卫生。至于迟到,家里没有钟表,原先仅有的表被父母吵架时摔坏了,以后再没有买。奶奶估计不准时间,不能按时开饭,导致小常常迟到。

1.1.3 生活问题无人帮助解决。由于监护人的缺失或不到位产生的:饮食方面,可能是饥一顿、饱一顿;卫生方面,衣服脏了无人洗,破了无人缝;健康方面,病了无人呵护……

1.1.4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亲密交流。这类儿童对生活的期望值不高,理想不敢表达,缺乏自信,学习上没有动力,无劲头。心理上有了快乐无人分享,有了忧愁无人分担,有了委屈无法倾诉。长此以往,积存于内心深处太多太久的不满、怨气得不到及时宣泄,容易产生自卑、自由散漫等不良个性。在行为上还表现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的胆怯现象。不愿意主动与同学交往,孤独胆小,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不敢发言,或回答问题情绪紧张,声音很小。

1.1.5 在不完整的家庭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来到集体中,由于个性、心理、生活习惯等原因造成同学不理解、不支持,同样没有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1.2 经过认真分析,我认为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不同寻常的表现,主要是处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中,缺少爱。因此,采取以下对策:

1.2.1 作为学校老师,我们无法阻止离婚现象,更无法阻止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因此,就改变不了“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这一些社会问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多家访,多了解第一手情况,让其感受到有人在关注、关怀他。

1.2.2 当好代理家长,给其家的温暖,用爱去温暖他。孩子缺少的是母爱,缺少的是家的感觉。作为老师,我们现在和这类孩子生活、学习的时间要比其父母多得多,完全可以充当好代理家长的角色,至少每天可以督促其讲究卫生 ;至少每周可以为其洗洗头,剪剪指甲;至少每月可以将其带到自己家里过一个愉快的星期天。使其感受到家的温暖。

1.2.3 本着真诚、理解、平等、尊重的态度,多找他谈心、交流,借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便于下一步的教育顺利进行。

1.2.4 帮助其解决生活中、学习上的困难,用爱去感化他。针对小雨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因为没有妈妈照料,才使得衣服脏了没人洗,破了没人缝。个人卫生差,同学们不愿接近。应立即改变其形象,获得群体认同,提高自信心。我从亲戚家里找来他能穿的衣服帮他换上,时常把他的脏衣服换下来洗一洗,破的地方缝一缝。发现其脸脏、手脏就立即领他到宿舍洗干净,还为他准备了两个手绢,并叮嘱他要经常把鼻涕擦干净。仅仅过了两周,小雨成了一个干净的孩子。看到小雨的变化,同学们开始和他玩了,有时还提醒他注意卫生。小雨也算是个懂事的孩子,看见老师为他洗衣服,就主动上前帮忙。另外,我把家里的一只钟表送给他奶奶,并和老人家约定:小雨的衣服我来包洗,她只要按时给做好饭就行了;若发现小雨迟到3次以上,我必须家访一次。这样,经过了一个多月时间,小雨后来没迟到过一次,同时,身上的衣服再没有划破过,干净程度由原来的一两天保持到一周以上。

1.2.5 帮助其面对现实,用爱去教育他。引导他正确认识成人之间的问题,开导他:爸爸妈妈的离婚是由于两人之间的文化、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原因造成感情破裂,实在没办法继续在一起生活才各奔东西,并不是由于孩子的过错造成。逐渐使其理解、尊重父母的决定。进一步让他明白:父母虽然离婚了,但奶奶和爸爸对他的爱和生活保证不会变,老师也会做他的好朋友,今后会帮助他解决一切困难。消除其担忧,减轻心理压力。还要他体谅奶奶的艰辛,鼓励他当一名小男子汉,帮助奶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锻炼其独立自理的能力。

1.2.6 在班上成立帮困小组,引导同学帮助他,关爱他,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通过孩子们、朋友间轻松的交谈或游戏,把因缺少与父母亲情之间的交流而积存内心深处的不良情绪体验宣泄出来,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持与理解作用。渐渐使其乐观、开朗起来,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增加自信心,有助于克服自卑心理。

1.2.7 多表扬多鼓励,增其信心。在学习上,我注意寻找他的闪光点。通过观察,发现小雨的字写的好,我就大加赞赏,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同时找来字帖让他练习,并鼓励他参加镇教委举办的书法大赛,居然得了个三等奖。通过这件事,使其明白:老师相信他能行,让他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使他从自己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受到赞赏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效果最好,学生一旦受到了赞赏,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点评:单亲家庭学生和留守学生是时代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类不容忽视的“问题生”。对他们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和社会稳定。对家庭、学校和政府来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类学生由于生长在特殊的家庭,缺少父母的爱或确失有效的亲密交流,不仅在生活习惯和行为方面出现问题,而且更多的是在心理方面出现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十分关注这些儿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经常为他们做一点事,让他们感到爱的存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社会将变得更和谐。

收稿日期:2009-03-10

猜你喜欢
留守单亲教育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单亲”伤口一把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农民工法律问题的研究
情暖“留守” 追梦同行
在城市“留守”的孩子
论倾听单亲子女心声的策略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