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2009-06-10 05:30甘宇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2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甘宇红

摘要 大学生职业指导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提出5点推动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路,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职业指导;工作网络;队伍建设;创业街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2-0060-02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Question Work of Vocational Guidance and Countermeasures//Gan Yuhong

Abstract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vocational guidance personnel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job. The authors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makes a five-point job to promote the idea of vocational guidance, for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vocational guidance;job networking;team building;entrepreneurship street

Authors address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Nanning 530008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时代向“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转变,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是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它包括个体素质、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社会阅历等方面的竞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国家法律规定指明职业指导工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 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职业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促进各院校重视职业指导工作,纷纷组建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设立专向基金,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是,目前学校的职业指导存在突出问题:一是以提供就业信息、政策解说、组织招聘活动和求职技巧指导,作为职业指导的主体工作,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二是停留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一般性的指导,很少做到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没有吸收劳动管理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工作缺乏开放性;四是停留在“学校做,学生看”的层面,未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学校职业指导的作用与主要任务

“职业指导是一个以帮助他人为己任的职业,同时是一项以扶助弱势群体为重点的工作。”[1]作为一门研究和解决个人职业问题的新型学科,它的作用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结构,指导求职者选择适合自身素质与能力的职业,进行定向培训,同时帮助用人单位选择适合的就业人员,达到人与职业的优化组合。

大学生职业指导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学校职业指导的主要任务:1)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指导,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自我;2)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在职业准备时期重视和加强技能的训练,形成职业工作的技能;3)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法规指导,指导学生收集和处理就业信息,掌握求职的技巧,提高社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力;4)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准备,协助学生确定目标,制定创业计划和实施计划;5)做好学生的就业心理和社会适应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完善学生人格,矫正各种不健康心理,培养学生的处世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气质以及独立思维的能力[2]。

3 面对职业指导工作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有效的工作网络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学生入校到毕业要全程开展,3年不断线,就要形成领导重视、专职指导师投入,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学生共同参与的局面,建立院系二级管理队伍、年级指导师和班级指导员构成的工作网络,开展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基础,以提升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和就业质量为出发点的系统职业指导,使毕业生适应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3.2 深刻理解职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分年级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将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渗透于整个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不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以行动导向开展课程教学,而且职业指导课也要进入教学计划中,分年级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一年级主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让他们看清自己的现状与未来志向之间的差距,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同时还要使学生能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采取的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利用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参观校史馆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开设就业指导课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开展“志愿者”活动和校园清洁卫生工作,增强劳动观念,进行吃苦耐劳教育和基本素质养成;三是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参加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专业实践活动,强化专业思想,进行岗位环境适应,树立职业意识。

二年级结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开展就业教育。通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教育,使学生了解具体的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以胜任未来的工作。方式有:1)通过参加校内外专业实践活动,一方面训练学生适应企业一线需要的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以及社会需要,实事求是地确立个人职业目标;2)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就业观念、求职技巧和能力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制定自己职业目标的具体方案和行动措施。

三年级强化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半年或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学生以学徒身份从事特定岗位工作,按照企业实际生产和服务要求,真实地参加工作实践,既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也使学生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增强就业竞争力,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就业与创业奠定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在顶岗实习前的就业指导课中专门开设“创业指导”,给学生系统讲授创业基础知识、创业者的素质要求、创办企业的条件与程序等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在实习的过程中,年级职业指导师全程跟踪学生实习情况,不断为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和创业指导,让学生根据职业目标找出差距,从知识和技能方面不断完善自己,为今后创业打下基础。

3.3 打造“三专”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打造专业、专心、专长“三专”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就是要职业指导教师不仅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而且具备国家职业指导资格;他们具有忠诚、敬业、负责、注重效率和积极进取的品德,专心于职业指导工作,愿意为培养国家未来人才付出心血;对于所指导的学生,要了解其专业大类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技术专长,以便缩短与学生的距离,给予学生更贴心的指导。

3.4 整合社会资源,全方位推进职业指导工作教育要开放办学,职业指导工作也要面向社会展开,学校要整合社会资源,与劳动管理部门、专业人力管理公司/人才市场、企业人力管理部门等合作,共同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由劳动管理部门讲解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专业人力管理公司对学生进行专业测试和测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同时搭建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桥梁;专业人才市场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开展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进入社会的渠道,协助学校进行就业形势教育;企业人力管理部门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时,建立学生企业档案,对学生进行企业管理规章、企业文化和个人生涯规划的教育,使学生安心企业实习和工作,成为企业欢迎的新员工。

在推动职业指导工作中,要积极发挥历届毕业生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开展毕业生追踪工作,一是检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二是收集优秀毕业生的典型材料,邀请立志岗位成材的技术能手和管理专家回校做个人成材报告,邀请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回校做创业历程报告,为学生树立成功的学习榜样,增强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欲望,减轻对社会竞争带来的心理恐惧。

3.5 建立校内大学生创业街,为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一定设备,并提供由学生自主管理、全天开放的实训场所;为学生社团配备指导教师和场地,提供对外服务的平台,培育想动手、爱动手、能动手的技能型人才;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除提供创业培训外,还提供政策、技术和场地“一条龙”创业服务,建立校内大学生创业街,建设并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

职业“不仅是一个人谋生的需要,同时也是贡献社会、实现自我的途径”[1]。因此,高校的职业指导不仅在学生寻求工作时给予必要的帮助,还要使学生对自身有充分的认识,并根据社会需要进行人生道路的设计,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中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8点意见:“一、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五、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七、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八、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这是今后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要按照国务院《通知》的精神,大力推进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学得了、用得上、留得住”,为培养21世纪技能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光哲,李祥伟.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谢寿明.浅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探究如何加强项目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人职匹配”职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