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9-05-31 03:02周桂萍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职业化就业指导职业

【摘要】 本文提出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在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难以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改进就业指导课教学,提高就业指导教学质量,是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高职就业指导课教学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并成为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密切关注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办学模式上坚持“三个适度挂钩”的原则,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院校的事业发展,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学校评估结论相挂钩。因此,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成为各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设置就业指导课程,是帮助学生掌握就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推动大学生就业的有效办法。而目前就业指导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改进就业指导课教学,构建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 高职就业指导课教学的特点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根据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适应形势变化、运用国家政策导向、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对在校学生进行就业前辅导的辅助性课程。它通过规范的课程教学,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获得有关就业知识、就业技能以及经验。由于毕业生所学的专业不同,就业指导课在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所不同。就业指导课程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等特点。

(一) 课程教学的系统性

课程教学的系统性是指就业指导课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一门课程,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应该从教学目标和要求,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手段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系统考虑就业指导课教学。尤其是在课程安排上,不能临时抱佛脚,到了毕业的学期才匆忙安排就业指导。而应该是从学生入校开始直到学习结束,每学期均适当安排,各学期课程相互衔接,逐步实现学生从职业规划向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等方面的转变,使就业指导课贯穿整个高职教育过程的始终。

(二) 教学组织的阶段性

教学组织的阶段性是指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尤其是要体现高职教育的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分阶段逐步推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根据不同学期学习特点和要求,循序渐进地推进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就业指导课教学活动可以从职业需求调查、职业规划设计、社会实践锻炼、专业实习实训、职业模拟操作、职业顶岗实习等多个阶段进行分步骤实施。

(三)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指就业指导课程要与专业课程结合,与实践教学结合,与学生的职业意向相结合。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将就业指导课渗透到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技能的教学中,发挥专业优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改进就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推进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学生的职业意向相结合是指就业课程必须有针对性,结合不同职业特征,实施有职业倾向的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四) 教学工作的时效性

就业指导课教学必须紧扣社会和企业要求,及时了解和把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掌握国家鼓励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文件精神,适时调整改进课程内容,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把推进毕业生就业作为课程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二、 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统计,我国90%以上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也非常丰富,涵盖了就业观念教育、国家就业政策、择业技巧指导、就业心理教育、就业材料写作、创业知识等,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许多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的主要对象仅限于毕业生,开课时间往往放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就业指导课无论从时间安排,还是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 课程设置不规范,教学的随意性大

多数学校未将就业指导课列入正式教学计划,即使列入教学计划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使就业指导课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就业指导课开与不开、怎样开,学生学与不学、怎样学,如何考核等均没有统一规范和要求。课程教学的随意性较大,甚至有的就业指导课安排在双休日,或用就业讲座方式代替就业课程,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就业课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使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 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没有将就业指导课程完整地列入教学计划,使就业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多数学校只是在毕业学期针对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没有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职业教育的始终。尤其是在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培养、就业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学生缺乏系统化、职业化的学习和锻炼。

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安排方面,没有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针对性不强,往往是一本教材、一套教案、一种方法面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务虚多,务实少;知识介绍多,实践少。教学多停留在就业形势的介绍、就业政策的解释、就业信息发布、求职技巧训练等内容。以偏重于应试指导和参加面试为目的,过分强调择业技巧,使学生片面追求面试技巧,一味讲求自我包装,不在职业能力和素质上下功夫,而是在竞聘材料上做文章,急功近利,忽视了自身职业能力的塑造和培养。

(三)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就业指导教学缺乏活力

许多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安排的课时少,学分少,甚至没有安排专门的时间和学分。就业指导课多以会议、讲座等形式出现,教学形式的随意性和不严谨,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产生质疑。就业指导课程的随意性还导致了课程教学在内容安排、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考核等诸多方面的难题。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缺乏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导致就业指导课成了一种走形式的说教,难以体现职业化特征及要求。教学缺乏活力,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学习缺乏兴趣,起不到提高职业能力和素质的作用。

(四) 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对就业指导教学研究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就业及职业指导教师。我国从1999年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职业指导师”资格,成为“双师型”教师。而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大多由负责就业工作或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和负责人担任,他们虽有一定实践经验,但对职业化就业指导课程理论和实践缺乏系统的学习与培训,对各专业知识体系与架构缺乏了解,难以全面承担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指导重任。

三、 改进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 构建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职业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构建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职业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就必须建立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以职业岗位技能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高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将就业指导课贯穿在三年高职学习之中。

第一学年的就业指导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对职业的兴趣为目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此学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调查研究,通过对社会、企业的调查及分析自身条件,逐步加深对所学的专业及相关职业的了解。明确不同职业对理论、知识、技能的要求,树立职业化的学习工作目标,做好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设计,逐步培养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和感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第二学年的就业指导课程应以职业理论和职业技能学习为主,使学生掌握适应职业要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并进行职业化实训实践,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围绕相关职业的素质训练和职业测评。通过职业素质训练,逐步进入职业角色,提高职业素养。通过职业测评,将自身能力和素质与职业标准要求相比较,找出自身差距,明确改进的目标和途径。根据市场对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适时调整学习内容、方式及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奠定基础。

第三学年的就业指导课程应以职业化实践为主,毕业生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积累工作经验,了解社会、企业对不同职业及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并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适应能力。这一阶段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应用能力,将理论知识和模拟技能真正运用于职业实践之中,通过顶岗实习、跟班实习、基地实训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增加职业阅历,改进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实践环境的要求。

(二)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

由于就业指导课程的特殊性,必须采取多形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作为就业指导的主要手段,是搞好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对开课时间、形式、内容及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认真研究。明确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课程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岗位角色模拟、职业讲演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职业化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比如,通过课堂模拟招聘会现场、模拟面试场面、模拟招聘及应聘双方、进行角色互换等,可以为学生创造求职情境的体验机会,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求职的应变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求职竞争力。

课外实践教学是就业指导课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就业指导课成败的关键。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而不是单纯地掌握就业理论和方法。要实现就业,实践是惟一的办法。实践教学可以依托毕业实习,通过毕业设计、工作见习、跟班实习及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进行。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职业见习及顶岗实习是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

职业见习是指通过安排学生到相应的职业岗位进行见习学习,了解不同职业及岗位的工作要求,近距离学习职业技能,短期内积累职场经验,为实现就业打基础。而顶岗实习则是一种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到与专业相应对口的单位顶岗实习,在工作岗位上独立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工作实践之中,掌握实实在在的职业技能。职业见习及顶岗实习能有效解决在校学生动手能力差、职场经验少、敬业精神不足等问题,可以丰富学生的职业阅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职业见习与顶岗实习,实质上就是一种“预就业”制度,通过这种机制,可以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实现“无缝式”对接。

(三)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化教育水平

要搞好就业指导课教学,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十分重要的。国家教育部曾多次要求“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因此,对就业指导教师要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强化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使之具备国家职业指导师和指导员等“双师型”教师资格。

同时,要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职业化素质,提高教师队伍中的“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培养一支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就业指导教学师资队伍。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践能力考核。要提高学生的职业化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职业化教学水平,这是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任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吸收更多支持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政府官员参与到就业指导教师团队中来,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基金项目】 本文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社科基金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唐晓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宋志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

[3]张侃.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常州学院学报,2007(5)

【作者简介】 周桂萍(1966-),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贸易经济系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黄鸿业)

猜你喜欢
职业化就业指导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职业写作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