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体验“玩”中领悟

2009-06-04 04:23熊化梅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圆柱体积木正方体

熊化梅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的例题。

设计思路: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把课本中的一些例题转化成“玩耍”的活动,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在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通过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收集饮料罐、蜡烛、化妆品盒子、魔方、茶叶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今天,小朋友们从家里带了许多不同形状的物体。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带来了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展示带来的物体,能说出名称的就说出来。)

2、小朋友们带的物体可真多啊!看了这些物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踊跃发言)

3、揭示课题:认识物体

[说明:《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为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二、实践操作,感知领悟

(一)分一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把手中的物体分一分吗?

1、以小组为单位将物体进行分类。

2、各小组说说自己的小组分了几类,是怎样分的。

3、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教师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名称。

[说明: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玩积木,孩子们会异常兴奋,让学生把积木分类摆齐,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他们注意到积木的形状不同,从而发现可以根据积木的形状来进行分类,这时,学生的兴奋点很自然地从无意识的玩转移到数学知识的研究过程。]

(二)认一认

师:小朋友们,我也带来了一些物品,也想和大家交流,行吗?

教师一边出示物体,一边请学生说出物体的名称。

师:我还把这些物体画在了纸上,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出示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图片,并认一认四种物体的形状。

[说明:几何知识的教学重要的是建立空间概念,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师出示实物的基础上出示抽象的实物图形,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三)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堆一堆

1、让学生找到长方体的物品,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堆一堆。

2、把正方体的物体找出来,在桌子上也堆一堆,仔细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3、请学生找出圆柱体的物体,看看圆柱体是什么样儿的。

4、看看球和圆柱体有什么不一样。

[说明: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各种物体的形状后,再通过看、摸、比、滚一系列的操作,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不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想,使得学生能主动地学习数学。]

(四)联系生活

1、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形状的物体。

2、瞧,这儿就有一些带有这些形状的画片——

(教师拿出带有这些形状的画片)

小朋友,用心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这些形状的物体。

[说明:《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都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联。]

三、动手操作,体验领悟

1、游戏:“看谁摸得准”

(1)学生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这四种物体的形状,还可以用手势比画比画。

(2)生摸物体,说出摸到的物体的名称。

(3)按要求摸物体。

出示没有摸到的部分物体(苹果、熟鸡蛋等),请学生辩认。

[说明: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这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从游戏“看谁摸得准”这一有趣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会很自然投入到学习中,让他们参与猜测、思考、表达等数学活动,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主动探索出这四种物体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加强对这四种物体的认识。

2、争当建筑设计师

小朋友,你们想当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吗?

(1)请小朋友拿起我们刚刚认识的这些物体做积木,搭一件你最喜欢的东西。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搭得最好!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交流,欣赏小朋友搭成的各种图形。

教师适时提问:好玩吗?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说明:学生的学习欲望只有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中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争做优秀设计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进行设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亲自实践和体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索。]

四、总结延伸

(1)小朋友们,今天玩得高兴吗?能告诉大家你今天又交了哪几个好朋友吗?

(2)这些物体,我们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玩法,小朋友们回家可以和小伙伴继续玩。

五、教后反思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一)让学生在“玩”中感知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收集的物体,让学生拿出自己所收集的物体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让学生的每个感官都动起来,这样,在玩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

(二)让学生在“玩”中领悟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具有四种特征的物体,把学生引入更为广阔的现实情境中进行充分的体验活动,使学生的已有认识更为丰富、生动。从游戏“看谁摸得准”这一有趣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主动探索出这四种物体之间的区别,使得学生对图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

(三)让学生在“玩”中延伸

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内心世界中,这种需求更为强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设计开放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喜欢的东西,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

猜你喜欢
圆柱体积木正方体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给正方体涂色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找出圆柱体
有趣的积木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